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人生最美的贝壳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夕阳西下,海滩上的小男孩依旧在寻找,寻找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正如我们也在寻找,寻找我们心中最美的贝壳,那贝壳中充满了理想的芬芳。
  【感悟材料,理解了故事的含义,贝壳比喻人生追求的最美好的事物,是“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那是潜埋在心灵深处的贝壳,它是人们企盼的理想,它有着永恒的火焰与不变的光辉。世界的存在,便是以它为养料。
  【点出了贝壳的比喻义——是人们企盼的理想。】
  大爱无言,友情是一种沉着与宁静的爱。它以理智为指引,为习惯所结成,经过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亦没有恐惧。只要真心、执着地去寻找,一定会寻到友情的贝壳。
  【把美丽的贝壳比喻成人间最可贵的“友情”,很有追求的价值。】
  纵观古今,为什么会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世举?为什么会有高山流水的绝妙琴声?为什么会有《三叶集》的诞生?那是因为在爱的沙滩上埋藏着一个最美丽的贝壳,它唯有被鲍叔牙与管仲找到;被钟子期与俞伯牙找到;被田汉、宗白华、郭沫若找到,他们同心同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正因为这是所有贝壳中最美丽的一枚,所以才有了更多的人们不懈地寻找,于是羊角哀和左伯桃,患难相恤,恩同骨肉——他们是朋友;范式和张劭,片言相约,死生不负——他们是朋友;鲁迅与瞿秋白,肝胆相照,“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他们是朋友。
  【小作者知识渊博,看来读了许多“经典”之作,在论证时,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一段就运用了七个事例,古今结合加以论证“友情、知音”就是美丽的贝壳的化身,人生难得一知己。】
  这样的贝壳难道不值得你努力、静心地寻找吗?【反问有力。】
  那一枚最值得珍藏的贝壳不易被寻到,因为它永远是沉默着,静静守望在你的心灵深处。它也是那样执着地渴盼你的收藏,那就是装满母爱的贝壳。
  【这段点明了贝壳提出收藏的条件——必须是装满母爱,才允许你收藏,可见美丽的贝壳是如此地大爱无声;作者更上一层楼,转笔由“友情、知音”上升到“母爱”,拉近了时空距离,真是巧妙的构思啊!】
  这个贝壳被林肯拾到,于是他发出慨叹:“我之所有、我之所能全来自于我那天使般的母亲。”它又被台湾作家刘墉拾到,于是他写下了感言:“每当看到老母亲头上又长出黑发时我就欣喜,因为她过去有许多愁,现在一定没有了!”你若聆听过海边贝壳的声音,一定会听到海涛般的声响,而你是否听到母爱的贝壳里总会有母亲轻轻地呼唤昵?在茫茫海滩上,倘若你用真爱的眼光去寻找,你定会发现它那最温馨、最闪亮的光芒。
  【本段引用林肯的话“我之所有、我之所能全来自于我那天使般的母亲”;又引台湾作家刘墉的话“每当看到老母亲头上又长出黑发时我就欣喜,因为她过去有许多愁,现在一定没有了!”这两位名人作引证,进一步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这样一枚赠你生命之光的宝贵贝壳,难道不值得你不计付出地去寻找,去珍爱?
  【过渡自然,承上启下。】
  世事风云,装满拳拳赤子之爱的贝壳永远是最让人敬重的,亦是最难寻的。怎能忘记,零八伊始,漫天大雪,落地为冰,全国15个省区,128.21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寒气森森。怎能忘记,我们的温总理,心急如焚,八天内三次赴灾区,指挥救灾。他常记誓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常诉心声:“只有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我们领导人的心才能安。”我们的总理乃是真正温暖国家的宝啊!总理的爱犹如冬日的阳光,一路延续,温暖人心,感动人心。
  【由上一段名人的母爱。联想到党中央领导对“雪灾地区”的难民的关怀,温总理八天内三次赴灾区指挥救灾,他常记誓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常诉心声:“只有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我们领导人的心才能安静”,挚爱温暖了灾民的心,融化了灾区的冰雪。】
  这样一枚令风雪也为之动融的安社稷的贝壳。难道不值得各层各届领导苦苦追寻吗?
