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作为幼儿园教学的手段之一,作用不可替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课堂上看似问答频繁,实际上教学实效性不强,削弱了幼儿回答问题甚至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先提出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对措施,尝试探究出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教师的有效提问,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以下笔者谈谈幼儿园教师如何对课堂提问进行合理设计,使得每个幼儿都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保证课堂的质量,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1.1提问的质量低
在幼兒园教学活动中,不需要幼儿进行深入思考,随口就能回答的问题很多,教师习惯用“喜不喜欢”、“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等来进行提问,幼儿不假思索就能机械地对教师的问题进行附和,而且答案通常是“喜欢”、“好”、“对”、“是”等肯定回答。有些问题多是认知性的,都是非常细节化的问题,缺乏启发性与人文关怀。教师所提的问题智力价值与思维的含量不高,幼儿的回答也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没有给幼儿留下创造的空间。如“小袋鼠说了什么话?”、“小猴子是怎么回答的?”等。
1.2提问的次数过多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用提问来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在十多分钟的教学活动中,有时提问的次数多达二十几次。如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角色开始做了什么,之后遇到了什么事,最后又怎么样呢?角色的对话是什么啊等。在提问中,教师存在着话语霸权的现象,阻碍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严格控制教育教学活动,按照预设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己的思维,牵着幼儿被动地学习。适量的提问赋予幼儿思考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但过多的提问反而使其作用弱化,导致幼儿没有时间深入思考,甚至适得其反,让幼儿疲于回答这过多的问题,不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1.3提问只针对少数幼儿
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不应只针对少数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是价值平等的主体。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一般会指定那些“聪明”的幼儿回答问题,从而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教学计划也能如期完成。有些幼儿甚至连续4~5次回答问题,而一部分幼儿得不到关注,没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由于教师再教学活动中提问的不平等现象,导致有些幼儿没回答问题,并非回答不出,而是不敢或者不愿意参与,这部分幼儿逐渐被教师边缘化,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
2.1教师提问要有开放性与层次性
首先,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充分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启发其思考能力。因为在这一阶段,幼儿想象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定时,应该多考虑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提問,使幼儿能够从多种角度、多种思维方式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在具体的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问一些能够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问题,比如“小鸡是怎样孵出来的?”“小乌龟为什么爬得很慢?”等这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能够给幼儿更多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问题要具有层次性。教师在提问中要尽量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把问题设计得更具层次性,使问题层层递进,结构严谨。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的小班幼儿,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往往直观且简单。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重问题由浅入深,通过一步一步阶梯式的提问,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学习分类”环节中,教师提问:“谁能把四方卡片和三角形卡片拿给老师?”当幼儿已经分好卡片的类别后,教师再提问:“谁能把红色的三角形卡片集合在一起?”在幼儿按颜色完成二次分类后,再提出问题:“你们能按卡片的大小排序吗?”教师的问题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于幼儿的经验缺乏,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也只处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教师提问时,问题的难度要循序渐进,为幼儿构建合适的支架,拓宽幼儿思考的范围和深度。
2.2问题要适量适时
教师滥用提问,不仅没法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产生厌倦感,就算是再有趣的故事、再好的话题都不感兴趣了。教学中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首先向幼儿创设出特定的情景,再呈现问题,但是所提的问题要能得到幼儿的认可或者激起幼儿的兴趣,否则幼儿就会对教师所创设的情景打不起精神,也就失去了深入思考的动力,那么提问也只是流于形式,其作用没有落到实处,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体现幼儿的实际需要。
2.3巧问引出师幼间的对话
在教学中要使师幼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建构,最终达成视界融合,这就需要教师巧设问题,启发幼儿的智慧,保证师幼间、同伴间的有效交流。巧问中要鼓励幼儿独立去发现并提出问题。教育的主体是人,师幼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师幼民主平等的氛围对话教学中,引导幼儿的精神发展,在恰当的提问中,让幼儿获得积极的生活经验与学习态度,培养幼儿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彰显幼儿的个性、解放幼儿的创造性。
3结束语
幼儿园教学中的提问是幼儿学习与思考的工具,教师正确有效的提问,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能够激荡起幼儿思维的波澜,能够帮助幼儿自己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师幼都能感受到思维的快乐、体验身心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亮华,刘雪茹.绘本集体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才智,2015(29):139-140.
