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养不死的鱼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蓝是条鱼
  在家里憋了整整三个月,我才收到单位逐步复工的通知。重返水生所,我做的第一件事既不是立刻推进工作,也不是去博物馆和标本们打个招呼,而是直奔二楼的办公室看看我的小蓝是否安好。
  由于长时间无人照料,鱼缸的水位下降了一大半,缸壁布满了惨白的水垢;再看缸内,水体昏黄,水面还泛着气泡。正当我满心绝望要去拿瓶酒精安葬小蓝时,一抹淡蓝色的身影从混浊的水中浮起,紧接着一个小嘴吐了个泡泡……
  原来它还活着!
  想必看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小蓝是一条鱼的名字。可是回想一下我们平时养鱼的经历:水里氧气不足,小鱼会死;水质出现混浊,小鱼会死;一段时间没有喂食,小鱼会死。为什么偏偏小蓝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活数月,依旧生龙活虎?这是因为小蓝是一条斗鱼,不是我们之前讲过的“泰国斗鱼”,而是一条“中国斗鱼”。
  之所以强调“国籍”,是因为产自中国的斗鱼和产自泰国的“斗鱼”是同科(丝足鲈科)不同属的亲戚。泰国斗鱼的属名为Betta,翻译为“搏鱼”属更为贴切。
  不同于体形迷你的搏鱼们,斗鱼的体形要大得多。此外,成年斗鱼的腹鳍鳍条还会出现丝状延长,这也是它们的属名Macropodus的由来(意译为发达的腹鳍),加之其生性好斗,故而称作斗鱼。
  在我国共分布有四种斗鱼,分别为:圆尾斗鱼、叉尾斗鱼、斯氏斗鱼和香港斗鱼。其中以叉尾和圆尾较为常见,前者主要分布于南方,而后者多见于北方。尽管存在分布重叠,但叉尾斗鱼和圆尾斗鱼却十分容易区分。顾名思义,这两种斗鱼除了颜色花纹存在显著差异外,一个尾鳍呈叉状,一个尾鳍呈圆形,而小蓝就是一条人工选育过的叉尾斗鱼。
  不死的秘密
  小蓝之所以能在没有任何增氧设备的水体中安然生活数月,得益于它鳃腔内的一处特殊结构。和搏鱼、攀鲈等其他攀鲈目成员一样,叉尾斗鱼生活的环境大都是沿岸水草丛,以及淤泥底质的农田浅水等水流缓慢甚至是静水的水域。这样的环境意味着更少的天敌和竞争,但同时,也意味着空间和水体溶氧量会十分有限。
  为了对抗长期缺氧的环境,叉尾斗鱼的鳃骨特化为花朵一般的鳃上器,其表面覆盖着布满毛细血管的呼吸上皮。这一结构形似迷宫,故又被称作迷鳃,而拥有鳃上器的鱼类,则被统称为迷鳃鱼。
  不同于其他鱼类正常的鳃,通过迷鳃的血液会经由静脉回流到心脏,因此该器官的功能与陆生脊椎动物的肺类似,但必须保持其湿润。凭借这一奇妙的“呼吸器”,叉尾斗鱼可以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不过由于迷鳃结构复杂,挤占了鳃腔很多空间,导致用于水中呼吸的鳃大大萎缩,甚至不能满足鱼体存活所需要的氧量。因此,叉尾斗鱼必须经常将头伸出水面吞吐空气,否则它们会因缺氧而“晕厥”,甚至“溺毙”——这也是为什么小蓝会在水面吐泡泡。
  由于静水环境不同于流水,水质大多混浊恶劣,为了保护己身不受病害侵扰,叉尾斗鱼还演化出一身厚实的鳞片和黏液紧紧包裹全身,看上去就像一个鳞甲森然的小将军。
  此外叉尾斗鱼抗逆性也十分出色,不仅对水中污染物耐受性极高,而且可以长时间自如生活在食物匮乏、空间狭小、气候炎热的恶劣环境中。于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差回家后发现,缸里其他鱼“团灭”,唯独斗鱼生龙活虎。
  能打又抗揍
  尽管我在向养鱼新手推荐时,总会首推叉尾斗鱼,但我养斗鱼可不只是因为它好养,更多的还是因为它好看。野生的叉尾斗鱼体色大多为红绿横纹相间,大红配大绿在它身上不仅没有显得艳俗,反而相得益彰。而在水族箱饲养中,它们的绿色会逐渐转为耀眼的金属蓝,红色则转变为鲜明的橙红色,因此叉尾斗鱼也被称为“红蓝斗鱼”,南方一些地方则叫它“花手巾”。
  和被称作“屎光皮”的高体鳑鲏一样,原产于我国的叉尾斗鱼由于颜值高、产量大,深受饲养者们的喜爱,因而也成了“原生观赏鱼”的重要代表之一。
  不过饲养叉尾斗鱼的乐趣远远不只养在缸里好看这一点,更多的则是它独特的习性。叉尾斗鱼生性好斗,在繁殖季节里,两只发情的雄性斗鱼一旦相遇,便免不了一场恶战。
