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花白,豆浆儿香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0日下午,我们来到江西省弋阳县曹溪镇东港村采风,吃完年糕,当地的领导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农家小院。
  小院一尘不染,一位老太太一边摆椅子,一边笑意盈盈地招呼我们坐下,她俨然像是我们的奶奶。焦黑的面孔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始终挂着温和慈祥的笑容。她个子虽然不高,但声音却如同洪钟一样。几十个人坐在院子里一点都不感到拥挤,人们惬意地在院子里纳着凉或者随意走动。这时我的耳膜被一阵阵的呼声惊扰,禁不住诱惑,我打算循着声音探个究竟。
  原来这里的主人正在准备做豆腐,为了让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吃个够,头一天他们就开始准备着了。豆子是他们一粒一粒精挑细拣的,在前一天晚上,找上一大盆,把豆子冲洗干净,在水里浸泡一晚上,黄豆膨胀得比原来大了许多。磨豆子用的是小钢磨,小钢磨是一个圆桶组成的,直径有一尺半左右,磨盘内有磨轴,而且下面居中有一个孔,是送入豆子的进孔。电动小钢磨不停息地转着圈,发出轰轰隆隆的响声,使枯燥的灶房有了一点生机,小钢磨不停息地研磨着豆子,大哥不停地给圆桶上添加着豆子,有时也会加水。
  略显狭窄的灶房被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们围得水泄不通,有的兴致盎然地圈在小钢磨周围看热闹;有的紧紧地盯着小钢磨一圈圈地转动;有的目不转睛地看着男主人手握水龙头在细水长流地不慌不忙地加水、加豆子;有的出神地望着豆浆从钢磨下面慢慢地溢出来;有的在一边说着笑话,一边看热闹,不时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随着轰轰隆隆的声音不断响起,雪白的豆浆也从漏斗下面慢慢地流了出来,愈聚愈多,汇聚成一股瀑布,跌落在桶中,溅出一朵朵洁白的雪莲花。
  大嫂已经把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大热的天,她不停地往灶膛里添着柴,额头上竟然没有多少汗珠,这着实让我惊叹,也许她早习惯了这种重复的动作,心静若水。大哥不爱笑,亦不喜言语,长得眉慈目善,皮肤偏黑,用老一辈的说法,一看便知是勤劳苦干之人。
  整个村庄只有他们家在卖豆腐,地理位置好,再加上是夫家祖传的手艺,夫妻俩不需要太多生意经,本本分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恳恳经营,也能支撑起一大家子的生活。守着这祖传的手艺,守着这豆腐的营生,便是他们的人生,听来平淡无奇,却自有生活的细水长流。
  他们家的豆腐之所以有名,最为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家用来制作豆腐所使用的清水,直接从悬崖峭壁的石缝里渗流出来,用毛竹透空的竹笕从几里外的山上引过来的山泉水,水质纯净,清澈甘洌。没有受到过外界的任何污染,属于纯天然的矿泉水。
  接着就是吊豆浆,大哥在草屋不高的木梁上挂起绳子,系上晃浆用的三角棍和晃浆布,然后,站在不高的板凳上,手扶木棍,上提下放,摇晃着刚磨下的豆浆汁,豆浆汁在纱布中上滚下翻,浓浓的浆水从纱布下滴滴渗出。系着围裙的大嫂站在一旁不停地搅拌,还不时地凝望着大哥,恨不得大哥能把豆腐渣也晃出了豆浆,直到纱布下彻底没了滴漏,大嫂才依依不舍地挖去了豆腐渣。
