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与《在细雨中呼喊》中青少年成长困境问题分析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4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的成长困境在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里都是一个常见的母题。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与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的主人公佩科拉和孙光林的成长困境,虽然两部小说的情节、背景不尽相同,但其对于苦难现实的关注是一致的,类似的令人绝望的家庭和社会历史因素是导致两个主人公绝望处境的根源,并在绝望的描述中给与人们希望。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在细雨中呼喊;成长困境
  一、前言
  “不愿消散的云遮住了微弱的星光/我的哭声被风吹散/我那抽筋起泡的手找不到支撑/我的眼睛带着希望,渐渐失明。”艾米·洛厄尔(Amy Lowell)的诗句(来自她的诗歌《风暴的折磨》(Storm-Racked))展现了一种绝望的情景,“绝望”这一困境是世界各地作家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之一。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和中国作家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两部小说也描述了这种绝望的状态,但关注对象不是成人世界,而是青少年。
  这两部小说所讲述的故事有着鲜明的文化历史背景。《最蓝的眼睛》讲述了美国大萧条之后,一个黑人女孩由于她的眼睛和皮肤的颜色产生自卑情节,一步步被她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推向绝望的深渊。《在细雨中呼喊》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浙江省农村,以“我”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名叫孙光林的男孩的青春期经历,自始至终他一直被父母和兄弟们忽视,最终在家中和家乡都成为了一个被遗弃的边缘人。这两部小说对青少年成长中的孤独和绝望的观念是相似的。尽管故事情节不同,但两部小說都关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恶劣环境,都表达了对这种极端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如何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和自我构建的担忧,反映了各自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现实。
  二、从家庭环境看青少年困境
  在《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与她的家庭和主流白人社会都格格不入。一方面,佩科拉生长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她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不怎么上心,她那不负责又易怒的父亲总是酗酒,二人经常吵架打架。有一次,佩科拉的父母闹翻了,她想要让自己消失。她成功地让自己的身体部位在她的脑海中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但是“尽管她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眼睛却永远无法消失”(莫里森,33)。这说明只要她还活着,还生活在充满偏见的社会中,无论她在心理上是多么的孤立,代表“我”或“自我”的眼睛是不会被抹掉的。另一方面,佩科拉遭到了小说中的主流社会的故意忽视。正如一位评论家指出的那样,“莫里森的小说中重复出现了佩科拉的否定,因为其他角色拒绝见她”(Malmgren 259)。面对可能导致孩子崩溃的社会和家庭暴力,佩科拉没法为自己辩护。
  佩科拉家庭的内部问题直接导致了她的困境。从佩科拉父母的童年经历和心理来看,他们的反常行为实际有源可溯。她的母亲Pauline从小就不被重视,她有一种“孤立和无价值”的感觉(莫里森86)。在年轻的Pauline看来,充满偏见的现实不再值得她关注,长期以来她都在压制自己说话的权利和反抗的力量。佩科拉的父亲Cholly小时候“被母亲抛弃在垃圾堆里,被父亲拒绝玩垃圾游戏”,他的童年和青春期经历使他无法建设性地表达爱,莫里森后来通过这些经历描绘出“一幅黑人父亲的画面,他无能为力,以至于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自己”(Werlein 61)。从他们的经历来看,莫里森认为这种异化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也许从几百年前美国开始实行奴隶制就开始了。在某种程度上,Pauline和Cholly的心理早就不再健康,他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摆脱“自卑”的标签。由扭曲的价值观和“在外界的注视下不可改变的自卑假设”(莫里森166)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在强有力的歧视环境中很可能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同《最蓝的眼睛》相比,青少年的困境的呈现在《在细雨中呼喊》中被推向了极端。和佩科拉一样,孙光林的家庭环境也是导致他被孤立的主要原因之一。6岁时,孙光林因贫困被父母送去寄养家庭。6年后,他的养父去世,养母精神失常,他回到了自己父母的家乡。但就在他到达父母家的那天晚上,一场大火把房子夷为平地。从那以后,他一直被看作是家里的害群之马。由于家人的不公平对待,孙光林在绝望和疏远中长大。贫困的家庭、不负责任的流氓般的父亲、沉默的母亲、孤独的祖父,是孙光林的童年所要面对和承受的环境。即使走出家庭关系的圈子,他经历的是残忍的现实——他最好的朋友的意外死亡,他最小的弟弟溺水等世界上所有其他可能的荒谬事件。像佩科拉一样被推到角落里,孙光林不得不默默承受这一切,独自面对这个冷漠而荒谬的世界。作为社会和家庭的弃儿,孙光林选择了保持沉默,成为了社会的观察者和旁观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沉默是佩科拉和孙光林面对生活的方式,表明了弱势青少年在家庭和社会压迫下的无能为力。
