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影响力的群体,本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分析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方面进行的实践与探索,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地方高校育人中的作用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地方高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一直注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以此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取得的成绩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倡导和组织全校青年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城乡社区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儿、农民、老干部、军烈属等群体提供生活帮扶、心理慰藉、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逐渐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品牌项目。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着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愿服务队伍不够稳定,专业性不强
一是人员组成不尽合理,低年级的学生占大多数,高年级的学生虽然熟悉志愿服务工作且有一定经验,但仅有部分骨干参加,导致志愿服务活动不够系统深入。二是对志愿者的培训力度不够。志愿者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服务轻培训的现象,使得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内涵定位把握不准。
(二)活动内容创新不够,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所提供的志愿服务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提供更加务实的服务,满足群众和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和群众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项目不多,很多活动局限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上,没有将服务视野扩展到区域社会成员的合理潜在需求上,在协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有限。
(三)志愿服务体制建设有待完善
志愿者的主观意愿是为人们服务,但在服务过程中也会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侵害他人权益的情况,所以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从国家层面看,迄今为止,国家对志愿服务还未进行立法,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不明,在资金、安全等方面无法得到法律保障。部分地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条例颁布较早,很多条款需要更新和细化,或是缺少配套的落实政策,以便于各市区、高校进一步遵照落实。从学校层面看,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正确导向有待形成,相关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三、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对策与做法
为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地方高校育人中的作用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
(一)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推行校院两级管理。据调研,目前部分高校团委没有设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即便有设立也是相对独立、随意的组织。高校应设立正式的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下设各院系级协会,由志愿者协会队长进行日常管理,各级青协均有教师具体指导工作。院系级协会既有开展志愿活动的自主性,又要在全校统一的大型活动项目中服从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统一安排。
探索建立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持机制。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章程、条例应力求可行。实施注册志愿者制度,根据团中央《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的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在校内全面推广实施注册志愿者制度,控制志愿者进出的随意性,推进志愿者队伍服务管理规范化。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制作青年志愿者活动登记表和活动审批表,及时了解各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情况,加强对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建立青年志愿者工作档案,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志愿者的活动热情,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同时,还应建立志愿服务评估体系,综合考虑服务时间和工作成绩;引人学分激励制度,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探索形成志愿者“推优入党”等长效激励机制。另外,作为学校应对所有在籍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综合培训和思想教育。
(二)重视宣传工作,提升志愿服务的校内外影响力
志愿服务在我国大学教育中所占分量远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学校官方微信、微博等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展现志愿者的事迹、服务案例、成长轨迹,塑造志愿者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公众对志愿服务内涵的认知理解和关注度,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感染和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特别要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个人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挥其正能量,把志愿服务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精神渗透到每一位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全员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活动内容,推动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一是注重抓社会热点、重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实施项目;二是确保志愿服务工作实施过程规范化,将服务品牌保持好、推广好、发展好。
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大学生通常具有比较专业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层次,这些优势应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发挥出来。在制订服务方案时,应有针对性地提供较高规格的文明服务,让被服务者满意的同时体验到良好的人文环境。
拓展活动领域,建设志愿服务基地。活动基地是单位与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有效载体,有利于规范服务内容,促进志愿服务长期深入进行。由校团委组织牵头创建志愿服务基地,整合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重点联系一些单位,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
(四)加强素质建设培训,提高团队整体服务水平
建立规范的动员招募机制,提高志愿服务水平。注重选拔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质优秀、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志愿者,保证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要考虑志愿服务项目的性质和工作特点,进行对口招募。
重视对志愿者的培训。根据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针对基地志愿服务、项目化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专题志愿服务等,进行志愿者集中系统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训,使志愿者的基本服务技能和理论水平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兴博,朱剑松.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知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曾骊.大学生志愿服務与和谐社会构建[J].当代青年研究,2008, (8).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地方高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一直注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以此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取得的成绩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倡导和组织全校青年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城乡社区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儿、农民、老干部、军烈属等群体提供生活帮扶、心理慰藉、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逐渐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品牌项目。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着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愿服务队伍不够稳定,专业性不强
一是人员组成不尽合理,低年级的学生占大多数,高年级的学生虽然熟悉志愿服务工作且有一定经验,但仅有部分骨干参加,导致志愿服务活动不够系统深入。二是对志愿者的培训力度不够。志愿者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服务轻培训的现象,使得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内涵定位把握不准。
(二)活动内容创新不够,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所提供的志愿服务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提供更加务实的服务,满足群众和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和群众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项目不多,很多活动局限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上,没有将服务视野扩展到区域社会成员的合理潜在需求上,在协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有限。
(三)志愿服务体制建设有待完善
志愿者的主观意愿是为人们服务,但在服务过程中也会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侵害他人权益的情况,所以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从国家层面看,迄今为止,国家对志愿服务还未进行立法,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不明,在资金、安全等方面无法得到法律保障。部分地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条例颁布较早,很多条款需要更新和细化,或是缺少配套的落实政策,以便于各市区、高校进一步遵照落实。从学校层面看,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正确导向有待形成,相关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三、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对策与做法
为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地方高校育人中的作用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
(一)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推行校院两级管理。据调研,目前部分高校团委没有设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即便有设立也是相对独立、随意的组织。高校应设立正式的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下设各院系级协会,由志愿者协会队长进行日常管理,各级青协均有教师具体指导工作。院系级协会既有开展志愿活动的自主性,又要在全校统一的大型活动项目中服从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统一安排。
探索建立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持机制。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章程、条例应力求可行。实施注册志愿者制度,根据团中央《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的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在校内全面推广实施注册志愿者制度,控制志愿者进出的随意性,推进志愿者队伍服务管理规范化。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制作青年志愿者活动登记表和活动审批表,及时了解各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情况,加强对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建立青年志愿者工作档案,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志愿者的活动热情,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同时,还应建立志愿服务评估体系,综合考虑服务时间和工作成绩;引人学分激励制度,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探索形成志愿者“推优入党”等长效激励机制。另外,作为学校应对所有在籍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综合培训和思想教育。
(二)重视宣传工作,提升志愿服务的校内外影响力
志愿服务在我国大学教育中所占分量远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学校官方微信、微博等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展现志愿者的事迹、服务案例、成长轨迹,塑造志愿者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公众对志愿服务内涵的认知理解和关注度,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感染和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特别要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个人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挥其正能量,把志愿服务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精神渗透到每一位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全员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活动内容,推动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一是注重抓社会热点、重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实施项目;二是确保志愿服务工作实施过程规范化,将服务品牌保持好、推广好、发展好。
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大学生通常具有比较专业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层次,这些优势应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发挥出来。在制订服务方案时,应有针对性地提供较高规格的文明服务,让被服务者满意的同时体验到良好的人文环境。
拓展活动领域,建设志愿服务基地。活动基地是单位与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有效载体,有利于规范服务内容,促进志愿服务长期深入进行。由校团委组织牵头创建志愿服务基地,整合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重点联系一些单位,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
(四)加强素质建设培训,提高团队整体服务水平
建立规范的动员招募机制,提高志愿服务水平。注重选拔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质优秀、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志愿者,保证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要考虑志愿服务项目的性质和工作特点,进行对口招募。
重视对志愿者的培训。根据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针对基地志愿服务、项目化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专题志愿服务等,进行志愿者集中系统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训,使志愿者的基本服务技能和理论水平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兴博,朱剑松.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知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曾骊.大学生志愿服務与和谐社会构建[J].当代青年研究,200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