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曲难忘》中钢琴音乐的魅力展现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一曲难忘》中引用了大量的肖邦钢琴作品,这些钢琴作品对于推动情节的发展,表达主人公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电影中钢琴作品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对《一曲难忘》中肖邦钢琴作品的美学特征和情感体验进行详细的分析。
  电影《一曲难忘》描述的是肖邦先生的故事,讲述了其经历爱情、事业、国家等事情后所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因为该电影引用了大量的肖邦先生钢琴作品,因此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一、《一曲难忘》电影概述
  电影《一曲难忘》在1945年上映,由查尔斯·维多执导,该电影获得了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多项提名。电影讲述肖邦在波兰战乱后逃往巴黎,在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鼓励和帮助下,肖邦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决心用演出收入援助祖国战士,直至因病痛而结束生命。该电影也是一部音乐教学素材,因为影片当中引用了肖邦的大量钢琴作品,使得电影的音乐审美价值极高。
  电影《一曲难忘》一开始展现是少年时期的肖邦,伴随其出场的是《小狗圆舞曲》,此时的他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活泼少年,还没有经历战乱。影片中间描述的是23岁的肖邦,此时的他结识了李斯特,也因此和音乐结缘,常常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影片最后描述的是肖邦使用钢琴歌曲来鼓励革命者,通过钢琴曲将革命者的勇敢表现了出来。
  二、《一曲难忘》中肖邦钢琴作品的美学特征
  要想深刻地感受电影《一曲难忘》中钢琴音乐的魅力,必须清楚钢琴作品的美学所在,这需要加强对电影中钢琴作品美学特征的认识和解读。在历史发展中,人们一直追求美学的真善美。艺术创作可以将真实的事情以及人类精神反映出来,因此,加强对肖邦钢琴作品中的美学特征分析至关重要。
  电影《一曲难忘》中,肖邦钢琴作品的美学特征主要有三点,分别是旋律美、意境美和爱国情怀美。
  (一)旋律美
  首先,肖邦的钢琴作品呈现了旋律的抒情美。肖邦善于使用优美、清新或激扬奋进的表现手法,将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其次,肖邦钢琴作品的旋律美还表现在旋律的变化美,在其钢琴作品中,旋律的发展是非常灵动的,既可以进行婉转的低音吟唱,也可以像山洪一样嘹亮。所以说,肖邦创作的钢琴作品旋律变化非常大,并且呈现美的特点。
  电影《一曲难忘》中大量使用肖邦的钢琴作品,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情感,表现情节,带给观众良好的视听体验。
  (二)意境美
  肖邦的钢琴作品中呈现出意境美的特点,因为肖邦在创作钢琴作品时,非常注重营造气氛。比如,《降D大调前奏曲》就是肖邦根据与爱人在西班牙的生活所创作,表现了他们的浪漫生活。这首曲子被后人称为“雨滴前奏者”,这是因为肖邦通过音符的变化,使听众仿佛看到雨水滴落在屋檐的场景。所以说,肖邦的钢琴作品具有意境美的特点。
  《降D大调前奏曲》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演奏,每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情感都不同。第一部分主要表现了肖邦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用降D大调的音程来模仿滴答的雨声,活泼俏皮的雨声表现了肖邦的喜悦之情,体现了肖邦和爱人之间美好的爱情。第二部分使用比较低沉的声音,用重重的和弦表现雨声的变化,小雨逐渐变大,天空开始轰鸣。这些声音的变化寄托着肖邦对于人生的思考。此时,肖邦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国家处于战乱中,因此他将原来的降D大调转变为升C小调,突出了忧郁的意境。在第三部分,肖邦营造了更加平静的意境,与第一部分的活泼欢快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肖邦对人生的思考。
  (三)爱国情怀美
  电影《一曲难忘》描述了肖邦的一生,其遭遇了战乱,因此其创作的钢琴作品具有爱国情怀美。电影中引用的《降E大调波兰舞曲》就是肖邦歌颂爱国战士的钢琴曲,前奏的旋律极为豪放、勇敢,突出了波兰革命者勇于献身的精神;中间部分则采用低音演奏,情绪高亢、威武,表现了肖邦对战士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热爱。
  三、《一曲难忘》中肖邦钢琴作品的情感体验
  (一)《降A大调波兰舞曲》的情感体验