  这两部小说的一个共同点是佩科拉和孙光林都有身份认同危机:佩科拉对自我产生错位的认知,孙光林对自身定位是不确定的。余华的小说展现出一种贯穿全篇的迫在眉睫的绝望感和隔离感,正如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标题所暗示的那样,这种“哭泣”可以概括为对主人公现状的隐喻:一种绝望、孤独、无助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回应。其实孙光林只能哭泣,而无法大声“呼喊”求救,家庭的忽视,爱情的失去,以及被朋友和家人疏远的导致的孤独处境,孙光林对自我的认知不再确定,无法在社会中确认自己的位置,只能任由自己游走在边缘。在《最蓝的眼睛》中,随着佩科拉的种族自我厌恶情绪转化为对一双蓝眼睛的迫切渴望和融入白人主流文化的强烈愿望,身份的置换逐渐变得更加明显。因此,关于自我的不确定性在这两部小说中是共同的主题,都是异化的结果。
  三、从社会历史背景看青少年困境
  如果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视角来探索佩科拉和孙光林的绝望处境,我们会发现莫里森和余华在各自的故事中都给了我们一些暗示。
  佩科拉的苦难绝不是偶然的或单一的,而是深深植根于黑人长期的种族隔离历史。研究佩科拉困境的国家和历史背景的韦林(Werrlein)说:“痛苦的历史记忆不仅把父母变得衰弱,还把他们从养育者变成了压迫者。”佩科拉的父母所表现出的这种童年的疏离和心理扭曲在他们的后代身上重演。白人社会的歧视和隔阂影响深远,令人窒息,正如克劳迪娅第一人称叙述者所暗示的那样,“户外,我们知道,是生活真正的恐怖”,“如果你在户外,就没有地方可去”(莫里森11)。对于佩科拉来说,无论她走到哪里,无论是在家里还是与社会接触,她总是处在“户外”,找不到归属。这个没法认清自己身份的孩子对于美的概念其实是被所谓的大众文化所误导,她没有办法为自己找到出路。在小说的结尾处,叙述者呈现了佩科拉与自己的最后一次交流,此时佩科拉已经精神失常了,她此刻的言语表达在任何听者看来都是疯狂而毫无意义的,但与她之前长期的压抑的沉默相比,她的表达却从未如此丰富过。她最后一次“疯狂”的发声是对现实的呼喊与绝望,正如孙光林的呼喊一样,为社会所忽视。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社会的关系上,孙光林与佩科拉的立场是不同的。《在细雨中呼喊》并没有直接描绘中国特定的政治历史背景,而是通过人们对某些事件的反应来反映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背景。例如,孙光林的父亲期待政府对他死去的小儿子的“英雄”行为的奖励和赞扬,他的小儿子试图拯救几个溺水儿童的生命,他等了又等,但“期待中的西装革履者”始终没有出现。这个低调的事件带有绝望和无助的味道,因为正义的人被社会和时代所忽视,也微妙地揭示了当时中国人的心理以及特定时代的谎言。面对强大的外部世界,少年时期的孙光林表现出了不信任和恐惧,佩科拉也是如此。然而,孙光林更像是一个沉默的局外人和旁观者,远离社会的敌意,独自行走,用淡漠的目光静静地看着外界。相比之下,佩科拉却身陷社会的敌对之网,无法获得自由。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异常孤立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受害者,他们的愿望和现实之间有一堵无法逾越的墙。
  四、“反”成长小说中的绝望与希望
  这两部小说并不能被归类为传统意义上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因为在他们的“成长”中几乎看不到真正成熟、进步的痕迹。佩科拉的情况逐步恶化,最终以她的精神失常而告终,而余华也并没有为孙光林提供一个明确的出路。正如洛厄尔的诗句“我的哭泣被风冲走”,孙光林和佩科拉内心的哭泣无人能闻。“我那充满希望的眼睛渐渐失明了”(洛厄尔)——佩科拉抓住了拥有蓝眼睛的希望,但在现实中却找不到希望和慰藉;也许孙光林比佩科拉幸运,他发现了短暂的友谊和来自他的寄养家庭的爱,这些短暂也许有些微弱的力量,就像一丝幽光照入了绝望的黑暗,在最孤独的日子里支持着他,鼓励他不管有没有理由都要活下去。
  在他對儿童困境的刻画中,余华让生活的阴暗面占据了宝座,但让读者仍能感受到一丝希望的存在。莫里森同样引导人们思考青少年悲剧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的作品似乎没有直接提供解决方案,而是通过展现困境下年轻的主角,并揭示了青少年心理扭曲、甚至病态的图像所产生的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在《最蓝的眼睛》的结尾写道:“当然,我们错了,但没关系。那太迟了。至少在我的城镇边缘,在我的城镇的垃圾和向日葵中,一切都太迟了”(莫里森164)。正如莫里森所警告的那样,《最蓝的眼睛》、《在细雨中呼喊》等文学作品的作用之一就是“在黑暗中寻求亮光,在绝望里寻求信心”,提醒人们关注苦难和弱势群体面临的现实,在为时已晚之前做出改变。
  参考文献
  [1]Amy Lowell. Storm-Racked[EB/OL]. Sword Blades & Poppy Seed. Classicreader.com. 31 Oct 2002/8 Dec 2020
  [2]Carl D Malmgren. Texts, primers, and voices in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J]. Critique. 2000,41(3): 251-62.
