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摄影师叶梓颐:我们都是星尘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77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3月,叶梓颐去了自己的梦想之地,玻利维亚的天空之镜和复活节岛。为了等一场完美的日出、日落和星空,她在乌尤尼盐沼里泡了整整6天。
  


  正是在这里拍摄的一张照片,登上了NASA APOD天文每日一图。这张照片参考了埃舍尔的同名画作《发磷光的海》,NASA对这张照片有一个十分诗意的描述:“猎户座和金牛座的主星毕宿五,熟悉的星星们悬挂在清澈的暗夜、遥远的地平线之上。”
  2017年9月,她在飞机上拍摄的极光照片,获得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年度摄影大赛极光类别的第三名。这一赛事旨在发掘全球范围内最出色的天文摄影师。她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过这个奖项的中国人,也是比赛举办以来唯一获奖的亚洲女性。
  叶梓颐第一次看到星星,是15岁高中住校时,在从教室走回宿舍楼的路上,她无意间抬头,一颗火流星刹那划破天际,照亮了路面。后来她才知道,这是北半球四大流星雨之一的双子座流星雨。
  慢慢地,她学会了辨认星座。后来,她开始用手绘星图的方式熟悉星空,成为北京天文馆首位志愿者,去北京周边观星,去西部省份观星,去世界各地观星。
  赤道的日全食、敦煌的水星凌日、波兰的英仙座流星雨、冰岛的极光……“银河中有超过2000亿个‘热门景点’,却因为缺少宣传而无人问津。我的野心,是用镜头游览这片繁星。”
  最让叶梓颐难忘的是一次在北极拍日全食的经历,那时北极圈内从半年极夜过渡到半年极昼的那一刻和日全食刚好重合。“太阳完全被侵蚀的那一刹那,一束等离子体的日冕怒流腾空而起……日珥在不停地涌动,它们是太阳猩红色的舌头,像怪兽一样贪婪地舔舐着。”
  “万年冰雪覆盖的山尖染上了金色的暮光,群星重现……在日全食的两分半钟里,周围的一切仿佛消失了……然后一瞬间,天空再度亮起,一切就像完全没有发生过。”只剩下叶梓颐和她的同伴们在零下17度的北极冰盖上,望着天空发呆。随后,大家拥抱、庆祝,人群陷入了狂欢。
  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已经与头顶上的天空越来越隔膜。城市里的雾霾、光污染,也让星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然而,叶梓颐努力想说的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愿意仰头看天,其实你也仍然能够看见星星。
  康德说:“有两件事物我越是思考,就越觉得神奇,心中也越是充满敬畏,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我内心深处的道德法则。”
  叶梓颐说,“其实,你越是拍摄那些遙远的东西,你就越觉得生命伟大。你看到的那么多星星,每一颗都距离我们那么遥远,拍到的都是它几百万年前、甚至几亿年前的样子,它们当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不一定。有的可能有,有的没有。”
  “但我们自己存在,而且能够看到它们,并且去拍摄它们,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一个奇迹。我们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田龙华摘自lns每日精选微信号)
其他文献
我有一个老式的烧水壶,净水器的出水孔很小,装满水壶起码需要三分钟。  三分钟说长又短。如果就干巴巴站等,不夸张地说,长得让人百爪挠心。打开水龙头后,总是闲不住地做点儿别的事。忙着忙着就把水壶忘了,直到传来哗哗哗的水流声,大叫一声“不好”,冲到水池边,晚了,水漫金山,悻悻地哀叹,三分钟怎么又如此短暂呢?  某天,和往常一样去装水,开好水龙头,却没有立即返回来,我反常地在水池边站了一会儿,水池对面就是
期刊
近日,旅游传记《15岁,我在非洲》在各大平台正式上架。作者郭霁莹,是个标准的“00后”中学生,这本书记述了她跟随父亲去非洲生活和学习的经历。  “奇葩”是书中的高频词,而郭霁莹的非洲生活确实可以这样形容。  郭霁莹就读的Hillcrest学校植物丰富,如同一个生态公园,老鹰、猴子等动物朋友会随时闯进来做客。“一次下课后,走在我前面的同学边走边吃一个面包,忽然间我觉得耳边有风声,一只老鹰就那么俯冲下
期刊
