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催化剂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19791013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校合作是社教、校教、家教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形式,而家访又是合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牛刀小试
  我们班有一名住宿学生,高一入学后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一直位于年级后位。我对其作思想工作,几次下来效果不明显。为了尽快促进该生的学习,我尝试采取与家长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第一步:高一下学期期末我请家长来学校与任课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找出该生学习上的问题所在,双方共同制定她的假期学习计划,请家长监督。在假期里,我不定期的与家长电话联系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方法。经过一个假期的合作,高二开学后,她发生明显的变化:学习热情高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不明白的知识及时找老师询问解决。所有任课教师都反映她像变了个人。经过她的努力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并且稳定在年级中列。
  第二步:看到合作的明显效果,在高二寒假我同任课教师亲自到她的家里,与她和她的家长做到一起,三方面一起讨论她的学习和制定假期学习计划。看到我们的到来,她很感动,表示一定要再努力学习。新学期开学后,她第一件事就是把假期中的遗留问题找老师请教,学习比上学期更主动了。
  第三步:在备战高考的日子里,为了巩固我们的合作成果,我和她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合作,使她在学校和家庭中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亲人对她的关心。经过她自己的辛苦努力和来自老师、班级和家庭的帮助,最后她的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高考后她说,正是老师和家长时时的关心和爱护,使她觉得班级就像家,她才有了不断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二、全面开展家校合作
  经过高一初次家校合作和家庭访问的小有成效,我深刻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也使我在班级管理上找到了一条新的方法。在以后的班级工作中,我采取了三种形式对三类学生开展了家校合作计划。
  第一类学生是那些头脑聪明,学习没有主动性但成绩又不错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特点是上课只要听讲,无须做太多的习题,成绩就还可以,但他们的成绩不稳定并且也不会到年级的前列。针对他们的特点,我选了五名学生组成一组,采取和家长不定期的突击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然后定期反馈情况,跟踪他们的成绩,由我把各科成绩的对比情况定期分析给他们。经过这样半年的坚持,聪明的他们终于意识到老师和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他们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真的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在高考中他们都以理想的成绩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其中有三名学生考出了他们高中以来最好的成绩,进入年级前列。
  第二类学生是最易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忽视的中等生。这类学生在班里听话,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会按质按量的完成,可学习成绩总是处于不上不下的地位,这类学生往往以女生居多。针对这样的“乖乖学生”我把他们定位为边缘生。我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一方面,我从各科帮助他们分析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并和任课教师一起给他们讲优势学科如何坚持以及存在的不足,每个人弱势学科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请相应的任课教师多多的给予他们关注和帮助,使他们感觉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另一方面,我也把分析情况反馈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并督促他们在弱科上多用些时间,且不挤占强科的学习时间。然后我通过电话和家长每两个星期联系一次,互相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情绪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跟踪科目。在这种方式下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渐渐好转,各科成绩均衡发展,在2009年高考中,我所跟踪的十位边缘生中有八人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他们的成功也决定了我们班高考成绩的成败。
  第三类学生是那些学习很努力,但由于长时间的学习方式方法不对加之精力不够以及来自家长的高要求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致使成绩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利用休息时间和家长面对面的很坦诚的谈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并提出我的建议,主抓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落实,在他们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提高他们优势学科的能力。并请家长转换对孩子成绩的关注角度,只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就及时表扬他们,帮其树立自信。在获得家长的支持后,我和家长建立了家校合作小组,让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同时我也把学生分成组,及时帮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轻装上路。在最后的高考中,他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只有两人未达到本科线。
  在家校合作中,我和家长加强交流,用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从而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友情与工作关系,也使学生感受到家庭与班级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团体,老师是他们在校的家长,家长是他们在家的老师。从心里抹掉了师生之间的那种心理距离。
  从初步尝试的小获成功,到分三个层次开展家校互访,直至小家庭与班级融为一个大家庭而获得的最后惊喜,我走完了以家校合作作为班级工作主旨的三年班主任工作路程。虽然这其中不乏辛苦和心酸,但在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时那种喜悦却是无价的,也是支撑我沿着家校合作这条路走下去的动力和催化剂。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
  (责任编校:蓉莞)
其他文献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开发权利下放的结果,有其必然性。传统上,我国课程开发的权利集中在国家手中,课本高度统一,不能体现地区间的差异性,也不符合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当今已进入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这就要求有不同的开发者进入课程开发队伍,也使得课程的开发主体不应限定在国家层面,地方和学校也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  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教育测量与评价,由来已久。据《学记》记载,我国西周时期,就初步建立有一套系统的测量评价方法。隋炀帝时,我国开始实行了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来选取人才。此举对世界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国外教育界都认为,教育测量与评价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只是由于我国封建制度的束缚,使得这门学科未得到应有的发展。  “教育测量”这一名词,最早是由被称为教育测量的鼻祖的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在1904年提出来的,但作为一门学
期刊
一、为什么要进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一)当前教育评价“有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掌教授辛涛:教育评价是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当前的教育评价领域,单纯以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带来了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综合素质及身心健康被忽视、创新能力缺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现实
期刊
为弥补幼儿园教师数量的不足,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在执行这一政策过程中,有的地方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有的地方采取乡村小学转城市幼儿园的激励政策,有的地方承诺转岗后进幼儿园管理岗的方式,有的地方则采取先培训再进行双向选择的方式。转岗教师政策执行近3年来,各地公办幼儿教师的数量明显增多。以我们调研的山东省临沂市为例,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流传了很久。我想:只要我们教师有恒心和爱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心和尊重学生,鼓励和呵护学生,就能使师生之间产生共同的语言。这样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未必逆耳。  一、以理服人,以爱育人  “没有爱,也就谈不上教育”。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爱生,是师德的升华。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教师要做到感情投入,即对学生的喜怒哀乐与
期刊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渐渐发现对孩子进行称赞、赏识的教育作用远大于对孩子的呵斥与批评。慢慢的我尝到了赏识教育的甜头,我觉得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通过赏识让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孩子生活在自信、快乐的氛围中,从而使孩子的童年生活如沐阳光、雨露。赏识就像春风、雨露般,激励孩子朝着我们期
期刊
当下,在我国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很多老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额外负担,许多基础薄弱、贫困地区的学校由于资源缺乏而无法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难以保障等等。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英国校本课程开发历程的研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为我国进一步反思和改进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以促进我国校本课程开发。  一、英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历程  (一)萌芽—
期刊
广大农村初中受到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诸因素制约,给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极大困难。最近,笔者对本县三十多所农村初中近几年的英语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这些学校英语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教师配备不齐、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率低下。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落后局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研究对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实
期刊
3岁前的婴幼儿正处在心理、动作、语言方面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2~3岁则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在有关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理论中一致认为:早期儿童语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刺激,取决于教育的影响。这就对亲子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在亲子教学活动中,在发展幼儿语言方面,我做了这样的一些尝试:  一、要想让宝宝爱说话,就要为宝宝创设一个想说、爱说的环境  (一)多看:用色彩鲜艳,幼儿熟悉的
期刊
2011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贵州省新课程改革培训,在会上听取了宁夏银川一中的张永宏老师介绍了他们学校《成长记录袋》的做法,看到张老师展示的一个个精美的学生成长记录袋,看到了学生们一句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言,我就产生了带领学生做成长记录袋的冲动。去年我刚好担任高一年级班主任,于是我就在我所带的高一(9)班开始了成长记录袋的做法尝试,没想到同学们一做起来,取得的效果让我们眼前一亮。  成长记录袋的做法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