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枝末节”处寻求教育契机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cld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是知、思、行的过程,通过“知”了解幼儿,通过“思”分析、评价幼儿,从而调整教育行为,更科学地“行”。微观察是一种更加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教师带着目的去观察,是对幼儿活动中细小的动作、细微的表情、活动细节、聚焦某个问题的深入观察。近两年,我一直在探索从幼儿“细枝末节”的表情、行为入手,对幼儿实施微观察。

一、厘清微观察的内涵


  1.微觀察是对细小动作的捕捉
  直觉行动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在行动中利用动作进行思考,他们不是先想好了再行动,而是边做边想。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动作表现并加以分析,我们就可以了解幼儿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例如:小班幼儿故意把水泼到地上,然后跑到盥洗室拿拖把拖干,并反复这样的事情。教师以往的做法是及时制止这样的行为,还要教育其他的幼儿不要这样做。细致观察了几天后,教师发现原来她是在探索拖把为什么能把地上的水吸干这一现象,在反复做着拖把吸水性的实验。如果教师没有细致观察的意识和解读幼儿动作行为的能力,很有可能就扼杀了幼儿的自主探索与学习。
  2.微观察是对细微表情的解读
  常言道:孩子们的心思都写在脸上。幼儿是不会对自己的情绪、表情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他们欢乐、兴奋、惊奇、疑惑、变窘等细微表情的变化为我们解读幼儿提供依据。教师在进行微观察时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细微深入地通过幼儿的外部表现来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迅速准确的把握及解决。因此,教师也要注意幼儿一闪而过的表情,想一想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表情,以便真正走近幼儿,了解幼儿。
  3.微观察是对活动细节的了解
  微观察是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入微”就是指对细节的观察。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评价不能“以偏概全”,切忌只看到某个片段就作为判断的依据,这样很容易误判。教师只有对一名幼儿或是一个事件、一个问题进行持续、多次的观察,了解一段时间内的发生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特点、规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例如:有一位教师这样记录自己对幼儿搭建过程的观察:“幼儿今天搭了一个小桥,把我拉过去参观,我觉得他搭积木的能力有所提高。”从这样简单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份缺少细节的观察记录。该幼儿用了什么样的积木来搭小桥?用了几块?花了多长时间?他在搭建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这些细节其实都应该作为教师对幼儿搭建水平进行评价的依据,而不仅仅是通过幼儿搭好的一座小桥就得出结论。