  大哥把豆浆全部倒进一口大铁锅,先大火烧,然后慢慢煮。只见豆浆沫儿先在液面慢慢旋转,然后渐渐变少。锅上的蒸汽越来越多,最后浓得都看不见人影,就听得大哥高喊一声:“来了,喝豆浆了!”嘴上说完,手里同时递上一大罐子白糖,作家们都踊跃上前递上碗,在灶台边排成一字长蛇阵。大哥一边说:“大家都别急,都有,都有。”一边用木头制成的木勺,从锅里舀出豆浆,一滴不落倒进碗里。每个人还没等豆浆凉下来就端起碗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有的还被烫得龇牙咧嘴的。
  美味对我的吸引是致命的,在一个热气腾腾、香气氤氲的地方停下,我开始向撩拨了我们几个世纪的豆浆接近。一大排冒着热气的豆浆端端正正、大大方方地走进了我的视野。每个碗里都是透着纯朴含蓄的乳黄色浆汁。我端了一碗,还着意在豆浆中添加了一勺糖,搅了搅。手里捧着烫烫的豆浆,来到院子里,深深地吸了口气,似乎嗅到空气中游走着丝丝青草的味道。我舍不得一口喝下去,单是闻那一股浓浓的香气,便觉沁人肺腑。轻啜细抿,润入口中,舌尖稍稍搅动一下,缓缓地浸入喉间,有一股丝般的润滑,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是记忆中久远的味道。轻轻吹一口,再抿一口下肚,又轻轻吹一口,抿一口下肚。那微甜微涩微咸微香的滋味萦绕舌间,又摇摇曳曳、晃晃悠悠顺着食道滑向全身,心舒神宁。听老人说,豆浆属水家族,因此用喝或饮都比吃要来得贴切。
  虽然只喝一次,但感觉大哥大嫂做的豆浆很浓、很嫩,也很清香,喝下去有一种亲切、愉悦和宽慰的感觉。
  这时豆浆就要出锅了,大哥把舀剩下的豆浆舀到一个准备好的大铝锅里,用准备好的石膏水边搅边点,这一步是技术活,要有绝对经验的人才能干。点好后盖上钢盖,等待奇迹的出现。做豆腐是水里求财,磨浆、煮浆、扬浆、点浆都有很大的学问,需要掌握好火候。
  “吃豆腐花喽!”大哥终于开腔了,可以说,这干巴巴的吆喝声打动了我们所有的食客。我们从四面八方迅速向大哥围聚。只见大哥慢悠悠地揭开盖子,暗白色的大铝锅里立即弥漫出一阵沁人心脾的浓香,觑眼看去,氤氲的热气里,一汪白嫩的豆腐花安恬地躺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大嫂一边拿起小碗,用那扁扁的小铜勺从锅里舀起豆腐花,盛到碗里,接着洒上各種佐料,再点几滴麻油,双手递给客人。这时,一股香味便在巷口弥漫开来,让人馋涎欲滴。再看食客的样子,慢慢地用瓢舀起一点豆腐花,慢慢地送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再闭起眼睛,慢慢地咽到肚里,那份惬意,那份享受。
  闻着这股香味,看着食客们的表情,我想,那一定是世上最好吃最好吃的东西了。
  “喵呜”,一只黑猫展现表演天赋的目的终于得逞,桌子上的瓷碗重重地倒下了,白花花的豆腐花从碗中汩汩流出。
  黑猫顾不得那么多,匆匆喝下,滚烫的液体流经喉咙,就仿佛整个脖子都欲烧起来了,黑猫便狠狠地叫了好几声。
  当我端起这热气腾腾的白瓷碗,一股浓郁的鲜香之味便扑鼻而来。那一片片洁白如玉的豆腐花宛若绽开的白玉花瓣,在辅料五彩缤纷的汤汁里婀娜浮动,优美动人极了!   我端着碗,看着,赏着,实在是舍不得将这生动形象的 “艺术品”吞下肚。
  充满热情的豆腐花,有着凝脂般的娇柔性格,细瓷勺子轻轻搅拌,它立即分化成若干碎花。《法华经》所说的“弹指即谢,刹那芳华”,与这种质态是何等的相似,它像白嫩可人的佳丽一般,随着汤汁的晃动轻盈地舞蹈,当打捞着它送至嘴边时,它滑溜着从齿缝穿过,给舌尖留下一个水灵灵的背景。
  赏得差不多时候喝豆腐花,在口中慢慢抿食,鲜香逐步渗透到喉咙处,正准备慢慢回味时,意念已指挥食物奔向腹中,喝至大半时,额头、鼻尖上已沁出细细的汗珠,浑身的毛孔也好像湿漉漉的,简直如同做了一次加强版的汗蒸。
  等食客们大快朵颐,回味无穷的时候,大哥已经把剩下的豆腐花给装在一个可以排水的容器里,在上面压上重物,等水排干,新鲜的豆腐就做好了!
