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词体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门话题。文章以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的话语为分析对象,基于Li & Thompson(1981)描写的汉语体系统理论框架,使用话语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小说中动词体的言者主观性。研究表明完成体、经历体体现了说话人“现在”的主观视角;持续体体现了说话人从“现在”观察事件内部的主观视角;有限体不仅体现说话人“现在”的主观视角,而且还带有言者的主观情感。
[关键词]动词体;主观性;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动词的体(aspect)是一种语法范畴,是对情状自身内在时间构成的各种不同的观察方式[1]3。关于体的研究最早出现在俄国语言学研究当中。Jakobson在1932年的著作中提出俄语中的完整体和未完整体是由有无标记来区别,这导致后来欧美国家关于体的研究直接受到了俄语等斯拉夫语的影响。Comrie是将体看作普通语言学问题来进行研究的第一人。其著作中对体的定义和系统都作了详细的论述。Comrie把体分为两大类,完整体和未完整体。Smith是在Vendler和Comrie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著名的“双部理论”。(1)此后,国内外掀起了从情状体角度研究体的热潮。
主观性(subjectivity)是话语发出者(说话人,写作者或叙述人)在话语中的自我表达。也就是说,在说话人所说的话语中,说话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态度或情感。因此语言表达的不仅是命题内容,而且还包含有说话人或写作者的主观意向。一方面,主观性在语言中无处不在,并且在语言使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主观性(subjectivity)视角来研究体是近年来学界体研究的新的增长点。Benveniste[2]225指出,语言具有十分深刻的主观性。主观性有些是直白地表现在话语中,如,指示语、情态等,而有些则是隐含在话语中,如动词的体等。动词的体经常以“隐晦的”方式在语句中体现说话人的视角[3]269。我国学者关于体的主观性方面的研究也相继出现了很多。文旭、伍倩[4]59通过分析英语句子当中的时和体来体现话语主观性;郑银芳[5]93同样是从英语句子当中分析了话语主观性在英语进行体中的体现;邓滢[6]46论述了俄语体的主观性,并说明对俄语教学的启示;刘伊俐[7]103以Smith的双部理论为依据,探讨了海明威英文小说中动词体的言者主观性。以上学者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为英语的体,目前专门讨论汉语体的主观性的研究仍不多见。陈前瑞[8]22构建了汉语体貌系统中内部视点体标记“在,正,正在,呢,着”的主观性排序,但并没有分析每种体类型怎样地体现了主观性。本文则是选择了一个完整的汉语体系统,分析了每个体类型在小说当中所体现的说话人主观性。
目前,对话语主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认识三个方面[3]269。那么在汉语中,动词的体体现说话人怎样的主观性呢?这是文章接下来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以Li & Thompson[9]236所划分的四种体类型为框架,四种体类型分别是:以动词词尾“了”为标记的完成体(perfective aspect),以“在”和“着”为标记的持续体(durative aspect),以“过”为标记的经历体(experiential aspect),以及以动词重叠为标记的有限体(delimitative aspect)。文章采用Brown & Yule[10]话语分析方法。话语分析方法以语境(context)为中心。笔者将小说的叙事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的表述以及其内心世界活动的语句看作说话人的话语,利用话语本身所包含的信息,以及笔者自身的知识共同构成的语境来分析动词体所体现的言者的主观性。在语料收集方面,笔者选择单个小说文本自建了一个封闭的语料库,目的在于保证语言的同质性。
本文的语料来自于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11]。这部小说在莫言的作品中可谓是比较出彩的一部。《生死疲劳》(2)是莫言小说里在西方最受关注,而且得奖最多的一部小说。该小说故事性强,关于时间,空间转换的情节多。同时,这部小说中充满了人物的对话以及内心世界的活動,因此笔者选择该小说作为研究言者主观性的语料。
二、完成体与言者主观性
Li & Thompson认为汉语中用动词词尾“了”来对完成体进行标记。[9]185完成体词尾“了”附在动词之后,表明该词词义所指处于事实的状态下,因此词尾“了”具有“实现”义。(3)
陈前瑞[12]126认为位于小句核心动词后的词尾“了”偏向于表达事件客观的时体意义。但在话语中,我们依旧能体会到完成体体现了说话人的“现在”视角,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意图。
例1.“听说你也摘了地主‘帽子’了,我来祝贺你……”
例2.挂在我脖子上的铜铃,增添了我的威风,也给我带来了麻烦:我一路飞奔,铃声串串,像个英雄驴;但同时也使我永远逃脱不了人们的跟踪。
上面的例1当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名传统的老无产阶级战士洪泰岳和一个曾经的地主阶级白氏。在那个年代,正是这样代表水火不相容的阶层的两个人物却暗中互生情愫。作为书记的洪泰岳在白氏“摘帽”后既替白氏开心,又对对方的身份无法释怀。从上面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完成体修饰的事件发生时间在参照时间之前,事件的参照时间为说话时间。也就是说“摘了地主‘帽子’”这个事情在说话人说话之前已经实现。说话人是将事件的观察视角放在“现在”,从说话时间的“现在”观察过去已然事件。
例2中说话人特意使用冒号后面的话语信息向听话人解释完成体所修饰的事件已经在说话之前发生了,因此完成体标记“了”修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此时动词的完成体说明说话人是从说话时间“现在”来观察和表现情景的,说话人关注的是事件在过去某个时间的展开。 说话人使用完成体标记“了”除了表示过去发生的事件外,还可以表示将来的事件。此时,说话人仍然是将观察视角放在“现在”来凸显言者的主观性,即体标记“了”凸显的是主观视角。
例3.她双腿一软,就要下跪,哭哭啼啼地说:“村长,饶了俺吧,俺真的啥也不知道。”
例4.其他的人一窝蜂拥上来,将你按在地上,七嘴八舌地嚷叫着:“给它扎上镊鼻!赶快阉了它。”
例5.他伸出鞭杆,轻巧地将我头上的棉帽挑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一蓬干草上,说:“别弄脏了帽子让娘不高兴。”
例6.“你这是放屁!”洪泰岳冷冷地说,“你这是信口胡说,想讨我的好就要实事求是,杏树不结果实,是你不善管理,与西门闹无关。这棵树,虽然分在你的名下,但迟早也是集体的财产,走集体化的道路,消灭私有制度,根绝剥削现象,是天下大势,因此,你要看好这棵树,如果再让驴啃了它的皮,我就剥了你的皮!”