从7万年前智人的“八卦”,到《荷马史诗》的吟唱,到庄子的寓言,到莎士比亚、维多克·雨果,再到迪士尼动画,人类为什么一直需要故事?这其实涉及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意义在哪里?小到一次事件,大到人生、世界的意义。  故事是日常所有这些信息碎片的连接方式,本来这个事情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故事让这些碎片连接在一起,就有了意义。  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偶尔看到一本书,后来我就尝试写了点东西。上了初中我把
期刊
这世界,有一种独特,叫别人家的教授。这个让人津津樂道的教授就是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信息学研究所的王毅,他开设的《从神农本草到现代中药》通识教育课,吸引了众多学生报名,已经达到了授课的上限。  为什么王毅教授的医药课这么抢手?那就要从他独特的授课方式说起了。    提到中医,给大家的第一感觉可能是高高在上,远在天边,只有非常专业的人士才能接近。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王毅几句话就消除了学生与中药的距离
期刊
吴伯凡老师有一个观点,说船是由谁设计的?表面上看,船是由各个时代的工匠设计的。但是,你稍微放长远一点看,船的设计师其实是大海。什么样的船好、适合航行,是大海的意志决定的。那些不安全的、效率低的、成本高的船,虽然暂时风光一时,但是最终都会被大海无情淘汰。所以说大海才是设计师,它才是船这个物种,无法违背的最高意志。我自己创业这几年,最深刻的体会也是这个。没创业的时候,觉得做生意拼的是智商和行动力,是技
期刊
最近,很想去西安摔个碗,去武大看场樱花,再顺道去郑州喝杯“网红奶茶”……有同感没?这都是“抖音”短视频深度痴迷的症状。十几秒的短视频迅速霸占了我们的手机屏幕,引得我们蜜汁上瘾,一天不看就觉得生活里少点啥。来,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短视频,想没想过为啥它能撩到你呢?本期一起说说“短视频里的秘密”吧。  苏丹阳:  我喜欢看有创意的搞笑小视频,不是纯恶搞的,要有故事情节。比如前段时间的“土耳其冰淇淋”视频
期刊
我写作文跟放牛是分不开的,因为每一篇作文都是放牛时在山上写完的。趴在地上写,作文本上就难免会留下蚂蚁的脚印、我的手印,还有牛尾的泥浆……反正最后就成了一个大花本。  有一阵子,我的语文老师见到我的作文本就皱眉,总是教导我说:“你看看你的同桌,本子多干净!”  那一阵我抬不起头,就埋头看同桌的作文,稀烂,写的啥玩意儿嘛!于是,我也皱眉。  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换了语文老师,她叫阎花兰。一开始,她也皱眉
期刊
提到我的妈妈,我很无语,如果非要我出个声,那我只有一句:“呵呵。”  我妈妈的一天是从唠叨开始的:汤汤,起床去早读……背完了刷牙洗脸,刷牙要超过两分钟啊……她一会儿在厨房做早饭,一会儿跑我屋来看看……直到我背上书包出门,她幼稚地来一句“宝贝再见喽”才结束。中午放学回到家,这个唠叨便从头再来……周而复始,从不改变。  妈妈是个文学编辑。所以,你们懂的,她看不上我的作文,说我写的不是没有中心思想,就是
期刊
吴伯凡老师在他的课程《认知方法论》里面说了一个比方。他说,语言是“教堂尖顶上的那只笨鸟”,因为教堂的尖顶太尖了,鸟根本没办法落在上面,所以,只好围着尖顶飞舞。  對啊,想表达一个东西,语言实在是一种很没有力量的工具。  谁要是完成了一次精准的表达,要么就创造了文学的经典,要么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往往都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推进。这就是那只“笨鸟”偶尔成功地落在教堂的尖顶上了。  理解了语言的这种局
期刊
朋友公司有两位女孩都蛮聪明能干。在公司項目内部承包招标会议上,两位女孩都以思路清晰、方案缜密、操作性强的特点,赢得公司上下刮目相看,但只得选一位担纲。  最后,老总让两位女孩都发言。那个落选的女孩说,她真的有点嫉妒中选的女孩。她们实力相当,结果却大相径庭。但她真心祝贺她,还愿意将自己的方案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她,以使她更出色地完成公司的这项任务。她说,等下一个项目招标,她还要倾心投入,做得更好。公司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