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微课”的样态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微课正在越来越多地走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那么,如何设计并制作“以学为中心”的微课呢?本期我们约请几位专家名师对这一话题展开研究探讨。
  摘要  微课和传统的课堂有非常大的区别。微课这种新模式的课堂要想高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准的学情意识,落实学法教学,有精练的教学表达、丰富的练习和有效的评价。
  关键词  微课 高效 实然 应然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一般的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要想提高微课的效率,还需要深入比较,才能找到恰切的路径。
  一、微课和传统课堂
  在微课制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微课和传统课堂的区别: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有空间隔绝和无空间隔绝。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在传统课堂中,师生面对面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场景是真实的场景,教学是在固定场所当场完成的,教学的活动性强,教学反馈快,教学生成多。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补救、校正;而且教学补救快,教师能够迅速完成从发现到补救的全过程。大班化教学中,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能够从每一个学生的一颦一笑中触摸听课的效果;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触摸到知识的难易。这种情绪化的、现场感的教学,便于师生互动。
  微课的教学场景是虚拟的。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把学生的活动虚拟化。这样的课堂,师生无法真实地面对面交流,教师无法监控学生当场的学习样态,也无法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观看微课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精准把握学情,只能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揣度,这就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有可能无法有的放矢。
  但是,微课有无限的时空优势,面对学生,教师选择传授知识的时间比较灵活;学生也可以是无限多的。这样容易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放大名师资源。
  二、高效微课的应然状态
  一堂好的微课,首先要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问题是否指向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成效高低的关键。目标明确了,课堂的走向就不会有问题。围绕这个目标,要设计好的教学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能够面向大多数的学生。
  解决这些问题,要靠虚拟情境中的活动,要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高效地讨论。这就需要设计教学活动。随着活动的展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讨论和解决。
  例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微课。我们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作者以“人间的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将“四月天”与“你”联系在一起的?请你仿照此诗,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这样的几个问题,可以把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连在一起,让微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高效微课的实然样态
  经过省、市、区、校四级微课的实践和打磨,我们的微课已具有了高效的样态,以及高效微课的应然要素。
  1.明确的教学目标。
  诗人索伦·克尔凯郭尔说“要理解生活,向后看;要过好生活,向前看”。高效微课以目标为导向,根据这些结果相应地进行逆向设计。曰标是否恰切,直接关系到一堂微课教学成效的高低。“无目的灌输,以及孤立的活动,它们与学生头脑中的智力目标是割裂开的。”[11]微课的教学目标要能够紧紧围绕课时的需要、学生的需要、课程的需要,并注意学段的需要。
  例如微课《核舟记》一课的学习目标:熟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节奏;借助注释,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清楚明了地感知学习任务,也易于发挥微课的效果。
  2.精准的学情意识。
  因为微课面对的学生众多,因此针对所对应学段的学生,我们要仔细研究学情,考虑到高、中、低不同层次的需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距,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考虑所有的学情,教学内容指向最大化。
  微课制作时,我们要围绕这些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特别是针对学生容易遗漏的内容,要详细地梳理。
  在制作《春》和《济南的冬天》微课时,可以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两点:扣住关键句段,在朗读中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情感;评赏文章写景抒情的技巧并尝试用于写作。这些目标面向大多数学生。我们围绕这两个目标,可以选定以下教学内容:
  (1)宋求勋评价道,“朱自清的散文,有玲珑剔透的结构,绵密真挚的情致”。《春》是否有此特点?
  (2)郁达夫评价,“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这篇《春》“美”在何处呢?
  这样,微课就抓住了主要內容,能够面向大多数的学生。
  3.落实学法教学。
  微课借助媒体进行教学,由于受特定的时空影响,时效性比较有限,有时候教学效果不如面对面的教学。但借助微课进行学习,学生有大量的自主时间。在这些时间里,我们如果能够教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学生就可以自主学习。如此,学生既便于巩固线上学习的效果,还可以学以致用,扩大学习范围。
  对微课的学习任务,教师不能仅仅给出标准答案,最好能够给出答题路径。例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微课,我们在给出学习任务“请你仿照此诗,尝试创作一首诗歌”之后,还要给出“写作支架”,即思考路径或写作提示来帮助学生:
  首先,确定自己创作的诗歌的主题,主题要集中而明确。其次,选择一组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意象,通过不同意象的组合来表现诗歌意境。再次,注意抓住意象的特点,精心选择修饰语来表现意象的特点。从次,修改诗歌,尝试变换个别词语、句式,营造陌生化的效果,使诗歌更加灵动。最后,出示例文,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引。   4.精练的教学表达。
  在微课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得体、精练,特别要善于借助屏幕等辅助手段,清晰传达出教学的内容。“不管您的主题或课目多有趣,为了让您的观众能完全投入,您还必须具备令人印象深刻的陈述技巧。”[2]
  教学内容要分层陈述,对于重要的内容,要借助屏幕用红笔标注清楚,便于学生掌握。例如制作《如何阅读游记散文里的叙述》微课时,就可以把许多重点知识标在屏幕上,并有几分钟的暂停。例如:
  这段文字描写了作者第二次去看壶口瀑布的场景。
  作者是按照“沟底→石床→细沙→河心→河→深沟→龙槽→槽头”的顺序来叙述的。他边观察边行走,是按照移步换景的行踪来写的。
  补充后的句子显示了文本衔接的最初面目,清晰地恢复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从文段中,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壶口瀑布,这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基础。
  作者用一个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眼光去领略、欣赏、感受大自然中层出不穷的美景。
  这儿段文字涵盖了本节课的教学要点。通过标注和暂停,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揣摩,学习。
  5.丰富的练习。
  在微课教学中,师生虽能闻其声,见其面,但只是虚拟的声音和画面。要想落实教学内容,我们就要靠丰富的练习去巩同。微课的作业宜采用菜单式、分层式、探究式。作业形式丰富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的效果就有了保证。
  例如,学习了游记单元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圈画出其余三课的游踪,并补充作者省略的游踪,恢复作者原初的行文思路。这样既巩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又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而微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业可以这样设计:先教给学生这两篇文章的文本图式;然后让学生按图索骥阅读同类文章;最后让他们“依葫芦画瓢”,学写“冠状病毒是怎样侵害人的身体的”。
  6.有效的评价。