例3、例4和例5均是完成体在祈使句中的用法。例3是表示说话人的请求。说话人从说话时间的“现在”视角出发,以“俺真的啥也不知道”为参照时间,使用动词“饶”加完成体标记“了”,使原本应该发生在将来的事件有了已经成为事实的意味。说话人此举拉近了听话人及周围观众对事件的观察视角,因此更加容易引起与说话人的共鸣,使得听话人对她产生同情之心,从而达到说话人的主观目的。
结合例4整句话的语境,我们可以知道,完成体标记“了”的使用同样是为了使将来发生的事件具有“实现”义。说话人是利用完成体标记“了”所体现的“现在”视角来述说将来亟待发生的事件,是想表明自己的催促、急切的心理。副词“赶快”修饰“阉了”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说明说话人急切的心理。相同的语料还有使用副词“赶紧”的。(4)
上面关于完成体标记“了”在祈使句中的使用也恰好与Li & Thompson中对完成体在祈使句中的使用情况相一致[9]208。
例5为否定的祈使句。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完成体具有实现的意义,表示的也是完整的有界事件,而否定的祈使句中的事件不可能是有界的,因为说话人本意就是想让事件不要发生,因此,在否定祈使句中一般情况下不出现完成体标记“了”。然而在特定情况下,“了”可以出现在否定祈使句中,这时候在“了”表示的完成体事件后面通常会接另一个事件表示前一个事件为有界事件。此时说话人是以“现在”的说话时间观察将来事件,表明对听话人的提醒与警告[9]211。例5中作为哥哥的说话人在和听话人弟弟动手之前挑掉弟弟的帽子放到干草上。说话人以“让娘不高兴”为参照时间,使用完成体标记“了”表示将来事件为完整的有界事件。说话人旨在从说话时间警告听话人不要“弄脏了帽子”这件事,否则就会产生“让娘不高兴”的消极后果。
例6是完成体在条件句中的使用情况,我们结合语境得知,说话人使用动词的完成体表示两个具有“实现”义的事件。以结果分句中事件为参照时间,条件分句中的事件为有界事件,同时两个分句具有“等于”的意义联系,因此后一个事件也可以使用“了”表示有界。说话人使用完成体是为了从“现在”观察这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发生时间的连贯性,发生时间的连贯性也是说话人思想连贯性的一种表现。“如果……就”关联词在例句中缩短了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且拉近了听话人与事件的空间距离,说话人营造了一种将来事件就在眼前的氛围。
通过对小说中话语的分析,我们发现完成体标记“了”可以凸显说话人的主观视角,即说话人从“现在”的视角观察完整的事件。
三、持续体与言者的主观性
持续体是表示事件的进行或持续[9]217。与完成体一样,持续体也有其特有的体标记:“在”和“着”。在话语中,说话人利用持续体来体现说话人的主观视角。
“在”所表示的持续体通常与活动动词连用。“在”所修饰动词的基本语义特征多为[+动态]、[+持续]、[-终结],(5)描述事件在过去时间已经开始并延续到现在仍未终结。
持续体标记“在”的使用,也是说话人主观性的一种体现,主要是体现了说话人从说话时间观察事件“内部”的视角。
例7.他猛地伸出两只手,抓住了姐姐的手,语无伦次地说:宝凤,宝凤,你跟我好吧,我们两个好吧……多少年了,……,别人还以为我在思考学问,其实我是在想你……
上面語例中直接给出了事件发生的参照时间,因此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持续体标记“在”体现说话人视角的典型。例7选自小说中人物马良才对宝凤的告白。从整句话的语境我们可以得知说话人此时的状态接近疯狂,比如“猛地”“语无伦次地”这些修饰词都可以体现,说明说话人此时想把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都在此刻快速地倾述出来。但是他在选择话语时却很有心。他并没有说“我很想你”,而是使用持续体标记“在”表明“想你”这件事在参照时间(“多少年了”)内的持续。说话人以说话时间为观察点,使用持续体表明“想你”这件事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没停歇,仍然还在持续。如此更能体现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持之以恒的爱,使得话语更能够打动对方,从而达到说话人的言语目的。
在上面例句中,说话人直接道出了事件发生的参照时间,因此我们可以清楚明确地理解说话人是以说话时间的“现在”为视角观察事件在参照时间内的持续。而在有些话语中,说话人并不指明参照时间,此时说话人对事件的观察视角被包含在参照时间当中。
例8.它的目光似乎不时地往我们这边斜,我知道它在看它的儿子。
例9.西门金龙双手抹着腰,似乎在考虑重大问题。
上面两个例句中说话人没有指明事件发生的参照时间,此时我们需要结合上下文信息来获取参照时间。结合具体语境,说话人是从说话时间出发,以说话时间为观察点,而将动作行为锚定为整个事件发生的参照时间。例8中说话人在说话的“现在”观察到此时此刻“它在看它的儿子”这个动作行为,而“它在看它的儿子”这件事是从说话时间之前就已经开始,然后到说话时间的“现在”,再持续到说话时间以后的将来。例9中也同样如此,说话人从参照时间内的“现在”观察事件的延续。 上面我们提到,“在”所修饰的动词语义特征为[+动态]、[+持续]、[-终结],但在特定的语境当中,持续体标记还可以修饰状态动词或“非持续动词”。例如Comrie曾举过这样一例:She's always buying far more vegetables that they can possibly eat.[1]37在这句话中,buy是非延续性动词,通常情况下不能用“-ing”修飾,但如果将其放在特定语境中,则可用来表达说话人特殊的话语主观性。持续体在上面例句中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对“she”的一种抱怨,可以翻译为:蔬菜她总是买买买,他们吃都吃不完。在莫言的《生死疲劳》中,我们同样发现了与之类似的持续体话语。
例10.我听到胳膊上发出酥脆的声响,似乎筋骨在断裂。
例11.“不,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得出还有一些仇恨的残渣在闪烁,”阎王说,“我将让你在畜生道里再轮回一次,但这次是灵长类,离人类已经很近了,坦白地说,是一只猴子,时间很短,只有两年。希望你在这两年里,把所有的仇恨发泄干净,然后,便是你重新做人的时辰。”
例10中动词“断裂”从语义上来分属于实现类动词(achievement),其语义特征为[+动态]、[-持续]、[+终结],因此在正常的命题内容中与持续体不兼容。但在话语中,我们可以联系特定上下文语境来分析此时持续体的用法。说话人站在自己“我”的立场,“我”胳膊发出脆响,此时使用动词的持续体“在断裂”并不是简单理解为说话人采用“现在”视角观察“筋骨在断裂”这件事,而是说话人想要表达自己正在忍受着莫大的疼痛。
例11中“闪烁”是一个瞬间动词,这类动词加上持续体标记“在”不表示动作的延续,而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但在上面特定的话语中,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说话人是在描述“仇恨的残渣在闪烁”这一动作的反复,而应该联系上下文来分析此时说话人的主观意图。说话人“阎王”站在听话人对立的立场,观察到听话人心中仍有仇恨之火在闪烁,所以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夹杂着他对听话人的警告。人物视角在这里与其说是观察他人的手段,不如说是展现说话人情绪的窗口。[7]107
