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音乐的创作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25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Nordoff-Robbins;创造性音乐治疗;理论核心
  一种具有创造力的音乐治疗方法是基于一种信念,即每个人内在的音乐性都是与生俱来的,可以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服务。这种自我实现通过使用即兴音乐最有效地被唤醒。在即兴音乐中,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被用来克服情绪、生理和认知方面的困难和障碍。在这种与治疗师共同创作的形式下,参与音乐治疗的人积极、主动地与他们的治疗师通过音乐治疗专用的乐器,即兴共同创造音乐。在音乐治疗过程中,乐器不仅是可以选择的,同时也不需要特殊的演奏技能或音乐方面的经验、培训,就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满足参与治疗者的需要或需求。
  那么在了解和分析创造性音乐治疗方法前,了解Nordoff-Robbins的历史和创作的起源也至关重要。
  一、Nordoff-Robbins的起源
  (一)第一阶段:1958—1967音乐探索
  保罗一诺多夫曾说过,“在欧洲时,带着满满一箱的音乐,想做一场交响乐表演,然而在这里有一位音乐家用音乐教会了一个语言障碍的孩子学会了演讲。毫无疑问,在我心中哪个更重要”
  诺多夫结束了在欧洲的表演之旅后.获得了一次改变一生的音乐经历。他对在桑菲尔德儿童之家工作的人们印象深刻,随后回到美国,大胆辞去教授职务,以便在桑菲尔德度过一年,探索音乐潜在的治疗能力。保罗一诺多夫与克莱夫一罗宾斯的合作始于1959年底,当时他们在桑菲尔德为残疾儿童工作,最初是为了实际的音乐临床实践。在桑菲尔德,保罗开始与几位老师,对团体特殊儿童进行音乐实践.尤其是一位他觉得和自己的工作产生共鸣且十分敏感有热情的老师,很快他们就发展成了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这就是克莱夫一罗宾斯。
  1.音乐在探索期中的应用
  诺多夫一罗宾斯音乐疗法的早期发展受到了他们相似的人类学、哲学背景,以及桑菲尔德董事赫伯特一格图尔(赫伯特一格图尔博士,桑菲尔德创始人之一的儿子)的指导。同时也得到了桑菲尔德儿童之家在临床实践环境的支持。
  在保罗一诺多夫精心挑选的和声,吸引人的旋律和具有邀请性节奏的帮助下,孩子们在行为能力、专注力、自我控制能力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在音乐中增强了社交和自我意识,在此后几个月的生活中,他们继续演唱、演奏和表演歌曲。
  2.约翰尼与五声音阶
  当保罗一诺多夫被格特医生邀请去见一个五岁的孩子约翰尼时,这种团体治疗的方法又被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音乐治疗的形式。约翰尼患有自闭症,睡眠不好,尖叫声很大,而且服用了大量药物。保罗以前没有为这种高度残疾的孩子做音乐治疗的经验,起初他感到恐慌,急切地问格特他如何处理这个案例。格特医生没给出任何指示或暗示,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为他演奏,然后告诉我们你在第一次音乐治疗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情况,保罗一诺多夫试验了交替演奏中国五声音阶,这种音阶具有轻快流畅的音质,和日本五声音阶比较起来,日本的五声音阶听起来更严肃。约翰尼对音阶中固有的情绪反差很敏感,保罗一诺多夫观察到他在日本五声音阶中哭,而在中国五声音阶中沒有哭。
  这是音乐对孩子产生影响的第一个迹象。保罗一诺多夫在与约翰尼完成初期的音乐治疗后,向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情况。工作人员对他用即兴创作的音乐作为与孩子们接触和交流的媒介的过程印象深刻。因此保罗一诺多夫开始为约翰尼做的音乐治疗成为诺多夫一罗宾斯个体音乐治疗实践发展中的一块奠基石。与此同时,罗宾斯被邀请与他合作,作为个体音乐治疗中的合作治疗师参与。
  对于中度残疾或重度残疾的孩子来说.对音乐的反应通常是零碎的或反射性的,或者以各种不同方式在他们的身体状况允许的范畴内,或表现为刻板的,保护性的或强迫性的音乐刺激行为。
  3.遇到孩子的哭闹和爆发
  在1970年代早期,保罗一诺多夫和克莱夫一罗宾斯与一个七岁的自闭症女孩Nunnu一起工作。在她的哭闹中完成音乐治疗,这完全是即兴表演。这也是一个简短的例子,表明创造性音乐治疗如何快速和深入的使用即兴音乐接触和吸引孩子。
  寒冷的1月(12日),Nunnu第一次与保罗和克莱夫会面,在房间里,她的哭声和行为变得越来越绝望。助理陪着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Nunnu把助理拉向门口——或者坐在那里,助理强行地将她抱在自己的腿上即使她挣扎着扑倒在地。
