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而且在向更深层次发展。教师人人谈课改,人人尝试着进行课改,课改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的流行语。对于课程改革,很多家长还不够理解,总认为是在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对于教师,虽然我们普遍认为有必要进行课改,但总担心课程改革会使学生的分数降低,影响学生的素质,导致家长的不满意,社会的不认可,很多教师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这导致教师、家长、社会对课程改革不同程度上的不理解、不赞同,并不是课程改革本身的问题,而是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深入,对新课程的标准把握不到位。教师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开展深入的研究。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我在数学教学方面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就自己的体会,浅谈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全面持久地发展,我们的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具体的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才能够对所学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体验和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前,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需要具有开拓思维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之中,在教学中让教师得到发展,让学生得到进步。师生共同的进步才是我们课程改革的目的,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才能逐渐适应社会发展。
  二、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当前新课程改革处于深入推进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包括教师的理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而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所以,教师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方式必须改变。因为我们的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教材中的教学材料,教师要灵活运用,不能为材料所拘泥。现行的教材内容的设计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而要指导学生学会重新构建这些知识,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积累的基础上重构知识。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全面客观的评价,既要有量化的标准,又要有灵活的尺度。不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活动,都应该改变,必须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三、正视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充分准备教学,增强课堂驾驭能力
  为实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问题引入教学情境。问题要富有情趣。在教材处理好的同时,准备好一些教具、多媒体等,在现在教学设施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教师要准备好课件,提高课堂的容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那些教学内容简单或是距离学生生活较近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学具,让他们亲自体验,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前准备充分了,教师还要提高自己课堂的驾驭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把握教学策略,调控课堂气氛,随时注意课堂问题的生成。在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执行过程中,随着内容的推进,学生情感的起伏,教师要不断调节整个教学环节中的内容,整合课堂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二)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学过程要扎实有效
  任何教学活动都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引导工作,做好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要创造地设计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知识的差异和性格特点,分好活动小组,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做好活动内容的展示的评价;加强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努力使课堂“活而不乱”。扎实有效的教学,活泼有序的活动,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达到要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不断鼓励他们,要让他们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本身应举止庄重、文雅;提问时,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多用礼貌用语。教师良好的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言传身教,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提出要改变以往学生的被动接收与机械运用,要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的思想与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实现有效教学。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探究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热
从ARMA模型出发,对传统的误差实时修正方法进行改进,用服从正态分布的纯随机序列代替,延长了时间序列预测时域.用这两种方法对黄河潼关水文站水沙序列进行了预测,经计算表明,
使用只读不写的繁体字和会读会写的简体字材料,以默读为实验任务,探讨"会读会写"与"只读不写"文字的加工脑区。8名在校大学生在磁共振扫描过程中默读呈现的繁体字或简体字,采
自从设计美学在设计领域广泛采用以来,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得以充分结合,服装设计随之蕴涵了特定的审美价值判断标准。本文,笔者从设计美的本质出发,通过对服装设计审美所
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通过在课堂上设疑答疑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把握课本知识点的同时,向更宽更深的层次进行思考。但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课堂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在这里,笔者就结合自己近些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的两点教学体会。  一、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多
近几十年来,专家提倡师生平等的合作研讨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阅读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主体性,就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主导性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的地位,包括引领、示范、调整、评价等行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是生本、师生、生生之间主客体对话的过程。阅读过程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美国根本不能避免意识形态.由于社会阶层的差异,特别是近年来社会的分裂,美国意识形态之间的对垒日益明显.本文主要考察了美国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新右派、保守主义、社群主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方式走进了课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心中,使课堂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但是多样化的课堂使我们感觉到语文教学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多样化的背后缺乏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多样化的课堂中,学生所缺乏的是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对重要内容与段落的细心品读。语文是记录语言文字的符号,它是一门充满了活力的课程,
人教版教材中,课程总共分为三大版块:品味与赏析、思索与领悟、沟通与运用。从这三大版块的设置的内容来看,全部课文其实都可以分为两大类:阅读、写作。此外,从近几年的辽宁省语文高考试题来看,试题总共可以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七大类。这七大类试题其实也可能用阅读和写作这两个类别来概括。如此看来,我们对学生进行以高考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应该
什么是个性化阅读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即学生把认识评价的中心从文本、作者的情感体验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在自己的独特理解把握的基础上,超越文本,赋予文本的语言形式、文章内涵等以自己特定的理解,或加深补充,或引申发挥,或质疑创新等的阅读能力。个性化阅读在阅读结构中居于最高层次,是阅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逐步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呢?我从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