“着”作为持续体的另一个标记,也可以体现说话人的主观视角,并且和体标记“在”一样,体现了说话人从说话时间“现在”观察事件内部的视角。但体标记“在”通常只表示持续过程中动态的事件,而体标记“着”可以表示静态和动态事件的持续。
例12.她穿着一件红格子衬衣,梳着两根毛刷般的短辫子,别着一枚白底红字的牌牌。
例13.我用力眨巴眼睛,将眼睛里的黏液排除,这时,虽然我还没看到自己的形象,但我知道自己已经投胎为猪,在我面前那些颤抖着、蠕动着、吱吱乱叫的小家伙,都是我的哥哥姐姐,看到了它们的形象,我也就知道了自己的形象。
例12和例13分别是体标记“着”修饰的静态事件和动态事件。例12中动词“穿”“梳”“别”都是活动动词,但和持续体标记“着”连用后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因此说话人在参照时间内,从说话时间观察到事件持续过程中的每一瞬间都和其他瞬间没有差别,事件具有一种均质的(homogeneous)时间结构。例13中“颤抖着”“蠕动着”均是表示动态的持续事件,与体标记“在”分析相同,此时说话人是在参照时间内部,从“现在”观察事件的持续。
在复杂句中,持续体“着”所修饰的事件是充当另一个事件的背景信息。在下面例句中,事件时间均是从说话时间开始向将来延续。
例14.主人大声喊叫:哎,那个生孩子的女人听着——你的车子,放在门口了。
例15.洪泰岳恼怒地说,“好你蓝脸,你能,你就一个人在外边,等着看吧,看看是我们集体的力量大,还是你蓝脸的力量大。现在是我动员你入社,我苦口婆心地求你;总会有一天,你蓝脸要跪在地上求我,而且,那一天并不遥远!”
例14中动词持续体表示的事件是作为附属事件来修饰后文的中心事件。说话人用“听着”表示动作从现在开始延续,说话人对事件的观察视角是从“现在”的说话时间开始。此时用持续体“听着”表示背景信息,目的是为接下来的主要陈述做铺垫,话语中包含了说话人对特定听话对象的提醒,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
从句法结构上讲,例15中“等着看”属于连动结构。方梅指出连动结构为V1V2时,“V着”出现在V1的位置上,连动结构中“V着”所在的前项在语义上总是轻于后项[13]38。“等着看”中持续体“等着”是用来说明达到动作“看”的手段。此时说话人从说话时间观察事件“等着”这一动作的持续,事件持续的终点就是达到动作“看”。
从上面对语例的分析可知,持续体标记“在”“着”均体现了说话人观察事件在参照时间内部持续的“现在”视角。“着”和“在”表示的事件在参照时间内通常从过去一直延续到将来,但“着”还可以表示事件在参照时间内从说话时间一直延续到将来。“在”还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修饰“非持续性”动词,表达特殊的言者主观性。
四、经历体与言者的主观性
经历体标记“过”指的是事件在说话时间或者参照时间之前已经发生,也还表示该事件在某一参照时间之前至少是发生过一次。[9]226对于表示经历体的“过”,我们在小说中找到的语料没有完成体标记“了”和持续体标记“在”和“着”丰富,但这并不能说明经历体就不含有说话人的主观性。经历体体现了说话人对过去事件采用“现在”的观察视角。
例16.我知道莫言那厮写过一篇梦幻般的小说。
从例16中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得知,经历体标记“过”表示的事件发生时间在参照时间之前,事件的参照时间为说话人的说话时间,因此由经历体标记所修饰的事件在说话人说话之前就已经发生。由此得知说话人是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站在“现在”观察过去时间发生的事件。
经历体标记“过”表示的事件具有历时性,[14]63修饰事件的参照时间通常为说话时间,因此说话人是从说话时间观察事件在说话时间之前(不包含说话时间)已经发生并终结。 例17.杨桂香当过妇救会长,现在是妇女主任,是杨七的堂姐。她喜气洋洋地上来,扶住了白氏,往正屋里走。
说话人采用经历体从“现在”述说“杨桂香”过去的经历,是想说明“当妇救会长”这件事是在现在的说话时间之前已经发生并终结的事情。如果说话人想要表示事件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并包含说话时间,说话人可以使用“了”来替换“过”。由此刚好可以看出尽管完成体标记“了”和经历体标记“過”均体现了说话人的“现在”视角,但经历体标记“过”体现了事件的历时性,完成体“了”体现了事件的现实性。[14]63
经历体标记“过”修饰的事件还可以表示状态或事实。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话人从说话时间“现在”观察过去的事实,表达了说话人特殊的主观性。
例18.我不相信一个与我如胶似漆地睡过觉的女人,会真对我恨之入骨……
在上面语例中,说话人是从“现在”的说话时间观察过去的事件。经历体标记“过”在此话语中表示状态,并且这个状态在说话时虽已不再存在,但却和当前的实际话题有关。[15]38因此我们可以将例18中经历体标记“过”所修饰的事件在说话时间看作一种过去事实,此处说话人使用经历体目的是为了将“如胶似漆睡过觉”这个事实与“对我恨之入骨”的事实进行对比,从而体现说话人对残酷现实的难以置信。
从上面分析可知,经历体标记“过”体现了说话人采用“现在”视角观察过去的事件,并且过去的事件终结的时间与说话时间或参照时间之间存在着时间间隔。同时,经历体表示的过去事实在特定语境中含有说话人特殊的主观信息。
五、有限体与言者的主观性
有限体表示事件在短暂的时间内发生。我们通常用动词重叠(VV)或者重叠的动词中间加“一”(V一V)来表示有限体[9]232。动词的有限体通常表明说话人从说话的“现在”观察事件的发生。有限体表示的短暂事件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
例19.对吴秋香我一直没有好感,但自从发现她弯着腰从柳丛里溜跑之后,反而对她有了几分亲近之情,因为从那件事之后她每次与我见面,脸上都会突然地红一红,眼睛躲避着我的目光。
例20.我看看金龙,看看那些群龙无首的红卫兵,心中涌起了一阵酸楚。
例21.回家先找条毛巾把头上的汗擦擦,别闪了风感了冒。
上面三个语例分别是说话人在述说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件。例19中有限体修饰的事件时间发生在过去,说话人是在现在的说话时间观察过去事件。例20中事件时间发生在现在的说话时间,说话人以“现在”视角观察事件。从例21中说话人的话语信息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在将来,说话人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观察的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动词的重叠形式与非重叠形式相比,在主观性上存在很大差别[16]34。 例如“玩玩游戏,听听歌”就比“玩游戏,听歌”更能表达说话人轻松、随意的心情,从而命题内容的严肃性也就随之降低。在小说中我们也能找到有限体表达说话人放松心情的语例。
例22.“好,我讲讲,随便讲讲。”庞虎被簇拥到大杏树下,有人塞到他身后一把椅子,他闪开了,不坐,站着,起高声,“西门屯的同志们,春节好!今年春节好,明年的春节更好,因为在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翻身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这是一条金光大道,越走越宽广!”