  在她哭了十多分钟之后,治疗师换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平静的音乐形式,Nunnu在新的和声中哭了起来,并在音乐的氛围中保持她哭闹的音调。随着和弦的每一次变换,她都用不同的音调哭,常常是小字组的E和小字组的G。Nunnu转过身跪在助理的腿上,与她面对面,伸手,用胳膊搂住助理的脖子,她开始变得很安静。就这样她被单独抱了几分钟,然后和她的护士安静地离开了。三天后,她的修女护士报告说,她对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她开始听收音机,享受护士们的歌声。
  当她来做第二次治疗时,她直接走到助理跟前,心满意足地爬到她的腿上,没有哭声。她开始不确定地弹钢琴,然后用力地敲了一个小鼓。她在治疗师即兴音乐的支持下,坚持自己的演奏和基本节拍节奏的击打。
  为了创造性地迎接这样的挑战.治疗师必须具备精湛的音乐演奏技能和演唱能力,并且需要储备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资源,通过音乐的渗透平复恐惧和痛苦,影响和改变情绪。通过即兴创作,音乐可以起到镇静或安慰,转移注意力,激发兴趣,激发互动,释放紧张情绪和满足儿童情感需求的作用。
  Nunnu的音乐治疗过程阶段归纳:
  从哭声到演唱——从孩子或多或少连续的哭声开始进行音乐即兴创作。
  哭腔的歌唱声——孩子开始有意识的、故意用她哭腔开始唱歌。
  没有哭声的自我演唱——合作的演唱开始出现。
  音乐治疗师的即兴音乐,如参与,创造性和响应性支持,诱导Nunnu的自我表达和信心功能成为个体音乐治疗参与和深入合作的重要元素。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作曲家和天才钢琴家,保罗一诺多夫带来了许多新的音乐资源和技术,以满足广大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他创造性地运用钢琴和即兴音乐技巧作为与自闭症儿童沟通和建立联系的媒介.给宾夕法尼亚大学自闭症儿童日托所的、由不同学科组成的治疗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第二阶段:1967—1974国际之旅
  1967年至1974年间,他们主要在欧洲生活和工作,结合国际旅行、教学和演示,同时撰写了三本主要著作:《残疾儿童音乐治疗》(1971年修订版)、《特殊教育中的音乐治疗》(1965年)和《创造性音乐治疗》(1977年)。
  乐感被唤醒。1971年,应挪威电视公司的邀请,保罗一诺多夫和克莱夫一罗宾斯在奥斯陆拍摄了一部关于音乐治疗的电视纪录片。这完全是即兴表演,这是一个很短的例子,说明了如何快速和深入地使用即兴音乐与孩子们建立联系.通过音乐的沟通可以让孩子在不破坏已有的治疗计划中,短时间内与孩子们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诺多夫和罗宾斯从哥本哈根乘船抵达奥斯陆,他们径直前往一所学校,并会见了由八个他们从未见过面的发育障碍儿童组成的儿童小组,使用他们即兴音乐的技巧、创作来发掘、探索他们对于即兴、不同音乐元素的反应。没有任何预先安排的练习过程,拍摄直接开始,镜头也在滚动。在用挪威语唱了一首问候歌之后。诺多夫和罗宾斯把每个孩子依次带到鼓前,作为初级创造性音乐治疗的治疗师,保罗即兴发挥,让每个孩子以任何自在、舒服的方式展现自己。
  卡琳,5岁智力障碍的儿童。她先是用一只手在不停的地动来动去.渐渐地她就感觉到了保罗钢琴即兴音乐的吸引力。卡琳仔细地听着,看着诺多夫的手部动作,她敏感地调整了自己动作的力度和节奏,或使自己朝一个新的方向前进。卡琳的眼神已经清楚的告诉诺多夫他们,她的音乐感受和分享。
  (三)第三阶段:1977至今科学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诺多夫和罗宾斯发现马斯洛的理论结构与儿童创造性音乐治疗过程密切相关,但不幸的是。经过15年合作,他们的合作即将结束。诺多夫和罗宾斯于1975年正式分开进行创作。罗宾斯继续与他的妻子专注在听力受损的个体儿童音乐治疗研究中。这项关于聋哑人的音乐治疗研究工作是在纽约州进行的。这项工作研究的结果于1980年,发表在《为听障者和其他特殊群体而做的音乐》杂志上。
  1977年1月诺多夫去世不久,《创造性音乐治疗》这本著作出版了,并且强调了即兴音乐创作、临床音乐才能培养的核心是创造力。《创造性音乐治疗》整合了诺多夫一罗宾斯临床实践、教学记录和相关材料,并在伦敦建立了诺多夫一罗宾斯音乐治疗中心。
  二、创造性音乐治疗
  创造性音乐治疗中,音乐治疗师的信念就是:音乐是本能的,没有人怀疑音乐的治疗特性。那么音乐治疗与音乐本身有什么不同呢?尽管音乐治疗是以音乐的力量为基础的,但它有一个特性就是:音乐治疗是一种目标超越音乐的音乐创作。
