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中学生英语基础差,作为英语学习的重头戏,阅读更是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职中;阅读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50-01
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中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语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职业高中的学生虽然基础有一定的限制,但也不可违背英语学习的规律,教学的重点仍然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职业高中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1、英语基础的薄弱。职高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淡,英语尤为明显。有些学生高一入学时连26个字母都搞不清,更别提让学生进行阅读了。英语语言功底不够深厚,兴趣淡薄,阅读量少,导致对句子与篇章的理解不透彻。
2、教学方式的落后。在职高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而且,学生阅读速度较慢,老师们很容易倾向于以自己讲解为主。
二、阅读材料的选择与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上一定要重视,实践中要坚持。必须坚持长期的、广泛的阅读,逐步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提高阅读能力。针对职高学生英语基础差,可以分课内课外进行。
课内阅读:在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两篇阅读文章,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的阅读材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高一阶段,学生看见阅读材料会头脑发胀,产生畏难情绪,不愿阅读,面对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注重导入课的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图片,生动的语言,多媒体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学习“Learning English”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了秀水市场的一段视频,展现了售货员与外国人之间流利的英语交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疑惑:售货员也能说这么好的英语,他们怎么练成的?2 泛读问题尽量简单,浅显易懂,容易回答,树立他们阅读的自信心。如讲解“The Great Wall”这一课时我提问的问题主要是Where is the Great Wall? 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When did the building of the Great Wall begin?等等3 阅读完之后让学生翻译,可以进一步巩固词汇量,也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进入高二阶段,学生的阅读有了一定的基础,在阅读步骤上要进一步完善。除了导入课要继续保持之外,之后要进行泛读和精读训练。老师要精心备课,设计一些与细节有关,或者猜测词义的问题,形式要多样,判断,填空,列表等。如学习“Beijing Opera”这一课时,在精读环节,要求学生以列表的形式记录细节,如origin,characteristic,character, topic, famous actors and so on.
进入高三阶段,引导学生用英语概括文章,或归纳中心思想,学会寻找文章的精髓,并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学习“Pop Star”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对这个人物进行概括,并抓住关键词:talent,good looks, charm, good humor等。
课外阅读:除了课内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提供一些符合实际的阅读材料。
在高一下学期,可以每天选择一到两篇篇幅较短的文章,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或故事性浓的材料,让学生能读懂,无须做题。这样不仅使学生消除对阅读的惧怕心理,主要使学生积累词汇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进入高二,有了长期接触阅读的机会,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可以选择长度、难易与课文相当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读完后,做些阅读练习,时间可以由不限时到限时,由长到短,既巩固了课文知识,也扩大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到了高三,可以选择难度接近对口升学的阅读材料,尤其是在选择内容上要重在学生薄弱的科普文献,尽可能选择各种内容,体裁要求多样化,篇幅量可以适当的增加,时间要求严格控制,使学生全方位掌握阅读,来适应对口升学。
三、阅读技巧与方法指导
在教学中,除了为学生选择一定的材料,利用任务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外,还要注意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1、引导学会默读,提高阅读速度
这里所说的默读泛指一切不出声的读。默读既包括不出声的“声读”,也包括直接理解文字的“视读”。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习惯于发出读音。有的虽没有读出声来,但内心还是自言自语一词一句地读,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正确的默读,其速度可比朗读快三倍左右。为了培养真正的默读技能,我们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关键词、主题句等。久而久之,学生就自然学会了默读。
2、注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学会获取信息。可以让学生看文章每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有时也可从中间句,找出主题句,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明确文章的体裁,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做题,比如是历史题材的就结合历史上的知识,地理方面的就依据地理知识分析等。
2)把握整片文章的动词时态。动词时态的不同运用,可以确定该篇文章的发生时间。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进行推理、判断。
3)着重找出五个“W”即when、where、who、why、what。找出后就能明确文章的主人公(物和人)是在何时何地为什么干什么事情。
4)让学生学会猜测。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联系,也可以根据连词(but、so、and、however等),或利用同义词、反义词来进行大致的推理,但一定得按照原文作者的意图,切莫脱离原文胡乱的猜测。
5)主题思想的概括。通过归纳,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是艰巨而复杂的,需长时间的进行操作和实践。而面对职高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老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我相信,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在学生的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极大提高。
