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解放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u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的解放”是贯穿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中轴与核心,体现在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芽时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诸多方面。马克思于这部著作中将“人的解放”这一主题与共产主义紧密结合,首次摆脱“物”的遮蔽,看到共产主义下“人”的作用,对人的本质做了科学定义——自由自觉的活动,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人的解放目标、途径、需要经历的逻辑过程及漫长的实际过程。当下重读文本,对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由自觉;人的解放;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A121 [文献标志码]A
  共产主義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所要阐释的核心和主旨,这在《手稿》的目录中便有迹可循。虽然《手稿》是对马克思散落的笔记的合集整理,但是“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这一生成逻辑在书中始终呈现出明显的脉络,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一逻辑的遵循下,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阐释私有财产这一既定“前提”下劳动出现的怪异现象,揭示异化劳动的秘密,最终发掘“物”象掩盖下的人的存在及其自由自觉的本质,指出实现这种解放的条件有且仅有共产主义,使“人的解放”成为《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鲜明主题。
  一、共产主义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
  对国民经济学的质疑、分析及批判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共产主义思想的切入点,由于国民经济学把私有财产这个“应当加以阐明的东西当做前提”,把愈是在理论上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愈是“置身于一种虚构的原始状态”,导致私有财产下的劳动发生异化,进而掩盖了异化劳动的本质——人的异化。国民经济学的着眼点始终是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不是人的自由和发展。因此只有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把人从被奴役的状态中解救出来,真正实现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这样,马克思在国民经济学家看到的“物”的地方发现了“人”。
  (一)拨开国民经济学的五里雾
  马克思首先从私有财产入手,在考察了私有财产下工人被劳动禁锢、被物化、被商品化的既定事实后,对其被奴役的怪象进行了阐释,并力求揭示其中的秘密。
  一方面,私有财产不证自明的存在使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被对象奴役。既然国民经济学把应当加以推论的东西假定为事实,那么我们且遵循它的逻辑来分析什么是“当前的经济事实”。马克思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节中合乎情理地摆清事实,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它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1]51在生产劳动的整个过程中,工人(人)作为产品的生产者反而被反噬,遭受劳动产品(物)的压制和奴役,使劳动与劳动产品之间出现异化。面对这种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已经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而这种劳动的异化与劳动的对象化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1]52劳动产品是劳动者目的、力量的凝结和体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就是在这里,马克思首次将劳动的对象化与劳动的异化区分开来。
  另一方面,私有财产下的工人已遭到彻底物化。马克思从私有财产下工人沦为生产工具和商品人的角度论述了其失去自由自觉性的现实状况,私有财产的存在不仅使劳动异化掩盖了劳动的对象化,而且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生产的产品、创造的价值越多,其自身丧失的消费能力及价值也就越多,劳动产品与工人之间的异化造成工人的无力与愚笨,逐渐沦落成自然界的奴隶,最终失去自由。当劳动不再自由地归属于工人自身,劳动为资本家创造出来的奇迹般的财富就变成了工人赤贫如洗的祸源。这一切造成了工人的畸形,使其变成了富人敛财的工具,加之“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造成人类历史的倒退,而“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1]54最终彻底失去人的自由自觉性。同时,只关注物质财富的国民经济学不知道失业工人的存在,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根本不在意、不关注工人的存亡问题,他们只是给予工人维持其后代不至死绝的程度的生活必需品,这样工人才能作为生产利益链条上的一个零件为富人所用。这种被物化的人在本质上与商品无异,是一种商品人,“是当作具有商品的规定的人生产出来的”,[1]66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这个规定,工人在肉体和精神上已经变成非人化的存在物。
  在国民经济学中,财富的多寡、利息的积攒是关键,人(工人)的存在则居于次要地位,甚至可以被忽视,所以私有财产下的工人才会被劳动禁锢、被物化、被商品化。人从属于物、被物奴役的颠倒关系需要彻底扬弃私有财产才能解决,因此马克思在随后的共产主义下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的回归中给出了理由和解释。
  (二)回归类本质的自由自觉性
  上面我们提及到马克思在拨开国民经济学五里雾后所抓住的工人丧失自由的现实状况,那么他是如何抽丝剥茧地论证人对自由的重拾,并置于共产主义之下呢?在《手稿》笔记本I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类本质这一概念,并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也因此成为了“类存在物”。[1]57
  人类把客观物质世界作为改造对象,把这种对象性活动(外化劳动)作为自己的“类生活”,归为自身的现实生活。但是在私有财产下,劳动对工人来讲却是外在的东西,它在根本上是不属于工人自身的(这一点我们在“拨开国民经济学的五里雾”一节中有详细阐述)。异化劳动把原本自由自觉的生产劳动变成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贬损至动物性,结果是,人(工人) 在发挥自身动物性机能和功能时体验的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如,食欲、生殖欲、衣食住行),而真正发挥人的本质机能时,竟然视自身为动物而已。[1]55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异化转变为人的类本质由人性向物性的缩变和退化。“当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58