二、架构微观察的支架


  1. 同伴引领,相互借鉴
  微观察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个人埋头苦干就能养成的,需要借助专家、团队、同伴的力量,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我们可以利用园本培训的时间,采用沙龙的形式让每位教师将自己的微观察记录进行再现、分享、交流、研讨,鼓励教师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不仅能帮助记录的教师寻找问题症结及解决策略,还能将教师个体记录中值得借鉴的方法、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转化为大家的经验,群策群力,共同提升。
  2. 精减书写,表格支持
  在进行微观察记录时,可提供一些方便教师记录的表格。教师只需通过填充和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既减少了大段文字的描述,又能比较准确地记录下观察到的内容。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教师进行拍照记录,配以简短的符号、文字加以说明,确保记录的准确、有效、客观,便于在空余时间进行回顾和整理。
  3. 大胆行动,激发内驱
  微观察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用心琢磨、细心观察。通过微观察解决教师工作中的问题,使教师感受幼儿和工作带来的幸福,激发内在动力,这样的微观察能力培养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大班幼儿都不愿意选择“娃娃家”游戏,教师首先会主观认为大班幼儿不适合玩假想的“娃娃家”游戏了,但是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提供的家具、餐具等材料都不适合真实的“娃娃”操作;第二,幼儿自身不满足于局限在一个家中活动,向往更宽广的交往、更有挑战性的情节;第三,同伴交往方面,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存在矛盾,很难统一意见。找到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从调整环境、材料到共同商讨家中各项规则,再到丰富游戏情节,教师与幼儿一起为“娃娃”搭遮阳棚、在“家”附近盖起“快递公司”“警察局”,极大地激发了大班幼儿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热情。在“发现问题——实施观察——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微观察过程中,教师虽然投入了比之前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比仅凭经验去解决问题更有成效,自己也获得了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更愿意通过微观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微观察能力需要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一次次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方法,面对幼儿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教师也要不断地调整自己观察的方式方法,跟随幼儿的脚步,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微观察”更有价值,才能使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走得更坚实有力。
  (责任编辑:牛丽真)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每年小班新生哭闹,不想上幼儿园的现象比比皆是。当孩子独自处于陌生环境中时,他们的情绪与行为反应其实折射出的是家长与孩子“情感联结”关系的质量,即“依恋”。根据依恋性质的评定可划分为: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混乱型。本文根据实际案例,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从多个角度探讨幼儿的反抗型依恋行为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对于反抗型依恋幼儿的干预带来一些帮助。一、个案分析与鉴
期刊
幼儿由于年龄还比较小,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作为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设计不同的游戏环节,考虑积极正面的引导,这样才能充分吸引幼儿注意力,达到让幼儿主动学习的目的,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幼儿园课程也应将教育目标和内容与游戏融合在一起,让教学和游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情商培育、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等。
期刊
幼儿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户外游戏活动的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应基于幼儿的好奇心及其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户外游戏,让游戏材料与游戏内容更加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为此,我园将户外游戏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让幼儿在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十分喜爱运动项目,在运动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而爬竹梯这一项目
期刊
2020年12月1日,38位新教师在入职幼儿园的第一天,都收到了这封由我亲笔书写的“家书”。而在庚子年冬日的一天,我也收到了一封回信。  “一封回信送给挚爱的您,从那一刻起,我决定用‘心’倾听您的故事,用‘爱’回应您的执着,用‘情’书写这封回信。加入兴华,我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生命的厚度,怀着对幼教育事业的炽热情怀,成为能奋斗、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反复阅读着这封回信,我不
期刊
教师、同伴以外,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地域文化的引入,往往会成为幼儿园环境的亮点,让活动空间更具美感和教育性。将地域文化引入环境创设,能以最接近生活的资源去滋养幼儿的精神世界,促进幼儿发展内在禀赋。  从内容上看,环境中的地域文化理当具备丰富性,体现文化本身的广度。地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利用活动空间中不同的场所各选主题进行表现。在户外、大厅,使用大幅主题墙呈现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貌、文化符号
期刊
一、案例呈现  七月的雨,来去匆匆,忽大忽小,尤其是雨滴骤然落下,让在户外玩耍的幼儿兴奋不已。这一天气现象已持续多天出现,引起了幼儿的兴趣与好奇。  初感受:幼儿在走廊上靠着栏杆,将手和头伸出去,感受雨滴落在手上和脸上的感觉。后来,幼儿穿上雨鞋、雨衣或撑着雨伞,到户外感受雨。有的幼儿张开双手,有的踩着水塘向上向前跳,还有的则在地上快速地奔跑,溅起朵朵水花……  在亲身感受之后,我们回到活动室围绕“
期刊
食育,不是就食育而食养,而是将食育课程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劳动观念、农耕教育、节约意识,乃至传统文化传承融为一体,是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基础,它跨越了教育学、营养学、传统文化、科学等学科,涵盖了生命、自然、感恩等人类通识文化,渗透到五大领域及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是一门令幼儿身心健康、精神富足的教育。  环境被喻为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食育与环境创设相结合,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食育的教育价
期刊
童话,是每个幼儿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快乐因子。幼儿喜欢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好奇童话故事中的情节,更是欣喜于童话故事中丰富的场景。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这些都能成为教师创设游戏化活动的有效资源,让童话融入幼儿的童心,让童话丰盈幼儿的童年。  童话游戏化,即通过充满趣味的游戏,促进幼儿的童话阅读,活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我园通过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两方面的思考和构建,进行了童话游戏化的不断探索。一、童
期刊
案例背景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孩子间互相告状、推卸责任等情况,尤其是在游戏输了之后,他们总是不愿意面对和接受失败,将责任归于其他小朋友。大班幼儿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仍有不稳定性和易冲动性的特点,对于出现的情绪他们还无法正确并快速地进行自我排解,有时游戏输了之后的不愉快情绪还会维持很长时间。案例描述  今天我们班开展野战部落的户外游戏,孩子们自主分队、自主作战,夺取对方队伍的旗帜。在一场争
期刊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相结合,是发展地方幼儿教育的有效形式。为此,我园将长子地域文化融入园所环境创设中,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博览群书,研读长子县志,挖掘长子地域文化  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鼻祖炎帝神农氏就在羊头山上获得嘉禾而试种五谷,教民稼穑,开创原始农业,留有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