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输入,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儿童由于父母的离开,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突出,许多孩子由于家庭教育严重失衡,在家里缺乏亲情关爱,缺乏正确的引领。
为此,我们对本园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调查,各班利用家长会对班级留守儿童进行统计,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全面有效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活动。据统计,我园的留守儿童上学期有57人,占幼儿数的15%,本学期65人,占幼儿数的18%,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
二、案例片段点击
一凡的爸爸妈妈在北京经营茶叶生意。一凡喜欢玩电脑游戏,爷爷担心他的视力,批评了一凡几句,一凡生气地拿起木棒敲打家里的茶叶箱,一边嚷嚷:“叫他们回来!叫他们回来!”爷爷奶奶只能無奈地在一旁抹泪。
凌志爱吃零食,要求爷爷每天要第一个来接他,再到街上买零食吃,一旦不能满足就哭闹,甚至在街上打滚哭喊。
相关的留守儿童案例还有很多,在此仅列举一二。我们看到幼小的孩子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的关爱,留守儿童个性化的心理和亲情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有祖辈的老年人、亲戚、保姆、托管部工作人员,由于缺乏教育幼儿的经验,与幼儿园及老师沟通不够,影响了对孩子正常的、有效的教育。
三、努力与尝试
1.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化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做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留守儿童电话联系簿,便于随时检索,方便家园沟通工作,做到把温暖送到每一个幼儿身上,杜绝遗漏现象。
2.发挥幼儿园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行动
(1)爱心妈妈、爱心家长,开展关爱活动
留守儿童年龄在2周岁半至5周岁,这一时期的孩子情感已经是十分丰富,有强烈的情感需求。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和父母分离,不能在父母的爱护下成长,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为此,我园积极倡导班主任争当“爱心妈妈”,围绕留守儿童的教育开展六个一活动:上传一组照片、共同阅读一本图书、向家长开一节课、宣传一组育儿文章、和孩子一起过生日、画一幅画送给远方的爸爸妈妈,让孩子重新体会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大家庭的温暖。爱心妈妈从各方面给予孩子关爱,从孩子的情绪、习惯培养、学习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帮助。留守儿童生日到了,爱心妈妈和小朋友一起为他们戴生日帽、生日花环、唱生日歌,送上温馨祝福。
爱心家长助教活动,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或特长到幼儿园开展助教活动,让留守的孩子体验来自爱心家长的关怀。有的孩子妈妈煮得一手好菜,到幼儿园里和孩子们一起择菜、洗菜、做菜,留守儿童仿佛又重温了来自妈妈的温暖;有的孩子爸爸是体育老师,到幼儿园里和孩子们一起运动游戏,让留守儿童体验了父辈的关爱。
(2)搭建亲情链接平台,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利用六一儿童节、新年等节日,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文艺表演、体育竞赛活动,在亲子联欢会上,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表演的太极拳、扇子舞、剑术博得了满堂喝彩。在教师的关心教育下,小小年纪的他们学会了理解家长,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关心在外务工的父母。我们还鼓励留守儿童和家长、老师一起自制图书,亲子合作制作教玩具。周一的升旗仪式,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展现了他们自信、自强的一面。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由于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使原本就宠爱孙子孙女的老人对他们愈发娇惯,对他们的要求有求必应,一旦不如意,这些孩子就发脾气、哭闹。针对这一情况,班级教师在原有的家访制度基础上,实行不定期的家访、离园前的短暂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家长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对家长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教育留守儿童。
(3)发挥教育优势,宣传科学育儿方法
发挥网络传递信息迅捷的优势,各班利用班级主页上传留守儿童在幼儿园生活、学习的照片,做到图文并茂,使在外务工的家长们通过网络就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家长在班级主页上学到科学的育儿知识,了解孩子班级开展的活动,班级主页成了亲情连接的一个温馨纽带。
认真填写《幼儿发展手册》,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在园情况,同时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方法。每学期开展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给予家长直观的现场指导。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监护人觉得受益匪浅。家园互动墙每周都有留守儿童的美术作品或书写作品展示,树立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每月的育儿知识宣传,给予了家长更多的帮助。《家教乐园》定期出刊,通过实例向家长宣传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随着和谐农村建设的推进,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新时期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父母与子女的分离,不应意味着亲情的分离与缺失,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帮助。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输入,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儿童由于父母的离开,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突出,许多孩子由于家庭教育严重失衡,在家里缺乏亲情关爱,缺乏正确的引领。