  辛普森说:“音乐治疗的总体目标是让个人积极参与自我的成长,发展、行为及认知的改变,并让他们将音乐和非音乐技能转移、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使他们从孤立走向积极并参与到群体、社会以及世界中来”。
  正如我們在解释音乐疗法理论时所学到的,什么是Nordoff-Robbins方法,它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也被称为创造性音乐治疗?Nordoff-Robbins音乐治疗是包括个人和团体音乐治疗的一种音乐即兴创作方法,由Paul—Nordoff和Clive-Robbins在1959—1976年的17年时间里共同努力合作、研究、创建的治疗形式。
  20世纪80年代末,克莱夫一罗宾斯(Clive-Robbins)发表了一篇严谨的声明.描述了Nordoff-Robbins方法的理论核心:诺多夫一罗宾斯的音乐治疗实践是一种内在的音乐和创造性的方法。强调音乐作为交流手段的独特性。它需要治疗师有较强的音乐能力、自发的音乐创作才能,以及对残疾或弱势个体成长潜力需求的人文关怀。声乐和乐器即兴演奏用于刺激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并培养临床音乐治疗师与参与治疗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对二者产生的相互反应和创造力进行细致的评估,以保持治疗过程的连续性。近30年来,创造性音乐治疗在儿童和青少年领域的干预治疗中,一直在延续和发展这种方法,在过去的10年中,这种方法越来越多被拓展至成年人领域。在成年人研究的领域中,主要强调和应用在包括临床实践与特殊群体的需求中:如情绪障碍,失语症,行为问题,器官缺陷,感官缺陷,身体残疾和多发性痴呆障碍等。创造性音乐治疗的训练的核心是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和最大化的释放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创造性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
  Nordoff-Robbins方法的重点是基于纯粹的实用和音乐技巧,以满足孩子们的个人需求。保罗一诺多夫去世之后,克莱夫一罗宾斯和他的妻子卡罗尔一罗宾斯在Nordoff—Robbins的理论基础上,共同开创了一种新的方法——创造性音乐治疗,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听力受损及拓展的音乐治疗实践中。
  (一)理论基础
  诺多夫一罗宾斯的理论基础是: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音乐的自我,乐感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人对音乐产生反应,产生情绪的共鸣,可以反映出个体独一无二的人格特征。这个核心理念是人类基因对音乐、调性、节奏的运动,和声的结构以及关系的复杂敏感性。在创造性音乐治疗中,虽然残障人群受自身的条件所限,但是与生俱来的乐感却可以被主动的音乐创造过程所唤醒。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音乐的体验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和成长的状态。
  在Nordoff-Robbins的国际之旅阶段,他们就逐步的受到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影响,特别是吸收和拓展了“治疗应该集中在个体的潜力和优势,而不是关注个体的不足和缺陷”这一理念,并逐渐发展成熟。在早期Nordoff-Robbins的核心理论与科学发展阶段直至创造性音乐治疗方法的形成,始终如一的相信人的内部的学习过程可以创造不同的机会,如自我表达、自如选择,以及优势发现自我和弱势自我发现。这是创造性音乐治疗方法发展的根基。   (二)音乐中的治疗关系
  Gary-AnsdeH是伦敦中心的音乐治疗师之一,他将创造性音乐治疗推向了新的方向——与成年人合作领域。他在1995《生命中的音乐》一书中全面阐释了创造性音乐治疗的核心特征。创造性音乐治疗的试金石是音乐中治疗关系和即兴音乐创作质量的发展。虽然当音乐发生时(并且是现场经历时,看到的听到的或是记录的),大多数人可以直接而明确的感知它,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却很难用语言去解释。
  从一个患有慢性疼痛疾病的患者的实际例子中可以观察出,即兴音乐的创作与治疗师关系的形成。病人在同时打两个鼓,大部分的治疗过程中似乎都是他自己演奏,而治疗师在钢琴上弹奏即兴创作的音乐。虽然两个人都在演奏乐器,但它们在音乐上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治疗结束后,却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建立起相互的联系。
