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苏艾”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an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中,老师们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欧·亨利式的结尾上,这本无可厚非,根据教学参考资料,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确很重要,但是,如果因为课时的局限,对文本的解读停滞在这个层面,那么学生也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感觉:《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为了表现贝尔曼这个人物,最后的常春藤叶闪耀着贝尔曼人性的光辉,而其他的人物似乎不太重要。
  在上此课时,我也把教学重点放在研讨文章欧·亨利式的结尾上,课堂上让学生根据结尾去找前文中的众多伏笔,不少学生顺利找到了相关的伏笔,但是,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苏艾是否事先知晓真相?应该说,这个学生也把目光关注到文章的细节上了,这个问题也有一定的质疑精神,但是,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断章取义的错误。针对学生的这个问题,我决定因势利导,以此来引导学生全面把握苏艾这个形象,丰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学生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25段“‘琼珊,亲爱的,’苏艾弯着身子对她说,‘你能不能答应我,在我画完之前,别睁开眼睛,别瞧窗外?’”第36—39段“他们在那儿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接着,他们默默无言地对瞅了一会儿。第二天早晨,苏艾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看到琼珊睁着无神的眼睛,凝视着放下来的绿窗帘。‘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用微弱的声音命令着。苏艾困倦地照着做了。”
  学生的质疑主要有:苏艾和贝尔曼他们默默无言地对瞅了一会儿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苏艾只睡了一个小时?为什么当琼珊要拉窗帘看窗外时苏艾照办了,难道她知道外面一定还有叶子吗?
  一般的分析认为贝尔曼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在拯救琼珊的过程中,贝尔曼起到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苏艾只是一个线索人物,起到一个叙述情节,揭示主题的作用。这种观点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仔细研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其实文章花了大量笔墨在苏艾身上。这样写到底有什么用意呢?有人也许会用判断文章中主人公的方法来解释这一点(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但是,苏艾仅仅是一个线索人物,仅仅是为了衬托贝尔曼吗?
  贝尔曼对琼珊的“爱”,表面看来并不温情和热烈,甚至连一句温和的问候都没有,但他对琼珊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白她最需要什么,并竭尽所能去帮助她。所以,贝尔曼对琼珊的“爱”是一种爱的智慧。①
  而关于苏艾对琼珊的“爱”,文章用了大量笔墨,主要叙述了苏艾照顾琼珊生活的一些片段。我们可以总结苏艾对琼珊的“爱”是一种呵护和包容,是朋友间珍贵的友情。在琼珊对生命绝望之时,她显得无助和无奈。可以说苏艾对琼珊的“爱”是一种爱的情感。
  如:文章的第12段“医生走后,苏艾到工作室里哭了一场,把一张日本纸餐巾擦得一团糟。然后,她拿起画板,吹着拉格泰姆音乐调子,昂首阔步地走进琼珊的房间。”第25段“‘我要呆在这儿,跟你在一起。’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藤叶。’”第34段“‘她病得很厉害,很虚弱,’苏艾说,‘高烧烧得她疑神疑鬼,满脑袋都是希奇古怪的念头。’”第25段“那些图画我明天得交。我需要光线,不然我早就把窗帘拉下来了。”
  以上文段解释了苏艾对琼珊病的伤心与无奈,不赞成琼珊的寄命于叶,认为对方是胡思乱想。
  一个人物的作用有多大,要从她存在的对立面去寻找答案。试想,如果没有了苏艾这个人物,小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首先,如果苏艾事先知晓真相,那么会对情节产生什么作用?如果没有了苏艾的告知,贝尔曼就不会知晓琼珊把希望寄托在叶子上的想法。从这个角度讲,正是苏艾的转述,小说情节才有了雨夜贝尔曼画叶子的发展可能。如果苏艾事先知晓真相,情节上也就不会有逆转的意外感。
  其次,如果苏艾事先知晓真相,那么会对人物产生什么作用?特别是贝尔曼,如果苏艾意识到在墙壁上画片叶子就能延续琼珊的希望,那么,她完全可以自己去画,她还用伤心,还用无奈吗?贝尔曼从平凡到伟大的形象转变也就没有了新奇的感受。
  再次,如果苏艾事先知晓真相,那么会对主题产生什么作用?如果苏艾事先知晓真相,小说的结尾就变成了贝尔曼和苏艾相约去画叶子,那么前面的层层铺垫也就没有了悬念。从这个角度讲,小说的结尾也就没有了“含泪”的效果。
  所以,苏艾既是一个线索人物,又不仅仅是一个线索人物,她身上还被赋予了爱的情感的分量,这个分量不同于贝尔曼那样沉甸甸的,却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单独看苏艾照顾琼珊所做的一切,似乎并不那么感人肺腑,但是如果放在“肺炎在十九世纪的严重性,甚至被称为绝症”的社会环境下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苏艾平凡中的伟大。这种伟大,超越人世间的常理,这种爱,于平凡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正是由于苏艾事先不知晓真相,作品才完成了在情节、人物、主题上的艺术成就。况且,不知晓真相并不影响苏艾的形象,反倒是显出苏艾在做着自己能力之内的事情,反倒是成全了艺术上的真实,反倒是给了贝尔曼成为主人公、完成形象提升的机会。苏艾和贝尔曼分别代表的爱的情感和爱的智慧,如同“人”字的一撇一捺,共同支撑着这个字的精神内涵。苏艾和贝尔曼一样,竭尽自己困境中的所能,书写了“人”这个字,支撑起琼珊快要熄灭的人生信念,给她以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二者缺一不可。
  从这个意义上讲,爱的情感和爱的智慧同样重要,苏艾是一直被低估的,不知晓真相的苏艾更加可爱可敬!我们应该挖掘苏艾的人物内涵,从而更深刻地品读这篇小说佳作。
  注释:
  ①汤丽萍:《典型文体的非典型教法》,《语文学习》,2012年第11期。