为此,我们对本园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调查,各班利用家长会对班级留守儿童进行统计,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全面有效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活动。据统计,我园的留守儿童上学期有57人,占幼儿数的15%,本学期65人,占幼儿数的18%,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
二、案例片段点击
一凡的爸爸妈妈在北京经营茶叶生意。一凡喜欢玩电脑游戏,爷爷担心他的视力,批评了一凡几句,一凡生气地拿起木棒敲打家里的茶叶箱,一边嚷嚷:“叫他们回来!叫他们回来!”爷爷奶奶只能無奈地在一旁抹泪。
凌志爱吃零食,要求爷爷每天要第一个来接他,再到街上买零食吃,一旦不能满足就哭闹,甚至在街上打滚哭喊。
相关的留守儿童案例还有很多,在此仅列举一二。我们看到幼小的孩子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的关爱,留守儿童个性化的心理和亲情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有祖辈的老年人、亲戚、保姆、托管部工作人员,由于缺乏教育幼儿的经验,与幼儿园及老师沟通不够,影响了对孩子正常的、有效的教育。
三、努力与尝试
1.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化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做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留守儿童电话联系簿,便于随时检索,方便家园沟通工作,做到把温暖送到每一个幼儿身上,杜绝遗漏现象。
2.发挥幼儿园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行动
(1)爱心妈妈、爱心家长,开展关爱活动
留守儿童年龄在2周岁半至5周岁,这一时期的孩子情感已经是十分丰富,有强烈的情感需求。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和父母分离,不能在父母的爱护下成长,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为此,我园积极倡导班主任争当“爱心妈妈”,围绕留守儿童的教育开展六个一活动:上传一组照片、共同阅读一本图书、向家长开一节课、宣传一组育儿文章、和孩子一起过生日、画一幅画送给远方的爸爸妈妈,让孩子重新体会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大家庭的温暖。爱心妈妈从各方面给予孩子关爱,从孩子的情绪、习惯培养、学习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帮助。留守儿童生日到了,爱心妈妈和小朋友一起为他们戴生日帽、生日花环、唱生日歌,送上温馨祝福。
爱心家长助教活动,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或特长到幼儿园开展助教活动,让留守的孩子体验来自爱心家长的关怀。有的孩子妈妈煮得一手好菜,到幼儿园里和孩子们一起择菜、洗菜、做菜,留守儿童仿佛又重温了来自妈妈的温暖;有的孩子爸爸是体育老师,到幼儿园里和孩子们一起运动游戏,让留守儿童体验了父辈的关爱。
(2)搭建亲情链接平台,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利用六一儿童节、新年等节日,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文艺表演、体育竞赛活动,在亲子联欢会上,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表演的太极拳、扇子舞、剑术博得了满堂喝彩。在教师的关心教育下,小小年纪的他们学会了理解家长,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关心在外务工的父母。我们还鼓励留守儿童和家长、老师一起自制图书,亲子合作制作教玩具。周一的升旗仪式,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展现了他们自信、自强的一面。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由于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使原本就宠爱孙子孙女的老人对他们愈发娇惯,对他们的要求有求必应,一旦不如意,这些孩子就发脾气、哭闹。针对这一情况,班级教师在原有的家访制度基础上,实行不定期的家访、离园前的短暂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家长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对家长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教育留守儿童。
(3)发挥教育优势,宣传科学育儿方法
发挥网络传递信息迅捷的优势,各班利用班级主页上传留守儿童在幼儿园生活、学习的照片,做到图文并茂,使在外务工的家长们通过网络就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家长在班级主页上学到科学的育儿知识,了解孩子班级开展的活动,班级主页成了亲情连接的一个温馨纽带。
认真填写《幼儿发展手册》,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在园情况,同时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方法。每学期开展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给予家长直观的现场指导。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监护人觉得受益匪浅。家园互动墙每周都有留守儿童的美术作品或书写作品展示,树立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每月的育儿知识宣传,给予了家长更多的帮助。《家教乐园》定期出刊,通过实例向家长宣传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随着和谐农村建设的推进,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新时期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父母与子女的分离,不应意味着亲情的分离与缺失,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