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作文指导创新三例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p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职中的作文似乎是最不重要的学科,"为作文而作文"的教学状况堵塞了一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更是"畏作文如虎",激不起写作兴趣,更谈不上提高写作水平了。近年来,为了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更大的实力,我就学生作文如何创新指导的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得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用 "游戏法"指导作文
  
   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作文游戏"就是寓作文教学目的、内容、手段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学生刚入学,我就抓住时机,用"作文游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能力。
   1、运用"作文游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
   我曾设计了一个名为"谁是最佳解说员"的游戏。比赛开始,先让一位学生根据生活片段设计一分钟左右的有情节的表演动作(包括神态),后面几位同学依此为前一位当解说员,要求解说员口述表演者的外貌特征、神态及正在做什么,适当的地方可插入自己的想象。通过这则游戏,学生的观察、想象、判断、表述能力得以提高,而这些正是写作的基本能力。
   2、将"作文游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我曾组织了一次"创作音带作文"游戏活动,颇为成功。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一盒空白磁带,自编一个故事,题名为《星期天的奇遇》,然后在语文活动课上播放、点评。游戏的内容可以介绍人物(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要求按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介绍。其中人物语言应是本人(爸爸或妈妈等)自己的声音;也可以现场描述"双休日里的集市",要求除了用语言把集市现场情形描述一番外,还可用微型录音机录下现场的叫卖声、喧哗声,然后混录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篇生活气息浓郁、情趣盎然的"音带作文"。
   3、将"作文游戏"由少数扩展到全体
  为此我设计了一个"谁是我班的故事大王"的作文游戏。我先在班里的"学习园地"栏目里贴上一则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续写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自己贴到栏中,让大家评比,选出本班的"故事大王"。这个活动开展以后,学生们的兴趣高涨,连一些平时不太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也积极响应,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标。
  
   二、用分层次教学法指导作文
  
   目前,课堂作文教学在命题、指导、讲评等环节中,一般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往往是同吃"一锅饭",这样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实施作文分层次教学,则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
   1、分层办法
   我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按2:5:3的比例将他们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学期开学时,我向学生公布分层情况,为各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文要求。
   2、分层教学
   备课时,我往往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指导时,我要根据高层次从简、中层次详略适宜、低层次详尽的原则分别施教;评价时,要为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尤其要注意帮助低层次的学生树立写作信心。
   3、定期升级
   每学期末,我要对写作水平提高较快的学生给予正常升级。每学期升级时,我会适当控制比例,但一定会保证低层次的学生在毕业前夕都能升至中层次或高层次。
  
   三、用发散法指导作文
  
   1、同一主题多种选材
   有些作文题由于限制了文章的主题,学生作文更容易雷同,这就有必要让学生在种种局限中挣脱定势思维的羁绊,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来。例如,〈〈记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一般来说,主题应该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果不事先拓宽学生思路,便会出现百分之九十几甚至百分之百的文章都是捡钱包、雨中让伞、帮助同学学习等事。其实,为了表现这一主题,除了上述材料之外,还可以用多方面的材料来表现。可以打破捡钱包之类的思维定势,写与常例不同的材料;也可以打破只写一个人的定势,写几个或一群活雷锋;还可以打破只写健全人的思维定势,写一个身残志坚的活雷锋
  2、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死扣命题去审题、勉强对照公式去评价文章的优劣,这种作法无形中使学生在作文时满足于人云亦云,形成一种定势思维。如写〈〈我的同桌〉〉,我指导学生多角度去选材。若从性格的角度就可以写"我的同桌很幽默"、"我的同桌很甜"、"我的泼辣的同桌"等等。若从品德的角度选材就可以写"我的同桌很正直"、"我的同桌吃苦耐劳"等。
  3、同一题材多种体裁
  今天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多侧面的,有的擅长形象思维,有的擅长逻辑思维。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爱好的不同,进行同一题材多种体裁的练习,就能更好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特长。例如,《镜子》这一题目,既可以指导学生写记叙文,记叙与镜子有关的人或事;也可以指导学生写议论文,要求学生从"镜子"的特征联系人生或社会的某一方面去议论;还可以指导学生写说明文、散文、诗歌、小小说。
  "指导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自己冲破了定势思维的罗网,学会运用发散思维去指导学生,学生就会觉得天高海阔,有写不完的材料,有用不完的方法,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
  
  江苏省通州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抒写了“济苍生”“安黎元”的美好理想,体现他蔑视权贵,同情人民的情感,表现了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志趣。诗风豪放雄奇,主观抒情色彩浓厚,想象丰富,色彩斑斓。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达到高度的统一,具有很鲜明的独创性。选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实验课本(必修)文言读本的五首诗正好表现了不同时期李白的思想性格和诗风特点,现结合他的生
期刊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早已脍炙人口,他还有另一首《天问》诗(原诗附后),完全可以与《乡愁》媲美,现与读者一同赏读。  这首诗借用了屈原《天问》的诗题,是抒写人生哲理之作。  人生是短暂的,时间是永恒的。个体生命终将走向灭亡,在永恒的时间面前,生命显得多么渺小啊。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人生哲理进行了诗化的思索和探求。如果写成霞光消失了,灯光消失了,星光消失了,我们的生命也消失了,这就不是诗
期刊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历来被认为杜甫七律中的压卷之作。其意境辽远空旷,情感抑郁深沉,节奏一咏三叹,形象生动鲜明,不仅体现了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而且体现了盛唐诗浑厚雄壮的博大气象。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
期刊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隐士们的影子,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终日过着怎样的生活。人们提出了种种疑问。  据史料记载,“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南史·隐逸
期刊
所谓个性就是区别于其它的独特的东西,初中学生写作中的彰显个性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或思想,展示自己匠心的构思,我觉得首先要"言之有物"。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心中无"米"何来个性。因此要使学生个性充分的展现,首先要解决"米"的问题。     一、学会挖掘生活中的"米"     1.结合教材定向训练学会观察 
期刊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我致力追求的教学理想是:给予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让学生诗意地栖息在语文课堂上,进而诗意地徜徉在生活中。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就是:"按心灵的本性培育心灵,照料并提升心灵的天然禀赋"。   《陋室铭》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铭文,它含蓄地表现了刘禹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如
期刊
月在人类生命的思维主题中有不可或缺的分量。在人类生命的长河中,生与死,聚与散,圆与缺,不断演变。为了寻求一个精神的寄托,文人们找到了月,创造出美不胜收的吟月诗。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月亮在古典文学中的审美意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以月亮渲
期刊
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市人,是当代中国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活动家。他一生创作了260多首歌曲,其美好的旋律,动人的音符,流淌在人民的心里,留在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宝库中。他还先后写了200多篇论文及多种著作,都独树一帜,独具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是我国音乐战线一位走在时代前列的向导。1946年在延安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管弦乐团,担任第一任团长。新中国成立后,担
期刊
语文课改,如同一缕春风,撩拨得千树万树梨花开。教师更能深刻体会新语文课程的文学魅力:巍巍群山,滴滴露珠,心被大自然文学熏陶,变得清澈而有了生机和活力。朱光潜先生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历来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因此,实行新课改以来,如何有效进行诗歌教学,实现诗歌自身的艺术价值,就显得尤为重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而注重情感体验是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并且特别指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