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旨、合“格”应兼顾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wwb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运用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考查,以综合考查为主,不单纯考查某一种修辞方法。
  根据这一特点,解答这类试题的诀窍在于把握好“三个关键点”,即“切旨、合‘格’、兼顾”。
  下面以2007年高考江苏卷第19题为例,作具体说明。请看试题:
  一位学者指出,“O”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O”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
  要求 :(1)切合原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难看出,这道试题命意新颖,思路清晰,是妙解语用修辞题的经典。
  切旨
  就是试题中要求的“切合原意”。“原意”具体指什么呢?这里弄清“原意”非常重要,它是解题的第一步。“原意”是指题干中画横线的那一部分:“让‘O’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第二步,是造句落实“原意”,否则,弄清也是空话。如:
  “O”像一轮中秋满月,它令人无限遐想,想到海外赤子期盼回到母亲的怀抱。
  这个句子写得很美,同时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但对照“切合原意”的要求——“让‘O’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则不能得分。这个句子前一部分写的是“O” ,后一部分写的则是“人”,主语被悄悄偷换了,这就偏离了“原意”。可这样改:
  “O”字睁着大眼睛,像中秋满月,期盼回到母亲的怀抱。
  合“格”
  这里“格”指辞格,“合‘格’”就是指正确“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如果仅“切合原意”,不“合‘格’”,也不符合要求,充其量只对了一半。请看:
  再版新汉语辞书,不能把一个形简意赅,直观而独特的汉字排除在外。
  这里是“实话实说”,没有“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也就不“合‘格’”了。可改为:
  不要让“O”字到处漂泊,应让它有“家”可归,有“籍”可入。
  “兼顾”
  修辞方法考查往往与简明、连贯、得体、仿用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等结合起来进行。“兼顾”就是在“切旨”、“合‘格’”的同时,还得考虑到简明、连贯、得体等。如上述试题明考“运用比喻或比拟”,暗考“得体”,就是说,你写出来的这个句子不仅要能准确地“表达让‘O’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去的“意思”,还要考虑这话是说给谁听的,这句话是否耐听、顺耳,是否能让编撰辞书的学者们感受你的诚意和迫切心情,这便是得体。如果你这样写:
  让“O”字到处漂泊是一种失误,你难道能让它有“家”不可归,有“籍”不可入吗?
  这样写,虽然字面上“切旨”“合‘格’”,但细细衡量实际上背离了原意。句中反问句责问批评,语气生硬,显然忘记了身份,未顾及“得体”中的对象。
  近年来,修辞方法考查常与仿用句式,扩展语段等结合起来考查。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第21题,是与扩展语段结合起来的:以“走进考场”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2007高考全国卷Ⅰ第20题,是与仿用句式结合起来的: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同年全国卷Ⅱ第20题是读图考查结合起来的:2008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图案,寓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之意,请以“祥云与奥运”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2005年高考江西卷是与应用文、连贯得体结合起来的:写一张给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这就是说,在审题时,不可忘记“兼顾”,兼顾什么,因题而异。只有认真审题,吃透题干指向,才能“切旨”“合‘格’”兼顾,才能做得快捷,答得准确。
  
  实战演练
  ⒈仔细阅读例句,仿照例句中的辞格,在英语字母中(除A之外)选一 个你最感兴趣的写一段话,表达出对青春充满激情希冀的意思。不少于50个字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永远要争第一,不做第二。只有锐意的进取,青春才能焕发出巨大的能量,推动历史的车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用简洁生动的语言,阐释下面的词语的关系,不少于35个字,必须用两种修辞手法。
  关系 学历 能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以“浮躁”为内容写一段话。要求这段话中能使用比喻、排比等辞格,不少于50个字。
  ⒋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他打比方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请用平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6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下面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图案,请你根据图案,展开联想,选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写一段话。(不少于60个字)
  


  【参考答案】
  ⒈示例:①I是单个的人,是独立。这意味着你长大了,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能力,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担负起一个公民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
  ②T是戴着帽子直立的人。那帽子可以象征某种荣誉,也可以象征某种压力。无论获得了荣誉还是遭到压力,你都应挺直脊梁,做一个直立的人,不要被虚荣捧垮,也不要被困难和压力压倒。③Y是一株树,是洗礼。你是青春之树,应该站在高高的悬崖峭壁上接受风雪的洗礼,而不是在温室中懒洋洋地晒太阳,当“小皇帝”。经历风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结合仿写考查辞格比喻、拟人修辞方法)
