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谈亲人去世,12岁之前和12岁之后不一样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p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怕孩子接受不了,没告诉孩子老人去世的消息
  这一次,走进咨询室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妇,爸爸姓陈,妈妈姓安,而咨询的话题也很严肃,关于死亡。
  他们的儿子安安,今年8岁了,从小由奶奶带大,朝夕相处,感情很深。安安6岁时,奶奶因病去世,当时考虑到孩子还小,就没告诉安安,只骗他说奶奶回老家了。原以为孩子年纪小,随着时光流逝,孩子就会慢慢把奶奶忘了,可孩子总是缠着他们问奶奶什么时候回来,还说要去老家找奶奶。刚开始问得很勤,后来慢慢不问了,但孩子开始不爱见人,出现跟他年龄不相符的沉默,还突然就染上了吃手指的毛病,怎么改也改不过来。陈爸爸和安妈妈很焦虑,究竟告不告诉孩子他最亲爱的奶奶已经去世的事情?告诉了又怕孩子接受不了,不告诉,这个谎已经说了2年,孩子慢慢长大,也会有自己的判断力,究竟还能瞒他多久?
  亲人的去世,对12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相当于一场十级地震
  在心理学上,安安经历的事情称为创伤性事件,这个创伤不是指的躯体上的创伤,而是指精神创伤,而在创伤性事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亲人离去,第二是父母的离婚。
  家庭成员去世,对个人的影响无异于一场大地震,所有人都会有房屋倒塌的感觉。而类似于地震重建,每个人,不分年龄高下,也都需要有一个震后重建的心理过程,也就是和逝去的人要经历一个分离过程。而对12岁之前家里有亲人早逝的孩子说,他的心理创伤、破坏性是最大的,相当于一场十级地震。对12岁之后的孩子来说,也相当于一场七八级地震。孩子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失眠、封闭、成绩下降……
  经历这个事件,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失眠、做噩梦的情况,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性格发生逆转,社会行为发生封闭,不愿意见人。恐惧到极点时,每天都会痛哭,有时还会攻击、咬人,看着人上去就是一口,吃手指就可能是孩子内心压抑、情绪控制不住的一种表现,这些都属于创伤后应激反应。
  可以告诉孩子:奶奶已经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那是她自己的选择
  陈爸爸和安妈妈听到这里,不安地互相对看了一眼,陈爸爸忍不住插嘴了:“您的意思是安安很可能已经知道他奶奶已经去世了?那是不是我们应该索性直接告诉他?”
  我建议先不要直接告诉安安“奶奶已经去世了”,而是给他死亡的另外一个概念。比如可以用童话的形式告诉安安:奶奶已经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她在那里有自己的生活,她在那个地方比在这个地方要快乐,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你可以想念奶奶,但是她并不是很痛苦。多从感觉层面出发,从另一个世界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出发,这样孩子接受起来容易些。
  12岁之后再直接跟孩子谈生死:他已经离去
  那要一直继续瞒着他吗?要瞒到什么时候呢?