  肖邦的钢琴作品创作受到当时波兰社会的影响。肖邦很热爱波兰舞曲,对于波兰舞曲的研究十分深入,由此可以看出肖邦对于国家的热爱之情。
  《降A大调波兰舞曲》是肖邦在得知自己的战友牺牲后创作的,体现了其悲痛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战争的愤恨、对祖国未来的担忧。电影《一曲难忘》中,肖邦虽然离开了祖国波兰,但是内心依旧牵挂波兰。《降A大调波兰舞曲》一开始的基调是活泼、紧张的,展现了战士勇敢战斗的场面,后来基调又转变为激烈和庄严,表现了波兰人民勇敢抗争的精神,再然后基调转变为激昂,营造了激烈的战争场面。《降A大调波兰舞曲》是肖邦的经典作品,歌颂了波兰人民的勇敢。
  (二)《革命练习曲》的情感体验
  《革命练习曲》是肖邦在得知华沙起义失败后创作的。该钢琴曲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是肖邦在为公爵家的晚宴进行演奏,而公爵让侵略者上座,这让肖邦不满,于是他愤然离去。该钢琴曲表达了肖邦的爱国情怀,能有效提升电影的感染力。
  (三)《小狗圆舞曲》的情感体验
  《小狗圆舞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只小狗。肖邦和爱人共同喂養了一只小狗,小狗每天都会绕着自己的尾巴转圈。肖邦将这个情景表现在音乐上,创作了《小狗圆舞曲》,因此,该钢琴曲的演奏基调非常愉悦、和谐和淡然。
  在影片中,该钢琴曲伴随少年肖邦的出现而响起,此时的肖邦是充满活力的,生活是安逸的,后来,该钢琴曲在波兰人被捉的片段中再一次响起,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性和冲突性。
  (四)《降E大调夜曲》的情感体验
  肖邦的夜曲创作主要是受费尔德夜曲的影响,《降E大调夜曲》的旋律甜美、温暖,主要是温和的低音,音调十分和缓、抒情,给人十分安详的感觉。该钢琴曲是肖邦的经典之作,被很多人熟悉和演奏。该钢琴曲在电影《一曲难忘》中主要出现在肖邦与女友的爱情生活中,突出了他们爱情的甜美。
  (五)《幻想》的情感体验
  《幻想》是肖邦最为著名的即兴创作作品之一,是在他24岁时创作的,但是直到他去世后才被人们发现。《幻想》和莫舍列斯的其中一首曲子非常相似,但是《幻想》对于演奏技巧的要求更高,演奏难度比较大,其表现的内容也比较深刻。在电影《一曲难忘》中,该钢琴曲是肖邦参加完革命者聚会后在宴会上弹奏的,表现了肖邦参加革命的决心。观众可以在欣赏该钢琴曲时,感受到波兰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四、结语
  电影《一曲难忘》再现了钢琴家肖邦的一生,在电影剧情的发展中,钢琴音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影片重要的组成部分。影片大量引用肖邦的钢琴作品,不仅彰显了肖邦在钢琴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也突出了肖邦的爱国情怀,展现了肖邦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作者简介:李科(1983-),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钢琴表演。
  基金项目:重庆社会科学规划“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体育发展研究”(2019YBKZ17)。
其他文献
寓言性和虚构性是小说的两大文本特征。陈忠实在长篇小说《白鹿原》中以“白鹿”作为意象中心,创作了许多具有不同审美意象的个体,创造了一个具有整体象征意义的寓言。分析“白鹿”意象可以发现,作家将构实与构虚相结合,赋予多个寓言主体同一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个性化表达。这种虚构形式的完整性和寓言主体的多样化,丰富了小说的象征内涵和主题意蕴,体现了陈忠实在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反思。 
期刊
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序幕。在西方潮流的推动下,日本涌现了一批女性作家,最有代表性的是樋口一叶,她的小说是区别于男性话语的女性写作,表达了女性的追求。樋口一叶笔下的人物均以女性为主角,书中的男性并未作为主角出现,只是作为女性的衬托与补充,但是男性的言行反映了日本传统社会中父权及夫权对女性的迫害,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来分析女性的生活状况,探讨其思想变化与抗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樋
期刊
本文通过研究20世纪末美、英两国的知名作品及其文学表现特点,分析此时期美、英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大众心理,并具体剖析文学对社会的导向作用,实现对美、英两国特定时期社会和人文概况及其发展方向的了解与掌握,为21世纪的文学发展提出期望。  一、《美国牧歌》:破碎的美国梦  (一)作品简介  世纪之交时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发展速度与经济技术实力领先其他国家,但是在其经济极度繁盛的阳光下也有许多的阴影
期刊