  ⒉关系是泥饭碗,有时会碎;学历是铁饭碗,有时也会生锈;能力是金饭碗,常常会升值。(结合扩展语句考查比喻、排比)
  ⒊浮躁是人生的大忌:治学而不恒,浅尝辄止;立志而不坚,急功近利;为人而不实,食言而肥。浮躁者的成功如昙花一现;浮躁者的失败像秋风落叶。(结合扩展进行考查)
  ⒋散文写的是平常生活,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是悟出来的;小说写的是引人的生活,要有情节;诗歌写的是理想的生活,要有丰富的想象。(变修辞句式为平实句式)
  ⒌心的造型,那是你奉献之意;手的构思,那是你友爱之心;鸽子的剪影,那是你和谐之美;“Y”的联想,那是你面向世界的胸怀注释:从整体到局部,隐喻中国青年志愿者“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语“青年”(YOUTH)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结合读图考查修辞题解题思路:①读懂图案,体会寓意;②结合图案,展开联想;③根据要求,选用辞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陈洋中学】
  责任编辑:李诚
其他文献
编者语:同学们,“创新试题”栏目是专为你们精心设计的。在这里,有新奇的出题思路,趣味的选材内容。你们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联想,来寻找正确答案。望同学们踊跃来信,将答案寄给我们——我们每期将从这些答案中,评选出10名“优秀读者”。“优秀读者”的答案、姓名、所在学校将在《高考语文》杂志上公布,并获赠珍藏的2008年上半年杂志。    微型哲理诗往往片言只语显睿智,近几年仿写哲理诗频频登陆高考
期刊
[原文]  游万柳堂记  刘大魁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①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劳王事②,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延时无可訾③,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堕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
期刊
编者语:“主题读写”专栏,一期围绕一个“主题”,设计美文欣赏、思考探究、写作视野、习作借鉴、教师点评、命题训练和素材链接等环节,提升人文素养,倡导读写结合,培养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不同于本刊的分析指导性文章和精选的强化训练题,“主题读写”是一个散发着浓厚人文气息,寄托着深沉道德情怀的栏目。通过“读”和“写”的结合,既可以扩宽视野,提升素养,又可以欣赏经典,训练思维,素来“神秘”的语感也
期刊
历史跨入2008年,90后悄然登上时代的舞台。刚刚走上前台的90后,面临高考的考验。  90后,我想对你们说:年轻是你们的一笔财富!年轻真好,一切都在萌生,一切都蕴含希望。如果给你们一双翅膀,你们就能飞翔;如果给你们一点火星,你们就能燃烧;如果给你们一个机遇,你们的前途就无法限量;如果给你们一个支点,也许你们真的就能撬动地球!  90后,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赶上了大好时光!神州大地曾经沧海桑田,曾经
期刊
编者语:语言运用题是高考重头戏。其形式多样,创新度高。本期针对这一考点,特安排了三篇重要文章。《“扩展语句”题型解说》一文详细解说了五种最主要的题型,让我们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2007年高考综合性语用新题解读》解读了四种新题型,教大家怎样应对这些“新事物”;《语言表达连贯题的五个关注点》则告诉我们,抓住了五个关注点,也就是抓住了考分。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运用联想、想象、描
期刊
排序、复位题属于语言表达题的范畴,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表达是否连贯的判断和把握能力,常出现在高考选择题语言表达主观题中。考生在平时的考试中都曾接触过这类题。但是由于对解题原则和操作方法不甚熟悉,答题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笔者就这类试题的解题原则和方法作一个小结,以便考生备考。  所谓语言表达的连贯是指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能准确、顺畅、清晰、完整地表达特定的思想意思。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排序与
期刊
编者语:应对语言表达题需要把长期积累的语文功底随“题”而变,转化成精彩的文句。如何“转”,又如何“化”,杨军老师登高望远,提出一系列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从2007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学生自身文学素养的考查将是2008年高考语文语言表达题的重点。考查内容仍然是语文《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②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③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④正
期刊
语言表达连贯,是指句与句的排列组合,要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符合语境,音节和谐,语气协调。  那么,有没有一些简明扼要的方法来解答语言表达连贯题呢?根据对近年来高考语言表达连贯题的分析与总结,笔者认为考生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点;    一、话题     话题一致是考查语言连贯首先要关注的。一般说来,一个话段应围绕一个话题来表达,陈述对象(主语、话题、陈
期刊
【美文展示】  小河殇  舒婷  我们兄妹这一家,只有嫂嫂因长女照顾留城,其余五人都是知青。而除了我丈夫在另一个县插队外,我们四人均落户在上杭县一个绿色盆地里。我家小妹和准妹夫隔河相望。  河嘛,冬季里可以穿鞋着袜踩在卵石上跃纵而来。偶尔见一尾贪图淘米水的肥鱼,卡在石缝里,妹夫一鞠身顺手牵鱼。知青点里偌大的铁锅,许久不见油腥,年轮似的锈了一圈又一圈,煎不成鱼。况且僧多鱼少。小妹便很光彩地给我们汆鱼
期刊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它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或形象鲜明,或言简意赅,有很强的表达作用,在写作和日常谈话中运用非常普遍。因此,历年的高考都把成语列为必考内容。但是从学生得分情况来看,还是不尽如人意。    一、成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和用法都是约定俗成的,很多人不懂成语的真正含义,只从字面上穿凿附会,结果做出了错误的解释。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