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片自由表达的天空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tl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标已将“听课、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训练任务在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我们积极探讨,努力上好每节口语交际课,并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明确口语交际目的,提高交际认识
  
  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能说会道。为了能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我首先明确意图,提高认识,提高认识。以前的“听话、说话”重在写话,而现在新课标的“口语交际”重在学生说的能力的发展。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应变性和独创性,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因此,应把各种相关的能力协调训练,共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祖国建设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的高度去认识“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的过程和结构中去认识训练的科学性和艰巨性。做为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些,我们才会增强新的训练意识,树立新的训练观念。从而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训练思维及其方法,规律。因此,我边钻研教材,明确编排意图;边结合经验和教训,探索这方面的最佳教学方案。在探索过程中,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使自己从思想上更加重视,在觉悟认识和理论水平上不断提高。
  
  二、奠定口语交际基础,提高更多的交际机会
  
  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中进行的。当交际双方面对面说话时,你来我往信息交流时,需要的不仅是听说技巧,还应具备文明的举止谈吐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从课堂上做起。我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对学生严格要求,为学生拥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体现在:
  首先要求学生语言要规范。口语交际要严格使用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因此,在平时说话时,我带头说好普通话,并要求学生人人说普通话,逐步过渡到时时处处讲好普通话,并且语言上要规范。其次,我还在课堂上安排大量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提更多的交际机会,使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时更加完善、规范自己的语言,体会谈吐举止的重要性和语言表达的机敏性、条理性,从而获得真知,增强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三、创设交际情境,拓展交际空间
  
  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所以,教学中我依据教学内容,科学训练。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爱听、爱说、活泼爱动。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模拟社会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情动而辞发”,产生交流欲望,自由地参与。这样,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同时,学生从创设的交际情景中,不仅学到了交际的方法,还从中掌握了交际技巧,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口语交际习惯。提高了听、说交往能力。如:第三册复习六的口语交际是“买文具”。为了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我先激趣导入让学生回忆自己买文具时的情况,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接着我又说:“谁愿意来前面表演给大家看呢?”于是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进行买文具的现场表演。我即刻指三名同学上前到我事先具备好的简易工具的现场表演。我这样创设交际情境,更加激发了学生进行买文具交际的兴趣,使其仿佛身临其境,通过师生之间进行买卖文具,使学生共同总结出买文具应该注意什么。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我还通过让学生年小品买文具事例,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买文具时一定要货比三家;便宜的东西不一定好;万一买到假冒的商品应及时打电话到消费者质量协会投诉等等一系列现实社会实际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另外,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我又创设了许多现实生活情景,如:让他们自我介绍;学着接待客人;感受如何祝贺、感谢;怎样求助于人;自由讨论,主持会议等等许多形式来训练,培养学生。
  
  四、优化评价,增强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课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激励”。在教学中,我及时发现学生说的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适时的表扬,让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对不足之处要及时指出,使学生能有前车之鉴。另外,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评价,学会自己评价。不但评价他人,还要评价自己。在自主评价中,学生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合作意识等也得到发展,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了交际的信心。
  口语交际是一个言语信息的吸收、分析、加工、组合、输出的过程,所以口语交际训练在抓好言语表达训练的同时,还要抓好思维的训练,尤其要抓好创新思维的训练。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抓好训练,还要注重培养好学生的能力,因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切实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努力为学生开拓一片自由天地,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的情景中主动进行口语交流。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
期刊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要求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问题。课程标准对递归法要求的是了解使用递归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递归法设计算法、编写递归函数、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期刊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进行思想沟通、从事生产实践的重要工具。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课程标准》认为: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期刊
录像技术、计算机教育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化技术在教育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就大大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充分运用信息化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经过实践,信息化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体练习和
期刊
语文课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我密切关注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力争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这个目标,我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习方法    课程标准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来设计,第一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这“三重”之一的位置。这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方
期刊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忌地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多媒体创设情
期刊
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感到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探究都必须围绕有效教学而展开,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展有效教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但是根据我们公办学校现有学生的状况,我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后,学生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突出了变教学生语文知识为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导向性。这一导向性的根本转变,更强调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则是训练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着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
期刊
孔子说:“好之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确实如此,我们一旦对某个事情产生兴趣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那些曾看似不可能的事也会轻而易举的被我们解决,相反如果我们缺乏这个动力,我们就会混混沌沌的过日子。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潜力的关键。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主要原因是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在心理上
期刊
语文教育联结着人类社会精神、文化、思想意识,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社会交际、交流思想的特殊工具,要切实有效的进行语文教育,就不能脱离它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教育因素。思想教育渗透在教材中,贯穿在教育教学中,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因素。而语文教学具有现实的社会性,它联系着社会,与其他学科共同具有人才培养目标,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