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兮,归山水兮?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执教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总有一个困惑围绕心头,陶渊明到底是喜爱山水呢还是喜爱田园?乍看都一样,可是当你静下心来咂摸的时候,便会发现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爱田园者与爱山水者都热爱自然,但前者显然更像个农夫喜欢于自然中农耕劳作,而后者更像个旅行家喜欢在自然中游山玩水;且这种不同还必然导致他们笔下所抒发流泻的情感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在讴歌大自然时,也讴歌简朴的乡居生活,甚至还讴歌能供给他们衣食住行却消耗他们体力的农耕劳作;而后者只钟情陶醉于大自然美丽的山水,对于劳累耗力的劳动则嗤之以鼻。
  陶渊明显然不是后者,他在五首《归园田居》组诗中,或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或咏“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或唱“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甚至还以全诗吟颂: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对于乡居生活、对于农耕劳作,他由衷地喜爱。因此呼唤他“归去来兮”的直接因素就是发自心底的“田园荒芜胡不归”的诘问!
  所以我不相信他会在“农人告之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时,竟然还能瞅个空闲“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悠然郊游!我想起当年插队永安务农时的一段生活,离县城三十多里的大湖乡百叶车有一片距村庄两小时山路的烂泥田。因为杂交水稻尚未普及,当时各地的粮食产量普遍不高,所以当地的农民还不舍得放弃这块烂泥田,每年还要组织不少的强劳力前往耕种,只为获得一些粮食以使自己于青黄不接时不忍饥挨饿。陶渊明生活的年代,生产力水平自然更低,为弥补无米之炊,跑很远的路寻田(因远不能常去,故路常被荒草遮没,一时不知田在何处)耕种便是很普通的事,更何况陶渊明之西畴处于“窈窕之壑”,必须经“崎岖之丘”,因此借车舟助脚力去远处耕种也就成为稀松平常之事了,一点也不希罕。因为是春耕,所以一路所见均是春景,只是“欣欣向荣”之木,“涓涓始流”之泉正应着春时焕发着勃勃的生机,与曾“心为形役”的诗人相比,诗人惭愧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尚且能应时勃发,而仅有须臾之光阴、寄于天地间的自己真是白白浪费了许多大好时光,从而对“万物之得时”心生羡慕之情,感慨生命虚掷逆旅将终。他恨自己为口腹自役而从人事,也庆幸自己“实迷途其未远”,于是坚定要“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联系上下文,我以为上述理解才是陶渊明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情感,哪有什么消极之态可言!
  遗憾的是我查遍了各种资料,却都认为诗人是于农忙之际偷闲郊游,所以我困惑!陶渊明归田园兮?归山水兮?这个困惑我挥之不去。
  最为典型的当属教参所引吴战垒先生发表于《古文鉴赏辞典》中关于《归去来兮辞》的赏析文章,他对于“或命巾车……感吾生之行休”这一段文字做了这样的分析: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躬耕田园的生活,在作者笔下显然已被诗化,这与其说是写实,不如说是浪漫的抒情。“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写农事之暇,乘兴出游,登山泛溪,寻幽探胜。“崎岖经丘”承“或命巾车”,指陆行;“窈窕寻壑”承“或棹孤舟”,指水路。音节和谐优美,读来有悠游从容之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触景生感,从春来万物的欣欣向荣中,感到大自然的迁流不息和人生的短暂,而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思想。虽然略有感喟,但基调仍是恬静而开朗的。这一段承上启下,把笔触从居室和庭园延伸到郊原和溪山之间,进一步拓展出一个春郊事农和溪山寻幽的隐居天地;并且触物兴感,为尾段的抒情性议论作了过渡。
  在吴先生看来,陶渊明完全置繁忙的农事于不顾,终日寄情于山水。可是在生产力已达一定水平的今日,春耕尚且繁忙,而生活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东晋的陶渊明,照他自己说:“生生所资,未见其术”,怎么可能腾出时间乘“农事之暇,乘兴出游,登山泛溪,寻幽探胜”呢?如有,我们为何读不到陶渊明的山水诗呢?再者,凭借陶渊明的智慧,他怎么可能既已写了自己闲暇时“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的游览,又怎么会再重复展示于农忙时的游览呢?且陶渊明闲暇时尚且足迹所涉亦不过“策扶老”可至之遥,又怎么可能反倒于农忙时驾车棹舟“登山泛溪,寻幽探胜”呢?“幼稚盈室,缾无储栗”的他,绝无此能力与雅兴,否则,也用不着为“口腹自役”而从人事了。所谓“巾车”与“孤舟”,其实就是陶渊明远耕时用以助脚力的一般的车船。只是陶渊明因热爱农耕劳作,自然也就会诗意地美化自己的劳动,如同他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也如同庄周笔下的庖丁手舞足蹈踌躇满志的宰牛。而比较于春耕途中见到的万物勃发之春景,自然恨自己“心为形役”之失足了。而于此时顿生“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之感慨,更让我们感受到陶渊明内心对自己终于“归去来兮”而涌动的欢乐与兴奋了。
  综上分析,我以为陶渊明真的很热爱田园生活,是个彻头彻尾的田园诗人。而非终日游山玩水多少有些颓废的山水诗人。所以《归去来兮辞》所抒发与表达的应当是归田园的欣喜与欢乐以及决绝尘网终身“植杖耘耔”“乘化归尽”的志向。正如吴先生所说:“这是作者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结论”,它“确乎发自内心,而且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引身而退的痛苦反省,带有过来人正反两面的深刻体验”,其思想深度,绝非“消极”二字可以涵盖。
  [作者通联:福州一中]
其他文献
