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学中老师有想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学习的殷切期望,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就是通过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导学案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措施,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和完善育人为目的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提升 课堂 参与度 有效途径
教学中老师有想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学习的殷切期望,学生也有想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观内在动力,可现实是由于种种原因,教育者一直追求的课堂参与流于形式,没有让学习的主人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而他们往往是被动接受者,不是主动参与者,老师在唱独角戏,为此,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后,提出了两个组合药方,以求让学生的课堂参与以教学形式的形式固化下来,通过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以新的教学形式来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不再有随意性,不再流于形式。
为此,我们课题组对怎样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谈谈我们的研究结果。
一、问卷调查,分析原因
课题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现状,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算有参与也是被动式的消极参与。
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学习的内动力是最主要的原因。学生要么认为“课堂学习没意思”,还不如趴桌上睡一会儿;要么认为举手回答问题和不举手回答问题是一样的,只要自己弄明白了就行,没必要举手作秀;要么认为回答问题是优等生的任务,和自己这样的差生无关;甚至还有学生认为,老师是不会提问他那样的不起眼的学生的,所以无需时刻竖起耳朵听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其次,和学生自身的惰性有关。比如,他们普遍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怕吃苦、怕受罪,对知识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作业有困惑时很少请教他人,总是在照抄作业。
最后,和上课的老师及环境也有一定关系。比如,面对很严厉的老师,他们几乎不敢随意地说出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想法。
二、深入研究,探索途径
1.提高课堂参与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导学案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分层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不同层面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新课标倡导学生全员参与教学过程,但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又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授课时尽可能顾及到各个层面,运用导学案教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导学案中难易不同的导学问题兼顾了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使课堂在正视差异的基础上面向了全体学生。同时,通过课前的充分预习,学生对将学内容做到了胸有成竹,就有了课堂上积极展示自我的浓厚兴趣,从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提高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方法之二——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将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在课堂上独自演说的过程,教师虽是感情充沛,不免精彩,学生只是被动地去听、去看、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难怪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唇干舌燥,而学生却是天马行空想着课堂外的事情,做其他事情,甚至打瞌睡,这样的课堂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此的课堂教学其效果也将是可想而知了。这种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得以改变,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学生原有的课堂地位。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新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所以,合作学习的课堂可以一改传统的单一的师生互动,它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主要的也是更多的是增加了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增进交流,使其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同步开发,有助于学生从更广闊的角度去吸取知识、认识世界。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戏”少了,学生的“戏”多了。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一问到底的弊病,而是讲得少,讲得精,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上开展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总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学习方式之一,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为学生营造了民主的学习气氛,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实效性依赖于学生学习内动力的提升,充分的课前预习、有效的课堂激励、愉快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的教学模式,都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实现学生分层参与与整体提高。课堂应该是每个学生参与与展示的舞台,更好地发挥在课堂中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充分调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这个舞台的舞者,共同体会和分享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提升 课堂 参与度 有效途径
教学中老师有想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学习的殷切期望,学生也有想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观内在动力,可现实是由于种种原因,教育者一直追求的课堂参与流于形式,没有让学习的主人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而他们往往是被动接受者,不是主动参与者,老师在唱独角戏,为此,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后,提出了两个组合药方,以求让学生的课堂参与以教学形式的形式固化下来,通过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以新的教学形式来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不再有随意性,不再流于形式。
为此,我们课题组对怎样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谈谈我们的研究结果。
一、问卷调查,分析原因
课题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现状,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算有参与也是被动式的消极参与。
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学习的内动力是最主要的原因。学生要么认为“课堂学习没意思”,还不如趴桌上睡一会儿;要么认为举手回答问题和不举手回答问题是一样的,只要自己弄明白了就行,没必要举手作秀;要么认为回答问题是优等生的任务,和自己这样的差生无关;甚至还有学生认为,老师是不会提问他那样的不起眼的学生的,所以无需时刻竖起耳朵听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其次,和学生自身的惰性有关。比如,他们普遍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怕吃苦、怕受罪,对知识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作业有困惑时很少请教他人,总是在照抄作业。
最后,和上课的老师及环境也有一定关系。比如,面对很严厉的老师,他们几乎不敢随意地说出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想法。
二、深入研究,探索途径
1.提高课堂参与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导学案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分层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不同层面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新课标倡导学生全员参与教学过程,但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又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授课时尽可能顾及到各个层面,运用导学案教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导学案中难易不同的导学问题兼顾了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使课堂在正视差异的基础上面向了全体学生。同时,通过课前的充分预习,学生对将学内容做到了胸有成竹,就有了课堂上积极展示自我的浓厚兴趣,从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提高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方法之二——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将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在课堂上独自演说的过程,教师虽是感情充沛,不免精彩,学生只是被动地去听、去看、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难怪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唇干舌燥,而学生却是天马行空想着课堂外的事情,做其他事情,甚至打瞌睡,这样的课堂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此的课堂教学其效果也将是可想而知了。这种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得以改变,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学生原有的课堂地位。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新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所以,合作学习的课堂可以一改传统的单一的师生互动,它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主要的也是更多的是增加了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增进交流,使其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同步开发,有助于学生从更广闊的角度去吸取知识、认识世界。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戏”少了,学生的“戏”多了。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一问到底的弊病,而是讲得少,讲得精,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上开展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总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学习方式之一,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为学生营造了民主的学习气氛,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实效性依赖于学生学习内动力的提升,充分的课前预习、有效的课堂激励、愉快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的教学模式,都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实现学生分层参与与整体提高。课堂应该是每个学生参与与展示的舞台,更好地发挥在课堂中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充分调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这个舞台的舞者,共同体会和分享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