  在大战开始前,斗鱼们会先像古代两军对垒一样“叫阵”:雄鱼首先会将身体弯曲,亮出体侧闪耀的花纹;紧接着它们会张大嘴,展示自己用于搏斗的厚实口唇;之后会将鳃盖打开,使自己看起来尽可能凶猛狰狞;与此同时,它们的尾鳍也会尽可能地展开,宛如孔雀开屏一般——往往尾鳍面积越大、张角越开的雄鱼,就越容易获得雌鱼的青睐。
  当恐吓无效后,两条鱼便会撕咬在一起。战斗不久便能分出胜负,失败的一方会带着一身的伤灰溜溜地逃走。而高频率的争斗也让斗鱼获得了惊人的恢复能力,只要不是致命的伤势,哪怕鱼鳍全部破损,用不了两个月便又会重新长成原来的样子。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斗影响斗鱼的美观,通常人们会将它们隔开单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腹鰭外,雄性叉尾斗鱼的背鳍、臀鳍、尾鳍鳍条也会出现延长拉丝的情况,有人称之为“爆针”。尾鳍爆针数目越多越整齐,鳍条拉丝越长,则认为其品相越是上佳。
  在野外人们经常能捕到长丝飘飘的雄性叉尾斗鱼,或许是由于其尾鳍也具有形似网格的纹路,像极了袈裟,故而一些地方又称其为“菩萨鱼”。
  负责的好爸爸
  除了饲养时欣赏斗鱼的夸示颇为有趣外,繁殖斗鱼同样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交配成功后,雄性叉尾斗鱼会为它的宝宝构建一个与众不同的小房子——泡巢。巢穴由雄鱼制造的密密麻麻的气泡组成,整体漂浮于水面上。之后雌鱼便将鱼卵产于其中,静待孵化。在孵化过程中雄鱼会不吃不喝守护在一旁,驱赶一切可能的威胁,并在不断修补泡巢的同时,将掉落的鱼卵重新放入巢中。
  小蓝便是在我的水族箱中繁殖出的子二代,只不过由于当时我育幼水平不佳,一窝兄弟姐妹就只剩下了它这一根独苗。
  此外,养熟了的斗鱼会出现极佳的互动性,在饲主喂食时会上浮至水面从手中接食,或是在饲主靠近时主动接近,并随着饲主手指的摇动而左右舞动。
  事实上除叉尾斗鱼外,国内其余三种斗鱼的观赏价值同样很高,且都是原生观赏鱼中的热门。例如部分圆尾斗鱼的尾鳍会呈现桃心状,其上点缀着星点般的荧光色斑点;又如黑叉的体形较大,夸示起来更有气势;再如香港斗鱼尾鳍的红色拉丝等。
  不仅如此,最为常见的叉尾斗鱼还出现了类似泰国“斗鱼”的人工选育,培育出了许多观赏品系,如最常见的以蓝色为主的“蓝叉”品系,白化的“白兔”品系,通过杂交等手段培育的、没有横纹的“火焰”品系,甚至还有纯蓝色的“无纹”品系。小蓝便是一条无纹蓝叉尾斗鱼。
  然而和野生泰国“斗鱼”一样,人工种群的繁盛背后,却是很多野生鱼类种群面临的共同问题:栖息地消失和环境污染。
  此外中国斗鱼们还面临着农田被进一步开发的威胁,包括农药的使用和农田硬底化。农药会使农田里的生物大量死亡,硬底化则使食物的获取变得更加困难。
  想到这些美丽而顽强的小鱼们的未来,我把目光投向了小蓝。小蓝和之前一样慢悠悠地浮上水面吐了一个泡泡,又重新沉入水底。
其他文献
说起时光,我总会想起童安格的歌《忘不了》:“为何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看不清的岁月,抹不去的从前,就像一阵风,吹落恩恩和怨怨……”是的,我们生命中的有些日子,确实是忘不了的。比如我们考上大学的日子,我们初恋的日子,我们考试不及格的日子,我们高中、大学毕业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我们生命的道路,在我们的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让我们终生难忘。  但即使是这样的日子,也常常会变成“此情可
期刊
1  那年6月,大学毕业典礼。宽敞的环形礼堂中,挤满了人。那些年轻的面孔“长”在黑底绿纹的黑袍上,像一捧莹莹的玉石。我站在他们中间,等待院长将学位帽上的帽穗拨到左边,心脏激烈地跳动,一如礼花绽放,平地惊雷。  那时候,我是期待着什么的,关于过往,关于未来。那些细碎的、闪光的妄想自学士服向外蔓延,飘向高远的天空,最终酝酿成一场夏日的大雨,倾盆落下。在噼里啪啦的雨声中,年逾半百的校长发表讲话,祝愿我们
期刊