说话人之所以使用有限体是因为充分考虑到此刻的氛围,目前正是春节期间,四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都处于轻松的节日氛围当中。此时使用动词重叠“讲讲,随便讲讲”也是为了表达说话人此时此刻放松,随意的心情。
祈使句作为动词重叠发生的典型环境[16]35,更能突出有限体所体现说话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话语的具体语境,说话人在祈使句中使用动词重叠并不一定表达的是强制性的祈使语气。
例23.我娘说:他爹,你老实吧,宝凤来了。宝凤,救救你爹,别让他的眼睛瞎了,你爹……,待你们兄妹不薄啊……
例24.我说:“爹呀,你看看,他把我们糟蹋成什么样子啦!”
以上两个例句均是祈使句,但动词重叠并没有表达强制的祈使语气。例23中“救救你爹”所表现的祈使语气是一种弱势语气,比直接使用“救你爹”这种强势祈使语气要显得态度柔和,结合当时的紧急语境,“救救”包含说话人一种乞求的语气在其中,说明此时“娘”的无助,体现了她在说话时的急迫心态。在例24中,“看看”并非是说话人单纯地想说话人看他所指,“看看”在此时的语境中,表达了说话人的怨责语气。
通过对语例中有限体表现形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有限体体现了说话人从“现在”观察事件的主观视角。动词重叠可以表达说话人轻松,随意的主观感受。在祈使句中,有限体可以体现说话人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语气,从而表达说话人主观情感。
六、结语
从上面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体的选择和使用不仅反映事件所处的不同内在时间,而且还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话语中总是带有说话人自己的视角、情感。对于小说而言,体的言者主观性主要从视角上得以体现。
完成体标记“了”体现了说话人“现在”的主观视角,观察的事件通常是过去事件,也可以是将来事件;持续体标记“在”和“着”体现了说话人从“现在”观察事件内部的主观视角;经历体标记“过”也体现了说话人“现在”的主观视角;动词重叠所代表的有限体除表明了说话人“现在”的主观视角外,还可以传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在语言的表达中,偶尔也会出现某种体的使用与其定义不相一致的地方,例如持续体标记“在”修饰“非持续性”动词,这也是由于受到了说话人主观性的影响。文中对小说《生死疲劳》中某些语料中的体进行话语分析时也刚好证实了这一点。
体是说话人隐藏在话语间的主观表达,是需要听话人或读者根据当时具体语境揣摩才能领悟。对于小说而言,小说叙述人或者小说中人物根据事件的发展以及自己表达的需要,使用合适的体类型丰富话语的内涵,表达主观意图,从而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目前关于体所反映的主观性的研究主要是从视角方面进行分析,而体是否体现说话人的情感和认识则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究。 [注 释]
(1)第一部分为情状体(situation aspect),第二部分是由语法手段标记的视点体(viewpoint aspect),视点体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体。参见Smith,C.S.The Parameter of Aspect[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2)《生死疲劳》是莫言获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之一。莫言的《生死疲劳》曾获日本“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06)、第二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香港,2008)、美国纽曼中国文学奖 (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2009)。
(3)此处有专家指出将“完成体”的意义解释为刘勋宁(1988)的“实现”说更妥。因此文中“了”是置于李讷的体框架内,表“实现”义的体标记。
(4)语料选自莫言《生死疲劳》第527页:那些原先还想伸爪揩油的,也赶紧打消了念头。
(5)此处以及下文对动词的语义特征分类主要采用Smith(1991)的分類。情状体存在三组语义特征:状态、持续(durative)、终结(telic)。
[参考文献]
[1]Comrie,B.Aspec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3,37.
[2]Benveniste,E.Problems in general linguistics[M].Coral Gables, Fla.: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1971:225.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68-275+320.
[4]文旭,伍倩.话语主观性在时体范畴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7(2):59-63.
[5]郑银芳.话语主观性在英语进行体中的体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93-96.
[6]邓滢.试论俄语体范畴的主观性及其对俄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研究,2011(2):46-51.
[7]刘伊俐.动词体:言者的主观性——以海明威小说《弗朗西思·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03-107.
[8]陈前瑞.汉语内部视点体的聚焦度与主观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3(4):22-31+2.
[9]Li,C.N.,& Thompson,S.A.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10]Brown,G.& Yule,G.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11]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12]陈前瑞.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26.
[13]方梅.从“V着”看汉语不完全体的功能特征[C].//中国语文杂志社.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8-55.
[14]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63.
[15]屈承熹,潘文国.汉语篇章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38.
[16]潘国英.论汉语动词重叠的主观性表达[J].修辞学习,2007(1):34-36+57.
