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写作教写作”意识提高作文讲评的有效性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d_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具有再认识和再指导的意义,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取何种方式讲评,怎样在讲评中使学生有所得,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這是语文老师不懈的追求。本文按照“用写作教写作”的理念,以“呈现、甄别、总结、修改、再写”五个步骤,以“半命题作文如何填好题目”为例,试图寻找解决学生作文低效的问题。
  “用写作教写作”是四川巴蜀中学杨宇鹏老师提出的作文教学观。他认为,其一,写作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其二,写作能力只有学生亲自实践方能提升。也就是说,学生应成为写作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和主人。
  一次作文,笔者又布置了一篇半命题作文:《不该丢失的》。
  以下是笔者以“四步法”来落实“用写作教写作”的理念,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半命题作文填题要注意的几个点。
  一、呈现
  笔者一改以往自己讲问题的做法,先请学生按座位顺序一个个到黑板上来板书上自己填题的内容,若所填内容与前面同学写的一致,就在该内容下以划“正”字作数。学生对这一做法觉得很新奇,课堂氛围一下子热闹起来,边看同学写的内容,边在下面唧唧喳喳议论,气氛甚是轻松。
  学生所写内容如下:诚信、良知、责任心、善心、勇气、笑容、独立思考能力、童年、青春、传统文化、理想、梦想、回忆、眼泪、钱、笔记本、羁绊、圆明园,等等。其中填“诚信” “责任心”的人数较多。
  二、甄别
  等学生写完后,我让大家思考,黑板上同学们所填的这些题目,你最欣赏哪个?理由是什么?学生立刻热烈讨论开了。归纳起来,学生的意见大致是这样:
  诚信、良知、责任心、善心、勇气、笑容:学生对这几个题目比较认同,认为容易写好,题意明白,一看题就明了写作中心,且有东西可写。
  童年、青春:这两个题目不好,不合逻辑,有同学提出“童年”“青春”的逝去是自然规律,不存在“丢失”这一说法。童年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成为过去式。
  传统文化、圆明园:填题太大,对这些内容了解得太少。
  钱、笔记本:看了这几个题目不少同学笑出了声,认为太小儿科,立意会肤浅。
  羁绊、回忆:比较抽象,令人费解,看了题目不知作者要写什么。有几个同学表示不理解“羁绊”的意思。
  独立思考能力:这个题目有新意,与众不同。
  最后,我请同学们结合上述讨论的内容,联系自己的作文,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半命题作文填题的注意点,要求做好记录,准备班上交流。随后的交流过程中,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教师也作了适时点拨。总结如下:
  要容易写作。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避免填上一些难写的题目。
  要符合情理、逻辑。所填内容要符合生活常理,不能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内容要积极。不能填上一些肤浅、消极、甚至不健康的内容。
  要避免雷同,力求有新意。
  填题不要过大。不要填自己都不熟悉的内容,补题的时候要尽量把题目具体化,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
  要内容明确。不要因追求新意填上一些令人费解的内容,写一些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三、修改
  修改是学生写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纠正自己写作中的一些错误而获得的启发,有时远比多写多练有意义。所谓马马虎虎写十篇,不如认认真真写一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要求学生把第二组中不该丢失的“童年”“青春”这两个题目进行修改,尽量保持题目原来的意思。因为有了之前的讨论,学生没费多大劲儿就认为可以用 “童真” “青春的朝气”去替换。
  四、再写
  写作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学生只有运用某种写作知识去写作,而且会用了,用好了,才能使说的能力得到训练。很多时候,这种训练须要反复多次,学生才能对这一写作知识彻底掌握。
  交流总结完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趁热打铁又布置了一个半命题作文题:《其实不容易》,要求课堂上填完,自己可以先多填几个,然后选自己最满意的上交,并说明理由。
  “一艺好学,一窍难得”,很多时候学生差的就是那一点点“窍”,而做教师的就要设法让学生开“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个盲点设计了这节讲评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茅塞顿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文讲评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出发,让他们积极参与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315201)
其他文献
中考在即,考生在基礎的夯实与技巧的把握上或许木已成舟。唯有作文,大有置之不安、倾之无术之感。为此,在教师的指导下,让考生在考前磨砺作文之刃,钝刀也会利三分。问题是,在中考之前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用易于记忆的话来总结,即“一‘洁’二‘新’三‘头尾’,内容形式俱用心”。  一、“洁”是指中考作文的卷面要整洁  现在,中考试卷一般采取网上阅卷。考生的作答需书写到特制的答卷纸上,通过系统的处理把每一
期刊
