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科,如何上好实验教学课,形式之多,方法多样,贵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是课堂气氛难以控制,或是课堂秩序井然,根据我近几年来科学课堂的教学实践,当实验中研究的问题一个人难以完成,需要寻求别人的合作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它既能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整体的实验教学水平。我的做法是:
一、让学生课前去收集学习的材料,课中展示。
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花》时,为了让学生比较各种花的结构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花的哪些部分与繁殖有关,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收集有关资料。内容包括你能收集到多少种花?是什么花?它们与油菜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有萼片、雄蕊、雌蕊吗?并能仿照课本中的表格自己设计一张对花蕊的观察统计表。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各自交流,阅读收集的资料,然后再推选组长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就比空无一物的纯教师讲解好得多,同时学生的研究兴趣也调动起来了,每位同学在小组活动中也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二、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小组合作研讨,设计好实验记录表
在以前的实验课教学中,有的老师是采用教师讲实验内容,学生听;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学生看;教师问实验结论,学生回答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平时实验教学中,注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先通过阅读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研讨、交流,完成老师的实验报告记录表。如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时,我把实验名称、目的、所需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设计成空表格,在上课时候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通过阅读、实验、研讨最后共同填写好本张表格,教师只在行间巡视,对个别小组在合作讨论中发生分歧时老师也可参与学生合作,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小组合作意识。
在这个实验中,各个小组通过合作研讨完成实验记录表中的每项内容后,很容易得出实验的结论: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同学们都感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
三、充分发挥实验材料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
要重视用实验材料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要选择有足够数量的材料。做实验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以前上科学实验课时,有的老师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往往只落在个别同学(实验小组长)手中,针对这个问题,对于分组实验我都根据实验的要求,尽可能的让每位学生都能有经历实验的机会。课前要求学生自己要准备足够的材料。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导体和绝缘体》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应该准备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以及多种不同的材料等。在用不同材料进行检测时,也可以和小组的几个同学进行合作,这样既能保证学生人人动手,又能保证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
2、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所谓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就是指能揭示科学概念的材料,它能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相关的科学规律。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时,为学生准备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这三种液体,并且要求在可乐瓶的底部钻孔的大小要相同。液体的多少要相同,倾斜的纸板高度要相同,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这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能自行发现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这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一些。
总之,作为一名科学老师,要知道因为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以及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就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当我们看到: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目标,大家分工合作,协调有序。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就算成功了。
【作者单位:淮安市王兴镇中心小学 江苏】
一、让学生课前去收集学习的材料,课中展示。
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花》时,为了让学生比较各种花的结构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花的哪些部分与繁殖有关,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收集有关资料。内容包括你能收集到多少种花?是什么花?它们与油菜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有萼片、雄蕊、雌蕊吗?并能仿照课本中的表格自己设计一张对花蕊的观察统计表。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各自交流,阅读收集的资料,然后再推选组长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就比空无一物的纯教师讲解好得多,同时学生的研究兴趣也调动起来了,每位同学在小组活动中也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二、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小组合作研讨,设计好实验记录表
在以前的实验课教学中,有的老师是采用教师讲实验内容,学生听;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学生看;教师问实验结论,学生回答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平时实验教学中,注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先通过阅读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研讨、交流,完成老师的实验报告记录表。如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时,我把实验名称、目的、所需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设计成空表格,在上课时候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通过阅读、实验、研讨最后共同填写好本张表格,教师只在行间巡视,对个别小组在合作讨论中发生分歧时老师也可参与学生合作,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小组合作意识。
在这个实验中,各个小组通过合作研讨完成实验记录表中的每项内容后,很容易得出实验的结论: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同学们都感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
三、充分发挥实验材料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
要重视用实验材料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要选择有足够数量的材料。做实验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以前上科学实验课时,有的老师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往往只落在个别同学(实验小组长)手中,针对这个问题,对于分组实验我都根据实验的要求,尽可能的让每位学生都能有经历实验的机会。课前要求学生自己要准备足够的材料。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导体和绝缘体》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应该准备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以及多种不同的材料等。在用不同材料进行检测时,也可以和小组的几个同学进行合作,这样既能保证学生人人动手,又能保证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
2、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所谓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就是指能揭示科学概念的材料,它能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相关的科学规律。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时,为学生准备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这三种液体,并且要求在可乐瓶的底部钻孔的大小要相同。液体的多少要相同,倾斜的纸板高度要相同,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这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能自行发现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这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一些。
总之,作为一名科学老师,要知道因为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以及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就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当我们看到: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目标,大家分工合作,协调有序。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就算成功了。
【作者单位:淮安市王兴镇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