  在音乐治疗过程中.被治疗者在两个鼓之间缓慢地、交替地进行演奏。治疗师把即兴创作的、复杂的音乐简化为双手交替的弹奏简单的、明快的摇滚风格的即兴音乐和弦。这不是直接的模仿,但却是有意识地去支撑、回应被治疗者的音乐。通过音乐治疗师有意图的与被治疗者在音乐中建立了联系。被治疗者听到他自己演奏的回声,以及感受在整体即兴音乐演奏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与治疗师的互动回应关系.让被治疗者有一种被认可和成就感。這段音乐对话是一个简单但完整的用音乐进行交流的例子,两位演奏者在纯粹的音乐中分享某种共同的感受和意图。很明显,他们通过音乐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的关系,这是音乐治疗中必不可少的。
  (三)以音乐为中心的音乐治疗
  在创造性音乐治疗中,早期的发展是以个体音乐治疗为中心,后期逐渐发展成为团体音乐治疗作为个体治疗的补充。在实践治疗过程中主要的音乐治疗师即兴演奏钢琴或者吉他来鼓励、促使参与者融入到音乐体验或者活动中来,负责把控音乐治疗的整体方向:而辅助治疗师则根据主要治疗师的目的和方向,引导、支持参与者对音乐的感知。
  Karl是一名被语言治疗师定义为无法恢复言语功能的、没有主动意识地去锻炼和恢复自主语言能力的语言障碍患者。治疗初始阶段Ansdell并没有很成功的找到与Karl进行音乐创作的方法。第一个突破点是Karl用一个沉重的木制手鼓打拍子,Ansdell为他拿着手鼓,唱着每一个节拍。音乐互动一会后,Karl突然停下来,笑了起来,然后他边唱歌边演奏。
  在后期的音乐治疗师与Karl即兴创作的音乐训练中,节奏和乐句创造性的变化、灵活的应对,都是吸引、鼓励Karl唱歌动力来源。音乐即兴和创造性音乐的交流是对语言障碍领域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Karl的案例更加透彻的说明了创造性音乐治疗的重要特点是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中心地位。
  结论
  在创造性音乐治疗中,个人的自由是通过音乐的自由来实现的:人际交流能力是通过音乐的相互反应能力来实现的:自信心是通过在音乐中独立创造性来实现的。
  那么创造性音乐治疗方法的重要特征就是:以音乐为中心,让与生俱来的乐感在音乐治疗临床实践中被发掘、被唤醒与治疗师建立高质量的互动关系。Nordoff-Robbins也被称作是创造性音乐治疗,它不仅在应用过程中注重残障人群的需求,同时也为正常发展领域的人群服务,治疗师经常从参与音乐治疗者的无意识冒泡、音乐元素或行为中提取创作元素来进行即兴演奏音乐,支持和呼应参与者的行为或音乐活动。
  即兴音乐是唤醒先天创造力、实现自我潜力最有效的方式,用来克服情绪、身体和认知等方面的困难。因此,创造性音乐治疗是一种主动式的治疗方法,通过即兴演奏等不同的音乐形式完成治疗目标。目前创造性音乐治疗已成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很重要的音乐治疗流派。
其他文献
[摘要]伍维曦教授新著《礼乐与国乐: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思潮》(以下简称《礼乐与国乐》)围绕音乐主流思想与现实因素的辩证统一,以时间顺序,由远及近观察了康有为、梁启超、王光祈等思想家、音乐家的音乐思想观点,从而催生了对整个近现代思想史与意识形态问题的关注。本文以传统、西学、现实三者的有机关系视角切入,审视中国近现代音乐思想与意识形态的主流关系,通过对该书文体结构、思想体系、著述意图等多方
期刊
[摘要]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发展迅速,其中德奥艺术歌曲最为盛行。舒伯特是德奥艺术歌曲创作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同时又是将德奥艺术歌曲推向高潮的领军人物。本文将从诗学角度对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魔王》中的旋律、调式调性、和声进行分析,为艺术歌曲的学习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舒伯特;音乐诗学;艺术歌曲;《魔王》  欧洲艺术歌曲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其中以德奥艺术歌曲最为盛行,舒伯特是德
期刊
[摘要]电子音乐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渗透到音乐界的产物。雅尼创作的《夜莺》不仅是一首现代电子音乐,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中国古典的色彩。歌曲《夜莺》可以说是现代电子音乐的极品,也是第一部西方人创作的中国古典音乐作品。本文对《夜莺》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了作品的音乐内涵,深入研究了中国的“和谐”音乐。  [关键词]《夜莺》;雅尼;中国传统思想;和谐  一、作曲家介绍  雅尼是当