  可以在安安进入青春期前一年告诉他,也就是11岁左右。12岁之前,孩子的依恋关系还没完全建立起来,12岁之后依恋关系才会建立。这时孩子会和父母脱离,寻找新的依恋关系,比如找男女朋友或者与朋友发展出深厚的友谊。而孩子对生死的理解和依恋关系有重大关联。因此孩子12岁前后,也叫阴阳界,他对生死的理解会有极大的不同。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把依恋放到新的依恋对象上去。和12岁之前不一样,这时的孩子有一种寻求独立的巨大冲力,因此他会去寻求新的依恋。这种冲力带有一种虚无的安全感,只要抓住一个人就行,所以他对死亡的接纳度也相对高一些。所以,可以选择在临近青春期或青春期时,直接告诉孩子:这个人离去了,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在你的生活中不会再出现了,不管什么原因她死去了,这都无可避免,我们对她比较好的怀念就是我们好好活着。像对成年人那样直接跟他去谈,让他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他的亲人已经离去。
  面临亲人离去,12岁之前的孩子要格外关注
  对于12岁至18岁之间的孩子,面临亲人离去,痛苦可能反而没有12岁之前深。因此对12岁之前的孩子要格外关注,可以设一个以月为单位的观察点,看看孩子是否有一些创伤后应激反应发生以及出现。
  在美国,12岁的孩子如果经历亲人早逝,心理医生或者学校里的心理老师,都要陪伴一个月到三个月,要渗透到家庭里去,给他做抚慰和家庭治疗。中国还达不到这个条件,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和周围的亲人有更多的陪伴,尽量避免他独处,因为他越孤独,就越想念那个离去的亲人。再就是当他有哀伤或思念时,就要不断地跟他说“这个人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把这个人的离去用故事的形式合理化。
  18岁成年后,亲人离去的破坏性更大
  18岁成年以后又不一样。这时的依恋关系已经稳固,亲密度高了,这时的感情更深刻,破坏性会很大,痛苦也更长。经历亲人去世的创伤性事件后,在六个月到一年中,出现各种应激反应都是正常的,超过一年,就叫做创伤性应激障碍了,就需要心理咨询师的介入。与成人相比,小孩的张力相对要大一些。但成人会自我修复,小孩如果没有得到修复的话,留下创伤的概率很大,比如自卑。而且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对外人很抵触,会认为世界很不安全,与其他孩子相比,他可能会是一个自闭的孩子。内心封闭,不愿意打开,因为打开就是他的疼痛。
  帮助安安渡过这个特殊阶段,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聊到这儿,安妈妈低着头默默流泪,陈爸爸也努力控制着自己。我赶紧安慰他们,安安的年纪尚小,虽然经历了奶奶去世的创伤性事件,但孩子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家长、学校一起努力,多关心孩子,再辅以适当的心理干涉,完全可以帮助孩子安然度过这个特殊阶段。
  时间到了,陈爸爸和安妈妈起身告辞,并跟我预约了下次咨询的时间,说下次一定会把安安也带来。我也期待着下次的咨询。
其他文献
“最家长”QQ群里的“海天一色”颇为纠结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两天女儿回家后不开心,因为班里要好的四个同学都和她绝交了。看她不高兴的样子我很想帮她,可是又怕她以后会依赖我,因为听专家说过,孩子的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处理,家长不要干涉,否则孩子无法成长。可看女儿不开心我是真难受,尤其这两天,孩子情绪很不好,总盼着生病,不想去上学,我想听专家的话,又忍不住心疼女儿。也有专家说,孩子被孤立也没什么,说明
期刊
不替孩子做决定,但要帮孩子分析利弊  小学一年级暑假,很多同学参加了一个电子琴兴趣班。爸妈有天在另一个屋里嘀嘀咕咕了半天,然后郑重其事把我叫到跟前,和我讨论上兴趣班这件事。  妈妈说:对于要不要参加暑假的电子琴兴趣班,我和你爸决定尊重你的意见。但是首先我们想先了解下,你对这个兴趣班有什么想法?  我想了想,一片茫然。妈妈见我很茫然,于是说:我和你爸爸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你参加,可以学习如何弹电子琴,
