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中英习语翻译中文化流失的现象入手,分析了习语翻译过程中文化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中英习语翻译 文化流失 对应策略
一、引言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习语作为一种比喻性语言,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形式简练且含义深刻,语言生动并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能深刻、明确地表达思想。《高级英汉词典》是如下定义习语的:(1)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individual words.(2)The kind of language and grammar used by particular time or place.从语义上讲,习语所表达的意思并不能简单等同于习语内部各个词的意义相加,习语是一个完整的语义结构。习语是固定的词组组成的,是在特定时期内的语言结构,习语的构成部分不可译随意添加删除或者修改。因此,习语具有语义的完整性和结构的固定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语的含义并尊重其原有的语言结构。不仅如此,习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给民族语言留下深刻而独特的烙印,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气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语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但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习语的翻译存在着许多的障碍。习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现象是客观存在并且不容忽视的。
二、习语翻译实例研究
习语负载着厚重的文化,在翻译习语时,“(翻译工作者)处理的不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译者出了精通两种语言之外,必须谙熟这两种文化。即便如此,在翻译过程中还是会存在文化流失现象。例如我们经常用来表达人多智慧大的情况时会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源语文化中,读者都清楚地知道诸葛亮就是智慧的代名词。而皮匠一般是没有多少知识的手艺人。同时这个句子中还存在一种修辞手段,“匠”和“亮”具有相同的音韵。一般翻译有两种:(1)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2)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together equal Chu KeLiang. 第一种采用了类似法进行翻译,译文读者读起来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这种方法完全地抹杀掉了原习语中的文化内涵。One和two 是两个代词,可以代指任何一个或者两个人,而诸葛亮则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其智慧不是人群中任何一个人可以随便代替的,从这点上看,译文表达的力度当然弱于原文习语。第二种翻译方法虽然从意义上可取,而且也保留了原习语的文化内涵,但从语言形式来看,已经丧失了原习语的押韵手段,可读性远远不如原译文。 英语习语也体现了孕育它的文化特征。我们在翻译individualism 时 ,通常会翻译成中文的“个人主义”,其实西方的个人主义和我们所说的个人主义有着很大的区别。西方文明一向认为天人对立,鼓励人们向外探寻世界和征服世界,由此产生了英美人中开创,求进取,抓住机会大胆冒险,追求成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英美国家家庭在培养小孩时,从小就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灌输通过个人的努力来争取成功的理念。Individualism是大家很都认可的一种行为观念。然而在中华文化中,历来重视天人合一,重视和谐团结的局面,要求人们要以集体为重,而不重视个人的利益。个人主义就意味着自私自利,不顾及集体和别人的利益。所以个人主义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其实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因此,这种翻译实际上造成了两种文化的误解。“个人主义”已经完全失去了英美文化中原有的那种积极进取、自信自立的精神实质了。
三、习语翻译文化流失的客观原因
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导致文化流失的原因很多,主观方面说来,译者的双语功底对两种文化的把握程度和语境理解能力等都会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导致文化流失。我主要分析了以下两种原因。
1.文化的负迁移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迁移现象是很普遍的。文化负迁移主要是指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干扰。在翻译或者阅读译文过程中,人们下意识地用有别于目的语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和阅读。当读到“in the same boat”时,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处于相同的境地,同舟共济的意思。而实际上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被困住,处于困难境地。“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his family.”会让读者感到奇怪,在我们的文化里,绵羊是温顺而柔弱的,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黑羊是魔鬼的化身。我们看到数字组合“518”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财富,要发财了,然而对英文读者来说five one eight 只是几个数字而已。
2.文化的空缺
文化缺省这个概念是由王东风在《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一文中提出的。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交际的效率,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省略。这种文化是产生在相容文化背景交际者之间的。陆莺也指出不同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进程中有着各自独特的经历,所有这些都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积淀至语言文化的深层,从而成为语言中的隐含知识,但它们对于国外读者来说,就构成了文化缺省。这里的文化缺省发生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这种缺省也就是文化缺失。由于中英民族在生活环境、历史、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及经济政治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缺省实际上是方方面面都涉及的。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创造出辉煌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为了更好地进行耕作,根据气候的变化,总结出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人们依据节气对农作物进行播种、培育、收割等。英美文化中不存在这种做法。对于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习语的翻译,这些节气的名称仅仅从字面意义翻译,肯定是无法传达它真正的文化含义的。
四、习语翻译文化流失的对应策略
翻译过程中习语所蕴含的文化特色的流失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根据上文所分析的习语翻译文化流失的原因,文化负迁移和文化缺省,首先要求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充分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文化差异。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传达习语所蕴含的文化含义,我主张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在《隐形的译者》一文中,韦努蒂提出了异化这一概念,实际上早在这之前,中国学者鲁迅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韦努蒂对异化下的定义是: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是对民族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态度,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韦努蒂认为异化译法就是不打扰作者,让读者去靠近作者。异化在译文中保留源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特别是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较好地满足译语读者对译文“陌生感”的需求。英语中的“crocodile’s tears”,“Noah’s ark”,“Achilles’ heel”,“Pandora’s box”分别译为鳄鱼的眼泪、诺亚方舟、阿喀琉斯的脚后跟、潘多拉的盒子,这些都是异化翻译的典范,初次接触可能会觉得很陌生,也没法理解,但这些异化策略让我们了解真实的西方文化,更进一步去了解习语所包含的文化含义。