期刊
[摘要]所有外来音乐的发展必然经历漫长的本土化的过程,小提琴也不例外。重新回顾当代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脉络,将能帮助当代小提琴作曲家们汲取教训和经验,为小提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小提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当代小提琴音乐的发展中所呈现的特征以及当代小提琴音乐在中国的突破,希望对小提琴音乐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提琴;发展脉络;特征;突破
期刊
宋波,一位活跃在国内外歌剧舞台上的男高音歌唱家,先后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美国波士顿大学及朱丽亚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文化部举办的“国际比赛国内选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美国罗萨庞赛尔国际声乐大赛”中获得“伊丽莎白奖”;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声乐比赛”中获得新英格兰地区第一名。近年来,他还获得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及“2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演绎浅析,以对比性探究其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表现内涵之美,以TheQueen的作品《BohemianRhapsody》中对古典元素、古典音乐手法、现代音乐技术的运用,進行实例分析,以探究现代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基于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技巧以及相互融合技巧的使用为切入点。结合阅读文献史料,浅析音乐创作发展历程,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与市场结合及应用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感知,
期刊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思政元素;实践方法  伴随现代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日渐推进,高校当中的公共音乐课程以及思政教育素质改革也正在日渐深入,学生通过对公共音乐课程的学习,通过对音乐知识的欣赏,可以形成相应的艺术细胞,进而促进精神素养和德行认知能力的提升,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全面推动高职院校当中的音乐课程和思政元素的融合就显得相当重要,是贴合素质教育改革需求的迫切需要,对于促进高校的
期刊
[摘要]声带闭合是声乐技术学习中的门户,结合医疗、物理、体育、心理、方言土语、练声、声乐作品多途径对8例闭合不全的症状、成因、治疗、反馈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歌者遇到的发声漏气、沙哑、粗糙、无力等问题,使发声者对声带闭合不全有综合性了解。  [关键词]声带;闭合不全;闭合;声乐  声带闭合不全常见于演唱中,例如漏气、粗糙、声音不够透亮、难找位置等,包括先天性声带闭合不全对声乐学习者造成极大的困扰。本文
期刊
[关键词]序列音乐;调性融合;塞缪尔·巴伯;夜曲;十二音体系  从巴洛克时期至浪漫主义时期.调性音乐一直是音乐的主流。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开创的十二音作曲体系将之前调性音乐创作中的主音导向性彻底打破。这一作曲技法的出现,标志着新的作曲思潮与传统作曲方式的彻底决裂。塞缪尔·巴伯(Samuel Barber,191
期刊
[关键词]传统民俗送麒麟;生命力;文化品质;社会环境;即兴创编  中国神话中麒麟的外形特色鲜明:龙头马尾、鹿角马蹄、狮眼蛇鳞。传说其性情温和,寿命长达两千多年。传言麒麟能给人们带来福禄丰收、多子多财、美好长寿等祥兆,一直被中华民族视为吉祥瑞兽,不断融人中国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并一直流传至今,在中国众多类型的麒麟文化中,民间曲艺送麒麟是其中一道颇具色彩的风景线,千百年来送麒麟的习俗从未间断,由此民俗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