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由此可见,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对于幼儿而言,就要培养孩子守时、守纪、爱学好问,自我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受益终生,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一、培养幼儿主动建立规则的意识
  以前,老师对幼儿的统一要求比较多,老师制订的规则比较多,现在,我们逐渐让幼儿或师生共同建立规则,幼儿会积极地遵守。老师不再是一个规则的制订者、决策者,而是引导者。另外,老师的建设性评价往往会让幼儿产生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时,幼儿却有认同感。这说明评价主体会影响评价效果。所以在活动中,应该注意培养幼儿作为评价的主体,老师作为鼓励者、引导者,制造宽松的气氛,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到规则的制订中并自觉遵守。
  二、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自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角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特点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最为幼儿所喜爱。在游戏中通过幼儿制订并遵守规则,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表演《孔融让梨》的故事后,通过发苹果的游戏,让幼儿进入角色实际训练,结果他们都把大的、好的苹果让给其他小朋友了在这样的情境中,良好习惯自然就形成了。
  三、在环境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教室的墙面、空间都蘊含着教育价值,可以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体现在环境中。比如在地板、墙壁上贴上标识符提醒幼儿该把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就像本学期我们的美工垃圾桶一样,老师并没有向幼儿正式地介绍垃圾桶应该放哪些垃圾,但是小朋友们都能根据垃圾桶上贴的标识进行有序有规律地扔垃圾。另外,我们对各个区域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张贴不同标识,这样,幼儿就可根据标识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区域,这种方法既避免了幼儿因为无事可干而吵闹,也避免老师过多指挥和干预,让幼儿多了一些自主,相互不干扰,活动才能更有序、更有效地进行。
  四、充分发挥榜样教育作用
  利用孩子们之间的交往让其互相感染、彼此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省去了老师很多工夫。孩子们喜欢模仿,特别是他身边的同年龄段的同伴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影响;而评价活动在确定正确是非观,树立身边榜样的同时,也使孩子学会了较为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全面地评价自我。比如评选“好习惯之星”、颁发小红花,命名“礼仪宝宝”“健康宝宝”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这学期,我们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设立了评比表,具体内容可以自定,有学习、生活能力、劳动意识、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我们坚持每天给予认真的记录,每周五下午让孩子们通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一次,对于有进步的孩子以及孩子们有进步的方面及时给予肯定并奖励,号召全体幼儿向其学习;而对于孩子不足的方面指明努力的方向,鼓励其不断进步。孩子们喜欢围着评比栏互相比较,从中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产生自律意识,自己要求进步。
  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养成,在幼儿期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苏联教育家马卡柯曾经说过:“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使儿童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好的习惯将会使人受用一生。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行各业大力树立好人典型的新形势下,西安惠安中学明确办学定位,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着眼于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好人,积极创新,大胆探索,结合校情,提出并构建了“
期刊
核心素养就是在一定时期,能够体现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人社会的最关键且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组织研究提出各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養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期刊
“提高教育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市、县层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就要准确把握教育质量的含义,进一步完善提高教育质量的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和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包括教育水平高低的质量和培养对象的质量两个部分,即宏觀层面和微观
期刊
近年来,农村学校由于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务工,出现了生源流失,留守儿童多,教育不均衡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而九年一贯制学校恰恰弥补了这些缺憾,把原来农村的分散办学集中在某个地区,整合教育资源后又进行重新分配,使义务教育发展达到均衡化。  然而在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中,困难也显而易见。很多学校基础设施落后,场地有限,小学生和初中生年齡跨度大,同一学段学生之间差异也大,贫困生、留守生、学困生偏多,教师和教师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不忘初心,不负己任  尽管我们早就不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尽管我们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但“师范”二字所包含的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精神,仍然在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和价值选择。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这所大学总是能够乐观地面对一切,不忘初心,不负己任,踏踏实实地尽到教书育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也许会让我们在功利喧嚣的竞争环境中不那么显眼,但却可以让我们
期刊
学区制管理改革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改革的主要形式是组建大学区、学校联盟、学校发展共同体及集团化办学等,让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盟,输出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缩小校际差距,引导学生有序入学。2016年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通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或学校联盟、均衡配置师资等方式,加大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
期刊
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近年来,在小学部分学科教学中,3D打印技术在校园进活动、进课堂,已成为小学教师非常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
期刊
高效课堂,是指在日常教学基础上,完成效率较好、达成目标较高、取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高质量课堂。在科学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为高效课堂的实施创造一个相互合作的、适应学生需求的、轻松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激活课堂,让课堂精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组织者——教师  教师作为高效课堂的组织者,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度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自
期刊
设计围绕着创意而展开,创意联系着设计的方方面面。艺术设计的重心在于创意,因此创意的提出就决定了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在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思维的发展和表达的方式,是解决
今世人瞩目的我党第15次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了,这作为1997年的第二件大事将被载入史册,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则将由历史的进程予以深刻的描绘。作为本世纪末最后的一次党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