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与阅读教学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shy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人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由知识积累为取向的。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众人瞩目的焦点。
  【关键词】朗读; 阅读; 教学
  1 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以至他们终生学习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朱自清在他的《朗诵与诗》中说得好:“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叶圣陶先生也有一句关于朗读的描述:“因送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的理解,而且能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可见重视朗读正是为了突出语言的本质。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的。在阅读教学中,对文章的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等,就能更好地去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从而对课文内容更立体化、形象化,进而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就会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言文字的感受力、领悟力和品评力。
  2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2.1 情境创设的朗读指导: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文章,它们文质兼美,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地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而唤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凭借想象与联想以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进入其中,深入其里,去感受语言情境,理解语言技巧。使朗读达到了语言与语境的融合,情感与情理的结合,情思与情趣的一体。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文中有一句:“真是一棵大树。”我先请学生试读,随机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是正确地读?”结果学生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把重音落在“大”字上,显然这是对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读与此有关的上下句子,再去感受语言情境。通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一棵”这一词应重读。从而理解了上文说的“许多棵”、“两棵”都是错误的。学生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的体会也就更深了。
  2.2 体会情感的朗读指导:只有真切地体会感情,才能充分地把感情表达出来。也只有充分地表达感情,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情感朗读中的“感情体会”与“感情朗读”的双重功效正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情感朗读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体会到了,才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如教学《爬天都峰》时,课文讲了天都峰的陡和险,铁链仿佛从天空中挂下来似的。我们可以从爬陡坡去引导学生想象来体验天都峰的陡和险,以及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艰难,领悟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品质。学生领会到了天都峰的陡和险后,便能有感情地读出来了。再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小金花的刚强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体会小金花誓为妈妈报仇的复杂情感,教学时,我从“小金花”听到“噩耗”,他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等词,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怎样读才能读出“小金花”止住眼泪?这只有把“小金花”的内心世界充分体会了,才能淋漓尽致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3 层递推进的朗读指导:朗读是情感体会的重要途径,凭借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理解语言文字内涵,体会语言情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对于一些情感丰富的朗读指导,试图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本人认为只有带学生走进作者,走进课文,全身心地感受,才能准确地体会作者所表达情感。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对感情逐步体会,逐步把握,逐步理解,一步一步地缩小他们与作者、文中的人物的情感距离,才能使朗读达到“言自口出”“情自心达”的效果。这样才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和内容的理解,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以达到阅读教学的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2.4 形式多样,合理运用的朗读指导: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鸽子蛋功能和适用范围。为了能准确地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我们要预设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可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时,可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可用齐读。只要精心地设计朗读训练,合理地选择好每一个环节的朗读形式,就能让他们各尽所能。
  3 运用适当的朗读评价,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可见,朗读评价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断地提高。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听到“你读得真棒!”“读得不错”“你读得不怎么好”等朗读评价语言。这样的朗读评价语言显得笼统、不具体,学生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读得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只知道个所以然不知道之所以然。这样对学生的朗读水平就起不到促进的作用。我认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应针对学生朗读的优缺点,正视学生朗读的差异,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对学生做出具体化的评价。如在《在梦圆飞天》的教学中,当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了火箭发射时的语段,我评价:“你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火箭发射时的气氛和人们紧张的心情。”;在《在大海中永生》的第2自然段,描写邓小平的骨灰洒入大海的情境。学生比较流畅地读完了文段。我拍着学生的肩膀真诚地就:“孩子,你读得很流畅。但如果你朗读的语调再低沉一些,语速放慢,效果可能会更好,要不要再来试一试?”学生的第二次朗读效果明显进步了,读出了人们痛悼伟人、悲恸不已的心情。
  当然,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时,不能老师一人说了算,应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实施教师评价学生、学生间互评、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交互的策略。这样不仅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权,充分调动了他们朗读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
  4 教师范读,正确指引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低年级小学生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因为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高昂的,还是平缓的、低沉的,给学生以遵循。因此,减少了朗读训练的盲目性,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再加上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学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当然,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备受感染。
  5 竞赛激励朗读
  俗话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朗读比赛活动,把竞争机制引进朗读的教学之中,也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朗读比赛在四人小组里择优选择,每组派出优秀学生评比,再到班上进行朗读,最后评出一两名朗读佼佼者并给予适当奖励。就这样,学生的兴趣会大大增加,都会自觉地投入到朗读训练之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因材施教。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认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有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关键词】培养能力; 激发阅读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期刊
【摘要】通过组织学生自主研修、合作学习、检测巩固三环节教学,打造学生自主的、开放的高效生物课堂,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多重教学实效。  【关键词】高效教学;生物课堂  为创建师生互动、高效有趣的生物课堂,把学生引入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以积极、能动的心态学、疑、思、问、探、练、记,逐步培养其生物趣味、科学素质、运用哲学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多重教学效果,近
期刊
【摘要】修改病句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因,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常以选择题和辨析并修改两种题型出现。正确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修改病句; 注意方面  什么是病句?顾名思义,就是不符合现代汉语句子的结构规则和组合习惯。  新课标与教材对修改病句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
期刊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农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  【关键词】农村学生; 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最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写作课了。农村的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阅读面窄,一提到作文,他们就喊呀呀,提起笔来不知到要写什么
期刊
【摘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听课质量。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记忆、机械的照搬照套,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而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体验数学的多元价值,涵养数学的理性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素养。否则中学学生会在上课时思维迟缓,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思维受阻或不顺畅,数学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如定理、定义、公式、法则等掌握不牢固不踏实,从而导致在解题时,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随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 感受到数学美,并去追求数学美。总之,教师要想上好数学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还应从生活经验入手,多和其他老师交流,多阅读一些能帮助我们上课的资料,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期刊
【摘要】心理学的研究和数学教育的实践证明,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必须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本文就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遇问题,提出发展中职学生数学语言的重要性、教师教学中应规范数学语言及如何培养中职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培养;中职学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狭义地说是指数学符号语言,广义地是指一切用于反映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语言。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
期刊
【摘要】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理想的执著追求精神、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向善之心、清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和坚贞、纯洁的爱情观等方面,作了具体阐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学; 古典诗词; 培养; 人文精神  《新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本文主要谈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指导等。  【关键词】英语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为继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引导学生认识责任意识,要为自己人生扮演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引导、培养学生责任心的重要平台,要挖掘整理学生身边实际资源与教材的知识点的结合,充分利用课堂的有限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责任品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责任;责任内涵;责任意识;责任意识重要性;责任意识品质的培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育身体、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黄金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