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精神的自我放逐与回归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主要歌颂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精神。结合历史发展,研究《鲁滨逊漂流记》主题的深层次意图,小说带着歌颂新兴资产阶级勇于开拓、海外冒险的历史使命。从鲁滨逊的三次航海、荒岛求生、返回家园的三部曲来看,正是世界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下,大众精神的自我放逐与回归的精神旅行与冒险,这正是作品被当作现实主义文学之奠基与后殖民批判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大众精神 历史使命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他在1719年完成了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一直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关注他成功塑造的鲁滨逊的荒岛经历,通过乐观有勇气的主人公的努力、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在论者看来,在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发生的前夕,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领先地位的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利用国家政权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在此期间,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无疑在文化上与政治上相呼应,共同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将《鲁滨逊漂流记》置于历史与文学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研究其历史使命,探究时代下的大众精神,对研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一定会更有助益。
  一 第一部:航海——被忽略的历史使命
  《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写的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他在巴西买了种植园。国内研究者往往认为该部分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在将英文本翻译成中文时常忽略或者以内容概要代之。表面上来看,这是鲁滨逊荒岛经历的前奏,交代鲁滨逊生活的年代、生活环境和早期的生活经历;其实,正是在这时代变迁的环境下对海外贸易与航海的描写,使整个《鲁滨逊漂流记》具有了歌颂新兴资产阶级勇于开拓,海外冒险创业的时代使命。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文化上的渲染与支持,因此资产阶级和政府鼓励开拓海外殖民地,需要歌颂和赞扬新兴资产阶级海外冒险的创业精神。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革命上台的政府是资本家的代言人,他们上台后的主要政策就是大力促进工业的发展,为此不惜一切代价,而工业发展的后果便是需要更大更广的市场以进行海外贸易。此时的英国在政治上、经济资本上、航海技术上都鼓励大众进行海外拓展、勇于冒险的行为。恰在此时,《鲁滨逊漂流记》出现在英国大众的面前,因此获得了巨大成功。从《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来看,著作承担了鼓励和激发新兴资产阶级勇于开拓、海外冒险创业的时代使命。
  其次,在文化上打破对未知世界的畏惧。对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各阶层来说,尽管对探索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但是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畏惧。之所以对未知世界充满畏惧,不在于未知世界的发达,而是对未知世界的野蛮的畏惧,对未知世界恶劣的环境的畏惧,以及对探知未知世界可能失败的畏惧。资产阶级需要在文化上打破对未知世界畏惧的大众心理,赋予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文化历史使命。
  再次,冲破家庭、阶级地位的束缚。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虽然开始向资本主义道路健康发展,但是在文化上、观念上,家庭、阶级地位的束缚始终没有彻底解决。《鲁滨逊漂流记》恰在其时,以海外冒险开拓的形式,在文化上彻底冲破家庭、阶级地位的束缚,这也是《鲁滨逊漂流记》为什么是欧洲小说史上的一个创举的根本原因。《鲁滨逊漂流记》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作品,跟作品所处历史时期是密不可分的:当时的欧洲普遍处于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凭借经济上的地位,十分渴望从文化上、阶级地位上打破原有的束缚。至此,鲁滨逊完成了冲破家庭、阶级对资产阶级发展的束缚的历史使命。
  最后,对资本积累与海外贸易的刺激。研究者在探究鲁滨逊海外冒险的精神时,往往将鲁滨逊的行为归结于双重性:一方面是新兴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的勇于开拓、富于冒险的精神;另一方面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心追求财富的心理动机。深入探究鲁滨逊精神的两面性,其本身带有对原始资本积累与海外贸易刺激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后来在文化上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人,哪怕是富人们大都生活相当俭朴,他们不是没钱,而是把钱主要用来再投资再生产。他们赚钱不是为了让自己过纸醉金迷的生活,甚至于不是为了让孩子过这种生活,而基本上是为了赚钱而赚钱。鲁滨逊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带着资本积累与刺激海外贸易的历史使命。鲁滨逊小时候“脑子里便充满了遨游四海的念头”,在这个念头下,鲁滨逊逃离了家去航海冒险,不幸被海盗抓住,做了俘虏,在苏里的帮助下逃了出来,以六十个比索卖掉了苏里,开始了不断的资本积累,这一历史使命在鲁滨逊买下巴西的种植园后凸显。当时,鲁滨逊已经拥有规模不错的庄园,几年过后,拥有三四千英镑的家财不成问题,但鲁滨逊“天生就是个自毁前程的人”,开始进行新的海外贸易,去偷偷贩运黑奴。当鲁滨逊一个人独处荒岛二十八年的时候,荒岛在他辛勤的经营下变成了颇具规模的海外殖民地。鲁滨逊的历史使命不仅是自己资本积累,还要承担资本积累的延续信,可见,《鲁滨逊漂流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从文化上与资产阶级政权政策相呼应,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文化铺垫。