  [作者通联:浙江湖州市第五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设计思想】  《论读书》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读书妙悟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它是培根《人生随笔》中的一篇名作。这篇随笔论述的范围很广泛,先阐述了读书的目的——作为消遣、装饰和增长才干之目的,并阐述了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接着运用比喻论证阐述了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可选用浏览、略读、精读等方法。最后,作者采用归纳论证的方式阐述了读书的作用,并援引一句名言归纳出论
从2004年到2010年,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已经走过了整整七年,作文命题的设置在这七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中悄然发生着变化,由2004年的“人文素养与发展”、2005年的“一枝一叶一世界”,到2009年的“绿叶对根的情意”,再到2010年的“角色转换之间”,不难发现:一向以“诗意”、“哲思”著称的浙江高考作文题华丽“变身”,转而聚焦当下,体现了作文命题思路的微妙变化。先看看201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课堂导入。但如何导入是非常值得教师去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因此,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有效的导入法,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本文就结合自身实践谈谈语文课堂导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丰富文本内容,以情趣导入  我们都知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单一,许多时候都会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其实
毫无疑问,要实现“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这一教学目的,诗词是最好的样式:它最为美妙,最为含蓄,最为深广,最讲求意象和意境,最适合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首先必须做到正确的看待诗词在全套教材中的重要位置。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于想象,构思精巧;语言精练等特点。朱光潜先生说:“诗词比别类文学
一、日本文学与《喂——出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分析   (一)日本文学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分析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思想内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義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初中教材选文中有不少的外国文学作品,如
【缘起】2014年5月7日,市教研室来我县武台中学举办“城乡联谊 同课异构”活动,武台中学的张莎莎老师执教了《社戏》一课。  对小张老师来说,《社戏》算是一课两上了。正式授课之前学校曾邀我去听了她的试讲。那堂课的效果很不理想,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闷。尽管小张老师有朝气,有激情,天性活泼,幽默风趣,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且语言表达能力极佳,又加之声音柔美动听,表情自然甜美,课堂上极具亲和力。小张老师也非常
让语文课生机勃勃,决定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文本素质。何谓文本素质?我的理解,应指教师对文本独立解读的能力与科学有效施教(即处理教材和教学设计)的能力。课上得不够理想,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教师对文本把握失度、处理失当,则是很关键的一个“滑”点。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能接受哪些有用的信息,得到哪些方面的能力训练,养成怎样的思维品质等。课堂的时间长度是恒定值
人教版高中第四册戏剧单元的《闺塾》节选自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第七出。《闺塾》中人物简单,只有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塾师陈最良三人;剧情简单,是杜丽娘、春香两个女学生不想听塾师讲课,故意闹学。于是,不少解读的人把重点放在“谁闹”和“怎么闹”上,然后简单地得出结论认为《闺塾》的主旨是在批判封建知识分子及封建教育。笔者认为要深入分析“为什么闹”,才能准确把握《闺塾》的思想性。   不论
特定阶层的人物命运,为众多的文本所关注,如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探索,对“农民”命运的追问……  社会阶层的经济定位及其身份认同,使每一个阶层都有其异常鲜明的命运特征。《台阶》一文中的“父亲”,正是“农民”——中国最大群体的命运缩影。作者选取那些生活最为艰苦的山区农民作为自己文学形象的载体,这一形象还有一个特殊性,即文本中的人物是作者的“父亲”,这就为作者近距离的展示人物命运提供了一个最为便捷的平台。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成教学”这个词语逐渐走进中小学教师的视野,并得到理论界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短短几年间,“生成”、“动态生成”、“生成教学”等一系列概念,一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但几年课改实践下来,我们在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教学生成性的道路上依然步履蹒跚。确实,语文课堂比起其他学科的课堂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但问题是课堂一旦放开,任其自然生成,如何实现有效收官,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并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