  [3]Debra T Werrlein[J]. Not so Fast, Dick and Jane: Reimagining Childhood and Nation in the Bluest Eye. Melus. 2005,30(4): 53-72.
  [4]Toni Morrison. The Bluest Eye[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0.
  [5]谢有顺.绝望审判与家园中心的冥想—再论《呼喊与细雨》中的生存进向[J].当代作家评论.1993(02):53-58
  [6]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2
  作者简介:张欣雨(1994——)女,汉族,湖北荆门人,单位:成都东软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比较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基层的纪检监察工作始终要坚守政治机关定位,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度融合,切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效能提升。  关键词:基层纪检;监督;效能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中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突出政治功能,以党的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切
期刊
摘要:学校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地方,还是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场所。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教学的基础,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德育工作的开展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班主任作为班级中重要的管理者,需要起到德育教学的带头作用。基于此,本文从言传身教树立学生道德意识、教学中融入德育身影、激励策略提高学生德育素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  随着教育的不断探索,教育学者
期刊
摘要:“三项机制”的建立,是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有力举措,其目的就是要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各级人员主动适应把握新常态,提振比学赶超的精气神。作为国有企业单位,汉钢公司一直坚持用足用活“三项机制”以激发基层干事活力,并且取得了可视的成绩。本文以烧结厂为例,对如何用活“三项机制”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实事、求上进、谋发展的干劲和活力进行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三项
期刊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企业也相继实现了发展,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做好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的稳步前行。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思维、信息传递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企业需要紧抓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本文将分析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媒体视阈下的开展,帮助企业提升自身实力,赢得市场青睐,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视阈;企业  前言: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
期刊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唯物史观出发,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发展,从资产阶级活动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出发,提出了“世界历史”理沦:“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又有这样的描述:“资产阶级,由
期刊
中文摘要:清朝入关建立全国统治的理由不合理,民族压迫造成了认同危机。皇帝重视八旗,不得不重用宗亲和皇子。康熙皇帝皇子众多,又掌握国家权力,是九子夺嫡的根本原因。雍正皇帝发明秘密建储制度,是清朝重用亲贵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 秘密建储 清朝 雍正皇帝  Abstract:The reas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rule in the Qi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各级教师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往往都收效甚微,虽在短时间内尚有成效,但很难长时间的坚持下去。这是因为传统的以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已不在适用现下语文阅读教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引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以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把学生真正当做发展的主体来看待。  
期刊
摘要:大学与城市之间深度的文化互动和融合,不仅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更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必备条件。文章以沈阳市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的互动为例,分析了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共生关系,为城市和大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文化;城市文化;文化融合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于城市文化内涵的理解略有不同。城市文化在《中外城市知识辞典》中包括物
期刊
《革命者》电影开篇,你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是一部地道的管虎作品。这与他之前《斗牛》和《杀生》类似,采用了一种倒叙的叙述方式,一开始给出故事的结局,然后顺序和倒叙交叉进行。叙述中的所有事件与观众推演的,共同组合为故事。  大革命失败了,“白色恐怖”之下,共产党的组织遭受到国民党严重的破坏,大量的党员牺牲、叛变、逃往。这对于共产党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李大钊被关押在监狱里,备受酷刑。观众心里都知道,
期刊
摘要:《恶之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作品,自出版以来,褒贬不一争议不断但无人不对其感到惊异。象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盛开在扭曲的人肉盛宴之上的冷艳花朵的人间地狱之景,罪恶成了这一部诗歌集唯一的主题。人类成了罪恶的温床,来源于人性罪恶的养分却怒绽出花朵,就如同诞生于地狱的恶魔却向往着光明美好一般的矛盾但正是。自此,开创了一个恶之美学的新局面。  关键词:以恶为美;波德莱尔;特殊美学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