  在这种类本质被异化的情形下,物的尺度取代了人的尺度,人类存在的全面性开始向片面性让渡,其后果毋宁是——奴役取代了人类本质中所蕴含的自由。面对这种异化现象,马克思是如何给予回答,又是如何把共产主义作为答案之解决呢?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中马克思有所表达。既然人的类本质为人类的自由提供了内在依据,那么克服因素也潜藏并只能潜藏在这里,“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就已经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1]63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其自身本是合理存在,但是仅在私有财产这一前提和条件改变了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人的类本质所蕴含的自由因素是克服异化的唯一路径,这种克服就表现为对自身异化的扬弃。人对自身异化因素的剪除才使得自身自由的目的得以达成,这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共产主义,只有“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81   质言之,马克思揭露了国民经济学下私有财产物化人的秘密,并初步提出人的类本质的自由自觉性及其复归——共产主义,为后来具体阐释共产主义及共产主义下人的解放奠定了基调。藉此,共产主义的立足点是“人”而非国民经济学的“物”的对比不言而喻,共产主义的主题——人的自由和解放也变得明朗而开阔。
  二、共产主义体现自由自觉的活动的人的本质
  既然马克思用异化的工具从物中发现了人,证明物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人的问题的一种显现,那么人的本质如何定义呢?马克思在《手稿》中把人的本质定义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类特性。这里的“人的类特性”就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的人的类本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本质的初步阐释即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是因为,在私有财产下人的自由自觉性却遭到泯灭,究其症结在于人并没有在劳动上实现自由。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劳动活动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在本质上是劳动活动,而不是思维活动,人对自由的获得即对本质的获得其实是对劳动自由的获得。以劳动为基点的人的本质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黑格尔将自然界理解为抽象思维外在性表现,[2]317这一观点的弊病在于虽然其承认人与自然存在对立统一,也认同人能够通过劳动克服二者之间的矛盾,却是把劳动看作抽象精神劳动,以为绝对精神创造自然的观点仍然是一种唯心主义。与黑格尔不同,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有形的、物质的客观存在,而人是自然界的感性存在。“自然是与存在没有区别的实体,人是与存在有区别的实体。没有区别的实体是有区别的实体的根据——所以自然是人的根据。”[3]116由于费尔巴哈坚持把人直观成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讲从人在自然面的顺从与遵从,这也是其落后黑格尔能动思想的一个体现。而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的超越性则在于他强调在劳动实践的高度下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认为自然并不是“大自然”,而是被人加工过的人化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1]56劳动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与自然的联系是通过劳动来完成的,人类能够改造无机界也是以劳动实践为手段的,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类证明了自己的本质——劳动活动的自由自觉性,这一点远远超越了黑格尔的纯粹的精神劳动和费尔巴哈的抽象自然的思想。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中人的利己主义及费尔巴哈的抽象的宗教关系相比,马克思从劳动、生产的角度出发对人与社会关系进行了论证。《手稿》先是回答了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把人与社会规定为互相作用的双方。“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既然,个体在这里被理性地称为“社会存在物”,那么“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1]83“社会之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重大发现。人是社会人,自然是人生于斯长于斯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1]84而凝结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则是具体的,因为人们在生活中结成的劳动关系、家庭关系、国家关系等都是有现实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劳动。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拎清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核心意义,包括隐藏在生产关系背后的生产方式及由生产方式决定的上层建筑。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已有清晰的表达:“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82正是这样,人们通过生产实践、劳动活动形成诸多社会关系,推动人、社会、自然的无限生成,在这个无限生成的过程中生产劳动始终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根本动力,所以说劳动是阐明人的本质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站在人的角度以劳动自由开始了对人类自由的探寻。
  (三)人自身的关系
  人与自身的关系集中表现在人能够通过实践——这种创造性活动,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包括超越自己的本能、自然力和意识,从而成为全面的、自由的人。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全面与自由,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特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体验丰富的劳动,享受这种实践劳动过程以及劳动成果升华转化后的精神愉悦(这种愉悦自然来自不受束缚的自觉自由劳动),而自由就是人的劳动和意识不再受到抑制。为了论证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在实现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性中的作用,馬克思把人与动物进行了比较。他指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可是人类与动物不同,人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是人与动物相互区别的原因,也是人能够成为类存在物的根源。我们把人类的活动称为自由活动,正是因为人能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丧失劳动自由的人类无法摆脱被奴役的命运,也走不出原始的简单重复,因此要打破私有财产下异化劳动的枷锁,对私有财产进行扬弃,才能使人类朝着自由全面的方向发展。