【关键词】职中;阅读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50-01
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中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语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职业高中的学生虽然基础有一定的限制,但也不可违背英语学习的规律,教学的重点仍然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职业高中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1、英语基础的薄弱。职高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淡,英语尤为明显。有些学生高一入学时连26个字母都搞不清,更别提让学生进行阅读了。英语语言功底不够深厚,兴趣淡薄,阅读量少,导致对句子与篇章的理解不透彻。
2、教学方式的落后。在职高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而且,学生阅读速度较慢,老师们很容易倾向于以自己讲解为主。
二、阅读材料的选择与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上一定要重视,实践中要坚持。必须坚持长期的、广泛的阅读,逐步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提高阅读能力。针对职高学生英语基础差,可以分课内课外进行。
课内阅读:在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两篇阅读文章,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的阅读材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高一阶段,学生看见阅读材料会头脑发胀,产生畏难情绪,不愿阅读,面对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注重导入课的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图片,生动的语言,多媒体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学习“Learning English”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了秀水市场的一段视频,展现了售货员与外国人之间流利的英语交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疑惑:售货员也能说这么好的英语,他们怎么练成的?2 泛读问题尽量简单,浅显易懂,容易回答,树立他们阅读的自信心。如讲解“The Great Wall”这一课时我提问的问题主要是Where is the Great Wall? 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When did the building of the Great Wall begin?等等3 阅读完之后让学生翻译,可以进一步巩固词汇量,也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进入高二阶段,学生的阅读有了一定的基础,在阅读步骤上要进一步完善。除了导入课要继续保持之外,之后要进行泛读和精读训练。老师要精心备课,设计一些与细节有关,或者猜测词义的问题,形式要多样,判断,填空,列表等。如学习“Beijing Opera”这一课时,在精读环节,要求学生以列表的形式记录细节,如origin,characteristic,character, topic, famous actors and so on.
进入高三阶段,引导学生用英语概括文章,或归纳中心思想,学会寻找文章的精髓,并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学习“Pop Star”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对这个人物进行概括,并抓住关键词:talent,good looks, charm, good humor等。
课外阅读:除了课内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提供一些符合实际的阅读材料。
在高一下学期,可以每天选择一到两篇篇幅较短的文章,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或故事性浓的材料,让学生能读懂,无须做题。这样不仅使学生消除对阅读的惧怕心理,主要使学生积累词汇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进入高二,有了长期接触阅读的机会,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可以选择长度、难易与课文相当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读完后,做些阅读练习,时间可以由不限时到限时,由长到短,既巩固了课文知识,也扩大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到了高三,可以选择难度接近对口升学的阅读材料,尤其是在选择内容上要重在学生薄弱的科普文献,尽可能选择各种内容,体裁要求多样化,篇幅量可以适当的增加,时间要求严格控制,使学生全方位掌握阅读,来适应对口升学。
三、阅读技巧与方法指导
在教学中,除了为学生选择一定的材料,利用任务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外,还要注意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1、引导学会默读,提高阅读速度
这里所说的默读泛指一切不出声的读。默读既包括不出声的“声读”,也包括直接理解文字的“视读”。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习惯于发出读音。有的虽没有读出声来,但内心还是自言自语一词一句地读,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正确的默读,其速度可比朗读快三倍左右。为了培养真正的默读技能,我们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关键词、主题句等。久而久之,学生就自然学会了默读。
2、注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学会获取信息。可以让学生看文章每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有时也可从中间句,找出主题句,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明确文章的体裁,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做题,比如是历史题材的就结合历史上的知识,地理方面的就依据地理知识分析等。
2)把握整片文章的动词时态。动词时态的不同运用,可以确定该篇文章的发生时间。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进行推理、判断。
3)着重找出五个“W”即when、where、who、why、what。找出后就能明确文章的主人公(物和人)是在何时何地为什么干什么事情。
4)让学生学会猜测。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联系,也可以根据连词(but、so、and、however等),或利用同义词、反义词来进行大致的推理,但一定得按照原文作者的意图,切莫脱离原文胡乱的猜测。
5)主题思想的概括。通过归纳,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是艰巨而复杂的,需长时间的进行操作和实践。而面对职高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老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我相信,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在学生的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