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字词处理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n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观念上,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认为字词教学已不再重要了。课堂实施中有了这样的认识:在语文课堂上提出生字新词、查注解释生字新词、设计有关生字新词运用的巩固练习浪费了宝贵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再者,只要学生有阅读活动,无论是课内课外,都会涉及到生字新词的认读、理解,学生完全应该并且也能够自主去完成积累。更有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觉得字词教学是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用再强调,甚至不用再涉及。纵观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上面也明确给出了初中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①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②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③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而这初中阶段的三项目标,都是在小学的基础上一步步达成的: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小学阶段,只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并且,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因此,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的连贯性上体现得非常突出,将字词教学也纳入初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安排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目标,因而要致力于全面搞好学生的语言素养,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不应忽视学生在词语的积累、掌握、运用方面的训练。我过去在进行字词教学时,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上课读几遍,课后抄几遍,最多再选择几个词语让学生解释一下这个层面上,事实证明,收效甚微。语文教学大师魏书生的字词教学的五种方法是:第一,集中学习;第二,反复练习运用;第三,定期考试;第四,教给学生解词的方法;第五,教给学生辨析近义词的方法。借鉴他的经验并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我的教学实际,现在我通常将字词教学训练分四个阶段进行,似乎觉得更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同时也使语文实践活动更具开放性和弹性,老师和学生的活动空间更为广阔了。采用这样的方法我也深感不但最大程度的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而且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第一阶段:认知阶段。注音解释、多读多写是认知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但是新版教材大部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词语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如果让学生全部去注音、解释,无疑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甚至可能会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通常选择在语文实践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或学生方言与普通话读音容易混淆的词语去注音、解释,剩下的可让学生自己制卷去考同桌。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不但兴趣很浓,而且基本上都爱找一些自己认为容易出错的字词去考对方,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阶段:提高阶段。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建立一个随时可用的“词语库”,在完成了第一个环节后,我常常让学生再将“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进行分类。按照课文后面所列词语的多寡和性质特点,或按感情色彩分类、或按词性分类;或按词语的表达作用分为写人的、写事的、写景的,不一而足。我想能够正确分类,应该是以正确理解为基础的。通过这个基础的训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会进一步加深。
  第三阶段:联想阶段。在学生初步建立“词语库”的基础上,我有时会在课文中找一两个词,以其中的某个语素为词头或词尾,让学生再找几个类似的词。如:《在山的那边》一课中有“凝成”一词,让学生用“凝”这个语素,再找一些新词。学生找到的有“凝重、凝滞、凝视、凝望、凝练……”有时候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让学生进行词语接龙训练,如《生命》中有一个词:昂首挺立。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以“立”字开关再接一个词,有学生接“立足之地”,再以此类推,接下去,像“地大物博——博大精深——深入浅出——出其不意……”。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以一个词为纽带,牵出一连串的词语,这样既扩大了词汇量,又可感受到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谓是一举两得。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把字词教学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在语文讲解结束后,将文中的关键字词挑选出来,让学生根据这些字词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字形字义,也可以检测出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第四阶段:运用阶段。平时我们深感学生词汇贫乏,因而在这一环节上不可操之过急,须循序渐进。开始可以找两三个词语,让学生做类似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句一样的练习,只要语言通顺流畅,词语搭配合理就行。接下去可以先设置一个语言环境,在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表现规定的语境。例如:创设一招聘小记者的语境,让学生用《理解》中的“远行、扒窃、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的几个词去写一段话,表现这个语境。在这个阶段,开始宜选用一些意义相关、含义相近的词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可以选择那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要求学生尽量多地运用它们去连话,去编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其他文献
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形势如何风云变幻,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名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地方。只有卓越的口才才能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我对此深信不疑。  1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丰富的内涵  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饱受诗书的熏陶,即使是日常与学生交谈也应做到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文人逸事更应如数家珍。在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对图像的应用。图像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又是获取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而地理景观图是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地理教学中最直观的教学工具。正确灵活地使用景观图,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只重视教材中的文字系统,而忽视图像系统,只重视机械记忆而忽视运用图像能力培养的现象。笔者在此浅谈地理景观图的
期刊
“写”作为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其重要性是为外语教学界所公认的。但同时,教学界觉得:写作教学难,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也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了摆在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为此,笔者拟从以下诸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1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英语教学已经普遍得到了重视,但在一项对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调查中可以看到我国高中英语写作课授课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期刊
课程改革实施已有8年多了,虽然在这八年来无论从教学设备,还是教学资源来说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和困苦,但这些都没有阻挡我们对实施课改的信心,纵观现在,课改到现在已走过了8年的风风雨雨,八年来的课程改革,虽有迷惘,但更多的是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和成功。  1 教师的教学思想的转变,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观  在几年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对自己的作用与角色、性质、自身发展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不再把自己
期刊
现代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教育,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1 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是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时时处处控制着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这样的教育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
期刊
《课标》在“使用建议”部分指出: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鉴于此,我在教学研究中,就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初中英语教材作了具体分析。  1 组合——让教学轻松自如  1.1 英语音标与汉语拼音的组合。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的Start Units1~3,
期刊
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  1 要练好“内功”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威,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
期刊
写作来自生活是毋庸置疑的,可传统的作文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脱离生活从文本到文本,由模仿开始到模仿结束,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状。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以人为本,使写作更自然、更科学,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在新课程背景下使作文课堂生活化,未尝不是一种选择。课堂生活化,是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就如生活,以课堂作为生活情景的集散地,提供写作素材,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趣,从而激活写作教学的
期刊
高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自身特点设里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曾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围绕练习内容专注地自学课文,学习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期刊
在这个飞速发展、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最关键的挑战是“适应”。一个人如果缺乏健康的人格,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压力,不会调整自己,改变自己,将会被时代所淘汰。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这是何等残酷无情的现实!现在的学生心理有问题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出走、自杀、甚至杀父母现象一件件一桩桩警示着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教育目的,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才应该是每一位教育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