  豆腐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从春种秋收开始,就历尽种种劫难。经过浸泡、挑拣、磨浆、过滤、加热、点卤、揉搓、压制,几经磨难,每一关都是水深火热,但是没有这坎坷的经历,怎能去除渣滓,保留精华,成就如脂如玉之辉煌?而煮之、蒸之、炒之、炖之,几经折腾,反复煎熬,豆腐还基本全身而笑到最后,这是不是豆腐的涅槃再生?
  豆腐完成了它完美的一生。
  其实,像我们这些60年代出生,特别是在农村成长的人来说,对豆腐更熟悉,更有感情。那时,能吃上豆腐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豆腐是“好菜”,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或是过节时才能吃上一两回的;而做一锅豆腐,也要费上大半天时间,不像现在机械,连渣和浆一块出,满街都有叫卖的。
  每次吃豆腐,总是怀有特殊的情感。因为小时候,我也是靠着豆腐的营养长大的孩子。
  豆腐,也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小时候,家里困难,没有那么多的钱去吃大鱼大肉,唯一能够保证营养又价廉物美的食品就是豆腐。
  若是夹起一块豆腐放入嘴中,那细腻温润的口感仿佛舌尖一碰就会支离破碎,但是又禁不住诱惑,还不等细细咀嚼,豆腐的味道早已在唇齿间弥漫开去,一转眼整碗饭都下肚了。豆腐如此爽口,多吃几碗明摆着就是家常便饭,不曾吃过的人又怎能体会到其中别样的一番滋味呢?
  豆腐的生产都很现代化了,唯有在乡间古村落還保留着传统豆腐的点卤方法,那样的豆腐红烧最筋道,煮出来内部松软,豆味十足,粗粝之间让你的味蕾猛然惊醒,仿佛要隔了现代的霓虹回望过往静夜里的月光,记忆恍惚间,有些欢喜,有些惆怅。就着乡间豆腐下一碗白米饭,筋骨里透出回到本来的舒坦。只是,这样的机缘显然是少之又少了的。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夜晚翻阅一本贾平凹的书籍《散文研究》,暖暖的文字给人一种内心的宁静,窗外还响着“滴答滴答”的雨滴声。我近来喜欢慢下来的生活,想让自己多一点闲暇的时光,让自己孤单地享受一个人的慢;想远离生活的忙碌和工作的快节奏,和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籍私奔。  这一个上午,我都在这一本書里踱步,像是与这一本书在默默私奔,任由这一本书携带着我。很久没这样慢过了,以前觉得自己是轰鸣的机器上的一枚螺丝,心里已有了时间的铁锈。
期刊
自从母亲中风瘫痪后,这一年,我常常做同一种梦。  梦到母亲腿脚便利地走过来,笑吟吟地唤着我的乳名。往往是在最高兴的时候醒过来,我才发现是个梦,又沮丧又懊恼,恨不得再回到梦里去。有时醒来是半夜,睡意全无,想着母亲的现状,心渐渐往下沉,沉入墨一样浓的夜色里。  回想自己半生不知做过多少梦,记不真切了。唯记得小时候,有几次做噩梦,紧张地大喊大哭。朦胧中不知谁在轻轻地推我,耳畔也有人一声一声唤我的乳名,急
期刊
不知是谁遗弃的一盆紫罗兰,孤独地躺在八楼楼梯间的一隅,如被父母丢在风中的婴儿一般无助,令人垂怜。  说是一盆,其实只是很瘦弱的一株,高也不过八寸,紫色的茎还不及筷子粗,生长着七片紫色的叶,微微地卷着。接近泥土的几片叶,叶尖已然枯萎,透着瑟瑟的黄。  看得出,这株紫罗兰已被弃多日,因未浇水,盆中褐色的泥土十分干燥,还裂了不少缝,极像一张零乱绘制的地图,清晰地显示出凸凹有致却不规则的脉络。  紫罗兰已
期刊