[17]彭兵转,姜毓锋.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语言主观性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5-84.
[18]李青.主观性语音表达手段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10-112.
[责任编辑]甄 欣
[关键词]动词体;主观性;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动词的体(aspect)是一种语法范畴,是对情状自身内在时间构成的各种不同的观察方式[1]3。关于体的研究最早出现在俄国语言学研究当中。Jakobson在1932年的著作中提出俄语中的完整体和未完整体是由有无标记来区别,这导致后来欧美国家关于体的研究直接受到了俄语等斯拉夫语的影响。Comrie是将体看作普通语言学问题来进行研究的第一人。其著作中对体的定义和系统都作了详细的论述。Comrie把体分为两大类,完整体和未完整体。Smith是在Vendler和Comrie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著名的“双部理论”。(1)此后,国内外掀起了从情状体角度研究体的热潮。
主观性(subjectivity)是话语发出者(说话人,写作者或叙述人)在话语中的自我表达。也就是说,在说话人所说的话语中,说话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态度或情感。因此语言表达的不仅是命题内容,而且还包含有说话人或写作者的主观意向。一方面,主观性在语言中无处不在,并且在语言使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主观性(subjectivity)视角来研究体是近年来学界体研究的新的增长点。Benveniste[2]225指出,语言具有十分深刻的主观性。主观性有些是直白地表现在话语中,如,指示语、情态等,而有些则是隐含在话语中,如动词的体等。动词的体经常以“隐晦的”方式在语句中体现说话人的视角[3]269。我国学者关于体的主观性方面的研究也相继出现了很多。文旭、伍倩[4]59通过分析英语句子当中的时和体来体现话语主观性;郑银芳[5]93同样是从英语句子当中分析了话语主观性在英语进行体中的体现;邓滢[6]46论述了俄语体的主观性,并说明对俄语教学的启示;刘伊俐[7]103以Smith的双部理论为依据,探讨了海明威英文小说中动词体的言者主观性。以上学者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为英语的体,目前专门讨论汉语体的主观性的研究仍不多见。陈前瑞[8]22构建了汉语体貌系统中内部视点体标记“在,正,正在,呢,着”的主观性排序,但并没有分析每种体类型怎样地体现了主观性。本文则是选择了一个完整的汉语体系统,分析了每个体类型在小说当中所体现的说话人主观性。
目前,对话语主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认识三个方面[3]269。那么在汉语中,动词的体体现说话人怎样的主观性呢?这是文章接下来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以Li & Thompson[9]236所划分的四种体类型为框架,四种体类型分别是:以动词词尾“了”为标记的完成体(perfective aspect),以“在”和“着”为标记的持续体(durative aspect),以“过”为标记的经历体(experiential aspect),以及以动词重叠为标记的有限体(delimitative aspect)。文章采用Brown & Yule[10]话语分析方法。话语分析方法以语境(context)为中心。笔者将小说的叙事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的表述以及其内心世界活动的语句看作说话人的话语,利用话语本身所包含的信息,以及笔者自身的知识共同构成的语境来分析动词体所体现的言者的主观性。在语料收集方面,笔者选择单个小说文本自建了一个封闭的语料库,目的在于保证语言的同质性。
本文的语料来自于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11]。这部小说在莫言的作品中可谓是比较出彩的一部。《生死疲劳》(2)是莫言小说里在西方最受关注,而且得奖最多的一部小说。该小说故事性强,关于时间,空间转换的情节多。同时,这部小说中充满了人物的对话以及内心世界的活動,因此笔者选择该小说作为研究言者主观性的语料。
二、完成体与言者主观性
Li & Thompson认为汉语中用动词词尾“了”来对完成体进行标记。[9]185完成体词尾“了”附在动词之后,表明该词词义所指处于事实的状态下,因此词尾“了”具有“实现”义。(3)
陈前瑞[12]126认为位于小句核心动词后的词尾“了”偏向于表达事件客观的时体意义。但在话语中,我们依旧能体会到完成体体现了说话人的“现在”视角,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意图。
例1.“听说你也摘了地主‘帽子’了,我来祝贺你……”
例2.挂在我脖子上的铜铃,增添了我的威风,也给我带来了麻烦:我一路飞奔,铃声串串,像个英雄驴;但同时也使我永远逃脱不了人们的跟踪。
上面的例1当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名传统的老无产阶级战士洪泰岳和一个曾经的地主阶级白氏。在那个年代,正是这样代表水火不相容的阶层的两个人物却暗中互生情愫。作为书记的洪泰岳在白氏“摘帽”后既替白氏开心,又对对方的身份无法释怀。从上面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完成体修饰的事件发生时间在参照时间之前,事件的参照时间为说话时间。也就是说“摘了地主‘帽子’”这个事情在说话人说话之前已经实现。说话人是将事件的观察视角放在“现在”,从说话时间的“现在”观察过去已然事件。
例2中说话人特意使用冒号后面的话语信息向听话人解释完成体所修饰的事件已经在说话之前发生了,因此完成体标记“了”修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此时动词的完成体说明说话人是从说话时间“现在”来观察和表现情景的,说话人关注的是事件在过去某个时间的展开。 说话人使用完成体标记“了”除了表示过去发生的事件外,还可以表示将来的事件。此时,说话人仍然是将观察视角放在“现在”来凸显言者的主观性,即体标记“了”凸显的是主观视角。
例3.她双腿一软,就要下跪,哭哭啼啼地说:“村长,饶了俺吧,俺真的啥也不知道。”
例4.其他的人一窝蜂拥上来,将你按在地上,七嘴八舌地嚷叫着:“给它扎上镊鼻!赶快阉了它。”
例5.他伸出鞭杆,轻巧地将我头上的棉帽挑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一蓬干草上,说:“别弄脏了帽子让娘不高兴。”
例6.“你这是放屁!”洪泰岳冷冷地说,“你这是信口胡说,想讨我的好就要实事求是,杏树不结果实,是你不善管理,与西门闹无关。这棵树,虽然分在你的名下,但迟早也是集体的财产,走集体化的道路,消灭私有制度,根绝剥削现象,是天下大势,因此,你要看好这棵树,如果再让驴啃了它的皮,我就剥了你的皮!”
