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的教育更有用

来源 :教师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det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常听到一些老师和家长责怪孩子:你不好好做功课,读那些课外书有什么用?你不好好写作业,做那些手工有什么用?你不好好待在家里学习,跑到社区搞那些调查有什么用?
  按照他们的标准,孩子只有两耳不闻窗外事,成天只刷题,只读课本,只背那些生硬的知识点,不停地奔波于补习班,那才能学到有用的东西。相反,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去听鸟鸣蛙叫、流水潺潺,去看小草发芽、花儿绽放,去感受大自然的广阔无垠,去触摸这个世界的万千气象;去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张扬个性,开启心智;去浩瀚的书海里尽情徜徉,广泛涉猎,与名人大家对话交流——这些都是无用的。
  现在的教育,差不多都是冲着“有用”的分数而去的,凡是立竿见影能够提升分数的,便是有用的,反之则是无用的。
  其实,这个世界上最贵的、最有价值的往往是看似“无用”的东西。人类真正的幸福,也恰恰是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带来的。比如音乐有用吗?美术有用吗?文学有用吗?这些看似都没用。可是假如没有了音乐、美术、文学,没有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书本知识固然“有用”,分数也很“有用”,它可以让孩子考一所好学校,获得一块敲门砖,找一份好工作,挣一份高工资……这多好啊!然而真正的教育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知识的习得、分数的获取吗?
  其实,真正陪伴孩子未来人生的,为其终身幸福奠基的,不仅仅是有用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那些看似“无用”的品性、操守、习惯、意志、心态、能力、素养等要素。
  對于孩子而言,他们的本性是玩耍、梦想、求异、好奇和探索,那么,所有跟玩耍、梦想、求异、好奇和探索有关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所有有益于他们快乐、健康和幸福成长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所有能够让他们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一个在社会上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所有能够浸润他们的身心,能够滋养他们的一生,能够让他们拥有一个多彩人生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
  “有用”的教育,看似在对孩子负责,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是一种十足的功利教育,更是以爱的名义束缚和禁锢孩子的身心。
  而“无用”的教育,虽然与书本知识无关,与分数无关,与升学无关,与就业无关,却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为孩子未来幸福人生奠基。“无用”的教育,看似无用,却是一种注重人性的教育,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一种时时处处为孩子一生着想的教育。
  (作者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
其他文献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不关心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久而久之,必然会使部分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让美术课的评价更有价值?  一、 评价标准要以人为本  一幅好画的标准,当然可以从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但美术课中我们评价的并不是画家的大作而是学生的习作,我们给出的评价不应该只是一个定论,还应该有鼓励学生、指导学生的作用。所以,美术教学中评价的标准应该以人为本,可以从以
期刊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然、想像新颖、作品创新,进而全面提高美术素养,值得每一位美术老师研究与探讨。  一、 深入浅出: 培养美术基本能力  翻开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种类五花八门,写生、国画、水彩……教材涉及到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泛,难度不断加大。这种情况要求教师不断亲身实践,主动去画一画,想一想
期刊
在美术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起码要了解美术的几个种类、几个画家  每学期开学,我都要问学生: 美术除了画画儿,还有什么?学生说不出什么来,慢慢能报出来的就是手工。嗯,除了手工,还有什么?学生边想边答: 还有素描,还有临摹。我请大家说说知道的有关美术方面的词语,能想几个就想几个。同学们绞尽脑汁搜罗,还说出不少的名堂,比如捏泥人、折纸、剪窗花、水墨画、水彩画、写生、油画等等。  然后,我再总结
期刊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老师在组织孩子进行集体教育活动时,有的幼儿在下面玩东西,有的交头接耳;老师提问时,有的孩子不知如何开口,有的孩子答非所问,更多的时候是叽叽喳喳争着发言;老师讲话时,话还没有说完,有的幼儿就插进话来,打断老师的话,把话题扯得远远的。现如今的孩子会说的多了,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多了,而真正学会倾听他人发言的却很少。听是一种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儿童学习的开始,是
期刊
教材简解  《推敲》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月夜访友不遇,题诗相赠,在回长安途中,反复斟酌误闯韩愈仪仗队,他执着地与韩愈一起推敲诗句中的用词。通过这一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目标预设  1. 了解“推敲”事情的经过,并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划分段落层次,运用详细表达和简要概括的方法练说片段意思。  2. 循着事件,紧扣人物的语
期刊
表演游戏是儿童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幼儿通过对话、动作、表情来再现文学作品,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能培养幼儿活泼的性格,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形成。因此,在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以往开展表演游戏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 ① 在老师的“导演”下进行表演;② 光是表演没有游戏的成分;  ③ 老师把握不住表演和游
期刊
刚刚送走一届毕业班,今年作为交流教师来到另一所学校,开始接手三年级。每次經历这样的过程,都有“阵痛”感。每次开始三年级的教学,就感觉,嗬,又一个孩子来了。  10月下旬,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孩子们兴致盎然,我也挺轻松的。分角色朗读,情景表演,童话创作,一切似乎都挺井然有序。唯独每到这个环节,我的喉咙就像被鱼骨头夹住,心里像是压了块大石头。  《蒲公英》这篇童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太阳公公教育蒲公英
期刊
孩子,奖你一颗糖  再次面临复习,师生又沉浸在反复的知识巩固和练习中。“书山重重,题海滔滔,引多少孩子竞折腰。”在反复梳理知识要点之后,如何使它们持续“保鲜”?并在孩子的大脑中酝酿风暴?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进教室的时候,我带了两颗糖。糖是同事的孩子结婚送的,我只是就地取材而已。  提前进了教室,我笑眯眯地说:“老师这儿有两颗糖。”听到我的话,孩子的眼睛亮了,不知道我的葫芦里要卖什么药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在保教工作中,牢记纲要精神,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有一个男孩叫李润泽,可只有叫他聪聪的时候,他才会知道是在叫他。聪聪长得白白净净,帅气可爱,惹人喜爱。每天早上都是奶奶送他来园,且来得非常迟,原因是奶奶不忍心早早喊他起床,要
期刊
在幼儿园教育中,舞蹈作为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时常以集体舞的方式出现。在幼儿集体舞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孩子能够卡准节奏,掌握好集体舞动作,往往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让幼儿练习;孩子们却索然无味,机械地一遍遍重复着动作,没有感受到舞蹈的快乐和兴趣。  美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涅狄克州哈特福德大学音乐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约翰·马汀·费尔阿班德教授曾强调: 我们跳舞,首先是为我们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