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儿共96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满意度,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风险防范式护理;儿科护理;应用研究
儿科诊室收治的患儿由于年龄小,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哭闹情绪,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儿童机体代谢速度比成年人快,因此病情变化也比较快,给护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工作压力。目前护理风险事件屡屡发生,如何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时间的发生率是目前医院儿科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儿共96例,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儿在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后效果十分理想,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儿共96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3±2.4)岁,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男26例,女22例;观察组患儿男29例,女19例。所有患儿中有43例呼吸系统疾病,24例消化道系统疾病,19例神经系统疾病,10例先天性疾病。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1)风险评估
倒、碰撞、窒息等。护理人员要在日常护理过程中端正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技能,在实施护理前要对患儿基本病状进行分析,预估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2)预防措施
按照制定出的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将幼儿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降到最低,例如在手术后或者治疗结束后仔细检查病床,防止栏杆出现松动,确保病床坚固,防止患儿发生坠落事件,若要使用束带,尽量选择宽的棉质束带,并根据患儿不同情况将松紧度调整到合适状态。在对患儿实施药物治疗时,如果是片剂或者冲剂,护理人员要先将其用温水融化,在给患儿服用,以免患儿出现哭闹等过激情绪时引起呛咳。
在护理过程中禁止在患儿身体附近放置尖锐物品,严禁患儿触摸插排、电源等危险物品,要与患儿的床位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在充分了解患儿病症情况的前提下与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交流,以便于家属能全面了解患儿身体情况,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如果患儿存在语言表达障碍,护理人员就要多抽出时间,耐心与其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儿心理状况。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多给予患儿拥抱、抚摸等肢体动作,增进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感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为患儿播放动画片和儿童歌曲,充分缓解患儿内心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加速康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主要由护士长以及责任护理人员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得分越高则护理效果越好。家属满意度应用数字评分法评价,在患儿出院时由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10分表示非常满意,0分表示不满意,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风险事件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所有危险性事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升,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和风险也相对增加。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比较高,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稍有差错则会引起家属不满,近几年频频发生的医患纠纷则为一瞥。
针对上述现象,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风险评估可预估出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通过预估结果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能促进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提升护理水平,耐心仔细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速患儿的康复速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的评分分别为(97.3±1.9)分、(96.7±2.3)分、(97.1±2.7)分,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9±1.8)分,对照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的评分分别为(90.4±2.0)分、(89.8±2.9)分、(90.3±3.1)分,家属满意度评分为(8.3±0.9)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满意度,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衍菊.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88-89.
[2]左世红.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8(5):191-192.
[3]孙书萍.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1(5):770-771.
[4]王菊萍,党吉.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35(12):124-124,125.
关键词:风险防范式护理;儿科护理;应用研究
儿科诊室收治的患儿由于年龄小,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哭闹情绪,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儿童机体代谢速度比成年人快,因此病情变化也比较快,给护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工作压力。目前护理风险事件屡屡发生,如何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时间的发生率是目前医院儿科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儿共96例,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儿在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后效果十分理想,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儿共96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3±2.4)岁,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男26例,女22例;观察组患儿男29例,女19例。所有患儿中有43例呼吸系统疾病,24例消化道系统疾病,19例神经系统疾病,10例先天性疾病。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1)风险评估
倒、碰撞、窒息等。护理人员要在日常护理过程中端正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技能,在实施护理前要对患儿基本病状进行分析,预估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2)预防措施
按照制定出的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将幼儿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降到最低,例如在手术后或者治疗结束后仔细检查病床,防止栏杆出现松动,确保病床坚固,防止患儿发生坠落事件,若要使用束带,尽量选择宽的棉质束带,并根据患儿不同情况将松紧度调整到合适状态。在对患儿实施药物治疗时,如果是片剂或者冲剂,护理人员要先将其用温水融化,在给患儿服用,以免患儿出现哭闹等过激情绪时引起呛咳。
在护理过程中禁止在患儿身体附近放置尖锐物品,严禁患儿触摸插排、电源等危险物品,要与患儿的床位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在充分了解患儿病症情况的前提下与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交流,以便于家属能全面了解患儿身体情况,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如果患儿存在语言表达障碍,护理人员就要多抽出时间,耐心与其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儿心理状况。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多给予患儿拥抱、抚摸等肢体动作,增进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感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为患儿播放动画片和儿童歌曲,充分缓解患儿内心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加速康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主要由护士长以及责任护理人员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得分越高则护理效果越好。家属满意度应用数字评分法评价,在患儿出院时由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10分表示非常满意,0分表示不满意,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风险事件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所有危险性事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升,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和风险也相对增加。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比较高,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稍有差错则会引起家属不满,近几年频频发生的医患纠纷则为一瞥。
针对上述现象,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风险评估可预估出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通过预估结果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能促进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提升护理水平,耐心仔细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速患儿的康复速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的评分分别为(97.3±1.9)分、(96.7±2.3)分、(97.1±2.7)分,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9±1.8)分,对照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的评分分别为(90.4±2.0)分、(89.8±2.9)分、(90.3±3.1)分,家属满意度评分为(8.3±0.9)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满意度,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衍菊.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88-89.
[2]左世红.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8(5):191-192.
[3]孙书萍.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1(5):770-771.
[4]王菊萍,党吉.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35(12):12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