  当然,我们也承认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在此时尚处于萌芽阶段,但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也在不断科学化、体系化。在1846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了经典阐述,证明其思想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共产主义以人的解放为核心
  通过对人的本质的考察,马克思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结论。可此时的现实社会条件却“异化”至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异化现象与人的本质的获得完全对立。为了实现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指出了一条清晰的彻底扬弃异化的解决道路,那就是共产主义。
  (一)解放的途径——通过人并为 了人
  马克思在《手稿》中始终站在人的角度对共产主义进行阐述,在论述共产主义使人获得解放的途径时也是时刻以人为出发点。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从而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使人能够充分享受人的本质力量,在这种社会形式下人可以自由自觉地活动而不受外在条件的强制和约束。   我们可以看到,这恰好与国民经济学只看到物而看不到人的观点形成对比,因为在国民经济学把私有财产作为不自证明的存在的前提下,不仅劳动被看做财富的本质,甚至人也被物化成财富而失去自由自觉的本性。虽然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并不是通过物质财富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而产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消极地理解私有财产,否定物质的功能作用以及财富价值。马克思所指的共产主义是以过去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基础的,所以在他指明共产主义是人的本性的复归时有这样的表达:共产主义是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否定之否定的第三个肯定环节,私有财产(异化劳动)并不是一无是处,从分工、交换、竞争的角度来看,其积极的方面在于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包括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也把“集体财富”的充分涌流作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形成之必需。因此,我们要明确的是私有财产下的异化劳动只看到了财富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存在,它把人彻底地片面化,从而导致人进入到被奴役、被捆绑、被束缚的境地,最终丧失了自由。因此,为了把人从奴役的、异化劳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马克思第一次站在了人的高度找寻解放人类的路径——为了人且通过人,而共产主义才是真正通过人来实现人类解放,获得自由的社会形式。只有在共产主义这种社会形式下,人方能充分占有自己的本质,并把异化了的本质收回自身。
  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到资本主义下人被物化的现实时,我们也不可忽视“粗陋的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变相妥协。为防止这种理论陷阱,马克思直接批判道,“不能把被所有人作为私有财产占有的一切都消灭。”[2]295-296与其说粗陋的共产主义宣扬平均主义的社会平等,不如说其在本质上是对私有财产的平均。这不是共产主义下的消除人的“异化劳动” 状态,而是对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根本背离。
  (二)解放的目标——人性的复归
  在阐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后,《手稿》又提出了人的解放的目标——人性的复归。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社会、自然是相互连接,和谐共生的。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是处于人与人形成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作为社会的人与其自身本就是同一个东西。[1]80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也充分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这是人生存的必然和必需。然而回归到现实社会,剥夺与贪婪特性的资产阶级因“贪财欲”对工人进行劳动剥削,使其丧失劳动自由并逐渐物化成商品和工具,此时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便日渐尖锐,直至私有财产导致人与人的关系的恶化,造成人与社会的分离。
  马克思正视客观事实,看到了私有财产下异化劳动带来的束缚和压制,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出发指出共产主义实现工人解放的目标——人性的复归。共產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这意味着人只能在自然和社会内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致因“贪财欲”掠夺资源,妄为挥霍。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扬弃摆脱了一切外显的、遮蔽的剥削形式,消除了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掠夺榨取,生产上的剥削不复存在,货币拜物教也就从人的意识中得以根除。质言之,这种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使人的社会性得到充分体现,建立了人与人之间友善、互助的原始关系,人与社会达到了和谐,人的解放的目标即人性的复归得以完成。
  (三)解放的逻辑进程——个体解放、群体解放、人类解放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解放的过程始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体需要经历个体解放、群体解放、人类解放三个阶段。
  1.个人解放
  “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4]36共产主义社会首先要实现每一个成员的解放,才能逐步解放工人阶级乃至整个人类。每个个体成员的解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在限制的解除,二是外在限制的解除。个体的内在限制的摆脱集中表现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包括体力智力的提升及身心的全面协调;外在限制的挣脱则体现在人不再受制于某种外部条件,主要是劳动活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个体可以摆脱对物的依赖,实现合乎人性的复归。只有个体实现了自觉自由,所代表的阶级才会得到解放。
  2.群体解放