我母亲在世时曾感叹:“人真是奇怪啊——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几个月后,我回翻日历,看到6月10日这天是周日,我在江西弋阳东港村的古戏台旁,等阳光弱下来,多少年了,没有这样等着天色吃饭,那还是遥远的童年。  这等待的时光里,最不怕热的孩子们,在飞檐斗拱的明清古戏台上,上下奔跑着,跳跃着,欢腾着,木板戏台被他们震得咚咚响着……时光流转,这一刻,古戏台成了孩子们的舞台,他们在上演“金色年华”。和城市
期刊
南岩寺一侧,一棵树被冬天的大风伐倒了,一片虚光在它原来站立过的位置闪烁,仿佛是它最后的挣扎,或者它未死的心跳。  现在是盛夏,山坡绿了。倒下的一棵树啊,从遥远的地方有沙沙的声音又寻你而来,你是否长出了虚无的树干,是否在美好的记忆中又苏醒过来?  一群回家的鸟儿,在你原来站立过的地方寻找着什么。鸟儿落下——一个虚无中的巢张开了怀抱。  南岩寺的卧佛,好像在向这边看着什么。  寺旁为大片树林。我发现,
期刊
中秋节前夕,我打电话给父亲:“会回家过中秋节。”父亲听后,非常开心,并嘱咐我到了遂川县城就打电话给他,他下城里来接我。  与父亲见面已是傍晚时分,父亲在车站候车厅等了我将近两个小时。上车后,父亲告诉我,前几天,家里添置了几张沙发凳。说是来了客人好招待一下,父亲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在车上,父亲的表现居然如此像三岁小孩那般“淘气”,脸羞得通红,看着此时此刻的父亲,我已经猜想到了父亲的几分心思。回到家,看
期刊
我们在海拔不断攀升的西藏驱车行走,傍晚,行至东达山山顶海拔5008米时,领队允许我们有三十分钟的停车拍照。  高原气候的无常是无法预知的。刚下车时还蓝天白云,才转过一个山头的工夫,天气骤变,只一瞬间,碎雪裹挟着冰粒在风的助力下铺天盖地倾泻下来,夹绒的冲锋衣也无法阻挡寒气逼进,风雪中,突然看见一头野猪在左前方的空地上乱窜,身上顶着厚厚的积雪,我竟然没有惧怕它,而是惊觉,这不是一般的变天!天地混沌中,
期刊
走上这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小路上的石头有太多的红,红上泛着青,那是一件艺术品,细微中更有一种壮美。轻叩晨心,轻放脚,怕扰了晨雾里万千颤动的红色小石,此时它们应该正睡得酣。  远处车上下来的人们慢慢走来,走过了小路。我并没有和他们一起走,停在小路前,这细细的小路有好多故事,可以叩拜,这青红色的小路能给我回答。我见小路仿佛是要对我说什么,在小路边一块石头上坐下来。  这里是江西弋阳县的红色葛源,中共闽浙
期刊
从弋阳回来以后,我翻看照片。在众多的照片中,一张女孩的照片突然跳入我的眼帘。照片中,女孩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一下将我带回了弋阳,带回了东港村。  那天,弯弯曲曲的巷道里,有许多看热闹的村民。他们在门前的台阶上,或坐或立,或漫不经心说着话,似乎是无意围观,又似乎是有意欢迎。当我们来到村子中间的古戏台时,村民们正欢聚在广场上,打年糕,做流水席……  戏台是典型的南方古戏台,飞檐翘角,造型别致。戏台上,
期刊
去弋阳的路上就想:弋字难写。一横之后,一个斜钩往右边斜过去,剩下就右上角那一点了。点上那一点之后,总觉得事情还没完,还缺点什么。缺什么呢?不用说你也知道:下面太空,尤其是左下方。假如那是一个十字,一根杆子插到底,四面八方平均分配,倒也没什么。仅有的那一画偏到右边去了,拿什么来把这边填上呢?实在没什么,也该弄条裙子裤子什么的,看着像是有什么的样子,可是没有。  到弋阳,开始注意街头的招牌,看他们怎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