  没有评价的教学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效的评价能够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有效的作业可以扩展微课的时空,丰富微课的内容,巩同学到的知识。例如,针对九年级的写作复习微课,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按类别整理自己写过的作文;针对本市中考作文题,想想看,这道作文题和哪个写作知识点是对应的。上述作业有效落实了微课的学习目标,并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层设计,针对性强。
  四、高效微课的几点启示
  1.以学生为本位。
  微课是基于学生导向的教学,我们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关于主题的知识。学生要承担更大的学习责任。“学生承担责任,对策略作出重要决定。”[3]学情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
  2.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
  “为了让学生用技术学习,教师必须接受并学习新的学习模式。”[4]我们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要接受新的技术,拓展新的学习方式,与时俱进。
  3.注重课堂效果。
  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追求教学效果,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测评。“评估的程序始于教
  育计划的目标。因为评估的目的就是要看这些教育目标在多大程度上被实现了,因此有必要采用一些评估程序,以找到每种主要教育目标所隐含的每种行为的证据。”[5]
  这样,微课就能够精准聚焦学科内容,让学生拾级而上,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的学习,微课提供了另一种渠道和可能性。
  (作者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美]格兰特·维金斯,杰伊·麥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闫寒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1.
  [2][美]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n.深度学习的7种有利策略[M].温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5.
  [3][美]戴维·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M].任友群,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0.
  [4][美]戴维·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M].任友群,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
  [5][美]拉夫尔·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117.
其他文献
一、教学设想  《送友人》是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第六单元中的一首古诗。这首送别诗的场景充满诗情画意,感情真挚动人。诗人李白对友人难舍难分的情谊主要通过“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班马”六大意象进行表达。本微课以课前自读、问题设置等方式解读这六个意象分别是怎么表达惜别之情的,侧重对“落日”和“班马”两大难点进行精讲。希望通过对意象群的解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
期刊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智慧就在于如何把“传道”“受业”和“解惑”这三个方面落实在课堂之中。真正能把这三个方面做好,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學习和反思。我在阅读了刘良华教授《教师专业成长》一书后,很受启发,由此联想到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三个比喻。如果教师能发挥这三个方面的指导作用,那么教学将更有智慧。  一、学习就是“打游戏”  许多人喜欢打游戏,乐此不
期刊
江苏省徐州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由全国优秀教师牛树超主持,现有成员24人,来自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区、贾汪区的9所初中学校。  培育站以语篇学视域下的文本解读策略为主要研究内容,致力于构建精准文本分析之下的高效课堂、深度课堂,力求在统编教材体系内构建完整的语篇解读策略以及完善的课堂操作体系。培育站课题“语篇学视域下的文本解读策略”為江苏省教研室第十三期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刊发在《江苏教育》
期刊
当班主任并不难,难在当好班主任。魏书生说:“我是班主任爱好者。”对这句话,笔者深有同感。班主任工作有重复经验的事务性劳动成分,但本质上是需要创造力的技术性工作。面临新问题,永远是班主任工作的常态。从事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精力的付出,更是智慧的投入。班主任的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源于教育智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当好班主任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从一无所知到积累一定的经验,再到理性运用
期刊
黄静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课以“扣住关键词记事”为核心目标,在教学准备、课堂实践和教后反思等方面,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参照。  一、教学准备依据扎实的统计分析  语文教学容易流于感觉化,原因在于很多学习内容不容易量化。黄老师以一次期中考试的作文成绩作为基础数据,并且扣住相应的评价标准,提醒学生自我对照,体现了作文教学的客观性和差异性,同时彰显了“问题”意识,即考场评价不高的文章普遍存在“关键
期刊
近期,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开展了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观摩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新授课——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师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调整常规教学顺序,以观察探究、交流表达、思维碰撞、方法提炼、思想引领的参与式学习形式开展教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呈现部分教学片段,并就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谈几点体会,与同行交流。  一、教学片段展示及赏析  1.以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  片段
期刊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1中的学习技能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是Facts and opinions。区分事实与观点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因此,本课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区别事实与观点,积极思考,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就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
期刊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注定是个不寻常的年份。各行各业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教育行业也迎来了巨大变革。传统的授课模式纷纷被调整为网络教学。其实,网络教学并非新事物,只是,以前的网络教学仅仅算是普通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现在,为增强授课效果,学校给在家学习的学生制订了作息表,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考勤方法。网络教学的两种主要模式——录播和直播,也被穿插交替进行。  从笔者所在学校的作息表安排中可以看出,
期刊
摘要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需要家校合作。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力量,积极策划家校互动方案,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和社会为支撑的育人生态环境。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家校共育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一、情智赋能,多元供给  1.深入研究,优化机制。  机制的建构和运行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研究项目开展的保障和前提,为此,
期刊
摘要  诗词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吟诵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在想象中培养审美能力,在探究中提高思辨能力,在拓展中促进文化传承,这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存在着彼此交融与渗透的关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古诗词 教学实例  诗词曲意蕴深远,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象的特点,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联想想象中,感受审美的意境;在质疑探究中,领悟作者复杂的情思;在拓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