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hang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着眼点在于创造符合学生个性的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开展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除了注意教室内视听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配备外,更应注重教师的举止和心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结合自身的实践体验,我从以下方面加以说明。
  一、点燃求知之火,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一致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靠重复的讲解,不如靠积极的情绪更易行。因此,激发积极的学习情绪,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有两种方法较有效而且易操作。
  一种是用生活实例激发兴趣。例如,语文教学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由于内容本身缺乏吸引力,没有小说的动人情节,没有散文的优美意境,语言以平实为主,几乎没有感情色彩,对于学生而言易于厌学。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给学生先谈些生活中的失误,如贫困学生写助学金申请,却没有详写理由,没有详尽地表明如何贫困,结果被拒绝提供助学金。如请假条的书写格式中“礼”字缺乏就会令对方感到不正式、不庄重,缺乏修养。又如一些借据的书写日期、借的钱物的归还日期都应写具体,否则往往会带来许多麻烦。教师要通过现实生活细节的联系描述让学生感到应用文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会用则可以巧妙地处理许多事务,不会用则耽误事情。
  另外一种方法是艺术引导法。教学技巧高超的教师善于缩小师生的心理差距,善于排除学生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因素,把学生尽快地拉回到学习状态中来。无论采取“提问式”民课还是“打比喻”和情景演示等导课技巧,根本目的都在于为学生架起通向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当然,其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教师必须淡化“师长”地位,以学生的“大朋友”的身份出现,才易于被他们接受,易于被他们认可。
  二、重课内,趣味导学
  导入新课要有趣味性,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取扰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确实,好的导语像优秀的演奏家弹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奇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像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因此要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导入新课。如教学《狼》一文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摹了这样一个场面:“暮色加深,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录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可是后面的密林深处还不知道潜伏着什么危险的动物。当你还处于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这时,有人发出了尖叫声。于是我让他们睁开了眼睛,我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我顺势引入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如临其境,加强了情感体验,震撼了心灵,从而得到了情感共鸣。
  三、关爱后进生,突出个性引导
  后进生知识水平低,学习吃力,一般情况下学习兴趣弱、意志差,注意力易分散,厌学,因此课堂上他们的角色安排十分重要。应尽力多给他们机会,如扮演角色、朗读课文及简单的问题回答。从这些渗透着师爱的细节中,后进生会感到自己有进步的希望。其次,要表现出诲人不倦的姿态,要在思想上承认人与人有差异。唯有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教师才会容忍后进生的“后进”,才有可能对后进生和颜悦色,亲切和蔼,才会允许他们出错,引导他们改正,甚至等待他们的进步,才会在他们回答问题“卡壳”时给他们“喂词”,板演时指点,难堪时替他们解围,这样,才能处处尊重学生个性,处处关爱后进生,处处体现师爱的博大。
  对优等生及中游学生,我们也应让他们在课堂上唱主角,在各个环节中体现出主动性。如:课堂上合作交流时,学习小组中的几人分工应坚持两条原则:(1)尽力“扬其长”。善于朗读的,主要表现朗读的才能;长于思考的,多汇报“悟”的成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有了解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才会事半功倍,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2)努力补其“短”。教学中要尽力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他们才会谦虚,才会容人,才能知道合作时友善相处。
  四、注意教学节奏,讲究课堂艺术
  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易感到疲劳和枯燥。课堂艺术性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把握节奏呢?经验告诉我们:适可而止,风趣幽默。戏剧有分幕,球场有暂停,大脑也要喘息,“久旱”需要“甘霖”,学完一个知识点,老师应暂停,或讲一个笑话,或即景作打油诗,或让学生静坐两分钟,可以做做小动作,互相笑笑,偷偷“赖”。
  五、重视体验成功,追求全在丰收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成功教育,让每个受教育者都有成功的信心。中学生可塑性强,若体验不到成功,便难以完成学业,难以接受充满失败感的教育。为此,我们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宽容学生犯错和出现反复犯错的现象。即使我们有“恨铁不成钢”的苦心,也万不可恶言恶语地打击,万不可为读书而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指出:“人性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因此,我们要奖励提问,奖励怀疑,奖励爱好,奖励进步,奖励一切有关于生活的创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奖励服从和权威,避免造就“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其他文献
1据美国一家研究咨询公司(SRConsulting)预测,机顶盒,尤其是与因特网联接以后将在数字电视的发展中起到非常突出的作用。SRI称,仅美国到2001年就将有500万数字电视订户。所谓机顶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人兽共患原虫病。该病对人类健康和动物生产带来严重危害,主要造成婴幼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致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美洲型毒株VR-2332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GP5基因特异性引物P1/P2,以PRRSVJL/07/SW毒株细胞培养物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成功扩增出GP5基因,然
阅读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语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积累,再现相似人生经历,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人生中去看。萧乾有阅读是用“库存”去兑取“现金”的巧妙比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一般来说,作品就是作者生活积累的艺术再现。因而,教师教授作品一类的作品,恰到好处地启用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情感上的共鸣,这对于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作品的语言、情感、内容、意境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1.启用生活,丰富积累
摘 要: 古典诗词是阳春白雪,愿意上一节诗词阅读观摩课的人很少,但是中国古典诗词纵横千古、多姿多彩。流连其间,我们既可以提高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情趣,又可以丰富文化底蕴、启迪人生智慧,所以把古典诗词发扬光大是当今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结合听课的感受谈谈对诗词阅读教学的想法。  关键词: 诗词阅读教学 培养兴趣 巩固兴趣 养成兴趣    前一段时间听了一位年轻老师一节诗词阅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这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语文教学的所有内容中阅读教学是“重头戏
由于滑石及其碳酸盐矿物和石英脉石在弹性、机械性能和形状之间的差异显著,滑石可用冲击回弹和弹性返跳的方法来选别,也可以用不同的磨碎和筛分(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筛孔的双层
为研究隐孢子虫鼠基因Ⅰ型(Cryptospotidium mouse genotypeⅠ)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特征,从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试验动物中心收集17-20日龄小鼠的粪便,收集的粪便样品使用蔗糖
Fc受体(Fc receptor, FcR)是一类能特异亲和免疫球蛋白Fc区域的免疫细胞表面分子。Fc受体通过与配体结合可触发和调控机体多种免疫学效应,是机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间的联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与深入,人们对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是说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悟,应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对此,我对阅读教学模式多方实践、多番思索,竭力改进,深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由“导、读、议、练”这四个程序组成并加以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的能力,使阅读教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