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教育才能忠于教育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茂林,山西省泽州县人,1937年11月生,1963年从山西大学毕业,研究员,历任山西省教育厅普教处处长、省政府办公厅第四办公室负责人、山西省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和院长、《德育报》总编辑。
  陈茂林同志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在他半个世纪的教育实践中,始终秉持“了解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工作理念,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拒绝空谈,求真务实,将全部精力用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上。上世纪70年代,根据国家普及小学教育的发展目标,他与教育厅的同事们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普及小学教育“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山区,关键在教师,核心在领导”,这一工作思路得到与会同志的高度认可。事实证明,知道重点,明确难点,抓住关键,领导重视,对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尽快普及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调任山西省教育学院院长后,他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头等大事,倾其全力,努力落实。首要任务是解决教师学历达标问题。上世纪80年代,国家规定初中教师应有大专学历,高中教师应有本科学历。而山西省的情况是初中教师有70%、高中教师有60%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陈茂林同志打破常规,采取脱产进修与函授学习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严把质量关,经过多方努力,到90年代初期,全省初中和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提升到90%以上。教师职业道德决定学生的成长,关乎到教育质量。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特别是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陈茂林同志力主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课,并且组织力量编写了《教师职业道德》教材。设立教师职业道德必修课,开创了教育学院系统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课的先河。这一决策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教育教学能力是不少教师的“軟肋”,许多教师工作平平,不是专业知识有欠缺,而是业务能力不适应。根据这一现实,陈茂林同志大刀阔斧地坚持改革,从课程设置中挤出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能力课程,各个专业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分别开设了课堂管理、教法探索、学法研究、家校沟通、心理辅导、课外活动以及普通话、三笔字(粉笔、毛笔、园珠笔)等课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成长。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潮异常活跃。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如何引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许多人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在社会转型的重要关头,陈茂林同志清醒地意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于1992年创办了全国第一份《德育报》,并亲任总编辑。从1992年到2002年10年间,他亲自审批、修改的稿件达1250多万字。《德育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德育理念,报导德育信息,传播德育经验,树立德育典型,为全国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
  陈茂林同志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突出表现是认真勤奋,人称“老黄牛”。担任教育学院院长期间,兼课不辍,授课数相当于一个教师的工作量,先后讲授过《教师职业道德》《地方教育行政》《学校教育评价》《学校后勤管理》四门课,每门课都是联系实际,自编讲义,学生反映他的课“接地气,用得上”。除了学院工作外,他还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以及山西省伦理学会会长、中学校长协会会长、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评价协会副会长、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工作者书法协会副会长、孔子学会副会长等。对于这些社会兼职,陈茂林同志绝不是空有虚名,而是踏踏实实地设计活动项目,富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发挥它们应有的社会作用。1998年退休后,他又应聘担任山西省青少年校外教育协会会长、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普通高中建设专家组组长、远程教育专家组组长。虽然年近古稀,但是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为山西省教育的健康发展发挥余热。他作为专家组组长参与了示范高中建设,历时七年,足迹遍及全省,不仅促进了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为小学和初中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
  数十年的教育实践,陈茂林同志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他三次参加中美教育学术研讨会,两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均提交了研究论文。他先后担任《爱我中华》《中学实用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挑战二十一世纪》《中学管理教程》等著作的主编。个人专著有《家庭文化》《满怀深情说教育》《给校长的建议》《给老师的建议》《给家长的建议》《给学生的建议》等。“四个建议”创造性地构建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学生、校长与教师、家长与孩子这个小型教育环境,为教育的内部良性发展提供了极有见地的建议。这些建议通俗易懂,朴实无华,深受读者欢迎,成了校长、家长、教师、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受其伯父陈克绍(山西早期共产党员)的影响,陈茂林同志工作勤恳,生活自律,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无论职务如何变化,始终保持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本色,坚持廉洁自律,厌恶歪风邪气。出任教育学院院长后,他带领七位处长赴南方参观学习,不住宾馆住旅店;不进大饭店,专找小餐馆;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宁坐硬座,不坐卧铺。这种廉洁奉公、勤俭节约的行事风格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处长,处长们又把这种精神传给每一个人,体现在工作上,形成了教育学院良好的风气。1992年陈茂林同志的母亲病逝,他只身一人回乡料理丧事。几位同事知道后前来吊唁,他不仅拒收丧礼,而且要求他们当天返回太原。在请客送礼成风的年代,他能一尘不染,洁身自好,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2008年,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德育报》社联合召开“陈茂林教育实践研讨会”,来自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120多人参加了会议。短短一天时间,有近40人作了发言,一致认为陈茂林同志的教育实践影响着山西基础教育的发展。他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体现了科学的思想性;他与时代相适应、与教育改革同步调的教育实践,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他以人格魅力与大家风范相结合的教育实践,体现了独特的人文性。

