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因此,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中学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中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重任。
   一.中学生说话能力堪忧
   二十一世纪对中学生的说话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可是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中学生说话能力堪忧。他们中相当一部分说起话来,口笨舌拙、词不达意。学生上台演讲、口头作文,虽经长时间准备,临场时只将稿子读一遍,语调平淡,表情呆板。台上台下,均受一种难以名状的煎熬。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四:一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积重难返。二是相当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对口语表达训练认识不足。三是《语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对口语训练应有的地位缺乏实质意义的规定。四是高考、中考、平时考试口语不列入考试范围。中学语文口语训练的薄弱,不是偶然的,它是长期以来各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痼疾。这个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阻碍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的前言中写道:“教育的四大支柱。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报告认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种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1)学知(Learning to know),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2)学做(Learning to do),即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3)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4)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的获得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尤其需要口语交际的素养。在传授人类积累的知识和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教师将始终是主要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应担当起培养中学生具有良好的说话能力的重任。
   三.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1、培养良好的说话能力,能促进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口语训练的核心应特别注重口头表达中的思维训练。包括形象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和操作思维训练。口语训练中的形象思维训练主要包括:举例子、打比方、列排比、设问反问、幽默诙谐等。它们可使口语交际形象风趣、生动活泼。口语训练中的逻辑思维训练主要包括:选角度、列要点、分类别、分析综合、演绎归纳、承接过渡、首尾照应等训练。它们可使口语交际准确严谨、简明清晰。口语训练中的操作思维训练主要包括:思维的眼神表达、手势表达、表情表达、体态表达等。它们可使口语交际更加亲切,情意盎然。
   2、培养良好的说话能力,能促进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意图、读者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写作的真实感、求好感等等。架口语交际之桥,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良好的说话能力,能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口语交际中,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往往被忽视,这就是修养目标。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理念出发,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导向。说话是一个是听与说双向互动的过程,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十分重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品味、道德风貌、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如:自信、诚恳、尊重对方、有主见、谈吐文雅、仪表大方等。
   4、培养良好的说话能力,能让中学生走上诗意人生之路
   一个具有良好说话能力的人,对口语交际中的情感与态度,感觉与趣味,善于辨别、鉴赏和领悟,能自觉地意识到应当吸收什么,应当排斥什么,如何择善而从,如何审视自我,进而形成一种恒久相伴的习惯,融入其精神生活之中。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定能够凭借口语交际的魅力,帮助自己实现诗意的人生。
   说话能力是一个正常人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和语言能力,可良好的说话能力肯定不是与生俱来的。能说会道、辞能达意、应变机敏、口若悬河的好口才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这就好比每个人都会走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跳舞,跳舞则必须专门学才行。因此,良好的说话能力需要正式的口语训练课加以训练,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的说话能力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以利于他们能够从容地参加未来社会的竞争。
   四.方法与对策
   (一)明确整合细化目标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应该明确口语交际的学习目标,并加以整合。可以将目标整合为:
   1、认知目标
   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学习必要的口语交际的具体形式、方法、技巧,诸如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如何朗读、复述、口头答问、口头质疑、讨论、口头作文、口头讲评作文、听读、听写、听记、听说、听辩、听测、以及看图说话、讲故事、口头报道、致辞、演讲、访谈、电话交谈、辩论。
   2、交际目标
   口语交际目标,即口语交际能力目标。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区别于听话、说话的最典型特征。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3、修养目标
   口语交际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十分重要,表现为人际交往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品位、道德风貌、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如自信、诚恳、尊重对方、有主见、谈吐文雅、仪态大方等。而说话时紧张、拘谨、胆怯、羞涩或用语粗俗、油滑、夸饰、虚假,听话时漫不经心、左顾右盼、心浮气躁、随便插嘴,看来是小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口语交际修养。
   新课程标准有关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都可以纳入上述的三个目标之中。这样一来,就能够达到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效果,就会更有利于口语交际的教与学。需要强调的是,三个目标的理论阐述,我们可以一条一条地叙述,而在实践中当具体到一个活生生的人时,三者则是无法分割的,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必备的口语交际素质。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处理好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重点训练与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口语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口语教学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它是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师生互相信赖、民主平等,学生除去胆怯,想说,敢说并勇于交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打开思路,自如地倾诉、表达和应对,会感到交流的快乐。
