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的职务犯罪之定罪问题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有工作人员相勾结的涉嫌职务犯罪定罪问题,在理论上和在司法实践中,均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难题。本文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是侵占型。贪污犯罪和职务侵占犯罪都属于是侵占型的职务犯罪。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分别利用各自职务上的便利,共同非法占有本股份公司法人财物的行为,有没有定贪污罪的共同犯罪之可能性?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则只能定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在刑法理论界,从总体上说,肯定的和否定的两方面的观点都有,并且各有各的理由。在司法实务界,有按照贪污罪的共同犯罪定罪处罚的,也有按照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定罪的。笔者同意否定的观点。理由是什么?关键的理由在于,他们侵占的股份公司法人财产不是贪污罪对象,不能构成贪污罪,因而也就不可能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问题。值得指出的是,在包含非国有股在里面的股份公司中,对于股份公司的法人财物之直接管理与经手,都是股份公司内的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职责,各方股东之股权代表者不直接管理和经手股份公司法人财物,因而,与股份公司法人财物有关的侵占行为的发生,应当均离不开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之职务利用。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来说,其行为虽然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和有非法占有行为,但其行为对象不是公共财物,因此,虽然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但不完全具备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因而不构成贪污罪。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来说,其行为可构成职务侵占罪,但更不可能构成贪污罪。由此可见,这种类型的职务共同犯罪行为,其最根本的特点是必须利用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即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其在本质上属于职务侵占罪,故而对于这里的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应当以职务侵占罪的共犯论处。此外,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分别利用各自职务上的便利之挪用型的共同犯罪,也符合上述特点,因而应当按照上述原则,以挪用资金罪的共犯论处。
  二是受贿型。我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经修正后,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三款也规定了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受贿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据此,在股份公司中,便可能存在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各自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对此,是统一定受贿罪还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或者分别定罪?在理论上,存在犯罪共同说(又分为完全犯罪共同说与部分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等主张。在司法实践上,至今没有相关司法解释来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主张,应当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共犯论处。因为:首先作为共同犯罪,不应当分别定罪。在同一罪名下对各种共同犯罪人分别作轻重不同的量刑,是我国刑法共同犯罪立法的主要目标。其次这种共同犯罪的最基本实质,在于他们利用的职务便利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系于股份公司内在的相关职务之权限。即使是代表国有单位的股东者,其职务虽然具有从事公务性质,但是其利用的这个职务便利系于股份公司中有关事务的决定、管理及监督的职务便利。再次,这种共同犯罪的最基本实质,还在于他们都是给相对人谋取股份公司中的有关利益。如果是直接谋取委派的国有单位之利益,无谓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利用问题,不牵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问题,应是“内外勾结型”的受贿共犯。最后从犯罪客体方面看,直接客体应当是行为人违背了他们在股份公司中的职务廉洁义务。对于受贿罪直接客体的表述,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存在着六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二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三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四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五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常发展和公私财产所有权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发展;六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笔者基本上赞同用权利义务内容比较明显的“廉洁义务”代替“职务廉洁性”之主张。但是,具体表述为“违背公务廉洁义务”更恰当。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同类客体为妨碍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这是有刑法明确根据的。而对于其直接客体,有人认为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笔者认为与受贿罪直接客体一样,也应当是违背从事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内的职务廉洁义务。不管是国家的有关管理规定还是本单位的相关管理规定,都需要落实在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内的职务廉洁义务上。从根本上说,这种异种特殊主体的共同受贿犯罪,其在直接客体上均违背了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职务廉洁义务。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检察院,江西 高安 330800)
其他文献
一、民行侦查权的发展和演变  自建初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虽然我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法律地位,但是没有明确的民事、行政和刑事的概念和制度划分。1992年检察机关的民事行政检察部门陆续挂牌,对民事、行政审判人员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由反贪污贿赂和反渎职侵权部门承担。2000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确认了民行部门的“初查权”,即民行部门在审查民事行政申诉案件过程中,发现司法人
期刊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信访工作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信访和群体性事件背后反映的大多数是因利益诉求而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涉检信访问题的出现,是矛盾纠纷在检察工作环节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反映的重要方面。基层检察院如何处理好涉检信访案件,能否让人民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检察机关维护稳定的第一要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体现检察机
期刊
摘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因为它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协调社会利益。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基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考虑,而合理的运用刑事司法政策来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实行区别对待,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在宽严相济中达到保障人民,保障人
期刊
摘要:我国刑事简易程序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对实现案件繁简分流、提升诉讼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刑事诉讼法修改进一步完善了简易程序,对于充分保障人权、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对简易程序案件的诉讼监督、有效打击犯罪有重要的意义,但也给案多人少的基层检察机关带来极大的挑战,如何积极应对简易程序变革,是基层检察机关一项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新刑诉法;简易程序;影响;路径选择  《刑事诉讼法》一直以来都有“
期刊
乡镇卫生院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直接,也最密切,关乎辖区内群众的防病治病、生命健康。因此,乡镇卫生院的职务犯罪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它不仅严重玷污了“白衣天使”的美誉,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为了解掌握其特点,我组织反贪和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对发生在某的14起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查处分析,从中发现了。此类案件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一、 乡镇卫生院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  1、从犯罪主体上看,所立案
期刊
摘要: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渎职侵权检察是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查处工作大多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渎职侵权犯罪侦查工作在执法观念、侦查水平、工作力度、办案质量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渎职侵权犯罪侦查;案件质量;对策建议  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检察机关近年来查处的渎职侵权犯罪
期刊
一、案情简介  A市公路局干部黄宝有一购房指标,该讼争房屋购买时总价值137369元,是黄宝好友余利前往公路局分四次付款购得。2008年1月28日,黄宝以买受人的名义与A市新城置业有限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2009年1月,A市房管局核发该房的房地产权证,该房屋权利人登记为黄宝。A市新城置业有限公司交付涉诉房屋后,由黄宝好友余利居住至今,余利还花费两万元对房屋进行了简单装修。  2010年11
期刊
摘要:2009年3月,中央政法委等八部委《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刑事被害人救助作出了相应规定,结合司法实践,本文提出应该建立救助制度,成立救助专门机构,制订救助法律的设想。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救助  2009年3月,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财政部等八个单位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原则
期刊
摘要:离婚制度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问题最多、争议最多的部分。如何妥善处理和解决离婚纠纷问题,使离婚给家庭带来的损害和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是对离婚制度不断完善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我国建立完整的离婚调解制度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探讨离婚调解制度的优点,分析我国离婚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构建我国的离婚调解制度。  关键词:离婚;离婚调解;和解  一、、离婚调解制度的缺陷与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作为一项新的制度,有助于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特别保护,实现特殊预防,更有助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更好地回归社会。在实践中,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可能会存在适用范围狭小、未成年人监管不严及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如何更好的把这项制度落到实处,是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帮扶制度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检察院对涉嫌犯罪,情节轻微,且有悔罪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