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教材知识结构内容做了很大调整,教材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并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 教材 结构 化学素养 特长
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印象即是教材的变化,教材知识结构内容做了很大调整,貌似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简单了很多,但是就高一化学来讲,内容的宽度加大了很多。
教材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首先了解各模块基本结构,深刻分析各模块的编写思路,明确重点知识的化学内涵,揭示不同教材中化学核心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其次,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收集有关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點和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并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没有一成不变的课程任务,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教育观念和价值观念会相应地发生改变,以体现时代的特点和适应时代的需要。
建构有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图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对于刚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讲,大部分人抽象思维困难,学得较死,常常局限于就事论事,不大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已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化学的重要应用。让学生觉得知识既好掌握又不失难度,觉得自己懂得的越来越多,又不至于学而不精。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例如:在《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课堂教学中,首先“滴水生火”实验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接下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了钠与氧气、水、盐溶液的反应。再进行问题讨论:为什么钠保存在煤油中? 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实验时为什么钠不能用手直接拿?“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钠燃烧起来,能用水扑灭吗?多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使学生能较自觉地关心与现代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如环境、能源、材料、卫生、健康等,并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分析方法。
4.价值观: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刻苦、顽强、团结合作等优良品德。
化学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中化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化学教材编写、化学教学、评估与考试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化学课程的基础。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化学新课程结合国际、国内化学教学的发展动态,在关注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同时,对传统课程中与学生认知不相符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大胆删除原有课程中“繁、难、偏、旧”的内容,并适当降低了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同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化学新课程通过构建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五个主题内容,较好地贯彻落实了对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求。
教学是一个理论加实践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是经过摸索、试验、反思、改变,而使自己不断的成长。“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我们才能在新课改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河北乐亭二中;063600)
【关键词】新课改 教材 结构 化学素养 特长
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印象即是教材的变化,教材知识结构内容做了很大调整,貌似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简单了很多,但是就高一化学来讲,内容的宽度加大了很多。
教材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首先了解各模块基本结构,深刻分析各模块的编写思路,明确重点知识的化学内涵,揭示不同教材中化学核心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其次,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收集有关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點和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并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没有一成不变的课程任务,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教育观念和价值观念会相应地发生改变,以体现时代的特点和适应时代的需要。
建构有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图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对于刚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讲,大部分人抽象思维困难,学得较死,常常局限于就事论事,不大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已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化学的重要应用。让学生觉得知识既好掌握又不失难度,觉得自己懂得的越来越多,又不至于学而不精。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例如:在《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课堂教学中,首先“滴水生火”实验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接下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了钠与氧气、水、盐溶液的反应。再进行问题讨论:为什么钠保存在煤油中? 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实验时为什么钠不能用手直接拿?“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钠燃烧起来,能用水扑灭吗?多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使学生能较自觉地关心与现代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如环境、能源、材料、卫生、健康等,并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分析方法。
4.价值观: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刻苦、顽强、团结合作等优良品德。
化学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中化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化学教材编写、化学教学、评估与考试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化学课程的基础。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化学新课程结合国际、国内化学教学的发展动态,在关注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同时,对传统课程中与学生认知不相符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大胆删除原有课程中“繁、难、偏、旧”的内容,并适当降低了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同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化学新课程通过构建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五个主题内容,较好地贯彻落实了对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求。
教学是一个理论加实践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是经过摸索、试验、反思、改变,而使自己不断的成长。“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我们才能在新课改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河北乐亭二中;0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