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角色转变的实践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教学与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渐凸显。由我校化学教研组共同开发的校本课程“我们身边的化学”已经在不断的磨合与调整中经历了三年的实践研究。三年来,教研组坚持交流讨论课程实施情况,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校本课程教研活动,力争将本课程办成学校选修课中的品牌课程。在三年的实践中,教师们对于学生角色的转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一、“我们身边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自2011年始,我校提出要重视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化学教研组以欧洲PARSEL教育改革计划的理念与实践模式为参考,开发了化学校本课程“我们身边的化学”。PARSEL计划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普及性和相关性,强调“三维”目标,通过“三段式”教学模式(即设置一个社会背景的科学问题情境——基于问题解决过程与科学知识学习的探究活动——社会情境中科学问题的决策)与课程资源包(module,也称“模块”,由前言、教师指南、学生指南与评价材料四个部分组成,有的还包含教师补充材料)开展教学。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我们也采用了该教学模式和方法。
  该课程开课三年来,横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每年选课的学生均超出预设人数,选课人数先后有300余人次,这充分说明了本课程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与喜爱。以高一课程为例,“我们身边的化学”课程包含了如下内容:
  表1 “我们身边的化学”课程内容
  在多次实践教学中,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微调,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比如男生们普遍对生活中常见的特殊化学材料十分感兴趣,喜好运动的男生对于一些球衣的特殊面料以及球鞋里的特种橡胶有很强的求知欲。于是我们专门邀请了一位精通此道的体育教师,以“运动鞋里的科技”为主题,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们生动地呈现了化学作为交叉学科在不同领域中的巨大意义。通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调整过后的课程内容更贴合高一学生在学习化学必修一时的学习进度与知识背景,课程内容重视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等基本学科方法思想的培养、重视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评价中的作用,实现了良好的校本课程循环开发模式。
  二、学生角色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转变
  在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角色的转变,让学生逐渐成为课程资源的设计者与参与者。从课程内容的定制、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到课程评价,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开发与实践,满足了学生的角色期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真正的建构者、合作者与实践者。
  1.学生成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本课程注重课堂上的启发教学,将知识的来源、社会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呈现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提供认知脚手架,即利用类似学案的学生指南,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设计完成探究实验,并结合课后学习,在汇报活动中共同讨论,做出符合社会背景的科学决策。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承担教学责任、制定学习计划,并对这些计划负责。
  以课程资源包“可口可乐真的可口又可乐吗”为例,在第一节课上教师首先呈现关于可口可乐的社会问题:可口可乐是否有害健康?引出两组对立材料:一组是关于可乐喷泉的趣味视频以及人同时喝可乐和曼妥思糖后呕吐不止的视频;另一组是社会上对可乐不同的态度和观点——有人认为可乐有害健康,有人辟谣说适量饮用对身体无大碍。通过这些对立材料,学生有了自己的体验,并初步形成观点。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提供研究的时间与空间,由学生从这些材料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予以适当指导。
  学生的探究活动通常分为四步:制定目标—设计计划—开展活动—得出结论,最后在各个小组的PPT汇报交流课上,每个小组展现出自己的实验过程以及研究结论,在活动中体验到成长与求知的快乐。相比于之前教师预设的探究目标,学生找到了更多新颖的探究问题,并且通过网络与探究实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在汇报交流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几个研究课题不同的小组之间还互相借用了对方的研究成果,由此碰撞出思想的灿烂火花。
  2.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设计者”
  学生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并进一步成为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在我们的课程实践中成为可能。设计者的地位,凸显了课程对学生的重视,强调了课程活动中的多元化思想,体现课程开发中课程目标的经验性。在“我们身边的化学”课程实践过程中,学生基于生活经验与科学常识,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来,发现并提出问题,自主地探究问题,研究、整理材料,这些活动的成果又形成了下一轮校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显示出经验课程在资源积累方面的巨大优势。
  以课程资源包“菠菜中的铁”为例,资源包设置的社会科学问题背景是关于补铁的问题,比如哪些食物含铁量比较高、铁在动植物中的储存形式是什么、什么样的铁更容易被吸收、补充多少铁比较合适等。在第一次课程实践活动中,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了对菠菜茎与菠菜叶的含铁量的简单定量研究。在课后学习时,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与资料查阅找到了其他食物含铁量的数据,并且提出可以用不同的食物进行比较,这样的探究实验活动让学生感觉比较有趣。在后续的课程实践活动中,我们将课题研究内容(即学生指南)提前发给学生,其中明确提出“你和你的小组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尝试定量比较不同食物之间含铁量的差异”,然后提供定量分析的基本思路、研究食物含铁量的一般方法等知识作为认知桥梁,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有效的课后学习体验。
  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个性化,使得这次汇报交流活动异常精彩。各个小组之间兴高采烈地交流各自的实验特色,不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研究心得,互相比较实验成果,共同商议,得出结论。这种模式有效地扩充了校本课程资源的外延,将课堂资源延伸到课后,使一堂课的资源范围超出了课堂的40分钟,超出了教师的单打独斗,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三、实践与反思
  1.关于课程目标的制定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制定课程目标是重要的一环,是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统一体,是三级课程开发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能力与角色需求,包括年龄特点决定的自我意识成长,都应该在课程目标中有所体现。经过三年的开发与实践,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个体需求的层次分析,包括学习需求分析、情感需求分析与体验需求分析等内容。
