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业民族精神培育功能的发挥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yu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精神教育是一项要求群众广泛参与、需要多方关心支持的社会工程。明确旅游业担负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职责,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乃至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过程的重要体现和内在要求。
  关键词旅游业 民族精神 培育 功能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1 更新旅游业经营理念,注重民族精神培育
  
  1.1树立全面的旅游功能观,明确旅游业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责任
  现代旅游活动是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具有经济、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社会教育等功能,“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要素。对精神文明或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培育,旅游活动和旅游业不仅是最适宜的载体,也肩负着必然的使命。因此,把“教(育)”明确为旅游的第七要素加以正视和重视,其意义在于从旅游产业发展的导向上,必须明确体现旅游经济与文化教育的双重功能,明晰和强化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从而真正借助旅游这一“户外教育”形式,施“教”于“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贯穿旅游全过程,追求旅游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同时对旅游产业的各种社会弊端也是一种软控制。因此要明确民族精神培育是旅游业义不容辞的崇高使命,要把民族精神培育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长期战略来抓。
  1.2树立科学的旅游资源观,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在旅游研究和旅游业实践中,开发是指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于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开发是手段,而利用是目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蕴含着某种危险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开发工作本身就意味着破坏,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既有一般资源的一些共同属性,又有其他资源所不具有的特性。
  1.3树立正确的旅游效益观,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树立正确的旅游效益观,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就是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道德规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们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人具有同等的旅游发展机会和权力。旅游可持续发展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环境的保护。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旅游收入作为衡量区域旅游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上衡量其发展。这种多指标综合性考虑,能够较好地把旅游发展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旅游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同时积极发挥旅游对地区环境、生活品质、社会文明风尚等诸多方面的优化功能,促进旅游整体效益的提高。
  
  2 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凸显民族精神培育
  
  不管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有现实和潜在的两种情况。潜在的旅游资源需要人们根据需要进行开发,而现实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已为旅游业长期利用的现实旅游资源,同样也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再生性开发,因为任何旅游资源经开发后而形成的一个旅游点都有其一定的生命周期。这一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几个阶段。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初次旅游资源开发或对资源加以整修创新以延长其生命周期才能为游客提供观赏、游玩等活动。
  2.1充分挖掘现有旅游资源中蕴涵的民族精神教育内容
  我国现实的旅游资源中有许多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等待进一步发现、挖掘和充分运用,使其精髓得到提炼、展现和发展。如北京某旅行社推出的报价80元/人的“卢沟桥一日游”专为小学生服务。旅行社与校方联系,组织学生亲赴卢沟桥,观桥、数狮子、讲解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在卢沟桥的屈辱,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又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主义精神教育。
  中国的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与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2006年9月它被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已失去昔日国民经济大动脉作用,如何才能展现这珍贵遗产的文化景观并实施有效保护,必须通过相关研究取得社会共识,且迫切需要加以认真的发掘、总结和继承。
  2.2大力开发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的旅游资源
  不断发现新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恰当的评价,开发有民族精神教育价值、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使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旅游资源。英国泰德现代艺术馆由原本要拆除的火力发电厂改建而成,2000年开馆,耗资2亿5千万美元。经过5年的经营发展,成为全世界吸引游客最多的美术馆、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典范。我国各地区也都有许多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潜在旅游资源,正待大力发掘。如浙江镇海耗资千万,已经开发和恢复了许多近代反侵略战争的海防遗迹,不久将建成东南沿海颇有特色的新的旅游胜地。另一个成功的事例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啤酒百年前的老厂房、老设备之内投资2800万元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国内唯一的啤酒博物馆。以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以翔实的史料,浓缩了中国啤酒工业及青岛啤酒的发展史,集文化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
  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开发应从游客多方面、(下转第182页)(上接第179页)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出发,满足旅游中求新、求异的心理,提高我国旅游资源的文化吸引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面向世界的旅游产品,让人们从事高品位的旅游活动,引导培育人民大众的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才可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民族精神教育功能。
  