例3、例4和例5均是完成体在祈使句中的用法。例3是表示说话人的请求。说话人从说话时间的“现在”视角出发,以“俺真的啥也不知道”为参照时间,使用动词“饶”加完成体标记“了”,使原本应该发生在将来的事件有了已经成为事实的意味。说话人此举拉近了听话人及周围观众对事件的观察视角,因此更加容易引起与说话人的共鸣,使得听话人对她产生同情之心,从而达到说话人的主观目的。
结合例4整句话的语境,我们可以知道,完成体标记“了”的使用同样是为了使将来发生的事件具有“实现”义。说话人是利用完成体标记“了”所体现的“现在”视角来述说将来亟待发生的事件,是想表明自己的催促、急切的心理。副词“赶快”修饰“阉了”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说明说话人急切的心理。相同的语料还有使用副词“赶紧”的。(4)
上面关于完成体标记“了”在祈使句中的使用也恰好与Li & Thompson中对完成体在祈使句中的使用情况相一致[9]208。
例5为否定的祈使句。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完成体具有实现的意义,表示的也是完整的有界事件,而否定的祈使句中的事件不可能是有界的,因为说话人本意就是想让事件不要发生,因此,在否定祈使句中一般情况下不出现完成体标记“了”。然而在特定情况下,“了”可以出现在否定祈使句中,这时候在“了”表示的完成体事件后面通常会接另一个事件表示前一个事件为有界事件。此时说话人是以“现在”的说话时间观察将来事件,表明对听话人的提醒与警告[9]211。例5中作为哥哥的说话人在和听话人弟弟动手之前挑掉弟弟的帽子放到干草上。说话人以“让娘不高兴”为参照时间,使用完成体标记“了”表示将来事件为完整的有界事件。说话人旨在从说话时间警告听话人不要“弄脏了帽子”这件事,否则就会产生“让娘不高兴”的消极后果。
例6是完成体在条件句中的使用情况,我们结合语境得知,说话人使用动词的完成体表示两个具有“实现”义的事件。以结果分句中事件为参照时间,条件分句中的事件为有界事件,同时两个分句具有“等于”的意义联系,因此后一个事件也可以使用“了”表示有界。说话人使用完成体是为了从“现在”观察这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发生时间的连贯性,发生时间的连贯性也是说话人思想连贯性的一种表现。“如果……就”关联词在例句中缩短了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且拉近了听话人与事件的空间距离,说话人营造了一种将来事件就在眼前的氛围。
通过对小说中话语的分析,我们发现完成体标记“了”可以凸显说话人的主观视角,即说话人从“现在”的视角观察完整的事件。
三、持续体与言者的主观性
持续体是表示事件的进行或持续[9]217。与完成体一样,持续体也有其特有的体标记:“在”和“着”。在话语中,说话人利用持续体来体现说话人的主观视角。
“在”所表示的持续体通常与活动动词连用。“在”所修饰动词的基本语义特征多为[+动态]、[+持续]、[-终结],(5)描述事件在过去时间已经开始并延续到现在仍未终结。
持续体标记“在”的使用,也是说话人主观性的一种体现,主要是体现了说话人从说话时间观察事件“内部”的视角。
例7.他猛地伸出两只手,抓住了姐姐的手,语无伦次地说:宝凤,宝凤,你跟我好吧,我们两个好吧……多少年了,……,别人还以为我在思考学问,其实我是在想你……
上面語例中直接给出了事件发生的参照时间,因此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持续体标记“在”体现说话人视角的典型。例7选自小说中人物马良才对宝凤的告白。从整句话的语境我们可以得知说话人此时的状态接近疯狂,比如“猛地”“语无伦次地”这些修饰词都可以体现,说明说话人此时想把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都在此刻快速地倾述出来。但是他在选择话语时却很有心。他并没有说“我很想你”,而是使用持续体标记“在”表明“想你”这件事在参照时间(“多少年了”)内的持续。说话人以说话时间为观察点,使用持续体表明“想你”这件事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没停歇,仍然还在持续。如此更能体现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持之以恒的爱,使得话语更能够打动对方,从而达到说话人的言语目的。
在上面例句中,说话人直接道出了事件发生的参照时间,因此我们可以清楚明确地理解说话人是以说话时间的“现在”为视角观察事件在参照时间内的持续。而在有些话语中,说话人并不指明参照时间,此时说话人对事件的观察视角被包含在参照时间当中。
例8.它的目光似乎不时地往我们这边斜,我知道它在看它的儿子。
例9.西门金龙双手抹着腰,似乎在考虑重大问题。
上面两个例句中说话人没有指明事件发生的参照时间,此时我们需要结合上下文信息来获取参照时间。结合具体语境,说话人是从说话时间出发,以说话时间为观察点,而将动作行为锚定为整个事件发生的参照时间。例8中说话人在说话的“现在”观察到此时此刻“它在看它的儿子”这个动作行为,而“它在看它的儿子”这件事是从说话时间之前就已经开始,然后到说话时间的“现在”,再持续到说话时间以后的将来。例9中也同样如此,说话人从参照时间内的“现在”观察事件的延续。 上面我们提到,“在”所修饰的动词语义特征为[+动态]、[+持续]、[-终结],但在特定的语境当中,持续体标记还可以修饰状态动词或“非持续动词”。例如Comrie曾举过这样一例:She's always buying far more vegetables that they can possibly eat.[1]37在这句话中,buy是非延续性动词,通常情况下不能用“-ing”修飾,但如果将其放在特定语境中,则可用来表达说话人特殊的话语主观性。持续体在上面例句中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对“she”的一种抱怨,可以翻译为:蔬菜她总是买买买,他们吃都吃不完。在莫言的《生死疲劳》中,我们同样发现了与之类似的持续体话语。
例10.我听到胳膊上发出酥脆的声响,似乎筋骨在断裂。
例11.“不,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得出还有一些仇恨的残渣在闪烁,”阎王说,“我将让你在畜生道里再轮回一次,但这次是灵长类,离人类已经很近了,坦白地说,是一只猴子,时间很短,只有两年。希望你在这两年里,把所有的仇恨发泄干净,然后,便是你重新做人的时辰。”
例10中动词“断裂”从语义上来分属于实现类动词(achievement),其语义特征为[+动态]、[-持续]、[+终结],因此在正常的命题内容中与持续体不兼容。但在话语中,我们可以联系特定上下文语境来分析此时持续体的用法。说话人站在自己“我”的立场,“我”胳膊发出脆响,此时使用动词的持续体“在断裂”并不是简单理解为说话人采用“现在”视角观察“筋骨在断裂”这件事,而是说话人想要表达自己正在忍受着莫大的疼痛。
例11中“闪烁”是一个瞬间动词,这类动词加上持续体标记“在”不表示动作的延续,而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但在上面特定的话语中,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说话人是在描述“仇恨的残渣在闪烁”这一动作的反复,而应该联系上下文来分析此时说话人的主观意图。说话人“阎王”站在听话人对立的立场,观察到听话人心中仍有仇恨之火在闪烁,所以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夹杂着他对听话人的警告。人物视角在这里与其说是观察他人的手段,不如说是展现说话人情绪的窗口。[7]107
