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发展性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激励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生成性问题,尊重学生的多元选择,实施以鼓励性为主的评价策略。本文从评价的主体、方法、内容、过程、目标、结果等多方面阐述开展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体会。
  一、评价主体多元性
  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主体是老师,评价的行为就是老师在试卷上打分数,在成绩报告单上填分数,写评语。评价主体与方式的单一,使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要让学生发展,就必须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在不断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让教师、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家长、以及相关的社会成员都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能有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方面的信息。
  二、评价目标准确性
  发展性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而不是为了区分和选拔。所以,在确定评价标准时,我们既要在宏观上把握,又要在微观上着眼,内容要详细、具体、准确。评价的重点除了考虑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搜集和筛选资料、调查、讨论和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等活动的质量外,还要考虑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投入程度、合作态度和探索精神等。
  三、评价内容全面性
  教学评价不仅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力、学生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等。因此,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这些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的评价内容体系。如在对数学思考的评价时我们立足于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制定评价体系指标;在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中制定包括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情况、学习的习惯与态度、学习数学兴趣与自信心等多方面的评价体系指标。
  四、评价方式多样性
  评价应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和具体内容的特征,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形式要从单纯通过书面测查、考试检查学生的认知水平,转变为依据评价内容及学生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可用书面测试、交流汇报、争论辩思等,也可用课堂观察、调查和实验、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数学日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等方式,以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历程。在表述评价结果时,可采用评分、评语、成长记录袋等。
  五、评价个体差异性
  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不同,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等也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充分发挥评价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价角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评价时空灵活性
  评价体系贯穿于校内、校外,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关注和考察,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评价学生。评价重视的不仅仅是结果,更是过程;评价的不仅仅是学生上学时间内的课堂、校园,而应拓展到学生在校时间之外的家庭、社会,只有在这个多维度的时空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创造个性丰富的发展过程,才会有更加优化的发展结果。
  七、评价时机互补性
  即时评价也叫随即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进行的随时随地的评价。延时评价就是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作出的回答不予以及时的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让学生在获得顿悟之后才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或小结的一种评价方式。定时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的学习按照一定阶段或计划在预定的时间进行的评价。诸如期中测试、期末测试、毕业考试等。即时评价、延时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比单纯的定时评价更有利于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
  八、评价功能发展性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性就是应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九、评价结果有效性
  传统的学生评价把考试与测验分数几乎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把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诸多难量化而需要发展的素质都排斥在可评价的范围之外。有的为了追求评价结果的精确,将学生每一个方面都打一个分,但学生的很多方面的素质根本无法描述,比如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只有量化与质化互补,整体与局部兼顾,才能使对学生的评价结果更加趋于科学,评价结果更具实效性。
  (责任编校:卫风)
其他文献
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梦的题中之意,乡村教育是美丽乡村的基石。其实,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不管在哪里做教育,都是地球上的一个点。笔者之所以提出了乡村教育,乃是笔者所处的川西平原乡村,确实有很多别于其他地方的特点,但同时也有感于现在的千校一面,笔者觉察到处在乡村的乡村教育本身固有的东西在丢失。  乡村教育之问——乡村教育与美丽乡村  互联网时代,我们处在消费时代、欲望社会、信仰缺失这个大背景下,乡村还
期刊
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已经不算是一个新问题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功能日益强大,关于学生带手机上学的讨论就一直没有消停过。  国庆节期间,重庆市某中学家长公开“向智能手机宣战”,愿出40万元给全校学生更换非智能手机,理由是“孩子天天玩智能手机导致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滑”。此消息一出,即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热议。  10月28日,一场特殊的听证会在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举行,话题围绕“中小学生该不该带
期刊
无国旗法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教育:卓有成效  美国没有国旗法,对国旗管理也松散,大众可以做成裤衩帽子等服饰穿在身上,不违法也不违规。但学校里每间教室都自觉悬挂国旗和世界地图,学生每天宣誓,效忠美国。但不会强迫,因为美国是政治和教育分离的国家。另外,美国的童子军和中国的少先队是不一样的,因为童子军和学校是分离的,相当于课后的俱乐部。因此学生的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和责任教育主要由家庭成员承担和在社会大氛
期刊
我校高一课改理论来自韩立福博士的《有效教学法》,其核心是“先学后导、问题导学、学本课堂(以学生老师等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学生提前结构化预习;老师提前结构化备课,设计好解决问题的阶梯(从学生出发,从易到难,步步为营,个个击破),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课堂上老师需要管住自己的嘴(忍住不说或少说),让学生去学习思考、去解决问题、去展讲解题过程、去发现新方法。  学生刚学习孟德
期刊
如今高考报名在即,而高考加分这一制度再度被推到舆论的风尖浪口——高考加分制度是存是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于高考加分制度的是是非非,争议早已有之。  高考加分制度的前世今生  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前主要实行“优先录取”政策,1978年后则主要实行“加分录取”政策。  在1950年,教育主管部门就规定,高校招生对于“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
期刊
近年来,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各地中小学呈现出数量减少、规模扩大、寄宿学生增多的趋势,后勤任务日趋繁重,校内食宿及人身安全尤其是食品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少数地区学校后勤管理机构不全、监管不力,一些学校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规范,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引发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悲剧。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配合教育部开展了2013年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督查。从督查的17个省(区、市
期刊
接近年底,所有的食品行业都在准备跨过这个坎坷的2013年,在这一年出现的不少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学校食品安全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校园食品安全紧密联系着几代人的校园经历,更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健康成长。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中小学学生营养缺乏、一代人的健康受到威胁,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大有“食”面埋伏之感。而这种危机感这也再次提醒我们,中小学食品问题不容小视,还学生一个安
期刊
眼下,各地普遍重视初中、高中入学新生的军训工作,而且军训理念也在不断提升。起初,好多学校开展军训的指向偏重于吃苦教育、纪律教育、规范教育、入轨教育。当然,目前大多学校也把军训定位于培养新生代公民的忧患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意识以及尚武精神。虽然这两种定位都有其依据和意义,但前者偏低、后者偏高,或前者偏实、后者偏虚,都因与学校教育的本义和使命存在较大差距而或多或少偏离了中学生军训工作的应有价值。 
期刊
文化养校,依法治校  (一)提炼康中文化,传承康中文脉  古稀康中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康定中学1939年3月建校,是四川藏区乃至康巴地区最早开办高中的学校。2009年成功举办了70周年校庆。70年的变迁,浸润了几代师生的心血,形成了康中特色的办学思想,积淀出“求实尚和”的学校文化和“盛德实学、豪迈和美”的校训,提升了全体师生对康中的认同感、归宿感,提升了康定中学在全省学校的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学
期刊
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除了为湖南卫视赚取了喜人眼球的收视率和广告费,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重建亲子关系、转变教育方式的讨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亲子活动是幼儿教育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以及对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为幼儿完美人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