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为何要重视诵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m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练习,也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心,认为强调朗读就是死记硬背,会让学生成为“三味书屋”里摇头晃脑的书呆子,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因为毕竟时代不同了,教材教法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必须明确,民族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民族教育的沃土中,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理由如下:
  1 诵读为本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不少人还对诵读的地位、作用等作过精辟的论述。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凡读书……熟读而精思,可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闪烁着睿智之光的论述,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值得一提的是,前个世纪末上世纪前半期成长起来的大批国学大师、学贯中西的学者,如鲁迅、郭沫若等,都经历过私塾诵读阶段,正是在这个阶段他们打下了深厚的语文基础。
  2 加强朗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随着考试对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同学对文章中心的把握、问题重心的揣摩、词句运用的作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情况还是屡见不鲜。个中原因,就是分析文章的能力还不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悟性”还不高。此时,我们有些同学就不能仅从分析文章的方法上找原因,更应当多多朗读。这样,会使你对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并在此基础上悟出文中所阐述的内涵。在回答问题时才能做到通顺流畅,简洁正确,明白无误。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会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学生朗读时,还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当然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小组读等等。总之,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3 加强朗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高质量的学习,我们称之为学习的高峰体验。那么学生为什么会爱上一些老师的课,觉得学起来轻松有趣,恐怕就是该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课堂学习高峰体验,由此我很主观的认为:一个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师就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艺术家,而朗读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课堂上,学生的情绪易受教师的感染。我在范读时,常常声情并茂,有时还加上自创的动作,以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声音去感染学生,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也乐于模仿教师的言行,并最终学好语文。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教师范读法。除此之外,还有竞赛朗读法、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法等等都可以采用。
  4 加强朗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发言、回答问题时声小语低,吐字不清,而这些学生往往读的能力较差。所以,若想“说”好,还得先“读”好。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不会“说”的弱点,在教学中,我从读准字音入手,让他们读书时放声朗读,这样一遍一遍由浅入深,不断加强训练,学生读、说上口了,声音洪亮了,口齿也就比原来清晰多了。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平淡,语速过慢,比较罗嗦。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朗读这一环节进行训练,要求他们注意语气的恰当运用。如陈述句,语调要平缓;疑问句,语调一般较高;感叹句,语调一般较低等。从表达的内容来说,语音长而缓,一般用语庄重、严肃、悲伤场合;语音短而急,一般用于表达惊讶、兴奋、激动之情。在教学中,随时注意指导并纠正,这样学生就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说话习惯。
  5 朗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大有帮助
  反复吟咏典范文章,“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有目的地选择构思、结构、表达方式上有特色的章节、段落,予以反复吟诵体味,久之,对文章套路的感性直觉增强了,胸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道优劣,下笔就有了章法。毛泽东青少年时读书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味,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威。这种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朗读这个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帮助学生更快的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确有事半而功倍的作用。所以,紧紧抓住“朗读”这一手段,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其他文献
《课标》在“使用建议”部分指出: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鉴于此,我在教学研究中,就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初中英语教材作了具体分析。  1 组合——让教学轻松自如  1.1 英语音标与汉语拼音的组合。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的Start Units1~3,
期刊
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  1 要练好“内功”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威,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
期刊
写作来自生活是毋庸置疑的,可传统的作文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脱离生活从文本到文本,由模仿开始到模仿结束,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状。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以人为本,使写作更自然、更科学,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在新课程背景下使作文课堂生活化,未尝不是一种选择。课堂生活化,是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就如生活,以课堂作为生活情景的集散地,提供写作素材,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趣,从而激活写作教学的
期刊
高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自身特点设里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曾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围绕练习内容专注地自学课文,学习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期刊
在这个飞速发展、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最关键的挑战是“适应”。一个人如果缺乏健康的人格,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压力,不会调整自己,改变自己,将会被时代所淘汰。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这是何等残酷无情的现实!现在的学生心理有问题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出走、自杀、甚至杀父母现象一件件一桩桩警示着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教育目的,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才应该是每一位教育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观念上,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认为字词教学已不再重要了。课堂实施中有了这样的认识:在语文课堂上提出生字新词、查注解释生字新词、设计有关生字新词运用的巩固练习浪费了宝贵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再者,只要学生有阅读活动,无论是课内课外,都会涉及到生字新词的认读、理解,学生完全应该并且也能够自主去完成积累。更有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觉得字词教学是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课
期刊
文言文翻译在高中语文试卷中一直是众多学生最为挠头的一道试题,也是整张高考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道试题。它在试卷中占分比重高,同时翻译在整个文言文阅读中对于理解整篇文章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最关心的自然是那直接拿分的翻译题。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文言文翻译句子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直翻实词。这里所谓的“直翻”就是纯粹的类似翻译软件似的直译。根据平时掌握和积累,以及对文段的简略分析,把句子中的所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这一美好愿望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探究,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学生语文素质能否提高的关键。  我在语文阅读教
期刊
怎样才能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时刻保持着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1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  1.1 运用多媒体建立语言环境,激发兴趣。教学语言要有语言环境。如果教师用电脑在屏幕上展现语言环境,使音、形、意于语境融为一体,再加一些直观的教具,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屏幕上显示打电话、商店购物等情景和对话,使学生学起来印象
期刊
幽默是故事中的点睛之笔,教学中的幽默不仅能给课堂带来轻松与欢笑,而且能促进学生启迪与思考,它就是巧妙思考和深刻体会的有机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幽默,往往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收和记忆新知识”,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  1 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导入,内容枯燥难学时,幽默是“开胃菜”,可以“活跃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