“着”作为持续体的另一个标记,也可以体现说话人的主观视角,并且和体标记“在”一样,体现了说话人从说话时间“现在”观察事件内部的视角。但体标记“在”通常只表示持续过程中动态的事件,而体标记“着”可以表示静态和动态事件的持续。
例12.她穿着一件红格子衬衣,梳着两根毛刷般的短辫子,别着一枚白底红字的牌牌。
例13.我用力眨巴眼睛,将眼睛里的黏液排除,这时,虽然我还没看到自己的形象,但我知道自己已经投胎为猪,在我面前那些颤抖着、蠕动着、吱吱乱叫的小家伙,都是我的哥哥姐姐,看到了它们的形象,我也就知道了自己的形象。
例12和例13分别是体标记“着”修饰的静态事件和动态事件。例12中动词“穿”“梳”“别”都是活动动词,但和持续体标记“着”连用后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因此说话人在参照时间内,从说话时间观察到事件持续过程中的每一瞬间都和其他瞬间没有差别,事件具有一种均质的(homogeneous)时间结构。例13中“颤抖着”“蠕动着”均是表示动态的持续事件,与体标记“在”分析相同,此时说话人是在参照时间内部,从“现在”观察事件的持续。
在复杂句中,持续体“着”所修饰的事件是充当另一个事件的背景信息。在下面例句中,事件时间均是从说话时间开始向将来延续。
例14.主人大声喊叫:哎,那个生孩子的女人听着——你的车子,放在门口了。
例15.洪泰岳恼怒地说,“好你蓝脸,你能,你就一个人在外边,等着看吧,看看是我们集体的力量大,还是你蓝脸的力量大。现在是我动员你入社,我苦口婆心地求你;总会有一天,你蓝脸要跪在地上求我,而且,那一天并不遥远!”
例14中动词持续体表示的事件是作为附属事件来修饰后文的中心事件。说话人用“听着”表示动作从现在开始延续,说话人对事件的观察视角是从“现在”的说话时间开始。此时用持续体“听着”表示背景信息,目的是为接下来的主要陈述做铺垫,话语中包含了说话人对特定听话对象的提醒,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
从句法结构上讲,例15中“等着看”属于连动结构。方梅指出连动结构为V1V2时,“V着”出现在V1的位置上,连动结构中“V着”所在的前项在语义上总是轻于后项[13]38。“等着看”中持续体“等着”是用来说明达到动作“看”的手段。此时说话人从说话时间观察事件“等着”这一动作的持续,事件持续的终点就是达到动作“看”。
从上面对语例的分析可知,持续体标记“在”“着”均体现了说话人观察事件在参照时间内部持续的“现在”视角。“着”和“在”表示的事件在参照时间内通常从过去一直延续到将来,但“着”还可以表示事件在参照时间内从说话时间一直延续到将来。“在”还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修饰“非持续性”动词,表达特殊的言者主观性。
四、经历体与言者的主观性
经历体标记“过”指的是事件在说话时间或者参照时间之前已经发生,也还表示该事件在某一参照时间之前至少是发生过一次。[9]226对于表示经历体的“过”,我们在小说中找到的语料没有完成体标记“了”和持续体标记“在”和“着”丰富,但这并不能说明经历体就不含有说话人的主观性。经历体体现了说话人对过去事件采用“现在”的观察视角。
例16.我知道莫言那厮写过一篇梦幻般的小说。
从例16中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得知,经历体标记“过”表示的事件发生时间在参照时间之前,事件的参照时间为说话人的说话时间,因此由经历体标记所修饰的事件在说话人说话之前就已经发生。由此得知说话人是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站在“现在”观察过去时间发生的事件。
经历体标记“过”表示的事件具有历时性,[14]63修饰事件的参照时间通常为说话时间,因此说话人是从说话时间观察事件在说话时间之前(不包含说话时间)已经发生并终结。 例17.杨桂香当过妇救会长,现在是妇女主任,是杨七的堂姐。她喜气洋洋地上来,扶住了白氏,往正屋里走。
说话人采用经历体从“现在”述说“杨桂香”过去的经历,是想说明“当妇救会长”这件事是在现在的说话时间之前已经发生并终结的事情。如果说话人想要表示事件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并包含说话时间,说话人可以使用“了”来替换“过”。由此刚好可以看出尽管完成体标记“了”和经历体标记“過”均体现了说话人的“现在”视角,但经历体标记“过”体现了事件的历时性,完成体“了”体现了事件的现实性。[14]63
经历体标记“过”修饰的事件还可以表示状态或事实。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话人从说话时间“现在”观察过去的事实,表达了说话人特殊的主观性。
例18.我不相信一个与我如胶似漆地睡过觉的女人,会真对我恨之入骨……
在上面语例中,说话人是从“现在”的说话时间观察过去的事件。经历体标记“过”在此话语中表示状态,并且这个状态在说话时虽已不再存在,但却和当前的实际话题有关。[15]38因此我们可以将例18中经历体标记“过”所修饰的事件在说话时间看作一种过去事实,此处说话人使用经历体目的是为了将“如胶似漆睡过觉”这个事实与“对我恨之入骨”的事实进行对比,从而体现说话人对残酷现实的难以置信。
从上面分析可知,经历体标记“过”体现了说话人采用“现在”视角观察过去的事件,并且过去的事件终结的时间与说话时间或参照时间之间存在着时间间隔。同时,经历体表示的过去事实在特定语境中含有说话人特殊的主观信息。
五、有限体与言者的主观性
有限体表示事件在短暂的时间内发生。我们通常用动词重叠(VV)或者重叠的动词中间加“一”(V一V)来表示有限体[9]232。动词的有限体通常表明说话人从说话的“现在”观察事件的发生。有限体表示的短暂事件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
例19.对吴秋香我一直没有好感,但自从发现她弯着腰从柳丛里溜跑之后,反而对她有了几分亲近之情,因为从那件事之后她每次与我见面,脸上都会突然地红一红,眼睛躲避着我的目光。
例20.我看看金龙,看看那些群龙无首的红卫兵,心中涌起了一阵酸楚。
例21.回家先找条毛巾把头上的汗擦擦,别闪了风感了冒。
上面三个语例分别是说话人在述说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件。例19中有限体修饰的事件时间发生在过去,说话人是在现在的说话时间观察过去事件。例20中事件时间发生在现在的说话时间,说话人以“现在”视角观察事件。从例21中说话人的话语信息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在将来,说话人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观察的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动词的重叠形式与非重叠形式相比,在主观性上存在很大差别[16]34。 例如“玩玩游戏,听听歌”就比“玩游戏,听歌”更能表达说话人轻松、随意的心情,从而命题内容的严肃性也就随之降低。在小说中我们也能找到有限体表达说话人放松心情的语例。
例22.“好,我讲讲,随便讲讲。”庞虎被簇拥到大杏树下,有人塞到他身后一把椅子,他闪开了,不坐,站着,起高声,“西门屯的同志们,春节好!今年春节好,明年的春节更好,因为在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翻身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这是一条金光大道,越走越宽广!”