  二 第二部:荒岛经历——大众精神的自我放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代表进步势力的资产阶级最关心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在文化上迫切需要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能代表中产阶级,去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普遍的英国民众认为国家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发展贸易。“给我们贸易就是给我们一切”“贸易是世界繁荣的生命”。因为贸易使制造业和航海业发展,使普通民众有工作,有衣穿,有饭吃,物资也因此能保持高价,并且可以维持高的地租,所以上层社会也得到好处。但是,英国资本主义革命本身便是以宗教思想为导引的革命,革命后的宗教思想的束缚和时代巨变下的大众被束缚的精神需要放逐。《鲁滨逊漂流记》便是时代巨变下的民众思想的一次自我放逐的写照。   首先,宗教思想束缚下的自我放逐。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虽然没有像法国等欧洲国家那样在宗教信仰问题上极端专制,但是对国教以外的新教教派和天主教信徒也是有种种限制的。新教教徒中的人多是中小资产阶级,他们要求合乎“革命原则”的政治体制,要求信仰自由。鲁滨逊便承担起大众精神在宗教思想束缚下的自我放逐。当鲁滨逊执意到海外去的时候,他的家人认为“上帝一定不会保佑我”:上帝真的会抛弃开拓冒险的人吗?人们一开始还是在宗教思想的束缚下的,连鲁滨逊也不例外。当船长要买苏里的时候,正当鲁滨逊犹豫不决时,船长提出“只要那孩子改信基督教,他就给那孩子写张文书,保证十年后就给他自由”,可见宗教思想对当时海外冒险的资产阶级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于是,当鲁滨逊一人来到荒岛时,对前景十分黯淡,几乎不抱什么希望的时候,宗教思想的束缚便逐渐的自我放逐,“有时,我也自问:既然上帝创造了人,却为什么要这样糟蹋人,让他们极端不幸,孤苦无援,万劫不复,让他们无论如何找不出像样的理由来为这种生活向上帝——这个人类的主——感恩戴德”。一上荒岛,面对恶劣的环境,鲁滨逊的宗教思想开始自我放逐,而且随着荒岛生活的继续,鲁滨逊开始了彻底的宗教思想的自我放逐,“我仅有三个居民,而他们却属于三个不同的宗教:礼拜五是一个新教徒;他的父亲是信仰原始宗教的吃人的生番;而那个西班牙人则是天主教徒。不过在我这国土上,我允许信仰自由。”这难道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后,广大中低产阶级向往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最好结果么?
  其次,时代巨变下的大众精神的自我放逐。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大众向往的思想自由、信仰自由、有阶层归属感的精神。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圈地运动”使大多数人失去土地成为工人,一些资本积累的中产阶级开始变成新兴贵族,需要引导大众进行海外开拓工业产品市场的冒险精神。而这种精神在鲁滨逊的荒岛生活中,进行了自我放逐,“他们这种你杀我,我吃你的行为,虽然野蛮而无人性,但与我却实在是毫无关系”。大众精神的自我放逐还在于对同阶层人的归属感,当鲁滨逊返回伦敦,面对帮助过自己的老船长,鲁滨逊的同阶层归属感的精神自我彻底放逐,“他自己处境不佳,却这么善良正直,这使我极为感动,尤其是想到他现在对我还这么真诚友善,我简直感动得要流泪”。
  三 第三部:返回家园——大众精神的回归
  《鲁滨逊漂流记》成功地将大众精神进行了自我放逐,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文化使命,与此同时,对大众精神的放逐进行了回归。随着鲁滨逊返回家园,大众精神又重归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这是《鲁滨逊漂流记》占据欧洲现实主义奠基作品的直接原因。
  首先,宗教思想的回归。随着对荒岛的开拓与征服,鲁滨逊自我精神进行了回归。在宗教上,鲁滨逊虔诚地选择了基督教。
  从鲁滨逊的宗教思想来看,他完成了宗教思想的悄然回归。这从他教化星期五的行为和言行中也得到了印证。
  其次,时代精神的重拾。总的看起来,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思想在促进资本主义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是有时代进步意义的,使处于资产阶级各阶层的大众重拾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为资本主发展,作文学上的呼应。鲁滨逊所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在当时还是进步的阶级,还在进行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保守的贵族、地主不事生产,坐享巨额地租收入,资产阶级组织着规模日益强大的工商业推动了社会发展。鲁滨逊所代表的重拾时代精神,在他六十一岁的高龄,他一直受“所有这一切对我毫无影响,至少还不足以抵御我想再次出海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简直像一种慢性病”精神的困扰,终于重新走上航海冒险的历程,其实是被赋予勇于开拓,永不满足的资本主义世界观。
  故事结尾,再次印证了《鲁滨逊漂流记》的历史使命,“我经历了七十二年变化莫测的生活,已充分领会隐退生活的价值,也完全明白在安宁中度过余生是一种幸福,所以我在这儿决定,要作一个比所有这些旅程更长的旅行准备了”,将本书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大众精神文化的所寄,深刻地勾画在哲学的思考中。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笛福,李智、艾文译:《鲁滨逊漂流记》,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
  [2] J·M·罗伯茨,李腾等译:《欧洲史》,中国出版集团,2013年版。