  【应该苦苦追求,反问有力,激励各级领导为百姓追求美好的贝壳。】
  心海苍茫,沙滩上的贝壳千千万,你是否决定像那个孤独的男孩一样,为生命中那颗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追求一生呢?
  【结尾吊起人们的胃口,令人进一步思索:你是否追求美丽的人生?】
  指导教师:刘慧琴
  点评:程淑玲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高三(29)班(100005)
其他文献
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市人,是当代中国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活动家。他一生创作了260多首歌曲,其美好的旋律,动人的音符,流淌在人民的心里,留在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宝库中。他还先后写了200多篇论文及多种著作,都独树一帜,独具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是我国音乐战线一位走在时代前列的向导。1946年在延安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管弦乐团,担任第一任团长。新中国成立后,担
期刊
语文课改,如同一缕春风,撩拨得千树万树梨花开。教师更能深刻体会新语文课程的文学魅力:巍巍群山,滴滴露珠,心被大自然文学熏陶,变得清澈而有了生机和活力。朱光潜先生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历来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因此,实行新课改以来,如何有效进行诗歌教学,实现诗歌自身的艺术价值,就显得尤为重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而注重情感体验是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并且特别指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
期刊
长期以来,职中的作文似乎是最不重要的学科,"为作文而作文"的教学状况堵塞了一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更是"畏作文如虎",激不起写作兴趣,更谈不上提高写作水平了。近年来,为了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更大的实力,我就学生作文如何创新指导的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得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用 "游戏法"指导作文     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作文游戏"就是寓作文教学目的、内容、手段于游戏
期刊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作为一名中华灿烂文化的传承者,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给一代青年是使命在肩,工作使然。为此,在平时教学中,在点滴的人生行进中,我同我的学生一起,感受并沐浴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特整理出一节作文课教案,展示我对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理解。  【关键词】审美 创新 个性    认识你自己  ——写在太阳神际波
期刊
对联是由我国战国时期户悬"桃符"演变而来。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写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春联。直到现在,对联在诸多场合,仍有其较大的实用性、娱乐性,可以说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撰写对联不仅注重语言文字表达技巧,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层次。笔者不揣鄙陋,举例浅论一下对联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和修辞手法。   1、拆字 巧妙地利用汉字结构上的离合关系来表达
期刊
鲁迅的《故乡》以其深邃的思想、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艺术手法打动过一代又一代读者,成为中学语文课本不可或缺的名篇。它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用饱含情感的笔渲染环境、塑造人物、寄托希望,把对故乡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深深地寄寓在小说的形象描绘之中。  一篇精深的艺术作品,要真正把握其内蕴,固然要从多方面入手,但其突破点总是存在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之中,《故乡》中的“我”就是体现作品内蕴思想的关键形象,
期刊
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是读者对小说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作为《红楼梦》“楔子”(前五回)中的第三回,主人公“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将引出这部宏篇巨著中的许多人物,尤其是举足轻重的王熙凤和主人公贾宝玉。该以怎样的情节让这部戏中的人物在林黛玉的眼中依次登场,又以怎样的方式设置宝黛初次想见,是曹雪芹精心构思的主要环节。在《林黛玉进贾府》中,这位文学大师以其精湛绝伦的艺术笔墨为我们创置了独具
期刊
这是一则非常优美的西班牙故事,构思精巧,叙事简炼,生动感人。  一对新婚夫妇因生活贫困,丈夫外出打工,在长长的20年分离期间,他们相互忠诚,儿子也长大成人了。20年后,一家人幸福团聚,凭借劳动所得,苦尽甘来,他们终于能过上舒适体面的生活,此为美好。  看通篇文章,前面交代的每一件事,后面都有回应;后来发生的事,前面也早有铺垫。整个故事虽然时间跨度长,头绪多,情节也比较复杂,作者却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期刊
草原小路   (一个老邮递员手记)  我早就熟悉草原的小路,  清脆的驼铃拨开早晨的迷雾,  骆驼昂着头一上一下默默地举步,  把我驮向沙漠的深处。    我看过多少年前黑暗的帐幕,  戴镣铐的手打好锁链交给牧主,  铁匠妻子低下眼,两片结冰的湖,  我不愿说话,从早晨坐到中午。    我把骆驼拴在集市旁边,  铁匠和妻子早日不见,  也许生活在繁华新城的居民点,  小路也已蜿蜒在高压线铁塔下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