  学习需求分析要求课程内容不能单纯地偏向兴趣,让课程内容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在学生的兴趣指引下“狂奔”,而是应该与必修阶段的化学课程产生适当联系,相辅相成。我们的课程内容中包含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有机化学等知识,均呈现在学生即将学习到这些知识之前,这就帮助学生建立了先导概念,满足了他们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分析要求课程活动应该通过小组活动学习,满足学生自我表现、沟通交流的欲望,为此我们设置系列活动如PPT汇报、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实验、组间PK赛、辩论赛等,让学生经历与体验课程学习的情感过程,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体验需求分析要求课程设计重视化学实验,创设有趣的实验情境,但是也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在小组内参与设计、讨论与实施实验活动,教师在其中积极引导、细致点拨,最终由学生将实验结果作为小组活动结论的一部分,汇报给其他小组供交流讨论,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实验探究体验。
  2.关于课程资源包的完善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基于一个社会背景的科学知识,学生可以做出许多不同方向的探究学习方案,这启发我们:如果把这些问题收集起来,将每个问题中可以研究的范围与线索整理在一起,形成一套系统的由教案、学案、评价表组成的资源包,能否更好地促进这套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呢?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与PARSEL计划中所使用的课程资源包进行对比后,制定了一套课程内容标准,对资源包的编排形式、教学目标、学生活动内容、学习材料呈现顺序和评价方法作出相应的要求,然后将资源包放在特级教师工作坊网站上,供教师们自行下载使用。使用该套资源包的教师必须填写课程实施反馈调查表,使资源包成为不断生成与完善的动态课程资源。
  三年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我校教师的观念转变之旅,是对新课改理念与实践的不断探索。学生角色的转变其实也对应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今后的课程实践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担当更多的角色,丰富课程开发活动与形式,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
  [注:本文系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新课改下化学校本课程及资源的开发(课题编号2013C358)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 周翠如)
其他文献
航模陈列室里,五花八门的航模令人眼花缭乱;科技活动室里,各种制作工具分门别类摆放在工具架上;作品展示台上,学生已经完成的科技作品多种多样……这就是贺州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贺州二高)的科技活动区。在这里,热爱科学的学生探索科学知识,锻炼动手能力,研发出了一批精巧实用的科技作品,夺取过全国第二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广西青少年航模选拔赛一等奖和全国青少年航模选拔赛一等奖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奖
期刊
在桂林市叠彩区凤集小学(以下简称凤集小学)的操场上,只见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有的小组在跳绳,有的小组在踩高跷,有的小组在书法台前练习书法。最吸引记者的是舞蹈队的学生,他们正在为参加即将举行的桂林市小学生舞蹈比赛积极备战。只见队员们扭身、下蹲、扬手、抬头、微笑,十足的“范儿”展现的是自信与阳光。  ……  走在凤集小学的校园里,活泼有礼的学生,温和谦让的教师,总能让你感受到该校和谐融洽的氛围。这得益于
期刊
“陆老师从19岁起就在贫困山村小学任教,明年1月他就退休了。这40年来,他恪尽职守,勤勤恳恳,村民们都很敬佩他……”防城港市上思县思阳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凌秉帅这样介绍陆作权,言语中充满了肯定。  陆作权任教于防城港市上思县思阳镇玉学村小学(原思阳乡玉学村小学,2003年改为思阳镇玉学村小学),如今已年近退休。40年间,他从代课教师到民办教师,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凭着一股韧劲,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
期刊
2008年,我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为期3年的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12年,我区打响了为期5年的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战。2009年和2013年,我区与教育部分两次签署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共建协议。两轮“职教攻坚”,两次与教育部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极大地鼓舞了我区职业教育从业者的士气,使我区的职业教育顺利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近7年来,我区投入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达210亿元。  在政
期刊
她,在乡村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了28个春秋。虽然貌不出众,但在师生、群众的眼里却是楷模;虽然身体柔弱,但胸怀男子气概,做了很多男人都无法做好的事情。她就是梧州岑溪市马路镇五星小学(以下简称五星小学)教师莫妙葵——马路镇唯一的女校长。  狠抓教学,苦练教学基本功  莫妙葵自1986年始在五星小学当代课教师,1996年通过考试成为公办教师,2005年秋,担任该校代理校长,2006年,正式担任该校校长职务
期刊
4月24—26日,首届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广西赛区选拔赛在玉林市举行,来自全区14个市的15名教师参加了此次选拔赛,梧州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梁励便是其中之一。赛课活动中,她通过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林黛玉初见“凤辣子”》一文,赢得了评委和听课教师的一致称赞,荣获了特等奖。谈到阅读教学,梁励说:“教师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采用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
期刊
创新校本微课的具体形态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曾文捷在《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8期上撰文认为,深化校本课程开发应创新校本微课(微课,即按照新课标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的具体形态,具体做到:(1)重视校本视频微课的开发。基于技术开发出能够满足学生多种学习需要的校本视频微型课程,让学生不受时间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应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必备的基础,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新课标指出,应用意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
期刊
李中康是个实在人,无论是对待教学工作,还是对待管理工作,总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他说:“无论在哪里工作,我都注重办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从一名农村学校的普通老师成长为乡镇中心学校的校长,一路走来委实不易,曾荣获自治区优秀乡镇中心学校校长等多项荣誉。面对成绩,他坦然而谦虚:“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些应该做的、能够做的事情。把农村教育搞好,让农村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我的追求和目标。”  “办实实在
期刊
本刊讯 日前,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2014年普通高中贷款贴息自治区补助经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今年自治区将从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中为普通高中统筹安排贷款贴息经费5 000万元,其中4 443万元为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贷款贴息,其余557万元用于其它基础教育项目支出。《通知》要求,普通高中贷款贴息经费主要用于补贴经审查合格的69所公办普通高中因建设教学楼、实验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