毛姆对社会和人性洞若观火,还是个中国迷、“老庄”迷。他创造的斯特里克兰,并无生存困境和身份焦虑,却毅然抛弃世俗幸福,不为名利,只为精神自由,为追求绘画艺术,演绎了一则让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的现代神话。  一、毛姆与道家思想的因缘  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老子和庄子是其代表人物,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是老庄学说的核心思想,也是
期刊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将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置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伦理现场之中,分析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导致传统家庭瓦解的,进而分析男主人公“弑子”与女主人公“娜拉式反抗”的伦理选择,前者违背伦理却重获伦理意识,后者符合伦理却要付出生命代价。耶茨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辛辣讽刺,通过重构伦理秩序为读者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理查德·耶茨是美国尼克松时期的伟大作家,始终
期刊
20世纪20年代初,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作为早期蒙太奇学派重要的一员,提出了著名的“电影眼睛”理论,该理论成为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眼睛派”。本文在结合相关作品的基础上,阐释了“电影眼睛派”的相关理论及其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实践应用,并对纪录片的本质、拍摄手法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一、“电影眼睛派”理论与纪录片理论的关系  纪录片这一称呼,最早是由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
期刊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城邦建设而努力,但是在他临近70岁的时候,却被指控信奉新神、败坏青年,最后被判处死刑。在面对生命的选择时,苏格拉底无所畏惧,镇定而漫不经心地饮下毒酒,结束了他的一生。正是因为这样,苏格拉底的生命观成为西方文化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苏格拉底的生平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最繁华的伯利克里时代,但他的生活十分简朴。他热爱哲学,一生都在从事“爱智”
期刊
鲁迅的《呐喊》与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都是极富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著作。关注底层社会里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发展是鲁迅与狄更斯作品的共同点,他们敢于对底层儿童的悲惨处境进行揭露。本文以《呐喊》中的名篇《药》与《雾都孤儿》为对象,通过比较鲁迅与狄更斯笔下遭遇生活不幸且性格不尽相同的儿童形象,感受两位文坛巨匠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以及对善良人性、思想觉醒的真切呼唤。  鲁迅与狄更斯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
期刊
反讽是西方文艺理论重要的诗学范畴,研究艾略特诗歌离不开反讽诗学。艾略特诗歌的反讽诗学不断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艾略特反讽诗学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自我反讽”;中期反讽“作为一种结构式”;晚期“反讽走向了哲学和宗教的抽象思辨”。《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为《情歌》)是艾略特早期反讽诗学的开篇之作及代表作,因此本文以《情歌》为研究对象,从主题、人物、意向、结构、语言五个方
期刊
《特命公使》是英国文学家威廉·戈丁尔创作的短篇小说,曾经被改编成剧本,并在电视上播放。这部短篇小说展示了戈尔丁常用的艺术手法,其主旨与长篇小说相同,是人们了解戈尔丁小说世界的通道,这对分析英美短篇小说“病态”文明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特命公使》简介  《特命公使》是一个趣味十足的寓言故事,作者通过轻松诙谐的口吻,讲述了罗马帝国时期,一位皇帝与天才发明家之间的故事。发明家和妹妹一起带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