[2]冯淑霞.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06):70-72.
[3]康涛霞.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优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教师的有效提问,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以下笔者谈谈幼儿园教师如何对课堂提问进行合理设计,使得每个幼儿都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保证课堂的质量,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1.1提问的质量低
在幼兒园教学活动中,不需要幼儿进行深入思考,随口就能回答的问题很多,教师习惯用“喜不喜欢”、“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等来进行提问,幼儿不假思索就能机械地对教师的问题进行附和,而且答案通常是“喜欢”、“好”、“对”、“是”等肯定回答。有些问题多是认知性的,都是非常细节化的问题,缺乏启发性与人文关怀。教师所提的问题智力价值与思维的含量不高,幼儿的回答也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没有给幼儿留下创造的空间。如“小袋鼠说了什么话?”、“小猴子是怎么回答的?”等。
1.2提问的次数过多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用提问来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在十多分钟的教学活动中,有时提问的次数多达二十几次。如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角色开始做了什么,之后遇到了什么事,最后又怎么样呢?角色的对话是什么啊等。在提问中,教师存在着话语霸权的现象,阻碍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严格控制教育教学活动,按照预设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己的思维,牵着幼儿被动地学习。适量的提问赋予幼儿思考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但过多的提问反而使其作用弱化,导致幼儿没有时间深入思考,甚至适得其反,让幼儿疲于回答这过多的问题,不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1.3提问只针对少数幼儿
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不应只针对少数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是价值平等的主体。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一般会指定那些“聪明”的幼儿回答问题,从而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教学计划也能如期完成。有些幼儿甚至连续4~5次回答问题,而一部分幼儿得不到关注,没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由于教师再教学活动中提问的不平等现象,导致有些幼儿没回答问题,并非回答不出,而是不敢或者不愿意参与,这部分幼儿逐渐被教师边缘化,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
2.1教师提问要有开放性与层次性
首先,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充分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启发其思考能力。因为在这一阶段,幼儿想象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定时,应该多考虑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提問,使幼儿能够从多种角度、多种思维方式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在具体的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问一些能够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问题,比如“小鸡是怎样孵出来的?”“小乌龟为什么爬得很慢?”等这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能够给幼儿更多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问题要具有层次性。教师在提问中要尽量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把问题设计得更具层次性,使问题层层递进,结构严谨。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的小班幼儿,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往往直观且简单。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重问题由浅入深,通过一步一步阶梯式的提问,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学习分类”环节中,教师提问:“谁能把四方卡片和三角形卡片拿给老师?”当幼儿已经分好卡片的类别后,教师再提问:“谁能把红色的三角形卡片集合在一起?”在幼儿按颜色完成二次分类后,再提出问题:“你们能按卡片的大小排序吗?”教师的问题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于幼儿的经验缺乏,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也只处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教师提问时,问题的难度要循序渐进,为幼儿构建合适的支架,拓宽幼儿思考的范围和深度。
2.2问题要适量适时
教师滥用提问,不仅没法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产生厌倦感,就算是再有趣的故事、再好的话题都不感兴趣了。教学中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首先向幼儿创设出特定的情景,再呈现问题,但是所提的问题要能得到幼儿的认可或者激起幼儿的兴趣,否则幼儿就会对教师所创设的情景打不起精神,也就失去了深入思考的动力,那么提问也只是流于形式,其作用没有落到实处,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体现幼儿的实际需要。
2.3巧问引出师幼间的对话
在教学中要使师幼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建构,最终达成视界融合,这就需要教师巧设问题,启发幼儿的智慧,保证师幼间、同伴间的有效交流。巧问中要鼓励幼儿独立去发现并提出问题。教育的主体是人,师幼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师幼民主平等的氛围对话教学中,引导幼儿的精神发展,在恰当的提问中,让幼儿获得积极的生活经验与学习态度,培养幼儿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彰显幼儿的个性、解放幼儿的创造性。
3结束语
幼儿园教学中的提问是幼儿学习与思考的工具,教师正确有效的提问,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能够激荡起幼儿思维的波澜,能够帮助幼儿自己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师幼都能感受到思维的快乐、体验身心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亮华,刘雪茹.绘本集体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才智,2015(29):139-140.
[2]冯淑霞.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06):70-72.
[3]康涛霞.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优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