  在马克思看来,群体的解放首要体现在工人阶级的解放,继而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工人阶级始终处于社会的最低层,这是工人阶级面临的实际困惑。也正是基于工人阶级所处的现实境遇和被压迫状况,他们具有迫切要求摆脱束缚、恢复自由的宏愿,肩负完成解放事业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所以恩格斯才认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5]230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只有无产阶级这个最伟大的革命阶级,才能担负起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彻底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3.人类解放
  正如上文所说,工人阶级的解放与人类的解放是一致的。马克思在《手稿》中指明,“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 别以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1]62所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阶级的解放,而是整个人类的解放。无产阶级不会把实现自己阶级解放的任务美名曰“全人类”的任务,也不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使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蒙上欺骗性。只有无产阶级获得解放,才能为人类解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手稿》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原生形态,渗透着马克思人的解放旨趣的方方面面。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马克思对人的解放的主题的认识也日臻成熟。
  当前,新时代人的高度被赋予了新内容。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这既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因时而变与因势而变,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生活发展现实需要,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启资本与其他经济要素一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征程。[6]10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再是虚构现实,而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指导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战略时,必须始终把人放到首要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服务宗旨。今天,这种人民性价值旨归体现在理论构建、思想宣传、新闻舆论、文学艺术及哲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工作领域,并通过价值主体(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价值立场(以人民利益的工作取向)、价值标准(人民群众满意度)及价值理想(自由自觉的活动)所蕴含的人民性特质,彰显为民执政的政治情怀和治理理想。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性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人的解放的现实所归与本质所存。概言之,新时代强调“人的解放”是历史承载、规律溯源,更是现实诉求,其以科学化理念和完备化形态赋予人的“自由自觉”,同时延伸了个人解放、群体解放以及人类解放的价值维度,将人的解放提升新高度,坚定共产主义之理想与信念。   此外,“人的解放”思想也逐渐由国内走向国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带动沿线国家及地区共同发展。战疫一线身先士卒,以共同体理念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提出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共谋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新理论和新模式。从国内发展到国际共赢,无不深刻体现马克思建立“自由的人的联合体”理念以及在国际范围内实现人的高度的发展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7]在国际经济力量和政治势力对比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将继续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将中国人民享有的自由且全面发展,融入国际社会基本价值理念中,彰显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刘敏敏.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9(5):6-10.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
  [8]谢霄男,王让新,乔丹丹.“人的解放”: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诉求[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3.
  [9]周晓光.论新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意蕴[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57-65.
  [责任编辑]王立国
  Human Liberation is the Theme of Marxist Communist Thought
  WANG Linlin,Han Dongxue,Xiao Li
  (School of Marxism,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136,China)
  Abstract:Human liberation is the central of Marxist Communist thought,which is embodied in many aspects of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the early works of communist thought. Karl Marx closely combined the theme of human liberation with communism,got rid of the cover of things for the first time,found the function of human under communism,and defined human nature as the activity of freedom and consciousness in this work.Meanwhile,Karl Marx expounded the goal and the way of human liberation,the long logical and actual process in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Now days,rereading it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Marxist Communist thought and its realistic meaning.