  陈茂林教育实践研讨会结束后,他把自己生活的重点转移到了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与总结上,想为后人留下一些真实的经验与教训。从2011年到2014年,他与长治二中原任校长缑国禧同志历经27个月,用手机短信聊天的形式,对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以及教育质量、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均衡发展、教育科研等16个专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硬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点击,聊出了一本30万字的《手机短信聊出的“天书”》。2016年到2018年,他又与缑国禧校长历时22个月,用手机微信聊天的形式,分30个专题,就家长信仰、家长人格,以及夫妻之间、婆媳关系、邻里相处、就餐须知、通讯常识等30个专题进行了交流,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点击,聊出了一本30万字的《家庭文化》。从2019年开始,他用15个月完成了大约12万字的《满怀深情说教育》一书,对教育工作做了深入、细致的反思,并且充满希望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突破五道难关,再创教育辉煌》《教育的中国问题》《如何走出学校教育改革的怪圈》《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现代教师应有的教育理念》,以及《愉快教育40条》《影响教师工作质量的50个细节》《学生反感的10种教育方式》《课堂教学应该注意的七种倾向》《教师应该研究的72个课题》等。这些聊天与文章延续了他说真话、接地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风,对于引导校长端正办学思想、指导教师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提高广大家长的整体素质,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三本书都是他自掏腰包印刷成册,分发出去,征求意见,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浓浓情怀愈老弥坚,令人敬仰。
  在半个世纪的教育实践中,陈茂林同志以他特有的修养和人格善待周围的人,同时也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他的教育实践过程是为人师表的过程,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生动写照,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其他文献
13年前,我迎着夏日的阳光,带着青春的梦想,离开了写满无限回忆的大学校园,转身进入了闻喜县裴社初级中学校,成为一名普通教师。尽管这只是一所规模很小的农村学校,但是却让我感到无比欣喜,因为我终于实现了童年时代的美好愿望。  然而,近年来,我亲眼见证了农村学校由兴到衰的历程。随着城区公办中小学的新建新增,民办校的“地推式宣传”,以及农村家长的思想改变和外出务工的热潮,昔日火热的农村学校逐渐陷入发展的泥
期刊
有人说,谁会讲故事谁就能赢得受众,谁就会拥有话语权。毛泽东主席、习近平总书记都是讲故事的大家,他们善于用古今中外具体生动、通俗易懂而又寓意深刻的故事,告诉人们各种道理。讲故事能拉近讲述者和受众之间的情感距离,可以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将枯燥的说教生动化,将直白的观点情感化,将抽象的哲理生活化,更有利于受众的接纳和吸收。“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思政课程要想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思政课教师就要学会用故事
期刊
如何真正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尤其是突破原有劳动教育资源单一的现状,建构全社会全领域的劳动教育资源,形成多元立体、丰富适切的劳动教育学习空间,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走访J城的一座马文化水城,试图寻找新解。  这座水城,是当地某龙头企业全新打造的集马术训练、表演、比赛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马术基地,其中包含马术表演馆、马文化博物馆、马儿岛酒店等,是一个大型的马文化综合旅游项目。
期刊
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与优势,更是体育教育顺应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大同市四区七县的具体情况,研究分析大同市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应用情况及其制约因素,为全市学校体育基础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一些参考。一、大同市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及
期刊
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近日,教育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部署开展2020年至2022年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全面落实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切实强化监管,治理突出问题,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行动方案》要求校外供餐单位落实食品
期刊
太原杏花岭区柳溪街西侧尽头,于树木葱茏中,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坐落于此。一千多年前,柳溪街所在地曾是汾河荒滩,水患频发。并州知州陈尧佐为治理汾河水患,在汾河大坝之东套建环坝新堤,引汾水灌注其中,于堤内种荷植藕,取名“芙蓉洲”。自此,水患不息、人迹罕至的荒滩变为绿柳婀娜、荷叶田田的自然园林,获“柳溪”之美称,成为宋金时代太原的风景名胜之一。  坐落于此的太原第十九中学校深受历史文化的熏陶。5月18日,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共建对学校、派出所和社区是共赢的选择。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以学校日常教学为主阵地、以派出所法治教育为依托、以服务社区活动为平台,将学校、派出所和社区融为一体,利用三方共享的丰富资源,积极开展共建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更促进了学校、派出所和社区的共同发展。积极开展警民合作,为学校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
期刊
家长是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力量,家长的建议、意见及评价支持等都对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十分注重家校合作,努力构建和完善家校共育体系,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信任。在十九中的媒体开放日,记者对此深有体会。一、为家长搭建成长平台,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和家长都是教育者,只有两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相统一,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特别在新课程新教材“双新”改革之后,许
期刊
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万科紫郡小学自建校以来,始终遵循“研理善荟,授业传德”的从师准则,秉承“谦雅广思,修己育人”的校训精神,主张“养谦诚之德,行君子之风”,开设“君子论坛”,涵养“君子文化”,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以礼求知、以智达仁,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根植学生内心的校本思政育人模式———“君子论坛”  “君子论坛”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表达自己对“君子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展示学习
期刊
有这样一群青年学子,他们出身小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成功跻身名校,却因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在此后人生中屡屡受挫……他们被称作“小镇做题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宣泄着现实生活中累积的不良情绪,甚至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网络小群体,最近受到媒体和教育界人士关注。  按照某些自媒体平台和相关热门文章的描述,高考放榜时是“小镇做题家”们人生最高光的时刻———擅长考试、做题是他们的共同特长。但短暂的荣耀过后,在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