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绿汀与《游击队歌》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i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市人,是当代中国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活动家。他一生创作了260多首歌曲,其美好的旋律,动人的音符,流淌在人民的心里,留在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宝库中。他还先后写了200多篇论文及多种著作,都独树一帜,独具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是我国音乐战线一位走在时代前列的向导。1946年在延安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管弦乐团,担任第一任团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分会主席。可以说,贺绿汀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发展中国音乐事业奋斗的一生,是把自己的音乐活动与人民的革命斗争紧密结合的一生,是执著追求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生。
  《游击队歌》、《四季歌》、《天涯歌女》,是他的传世经典名歌。这三首经典名歌,奏出了铿锵的新潮之音、进击之音、崛起之音,从而构成了他的“金三角”而蜚声国内外。
  作曲家的声誉,总是和他的作品融洽在一起的。贺绿汀创作出传世经典《游击队歌》,是由于他有着坚实的音乐基础和思想基础。贺绿汀小时候,深受父亲和民间音乐的熏陶,后又考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学习。1927年12月,在广东海丰创作了第一首革命战歌《暴动歌》,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选修科学理论作曲,后又师从国际著名钢琴家饱里斯、查哈罗夫与阿克萨可夫学钢琴,使这位勤奋的铿锵学子,在音乐艺术上有了很深的造诣。
  1934年,是贺绿汀在音乐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起点,他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被俄国著名作曲家齐尔品青睐,并被评为“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唯一的头等奖。从此,年轻的贺绿汀的名字,第一次声振中国乐坛,率先叩开了中国钢琴作品通向世界乐坛的大门,成为中国钢琴史上的里程碑。贺绿汀的名字,从此刻上了世界音乐家的“排行榜”。
  1934年,获得崇高声誉的贺绿汀,经聂耳介绍,进入明星影片公司,率先为中国电影作曲配乐,先后为《乡愁》等17部电影及《复活》、《武则天》等话剧配乐,脍炙人口的电影歌曲《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等,唱响了大江南北,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贺绿汀创作《游击队歌》之前的思想基础,也是十分过硬的。他的青少年时代,正是中国革命高潮迭起的时期。少年的苦难,磨炼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他一身正气。1926年10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他回乡参加了农民运动;同年12月,参加了广州起义,而后到彭湃领导的中共广东省委东江特委宣传部工作。1928——1929年,贺绿汀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抓捕并判刑达22个月,在狱中他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而使他的斗争精神更坚强、更彻底。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贺绿汀立即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丰厚报酬,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演出辗转大江南北。来到临汾演出后,在八路军办事处进行了休整,同志们学习了有关开展游击战的文件资料,聆听了朱德总司令关于抗战形势的报告,还听彭雪枫讲了关于游击战的问题,使大家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有了更多的了解,创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耳濡目染抗日将士的风采和辉煌的战绩,贺绿汀琢磨如何把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体现在群众歌曲之中,如何在歌词上强调英勇、顽强、机智、乐观的一面,如何在音乐上唱出欢快、活泼的军队行进的节奏。他觉得歌曲必须通过生活形象,赋予一定的感情趣味,才能使唱和听的人感兴趣;对游击队多方面的生活和游击队员复杂的思想感情,必须有所选择与集中,才能生动而又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在八路军炮兵团参观时,贺绿汀听说八路军从陕西出发还没有炮兵,后来在战斗中缴获了日本军队的大炮,又收集了国民党南逃时丢弃的大炮,才成立了八路军总部的炮兵团。耳闻目睹这一铁证如山的事实,所以在对歌曲填词时,“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样铿锵有力的词句,从贺绿汀的脑袋中跳了出来。再经过反复推敲,不断修改,终于完成了这首传世经典之作的《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首场演唱,贺绿汀亲自指挥。由于演唱者感情充沛,特别是歌曲既概括了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又表现了游击队员的灵活机智,勇敢顽强,旋律欢快流畅,节奏轻巧活泼,全曲充满了中国人民昂扬的革命英雄主义与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歌声一落,就赢得了全场一片热烈的掌声。八路军高级将领,特别是朱德总司令,赞扬这首歌“写得好”,希望演剧队去部队教唱这首歌。后来,毛泽东在看《游击队歌》汇报演出后,紧握着贺绿汀的手说:“你的《游击队歌》好得很嘛!你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
  这首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的《游击队歌》,很快唱遍了全国各个抗日战场,鼓舞了无数青年奔赴抗日前线,并且迅速流传开去,越唱越响,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传唱,仍为群众所喜爱,被群众公认为传世经典名歌。
  贺绿汀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音乐界的泰斗,正如他自己说的:他是把作曲家和民间音乐的关系,生动地比喻为蚕和桑叶的关系。他主张音乐家要熟悉民歌,要把自己在民歌中的所得化为自己头脑里的财富,这样吐出来的才是“丝”。他正是这样,学习民间音乐艺术也好,学习外国音乐艺术也好,他都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经过专业手法的处理,使之在音乐上更丰富,更动人,更为完美。
  由于贺绿汀在音乐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在他90寿辰时,江泽民为他题词:“谱写生活的强音,讴歌人民的事业。”这是对贺绿汀一生的真实写照和高度概括。现在,贺绿汀长眠在邵阳市“松坡公园”,他的丰功伟绩依然与江河同在,他的崇高精神依然与日月争辉!