  Keywords:freedom and consciousness;human liberation;communism
其他文献
[摘 要]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衡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而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匹配性是城市化水平稳定提升的重要条件。利用DMSP和NPP综合夜间灯光指数测度城市化水平,并通过与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结构变动值回归,发现乌鲁木齐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动高度匹配,但是城市化发展质量不高。应该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继续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乌鲁木齐高质量城市化水平,才能继续保持推动新
期刊
[摘 要]网络谣言是社会矛盾的媒介映射,是社会议题的传播在群体导向下的异变,亦是权威载体与非权威载体在话语权上的博弈,它可能来源于真实信息但又缺乏真实性,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从众心理作为网络谣言的主要宿主,承受了理性规范与非理性诱导的双重压力,集中体现了个体自我矛盾、个体与群体矛盾、个体与社会矛盾的纠葛状态,并且从众心理的特质会随着周边环境的异动而发生变化。此次新冠肺炎在时间节点、病理特性、防控需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焦虑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及智能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对来自四川省4所普通高校的63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焦虑总分为(43.33±10.01)分,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24.8%;智能手机成瘾总分为(102.87±24.09)分,学习倦怠总分为(57.86±9.16)分。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与智能手机成瘾、学习倦
期刊
[摘 要]动词体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门话题。文章以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的话语为分析对象,基于Li & Thompson(1981)描写的汉语体系统理论框架,使用话语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小说中动词体的言者主观性。研究表明完成体、经历体体现了说话人“现在”的主观视角;持续体体现了说话人从“现在”观察事件内部的主观视角;有限体不仅体现说话人“现在”的主观视角,而且还带有言者的主观情感。  [关键词]
期刊
文章编号:1003-6121(2021)03-0010-12  [摘 要] 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面板数据,探索人力资本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动都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从短期来看,中等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对于产业结构变动是即期影响,而高等教育规模对产业结构变化至少滞后1期才会起作用;从长期来看,高等教育规模的扩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军队文职人员挑战性压力与工作旺盛感的关系及情感体验的中介效应和职业韧性的調节效应。方法:采用挑战性压力量表、情感指数量表、工作旺盛感量表和职业韧性量表对450名军队文职人员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26份。结果:军队文职人员挑战性压力与工作旺盛感显著负相关(r=-0.31,P<0.01)、与情感体验显著正相关(r=0.27,P<0.01),情感体验与工作旺盛感显著负相关(r=-0
期刊
文章編号:1003-6121(2021)03-0087-08  [摘 要] 为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心理资本问卷和生命意义感问卷,对2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性别、年级和专业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家庭功能和生命意义感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制定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
期刊
[摘 要] 文章选取2009-2018年甘肃省城镇人口递增总量、城镇生态环境表征值以及区域城镇化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全省人地关系与生态城镇化以及城镇生态环境指标,测度了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区河东、河西两大区域及其内部城镇化水平差异。结果表明:(1)省内生态环境与区域城镇化差异和区域联系等诸多因素具有相关性;(2)甘肃省城镇化整体趋于均衡发展,可更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城镇人口增量之间差距呈逐渐扩大趋
期刊
[摘 要] 米歇尔·德·克丽丝尔(Michelle de Kretser,1957-)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旅行的问题》(Questions of Travel,2012)是她的第四部小说,这部小说获得了2013年迈尔斯·富兰克林奖,作为一名移民作家,身份问题是德·克丽丝尔作品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主要分析克丽丝尔《旅行的问题》中主人公的身份焦虑,探讨主人公如何试图在不断的旅行或迁移中构建自我
期刊
[摘 要] 黑龙江社会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脉络和精神意蕴,近代以来的“实边移民”“战乱移民”“垦荒移民”“工业移民”给黑龙江带来了多重的社会特性,抗击侵略、开垦北大荒和工业基地克艰而成的集体行动孕育了“四大精神”。多重社会特性与精神源流在龙江社会的发展中叠合、交融,构成了龙江的社会自性和精神内核,塑造了龙江社会的成训观、结群方式、文化品格和生活逻辑。“貢献于国”的社会成训、“集体化”的结群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