  3 发展多样化旅游,着力运作事件旅游,渗透民族精神培育
  
  事件旅游专指以各种事件为核心旅游吸引物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事件旅游以其巨大的经济增量效应、关联产业带动效应、综合就业乘数效应、地区形象传播聚焦效应、环境设施改善效应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现代社会中, 无论是在地区、国家还是在国际层次上,重大事件都有着丰富大众文化、强化文化身份以及实现文化包容/排斥的意义和作用。
  
  4 提高导游人员素质,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作为连接旅游者和旅游景点、沟通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导游人员,肩负着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采用恰当的导游服务手段,运用高超导游艺术的任务。导游员也应当担任起民族精神的传播者的角色,做文明的使者,友谊的桥梁。因此,导游必须要有过硬的语言能力、丰富的史地文化知识、较强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充足的旅游政策法规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才能引导旅游者深刻地理解旅游目的地和具体旅游产品的内涵,使旅游者能够更深入地鉴赏他们所游览的文化传统和礼仪习俗。导游工作者应当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树立旅游业的良好形象,并使之转化成为对导游工作的热爱和对游客的尊重和体贴。
  
  参考文献
  [1] 夏赞才.论旅游道德建设.道德与文明,2005(5).
  [2] 刘伏英.论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求索,2004(10).
  [3] 何光玮.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推进三个文明建设[J].求是,2005(7).
  [4] http://finance:sina:com/review/observe/2005110/16151283042:shtml(新浪网)红色旅游潮涌中国.
  [5]向宝云,黄维敏.试论长征精神与红色旅游的遇合与转化.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9).
  [6] 刘东朝.红色旅游三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10).
  [7] 任华,陈敏.论当代美育与民族精神.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3).
  [8] 刘玮玮.民族精神与文化表现形态.北方论丛,2006(1).
  [9]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41.
  [10] 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中国文化遗产,2006.4:44.
其他文献
【摘要】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是象形文字的代表,是汉民族几千年发展的智慧的结晶,也是汉民族文化之所以传承发展的最重要的工具。近年来,在语文的汉字教学中,却发现了不少看似不经意,实质上却将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一些问题。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课堂里,在生活中,都应提醒或要求学生们认知,使用规范的汉字,使汉语言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汉字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识码】B【文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39-01  一、设计思路  《元素周期律》是人教版化学2(必修)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内容。本课时涉及内容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以及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教学围绕“收获者”即学生为中心展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38-01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
目的谷氨酰胺是营养和代谢领域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但是,目前在静脉营养液中不补充谷氨酰胺(Gln),正在研究中的Gln添加剂也不稳定。本文进行Gln相关研究以期待对危重病进
摘要本文综述反恐战争中军事心理学在美军中的新应用,认为军事心理已经从后台走到前台,直接参与到从反恐战略设计到具体反恐军事行动的各个层面,根据作战心理学的新进展,作者就我军军事心理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启示。  关键词反恐战 军事心理 军事行动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9·11”后,美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反恐战争,与前几场战争一样,这场战争也必将对美军军事行动和军事科学产生较大的影响。
【摘要】新课改下,急需使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要训练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将文章读懂、读透,对一些比较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进行系统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42-01  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44-01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纵观当今世界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本民族的文化就越珍惜。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文化素养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有效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43-0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乙醇的分子结构及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乙醇的工业制法和重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乙醇性质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45-02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影音视频  师:“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是一句救国的呼喊!  这段影片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十六课。  影片中,学生们在呼喊“还我青岛,还我主权”。我们的青岛落入了何人之手?我们的主权又到哪里去了呢?  这就是我们本课要首先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司社会责任伦理性质分析,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义务,但这种道德义务可能因法律化而演化成为法律义务,因此,公司社会责任不是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统一,而是表现为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并对《公司法》第5条的规定进行了检讨和评价。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 伦理 实现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公司社会责任的理念发端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