去年,我校两位教师为准备市级讲课比赛,先后奉献了两节公开课。两位教师各有所长,评课老师们莫衷一是,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我们先来看看两位老师的上课思路。  第一位教师上的是鲁迅的《故乡》一课。他上课的思路很传统,主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展开。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人物的手法,从而分析出人物形象,再通过探究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揭示文章的主题。这样的课,可以说是上得“四平八稳”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已然十分发达,但人类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有渴望飘荡的生命能找到得以安放的居所。让生命安宁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因为城市具有暂时的偶然性,没有稳定的元素供人体味,也就没有固定的文化形态,所以在其意义上不能承载起精神之乡的功能。而乡村以其独有的特质,似乎可以作为生命的最后归宿。刘亮程在一次访谈中也曾说过:“中国人共同的故乡是乡村,乡村既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生存
教学目标:  1.体会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  2.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理解“境由心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金庸说,大陆“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有人略作统计,说汪曾祺在其作品中提到的美食不下于300种。更有一类“直接点题”的作品,譬如《汪曾祺谈吃》《吃食和文学》《四方饮食》《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美食各具特色,但令他最难忘怀的,恐
2016年8月12至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创新:语文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京师学堂顺利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康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周作宇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学术委员会第六届理事长周庆元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施仲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
《求乞者》《影的告别》都写于1924年9月24日,又一同发表于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上,说二者是姊妹篇,并不为过,两首散文诗在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惊人地相似。  一  可以肯定地说,这首诗创作的最根本的动因,是“兄弟失和”。但鲁迅绝没有将诗的全部内涵停留在家庭背景的层面,而是借此深入地思索并探讨了更为深刻严峻的社会问题,揭示了造成鲁迅思想苦闷彷徨的原因。  作为周家的长子,鲁迅倾尽心力维护家
传统文化,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  传统文化有着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依附载体:名山大川、寺庙建筑、工艺美术、文化典籍……它们在其各自生发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
日前,笔者参加某市名师赛课观摩活动,参赛课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在底层”这一专题中的《汪大娘》。几位参赛者在授课时,均将文本的解读止步于借助汪大娘“正直、质朴、宽厚,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少见形象”,讴歌了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身上的可贵品质。的确,这一解读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以为,这仅仅是浅层的解读,远没有触及文本的本质,名师们还应该向文本及作者心灵更深处漫溯。  我们知道,《汪大娘》被称为
一、直面现状:集体之失语  幽默”(humour)一词自从被引入汉语词汇以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从坊间普通的玩笑话,到文人笔下的幽默小说,无不表达着人们对幽默的喜爱与钟情。在国内,幽默文风早已成为部分作家的自觉努力和不懈追求:林语堂、钱钟书、梁实秋、王蒙、孙绍振……尽管这些幽默作家们的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睿语机智却给我们带来美的愉悦与享受。不幸的是,以幽默风格见长的选文却在母语教科书中出现较
《师说》“其可怪也欤”句的译文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常见的就有以下五种:①这真值得奇怪啊!②真可(或“值得”)奇怪啊!③这不是很奇怪吗?④难道不值得奇怪吗?⑤“哪里值得奇怪啊?”或“难道值得奇怪吗?”前四种意思基本相同,可统称为“奇怪说”,第五种意思与之截然相反,可称之为“不怪说”。笔者认为,“不怪说”比“奇怪说”更科学,更正确。  首先,从字词落实来看  “奇怪说”几种译法或多或少都存在
《陌上桑》是汉乐府名篇,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赵宋时的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将该诗收入《相和歌辞》。它是中国民歌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一曲美的赞歌。全诗共分三解(解为乐歌的段落,本诗的乐歌段落与歌词内容的段落大致相合),第一解写罗敷采桑,主要表现罗敷惊人的美貌;第二解写太守邀乘,叙述太守觊觎罗敷美貌,要跟她“共载”而归;第三解写罗敷夸夫,以打消太守的邪念。 民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