说话人之所以使用有限体是因为充分考虑到此刻的氛围,目前正是春节期间,四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都处于轻松的节日氛围当中。此时使用动词重叠“讲讲,随便讲讲”也是为了表达说话人此时此刻放松,随意的心情。
祈使句作为动词重叠发生的典型环境[16]35,更能突出有限体所体现说话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话语的具体语境,说话人在祈使句中使用动词重叠并不一定表达的是强制性的祈使语气。
例23.我娘说:他爹,你老实吧,宝凤来了。宝凤,救救你爹,别让他的眼睛瞎了,你爹……,待你们兄妹不薄啊……
例24.我说:“爹呀,你看看,他把我们糟蹋成什么样子啦!”
以上两个例句均是祈使句,但动词重叠并没有表达强制的祈使语气。例23中“救救你爹”所表现的祈使语气是一种弱势语气,比直接使用“救你爹”这种强势祈使语气要显得态度柔和,结合当时的紧急语境,“救救”包含说话人一种乞求的语气在其中,说明此时“娘”的无助,体现了她在说话时的急迫心态。在例24中,“看看”并非是说话人单纯地想说话人看他所指,“看看”在此时的语境中,表达了说话人的怨责语气。
通过对语例中有限体表现形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有限体体现了说话人从“现在”观察事件的主观视角。动词重叠可以表达说话人轻松,随意的主观感受。在祈使句中,有限体可以体现说话人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语气,从而表达说话人主观情感。
六、结语
从上面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体的选择和使用不仅反映事件所处的不同内在时间,而且还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话语中总是带有说话人自己的视角、情感。对于小说而言,体的言者主观性主要从视角上得以体现。
完成体标记“了”体现了说话人“现在”的主观视角,观察的事件通常是过去事件,也可以是将来事件;持续体标记“在”和“着”体现了说话人从“现在”观察事件内部的主观视角;经历体标记“过”也体现了说话人“现在”的主观视角;动词重叠所代表的有限体除表明了说话人“现在”的主观视角外,还可以传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在语言的表达中,偶尔也会出现某种体的使用与其定义不相一致的地方,例如持续体标记“在”修饰“非持续性”动词,这也是由于受到了说话人主观性的影响。文中对小说《生死疲劳》中某些语料中的体进行话语分析时也刚好证实了这一点。
体是说话人隐藏在话语间的主观表达,是需要听话人或读者根据当时具体语境揣摩才能领悟。对于小说而言,小说叙述人或者小说中人物根据事件的发展以及自己表达的需要,使用合适的体类型丰富话语的内涵,表达主观意图,从而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目前关于体所反映的主观性的研究主要是从视角方面进行分析,而体是否体现说话人的情感和认识则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究。 [注 释]
(1)第一部分为情状体(situation aspect),第二部分是由语法手段标记的视点体(viewpoint aspect),视点体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体。参见Smith,C.S.The Parameter of Aspect[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2)《生死疲劳》是莫言获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之一。莫言的《生死疲劳》曾获日本“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06)、第二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香港,2008)、美国纽曼中国文学奖 (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2009)。
(3)此处有专家指出将“完成体”的意义解释为刘勋宁(1988)的“实现”说更妥。因此文中“了”是置于李讷的体框架内,表“实现”义的体标记。
(4)语料选自莫言《生死疲劳》第527页:那些原先还想伸爪揩油的,也赶紧打消了念头。
(5)此处以及下文对动词的语义特征分类主要采用Smith(1991)的分類。情状体存在三组语义特征:状态、持续(durative)、终结(telic)。
[参考文献]
[1]Comrie,B.Aspec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3,37.
[2]Benveniste,E.Problems in general linguistics[M].Coral Gables, Fla.: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1971:225.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68-275+320.
[4]文旭,伍倩.话语主观性在时体范畴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7(2):59-63.
[5]郑银芳.话语主观性在英语进行体中的体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93-96.
[6]邓滢.试论俄语体范畴的主观性及其对俄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研究,2011(2):46-51.
[7]刘伊俐.动词体:言者的主观性——以海明威小说《弗朗西思·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03-107.
[8]陈前瑞.汉语内部视点体的聚焦度与主观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3(4):22-31+2.
[9]Li,C.N.,& Thompson,S.A.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10]Brown,G.& Yule,G.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11]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12]陈前瑞.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26.
[13]方梅.从“V着”看汉语不完全体的功能特征[C].//中国语文杂志社.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8-55.
[14]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63.
[15]屈承熹,潘文国.汉语篇章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38.
[16]潘国英.论汉语动词重叠的主观性表达[J].修辞学习,2007(1):34-36+57.
[17]彭兵转,姜毓锋.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语言主观性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5-84.
[18]李青.主观性语音表达手段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10-112.
[责任编辑]甄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