整合阅读构建语文课堂立体化空间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xw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以往只采取“就篇论篇”的教学方式,这样的阅读教学由于较少考虑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整合阅读注重对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章的主题、内容、结构等进行对比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阅读,有效拓展文本对话的深度与广度,构建立体化的阅读空间。
  一、整合阅读相同主题的文章
  通常情况下,教材注重将主题相关或类似的文本组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单元特征,这就为学生在深度阅读中进行题材对比提供了资源,为顺利实施整合阅读创造了有利条件。
  《詹天佑》《钱学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这两篇文章都以写人为主,在表现手法上呈现出诸多共性,如紧扣人物动作、语言以及心理等细节进行人物刻画。教学中,教师把这两篇课文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打包阅读,比较探索发现并掌握其中共性的写作策略,对提升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外,我们还可放眼整本教材进行整合阅读。比如《最后的姿势》是本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记叙了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来临瞬间的千秋大爱。同样都是写人的文章,可以跨单元进行整合阅读。《詹天佑》与《钱学森》更多的是从正面入手将人物特点直接呈现,《最后的姿势》则将很多笔墨用于描写其他角色,借助获救学生、施救人员等其他人物视角来侧面烘托谭老师的高大形象。这样加以整合,学生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更加清晰。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横向对比的眼光来观照文本,在感知共性、对比差异的过程中,形成对写人的文章习作手法的积累,感知表达方式的多元化。
  二、整合阅读相同作者的文章
  同一作者呈现出来的创作风格是相对固定的,但生活遭遇巨变很可能让其创作风格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现象也为学生感知其作品内涵、对比风格异同提供了探究资源。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选用了宋代第一女词人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人生早期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以及后期的《夏日绝句》。这两首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呈现出明显差异。我执教《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在学生初步阅读感知词意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深入词境,感受李清照早期生活悠然自得的情趣和心境,体会其轻柔婉丽的词风。之后引入《夏日绝句》,引领学生感悟诗人企盼有忠勇之士横刀立马、抵御强虏、重整河山的满腔激愤之情,从而更深入地感受作品的内在意蕴。最后出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师生共同探讨,思考她的创作风格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
  在这种整合阅读中,学生思维更加清晰、更加明朗,提升了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三、整合阅读相同结构的文章
  教学中,谋篇布局是学生习作的一个难点。文章内容如何组织和排列,如何使结构纲目清楚,言之有序,段落完整,衔接紧密,教师有必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把结构相同的文章加以整合,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掌握一些构思或构段方式。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主题是“祖国各地”,安排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三篇课文,同是描摹介绍风景名胜,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其中《黄山奇松》《莫高窟》这两篇课文,都以“总—分—总”来安排全文结构,教学时,可以同学生一起从两篇文章的整合阅读中,提取精萃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整合阅读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对开启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辨析能力、提高学生表达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整合教材特点与学生认知的内在联系,构建语文课堂立体化空间,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鸣小学校)
  (责任编辑 张 妤)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基本内涵。核心素养的發展是持续终身的过程,其培养始于幼儿教育且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园开展丰富、适宜的实践活动,是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开放探索,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核心素养培养  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是围绕具有内在脉络或价值关联的中心内容而组
期刊
从根本上说,语文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通过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学生素养的内容很多,如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等等,通过语文学习,这些素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让学生体验不同文本的精妙之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对话文本,进行情感教育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升
期刊
优化教学方法,这是素质教育永恒的话题,同样适用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致力于德智体美劳中“德”的教育,目的在于幫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与适应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活跃课堂氛围,正确引导与激励学生。因此,优化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课堂回归学生的课堂  教师是授课中的主导。多年来,这一模式贯穿于我国各地、各校、各个阶段的
期刊
传统的数学课堂语言片面地强调要规范、简洁、科学、准确,于是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要改变这一现状,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我认为适当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或故事,可以使整个数学课堂充盈着个性和生命力,营造和谐积极的氛围。  例如,在讲《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我出示题目:鸡和兔共15只,共有40只脚,鸡和兔各几只?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学生A答:“设鸡的数量为x只,兔的数量为y只……
期刊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检验的过程,具有导向、诊断、激励和调节等功能。运用教学评价可以不断地调整教与学,使教学和学习更高效。一、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最终为教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活动,是用来判断教学活动所体现的现实价值或潜在价值的。教学评价的范围包括对教学设
期刊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应注重合唱的训练,音乐教师要结合科学的声音训练,帮助学生获得和谐统一的音色,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  一、发声训练,让声音更通畅  合唱要求声音和谐统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地演唱。为了让歌唱时声音更通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完整、系统的发声训练,让学生掌握轻松歌唱的方法。  例如,在歌曲《花非花》的合唱训练中,为了让学生的声音更加统一,教师每节课前都会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发声训练。在合唱
期刊
作为教师应将具有关联性的问题“串”在一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提问、思考、解惑,从而促进目标的达成。教师要用具有逻辑联系、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帮助学生厘清概念、把握重点、探究规律,解决生活问题,建构知识体系,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一、关注生本,因生择题  “问题串”的设计应立足生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和探知过程。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准把握学情,把握問题梯度,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期刊
中职数学教育是中职学生重要的文化知识教育,也是中职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然而,由于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要达到《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并非易事,经常是刚开学时,学生认真学习新知识,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因为遇到困难,就放弃学习,认真学习的学生就越来越少。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外,还要让课堂有趣、生动,同时弱化知识的系统性,注重数学教育
期刊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阅读和写作。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和写作技巧的点拨,采用读写结合的训练方法,以读促写,实现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双赢,构建高效读写课堂。  一、仿照美文,学以致用  在指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时候,教师不能忽略教材的示范作用。
期刊
游戏化教学理念十分符合对小学生体育技术培养的基本要求,它能让学生以更加轻松愉悦的心情,完成基本体育技能的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团队精神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学习体验,在增添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理念呢?  一、结合认知实际,讲授动作要领  体育游戏的开展要以学生实际的认知和体育能力为基础,游戏化的教学课堂应充分考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实际认知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