期刊
曾经负责写演出的稿子,跑遍了北京各个大小剧场,可惜那时候我是未婚女青年,所以没看出亲子剧有什么好。伊姐出生后,才又想起了当年看过的那些亲子剧。  小朋友只能在演儿童剧的时候才能踏入剧场,其它一概演出,1米2以下都是谢绝入内的。所以想带孩子去看成人剧,然后一起探讨人生、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这不大可能。鉴于中国的电影没有分级制度,我对于剧场的这一规定也挺欣赏。常在电影院见到5岁以下的小孩儿,先不说家长
期刊
宝贝基本都不爱刷牙  “十个宝贝九不爱,还有一个是在玩”,这是对宝贝刷牙最贴切的写照。对孩子来说,刷牙时的感觉确实不那么舒服:水果味的牙膏想吃却不能吃,没味的更难吃;牙刷放进嘴里,嘴一张开,口水、牙膏泡、水就一股脑地往外流,想咽回去,一不小心又吞了下去;什么不刷牙会长蛀牙、长虫子,孩子哪管这个?  让宝贝学会刷牙,得分年龄一步步来  宝贝抗拒刷牙?没关系,咱们一步步地来引导。  1岁以前:擦拭期,
期刊
放养孩子可不是不管孩子,要有智慧的办法,智慧的胸怀。  有规则地放养孩子  只要说起儿子,齐学军总是忍不住笑,一半是因为自豪,一半是觉得儿子太皮,成长过程充满了太多喜感。  大学毕业之后,齐学军和老公许海滨被分配到了乡镇工作,生许鹏的时候,两口子都住在乡镇里,公公婆婆爹爹妈妈都不在本地,齐学军产假休完就在当地找了个老太太帮着照看孩子。所以许鹏两岁半就上幼儿园了,村里的幼儿园,老师啥也不教,就让孩子
期刊
儿子刚上幼儿园大班,倒是挺听话的,就是不愿意动脑子。遇到什么问题都找妈妈解决,就连3加2等于几,也要问妈妈。我们担心孩子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带他去做过检查,一切正常。别人家的孩子经常缠着父母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我们家儿子好像从来没有过。转过年孩子就该上小学了,这么不愿意动脑筋,怎么能行呢?  奇奇爸妈  咨询师: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天生就不愿意动脑子。想想看,就在孩子出生的这头几年,从吃喝
期刊
刚近视,戴眼镜会让近视加重?错!  七八岁时得近视,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戴眼镜,一是觉得孩子小,戴上挺丑,二是听说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了,而且会越来越厉害。  所有这么干的家长,一两年后,都会急急忙忙去给孩子配眼镜,因为孩子近视得更厉害了。  孩子一旦出现真性近视,就是不可恢复的,而且必定会“年年有余”,因为孩子视力还没到稳定的年龄。但这种增长,跟戴眼镜没关系。其实,配戴合适的眼镜,再加上科学用眼,反
期刊
宝贝今年5岁,幼儿园大班。这孩子太能说,而且不分上课下课。我们也试着让他知道分清场合,可一直没有改观。一方面,我们觉得从小培养孩子学会交际起到了作用,挺欣慰;另一方面,又感到很苦恼,怕孩子没纪律性,真正上学会受到影响。  还有一点就是孩子还咬手指,从中班开始快两年了。我们是说也说了,批也批了,甚至黄连水都用过,完全没有成效。老师反映,上课和午休时吃手很严重。怎样做才能纠正孩子这些不好的习惯呢?  
期刊
我和丈夫都是从名牌大学毕业的,我们希望女儿也能像我们一样,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在各方面都优秀。女儿从小就很听话。最近期末考试结束了,我问她考得怎么样,她挺高兴地说:不错呀,估计评优没有问题。可是,据从小把她带大的保姆说,女儿已经在她面前哭了两回,说自己没能考100分,很难过。我就不明白了,我才是女儿的亲妈呀,为什么她有难过的事去跟保姆说?为什么在我们面前她总是要表现得一切顺利,总是报喜不报忧呢?  
期刊
妈妈一直说我没主见、没脑子,啥事都替我做主。终于离开家上大学了,我想:以后我的生活可以由我自己来做主了。  消失的男友打电话让我去找他  大学刚上了三个月,消失了许久的男友新依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去趟潍坊。新依没考上大学,毕了业就不跟我联系了。我立马坐上火车去找他,想问明白我们到底算是怎么回事。  接站的是新依,还有一个陌生男子,说是他姐夫。男子很健谈,热情得很,拉着我逛遍了潍坊的各大商厦,害得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