  [3] 南森·巴伯,周京京译:《欧洲史》,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4] 文聘元:《英国的故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5] 魏颖超:《鲁滨逊精神两面观》,《外语研究》,2003年第3期。
  [6] 许晓琴:《〈鲁滨逊漂流记〉:18世纪典型的殖民主义叙事文本》,《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罗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1912-1919年是一个历史过渡时代,而产生于这个时代的小说作品《玉梨魂》同样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过渡价值。本文将以该小说的艺术形式、主题思想为着眼点,探讨《玉梨魂》对传统的继承和突破,并分析小说文本中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折射问题。  关键词:《玉梨魂》 传承下的突破 历史过渡价值  引言  《玉梨魂》是由鸳鸯蝴蝶派早期代表作家徐枕亚创作的,在当时一经出版后,广受青年读者的喜爱,并成为民初
期刊
边缘不是世界结束的地方,恰恰是世界阐明自身的地方。  ——梭罗  一 天山是天边  在北疆行走的每一天,我都如梦如幻,宛若行走在天外。  在乌鲁木齐飞往阿勒泰的CZ6841航班上,跨越天山的一瞬间,我感觉自己整个身心都融入了天边,幻化成天山上一朵游走的白云,变幻成博格达峰上嶙嶙积雪,云与雪反反复复融合、重叠在一起,腾云驾雾的我便一步步走向了梦想已久的天边。  天山下那片万马奔腾的云彩是我吗?塔里木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探究《喜福会》小说中中国母女两代人在一个提倡多元文化的开放型美国社会,陷入各自“文化休克”现象的原因,并针对“病因”提出了有效的摆脱“休克”,融入主流文化的对策,以求减淡移民群体的文化迷失感。  关键词:喜福会 文化休克  引言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一词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在1958年提出来,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
期刊
(一)愚人节的邀约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样明媚的早晨,走在校园的小径,你与我擦肩而过。而你是否能够知道,走过去的我,复又转身,默默凝注你的远离。你总是一如既往的无知无觉,只留给我一个漠然的背影……  愚人节来了,如果我守候在那古老的天台上,你是否会愿意欣然前往?我需要从你口中得到答复,来揭示你,是否只是上帝给我开的一个玩笑……  倾心人  2007年3月31日  从传达室刚刚领来的信件摊开在桌
期刊
1   我是个爱洁净的女孩,习惯每天都去浴室。  学校的浴室是那种老旧的陈设,五六十平米的单间,只有十多个水龙头,为了能洗得痛快些,我都是避开洗浴高峰,趁着中午人少的时候去洗。中午浴室的开放时间是十一点半到一点半,我下午有课的话就吃完饭十二点左右去洗,而星期五我下午没课,吃完午饭便小憩一会儿,一点再去。因为我知道大部分学生都会在一点半去上课,这样那个时间段里就不会有什么人和我抢占龙头了。  第一个
期刊
前情提要:萧之杰的身世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多年来一直资助他的人就是李汉良。谢依雪请私家侦探吴畏帮忙调查萧之杰的情况,竟然带出四年前的命案。吴畏曾经是江都市刑警队的队长,却不知为何沦落到辞职的下场……    1  李副局长坐在办公桌后,嘴里吐出了一袅淡淡的烟雾,眼睛半眯着,注视着吴畏,慢慢地说:“这就是你的怀疑?就因为一个不知什么人打来的匿名电话,以及一张没写一个字的纸条?”  吴畏有不好的预感,但是
期刊
摘要 小说《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该小说以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社会为背景,讲述了海斯特的爱情悲剧,探究了宗教、伦理、爱情等社会问题。电影《红字》是根据小说《红字》改编的一部爱情电影,该片揭示了宗教制度对人性的压迫和异化,批判了宗教虚伪、道德沦丧、人性泯灭等。本文从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出发,从叙事方式、情节安排、人物形象等方面探究了电影《红字》与原著的差异。  关键词:《红字》 海斯特
期刊
摘要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西方十大情爱经典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内涵丰富,既表达了对工业文明摧残人性的批判,也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劳伦斯的爱情观和世界观。本文从和谐的缺失——康妮、和谐的失衡——克里夫·恰特莱、由《恰特莱夫人的情人》解读劳伦斯的和谐人生观等方面,对这部经典小说及作者劳伦斯的和谐人生观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恰特莱夫人的情人》 和谐人生
期刊
摘要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德首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这部小说中对两性的刻画持坦率而开明的态度,成功塑造了一位有着独立思想的现代女性主义者,并深刻描写了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主人公在不断找寻自我的过程中所感到的孤独无助和漂泊无根的内心感受。上述的种种均渗透着现代意识,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主义先锋者。其作品中深刻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想对此后的现代作家影响巨大。  关键词:《无名的裘德》 现代
期刊
摘要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经典之作,在该书中,斯威夫特首先借助夸张、象征、对比、反语等讽刺方法,深刻批判并揭露了存在于18世纪英国统治阶级中的诸多黑暗面以及当时社会环境中的诸多矛盾。本文在简要分析斯威夫特与其作品《格列夫游记》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格列佛游记》讽刺手法的运用,并对这部作品的讽刺语气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 讽刺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