参考文献:
[1]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关键词: 中英习语翻译 文化流失 对应策略
一、引言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习语作为一种比喻性语言,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形式简练且含义深刻,语言生动并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能深刻、明确地表达思想。《高级英汉词典》是如下定义习语的:(1)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individual words.(2)The kind of language and grammar used by particular time or place.从语义上讲,习语所表达的意思并不能简单等同于习语内部各个词的意义相加,习语是一个完整的语义结构。习语是固定的词组组成的,是在特定时期内的语言结构,习语的构成部分不可译随意添加删除或者修改。因此,习语具有语义的完整性和结构的固定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语的含义并尊重其原有的语言结构。不仅如此,习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给民族语言留下深刻而独特的烙印,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气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语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但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习语的翻译存在着许多的障碍。习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现象是客观存在并且不容忽视的。
二、习语翻译实例研究
习语负载着厚重的文化,在翻译习语时,“(翻译工作者)处理的不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译者出了精通两种语言之外,必须谙熟这两种文化。即便如此,在翻译过程中还是会存在文化流失现象。例如我们经常用来表达人多智慧大的情况时会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源语文化中,读者都清楚地知道诸葛亮就是智慧的代名词。而皮匠一般是没有多少知识的手艺人。同时这个句子中还存在一种修辞手段,“匠”和“亮”具有相同的音韵。一般翻译有两种:(1)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2)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together equal Chu KeLiang. 第一种采用了类似法进行翻译,译文读者读起来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这种方法完全地抹杀掉了原习语中的文化内涵。One和two 是两个代词,可以代指任何一个或者两个人,而诸葛亮则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其智慧不是人群中任何一个人可以随便代替的,从这点上看,译文表达的力度当然弱于原文习语。第二种翻译方法虽然从意义上可取,而且也保留了原习语的文化内涵,但从语言形式来看,已经丧失了原习语的押韵手段,可读性远远不如原译文。 英语习语也体现了孕育它的文化特征。我们在翻译individualism 时 ,通常会翻译成中文的“个人主义”,其实西方的个人主义和我们所说的个人主义有着很大的区别。西方文明一向认为天人对立,鼓励人们向外探寻世界和征服世界,由此产生了英美人中开创,求进取,抓住机会大胆冒险,追求成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英美国家家庭在培养小孩时,从小就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灌输通过个人的努力来争取成功的理念。Individualism是大家很都认可的一种行为观念。然而在中华文化中,历来重视天人合一,重视和谐团结的局面,要求人们要以集体为重,而不重视个人的利益。个人主义就意味着自私自利,不顾及集体和别人的利益。所以个人主义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其实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因此,这种翻译实际上造成了两种文化的误解。“个人主义”已经完全失去了英美文化中原有的那种积极进取、自信自立的精神实质了。
三、习语翻译文化流失的客观原因
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导致文化流失的原因很多,主观方面说来,译者的双语功底对两种文化的把握程度和语境理解能力等都会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导致文化流失。我主要分析了以下两种原因。
1.文化的负迁移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迁移现象是很普遍的。文化负迁移主要是指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干扰。在翻译或者阅读译文过程中,人们下意识地用有别于目的语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和阅读。当读到“in the same boat”时,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处于相同的境地,同舟共济的意思。而实际上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被困住,处于困难境地。“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his family.”会让读者感到奇怪,在我们的文化里,绵羊是温顺而柔弱的,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黑羊是魔鬼的化身。我们看到数字组合“518”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财富,要发财了,然而对英文读者来说five one eight 只是几个数字而已。
2.文化的空缺
文化缺省这个概念是由王东风在《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一文中提出的。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交际的效率,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省略。这种文化是产生在相容文化背景交际者之间的。陆莺也指出不同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进程中有着各自独特的经历,所有这些都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积淀至语言文化的深层,从而成为语言中的隐含知识,但它们对于国外读者来说,就构成了文化缺省。这里的文化缺省发生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这种缺省也就是文化缺失。由于中英民族在生活环境、历史、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及经济政治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缺省实际上是方方面面都涉及的。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创造出辉煌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为了更好地进行耕作,根据气候的变化,总结出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人们依据节气对农作物进行播种、培育、收割等。英美文化中不存在这种做法。对于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习语的翻译,这些节气的名称仅仅从字面意义翻译,肯定是无法传达它真正的文化含义的。
四、习语翻译文化流失的对应策略
翻译过程中习语所蕴含的文化特色的流失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根据上文所分析的习语翻译文化流失的原因,文化负迁移和文化缺省,首先要求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充分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文化差异。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传达习语所蕴含的文化含义,我主张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在《隐形的译者》一文中,韦努蒂提出了异化这一概念,实际上早在这之前,中国学者鲁迅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韦努蒂对异化下的定义是: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是对民族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态度,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韦努蒂认为异化译法就是不打扰作者,让读者去靠近作者。异化在译文中保留源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特别是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较好地满足译语读者对译文“陌生感”的需求。英语中的“crocodile’s tears”,“Noah’s ark”,“Achilles’ heel”,“Pandora’s box”分别译为鳄鱼的眼泪、诺亚方舟、阿喀琉斯的脚后跟、潘多拉的盒子,这些都是异化翻译的典范,初次接触可能会觉得很陌生,也没法理解,但这些异化策略让我们了解真实的西方文化,更进一步去了解习语所包含的文化含义。
参考文献:
[1]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