诗歌教学,其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气势之美,也在于运用诗歌的艺术之美来熏陶人的心灵,涵养人的性情。诗歌教学的这些价值必须落实到语文课程中来。我们怎样定位诗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地位,怎样架构诗歌教学的课堂结构,怎样推进诗歌教学的路径,让诗歌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中来,笔者借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来思考以上这些问题。  一、定位  首先,文本要讲究定位。每一篇文本的价值不
期刊
提到文言文的學习,步入初一的学生感觉新鲜又倍感困难。对于这样的一种学情,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进行深入思考的同时,更应该付诸行动“攻坚克难”。那么,怎样在初中阶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呢?一句话:从节奏开始!  一、以轻松的学习状态消除心理压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轻松的学习状态消解文言文学习的压力。尤其在文言文字义、句意、诗文思想的理解上,要以巧妙的方式
期刊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模块,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一起被写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有十几年了。在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今天,“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及其重要作用自不待言。然而,时至今日,有一部分教师,采用“放羊式”的方法,让学生自读一遍课文便草草收场。“综合性学习”课本身所固有的“个性”被严重消解,设计者的意图和这一模块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有的作用,被严
期刊
众所周知,人才的判断标准不仅局限于其专业技术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整体素质与修养。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时期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肩负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而且需要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融合德育教育,以语文教学为背景对学生展开德育教学。接下来,将按照本人的教学经验介绍以下几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学习模板  
期刊
语文阅读是一种“渐进式”的推动与发展过程。这种“渐进”集中地体现在——无论从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来说,阅读就是“潜移默化”的引领与“厚积薄发”的深入,都要历经一种“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的过程。而要快速有效地实现这种目标,就需有善教乐学的阅读环境、阅读心态和阅读过程。如何较好地确保这一前提条件,如何切实有效地构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从“情趣、开放、多元”基本要
期刊
信息爆炸的今天,中学生的眼界变得更开阔了,接收的信息量变得更丰富,头脑也变得更灵活了,所以,要求教师信息量更为丰富,才能“产生”更为吸引学生的兴趣点。初中语文课堂,教师的课堂提问技巧非常重要,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很有帮助。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的提问,问得巧妙,则瞬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相反,问得平淡或枯燥,则会削弱学生的智
期刊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需要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的。语文学科是一门传承经典文化的基础学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使得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升自我的精神认知能力,完善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教育阶段,应研究诗词中的用词含义、今昔对比、思想水平以及意境探究,在课堂讲解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从字、词以及句的角度
期刊
【设计说明】  《咏雪》是部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的第一篇,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遇到的第一篇文言文。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文中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寥寥 71 字,却鲜活地描绘出了谢安、谢朗、谢道韫三个人物,展示了魏晋名士洒脱、儒雅的气质和富有情趣的家庭生活情景。  根据学情和文本特质(《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期刊
学习古诗词是学习语文的基石之一,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它向我们展示世界,表达心灵,并启示真理。许多美妙的古诗词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唤醒深藏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然而,如今的古诗词教学现状令人堪忧。由于时代久远,古诗词的内容和形式都和初中生有着天然的“代沟”;教师“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更令学生对古诗词避之远之,重视文学常识介绍、时代背景的解读、诗词句意的串讲、主题思想的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