  
  湖南省洞口县石江镇大桥街192号(422302)
其他文献
与逐步深入的课改同步,2008年中考语文卷亮点耀眼,新题频现。下面摄取十题让我们共同欣赏。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听力考查。福建厦门卷第一部分是新设的“口语交际”题,共20分,9道题中8道属于听力测试,占17分。所听材料多样化,有“活动通知”“古树欣赏指南”“人生目标调查”和以狐狸为主人公的情境材料等;命题既有选择题,又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生发开去,把“听”和“思”结合起来的问答题,例如7、8两题
期刊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李白,选自《李太白全集》。天宝十三年八月,李白从金陵出发,准备游安徽宣城,途经天门山,写下了这首小诗。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描绘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望天门山》一诗属七言绝句,全诗共分两层意思。前两句为第一
期刊
他们是好朋友。他们的学校很普通,没有花园,没有草地,只有一个大操场——这就是他们玩耍的唯一乐园。在学习上他们却不同,一个平平淡淡,是注定的“平民”。一个是班上的佼佼者,天生的“王子”。可是,在学校这个王国,平民可能当上“王子”而“王子”也可能沦落为平民。  上周的历史测试卷发下来了。“平民”瞪着两眼盯着95分的试卷,眼里有一些热热的东西,他强忍住不让它流出来。而那个“王子”也望着试卷,滚烫的泪珠直
期刊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抒写了“济苍生”“安黎元”的美好理想,体现他蔑视权贵,同情人民的情感,表现了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志趣。诗风豪放雄奇,主观抒情色彩浓厚,想象丰富,色彩斑斓。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达到高度的统一,具有很鲜明的独创性。选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实验课本(必修)文言读本的五首诗正好表现了不同时期李白的思想性格和诗风特点,现结合他的生
期刊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早已脍炙人口,他还有另一首《天问》诗(原诗附后),完全可以与《乡愁》媲美,现与读者一同赏读。  这首诗借用了屈原《天问》的诗题,是抒写人生哲理之作。  人生是短暂的,时间是永恒的。个体生命终将走向灭亡,在永恒的时间面前,生命显得多么渺小啊。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人生哲理进行了诗化的思索和探求。如果写成霞光消失了,灯光消失了,星光消失了,我们的生命也消失了,这就不是诗
期刊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历来被认为杜甫七律中的压卷之作。其意境辽远空旷,情感抑郁深沉,节奏一咏三叹,形象生动鲜明,不仅体现了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而且体现了盛唐诗浑厚雄壮的博大气象。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
期刊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隐士们的影子,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终日过着怎样的生活。人们提出了种种疑问。  据史料记载,“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南史·隐逸
期刊
所谓个性就是区别于其它的独特的东西,初中学生写作中的彰显个性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或思想,展示自己匠心的构思,我觉得首先要"言之有物"。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心中无"米"何来个性。因此要使学生个性充分的展现,首先要解决"米"的问题。     一、学会挖掘生活中的"米"     1.结合教材定向训练学会观察 
期刊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我致力追求的教学理想是:给予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让学生诗意地栖息在语文课堂上,进而诗意地徜徉在生活中。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就是:"按心灵的本性培育心灵,照料并提升心灵的天然禀赋"。   《陋室铭》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铭文,它含蓄地表现了刘禹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如
期刊
月在人类生命的思维主题中有不可或缺的分量。在人类生命的长河中,生与死,聚与散,圆与缺,不断演变。为了寻求一个精神的寄托,文人们找到了月,创造出美不胜收的吟月诗。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月亮在古典文学中的审美意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以月亮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