因工厂停工,在东莞务工17年的吴姓农民工决定返乡,他退了东莞图书馆的读者证,并写下留言:“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东莞图书馆做出回应:“感谢!我们一直在,等您再来!”  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个“避难所”不需要门票,只需要打开一本好书,就能使深陷生活泥泞
期刊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毛不易的聲音猝不及防地飘入耳郭。霎时,恍若经年,很多往事涌上心头。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应是在前年初冬,凯把他翻唱的这首歌分享给我,我只听一次,便被吸引住了,不单单因为凯天生的好嗓音,更因为这首歌的歌词唱进了我心里。那时候的我,踌躇满志,日夜奔波,终日劳劳碌碌,却依旧平庸得像人群里最不起眼的那只丑小鸭。无数次踏着漆黑如墨的
期刊
郭伋,东汉扶风茂陵人,年少而有志行,被大司空府征辟,先后担任过渔阳都尉、上谷大尹等职,建武十一年(35年),又奉命出任并州牧。  郭伋来到并州后,打算先了解一下属下各地的情况,便开始巡行各部。有一天,他巡行到一个叫西河美稷的地方,刚入地界,就见数百名儿童骑着竹马在路边迎接他。他很奇怪,就问:“你们为什么这么远赶来迎接我?”那群儿童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非常高兴,所以前来奉迎。”郭伋心中十分感
期刊
去河南的中学给青少年做讲座,第一站是在郑州的一个县城。虽然事先已经知道是县城,但学校位置之偏僻还是让我们吃了一惊。汽车在颠簸的土路上七拐八拐,经过一个晒着大蒜的场地,然后停在了一所围墙很高的学校门口。  场地是露天的,一个土地被踩实磨亮的篮球场,台上是几张简陋的课桌和凳子,桌子上蒙着一块旧的红丝绒桌布。这一切的布置让我仿佛回到了小学过六一儿童节的情形。那时的学校操场似乎就是这个样子,墙上还贴着“欢
期刊
★  放假回到家,推开门便看到满桌丰盛的饭菜:灯笼椒炒肉、酸辣土豆丝、香菇肉丸汤……全是我的心頭爱。  一小时前,我刚下大巴,就给友群打了电话,她乐呵呵地应着,说已经买好了菜等我回来。不过几十分钟,四菜一汤就上了桌。这功夫,没在厨房历练几十年可做不到。  是上了初中后,我才开始唤奶奶为友群的,原本只是一时兴起图个好玩,没想到居然越叫越顺口。老人在电话里佯装生气,却没有丝毫责怪的意味。久而久之,我也
期刊
最近,重被激活的地摊经济让中国人无比亢奋,摆摊经验攻略短时间内传遍社交网络,广场、路边迅速自发形成小商品步行街,连没时间摆摊的人也跟着兴奋了一把。但是,也有人担心:过去取缔摆摊,就是因为流动摊贩的纪律性和卫生意识不强,对市容和交通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今他们一夜复苏,会不会对其他市民的生活造成干扰呢?  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却并非没有解决之道。在德国,地摊文化早就已经是各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只要管
期刊
读潘凤妍的《水井巷子》,总是很自然地让我们想起《城南旧事》。在自传体小说里,林海音通过英子的视角讲述了一段童年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1983年,该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水井巷子》则是作者通过纪实性的长镜头,统摄了作为孩子的“我”在水井巷子的成长过程,并见证了大巴山腹地小城一隅的邻里关系、日常百态与时代变迁,反映出作者对水井巷子的无尽思念,以及对个体境遇和城市发展的思考
期刊
1.如果可以一直逃  我遇见郑思远的时候他正在画图。  少年坐在斑斓的阳光下,树随风而动,带着光影如跳舞般旋转。他穿着一件宽大的米色T恤,上面沾满了颜料。似乎察觉到身后有人,他扭过头看我,深色的柔软的头发挡住了半只眼睛,笑得人畜无害。“哟,你是苒苒吗?”他说。  我点头,问:“你是郑思远?”他笑着,眼睛微微眯起,里面像是有光。  “我觉得,我们像在对暗号。”他这样说着,像个孩子。  我跟他不熟,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