   (三)课堂创设逼真的口语交际情境,课外展开实际的口语活动
   口语交际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真实、和谐、平等,即真实的情景、和谐的氛围、平等的对话。所谓真实的情景是指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这是口语教学的关键。可采用结合课文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入电视录像或录音创设情境等方式。课外采用灵活多样的口语训练形式,如:实话实说、即兴发言、演讲辩论、答记者问、论文答辩等。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历练口语
   生活是一潭活水,它有清纯甘美的滋味;它有丰富的内涵,它能滋润浇灌孩子的心灵。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历练口语,如,召开主题会,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做小老师,做学校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广播站的小记者,参加演讲赛、辩论赛等。营造一个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浓浓氛围。生活中历练使得口语表达更真实更具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使生活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五)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保障
   读、写、听、说是语文公认的四大能力,可是,一张笔试试卷,只能检测学生读写的部分能力,而占用日常交往量四分之三的听和说,却被忽略。我们如将听和说的能力列入考试范围,学生就会惊喜地发现语文学习的天地宽了,他们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会空前的旺盛。口语测试也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口语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语文学习评价活动,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应含有鲜活的内容。因此,在评价时应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反映学生的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口头作文、情景对话、演讲、辩论等等。口语评价应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重视鼓励,软化“班级成员参照”,强化自我参照,多用定性,重视老师的评价,也重视学生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利器。
  
   孟宪培,教师,现居江苏铜山。
其他文献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我在教学中也积极贯穿学案精神,尝试着进行学案开发,以促进教学。  第一次学案:  1.带有译文的《论语》语录50条。2.孔子与《论语》相关知识介绍。3.后人对
凡从事语文教学的人心里都明白,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项中最终的落脚点当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成效,这显然作文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师们的重头戏了。长期以来,不知有多少在一线从事作文教学的老师们在不断地探索着学生怎样写好作文的路子,可是,这条路走得实在是太艰难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活,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他们在作文时“一拼、二凑、三照抄”,根本看不到生活的露水,闻不到思想的芬芳。让他们写一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是具备基本性质的专业课程。”然而,目前在中职学校众多专业课中,语文课已成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正被日渐边缘化的课程。如何破此瓶颈,让职高语文教学走向开阔明媚的春天,凭自己的职教经历,我以为:职高语文要从教与学、师与生两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摒弃旧习,摸索新法,达到语文与专业统一的境界。  一.学生要明白语文学习是专业学习的基础,是成就优
一.何谓“洗课”  洗课就是对教案进行再思考。这一过程江苏省新课标教材主编杨九俊教授把它形象地称为“洗课”,就是说像洗衣去除灰尘油渍,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教师在明确“教什么”“怎么教”的同时,还要明确“不教什么”。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经过“洗课”,教师将课后反思的过程置前,减少课堂的“冗余”,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自由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教育理念。  二.如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作了明确界定:“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中选择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概念、思想的理解不透彻,有时出现各种误区,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表面看很热闹,实际“新瓶装旧酒”,对学生能力的形成没有多大作用。  为了更好开展研究性学习,真正用新的教育思想培养具有主动求知
一.应该让女教师成为幸福的导师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我认为女教师应成为人类幸福的导师。教育不仅应具有高度,更应注入厚度与温度。我们的社会给各类人才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但我们却忽略了对他们内心的关注,也无视自身的幸福……没有幸福的高度,就像没有土壤的植物,生命难以持久至少会逐渐枯萎,迷失人生航向。于是,马加爵、刘海洋们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在填补空虚中纷纷落马。打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但面对同一文本,因学生已有知识与阅历差异,学生会有不同感受与领悟。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与要求学生,也无需面面俱到,而是明确阅读内容、明确阅读要求、明确课堂提问,使阅读教学因明确而高效。对此,笔者具体分述如下。  一.明确阅读内容与要求,增强阅读体验  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质上是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现在的识字教学却出现了效率低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老师没有重视识字教学,在思想上存在识字教学理念的“缺失点”,目标上没有挖掘出识字教学的“闪光点”, 识字教学手段缺乏多样化,识字教学环境缺乏情趣化。经常会遇到一些老师在台上讲得非常卖力,而学生在台下玩得不亦乐乎的现象。  《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动态生成是对教育过程生成可变性的概括,是对过去强调教育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展示
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设置教学目标是首要步骤,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教学环节的实施,比如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等。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充分发挥课堂目标的导向作用,以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导教作用:优选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指导与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选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