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在天地间生存,天地在人眼中消长,千百年来,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讨论热烈。其实,早在汉代甚至更早,“天人合一”的理念就已被我们的祖先采纳并重视。作为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的自然观,“天人合一”也被镌刻于铜镜之上,成为亘古永存的“证据”。
从远古直至清代的数千年华夏文明史可知,国家的重大活动之一就是祭天、祭地。在人文国学的角度看,这是古人爱戴天地、崇拜天地、敬畏天地、祈求天地的表现方式;在自然国学的角度看,还是爱护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展示手段;归根结底,这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祭天、祭地都是华夏祖先所举办的重大祭祀活动。《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壇,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诗·大雅·云汉》:“上下奠瘗,靡神不宗。”毛传:“上祭天,下祭地。”《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鲁郊何以非礼?天子祭天,诸侯祭土。”(何休注:“郊者,所以祭天也。天子所祭,莫重于郊。”)《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赞》:“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赐姓金氏云。”《仪礼·丧服》:“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汉郑玄注:“及始祖之所由出,谓祭天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
今天,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正进行着热烈的讨论。殊不知,早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早中期,这“天人合一”理念就已经被我们的祖先采纳并重视。本文试从汉代铜镜铭文的文物角度,来发现并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记载。
铜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从齐家文化算起,已有四千年的历史。然而,正式作镜铭,却是西汉早期的事。西汉铭文镜形制多为外圆内方,作为一种观点,铜镜法象天地,喻意天圆地方。有人说“一镜在手,就表示了人与天地的和谐相处”,不无道理。若干存世实物表明,镜铭刚一问世,就映射了汉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充分重视。详见表一。
在表一中,图4至图13为“与天、与地”铭内容,图14是“与人”铭内容。其中图4有20字,图5至图12皆16字,图13是4字。这里,对图5至图12之16字铭文的内容差异作一比较。详见表二。
通过表一的14个镜铭实例,可以清晰地看到汉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程度。《汉铭斋藏镜》图90有铭:“与天为常,善哉毋伤。”同书图91有铭:“与天长久而日月之光。”在西汉瓦当的陶文中,亦可见到“与天无极”(图15、图16)、“千秋万岁、与地毋极”(图17)等实例。此外,泰山刻石亦见,《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泰山。”孟康曰:“刻石,纪绩也,立石三丈一尺,其辞曰:‘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
“与天”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韦昭注:“与天,法天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尹知章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持满者与天”,司马贞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与地”谓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韦昭注:“与地,法地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事者以地。”司马贞索隐:“《国语》‘以’作‘与’,此作‘以’,亦‘与’义也。言地能财成万物,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
“与人”谓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韦昭注:“与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发危者与人。”尹知章注:“能安危者,则与人合。”
在表一的前13个铭例中,首句或“与天地相翼”、或“与天无极”、或“与天相寿”,应是喻意类同,都是说“天”(图1、2、3为“天地”);次句或“与地相长”或“与美相长”喻意相近,都是说“地”。再对后续语句加以综合,可知其主旨即是:人在合乎、顺应天地以后,就可以实现富贵、平安、欢欣、快乐、相思、重情等人生目标。镜铭文字虽极为简洁,然其内涵却十分深刻,可谓言简意赅。如若用这些语句来剖析、探讨、研究今天人类的生存环境,应该都有很大的启示。
“与天同道,故天与之”,“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司马贞精准地解读并阐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这13个镜铭实例的问世时间应在公元前一个半世纪左右的景帝期间,正值西汉经济恢复、社会安定之时,老庄学说的道家思想在朝野都占有统治地位。道家思想追求出世并注重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然观,与儒家理念有较大差异。对于自然,道家自然观有着比儒家更多形而上的思考。老子曰“物我同一”,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主张“道法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天、地、人都是自然的客观存在;它生化万物,且又使万物成长,人不去主宰万物,一切听其自然,并主张“知常日明”,要尊重自然规律。老子认为,具有了解和把握事物生长变化之内在规律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智慧。在道家看来,自然作为循环往复的开放系统,和谐乃是维系这个开发系统所应当遵循的法则。
图14镜铭“与人无极”甚是罕见。西汉大儒董仲舒的“人”与“民”,及其“顺命”的统治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实施统治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内容,认为人是由君、民、臣所构成,都受上天控制。此铭前两句可谓董仲舒“天人感应”说之经典句例,意即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这则铭文表达的是:努力使君与民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构建一种让君与民密切联系、命运相关的政治局面。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除重视天道之外,还重视人情,更富有人情味,具有近人近俗的特点。因而当时的儒家教义很容易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挥一民心、齐民俗的教化作用。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孔子曾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儒家认为,天不是超自然的上帝,而是现实的自然界。四时运行、万物生长,是天之“生”,人类亦属万物的一分子。因此,人类与万物都是同源同根于自然界的花朵,而不是自然界之上的主宰。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仁”。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则进一步提出“仁民而爱物”,将仁爱精神和情感由对人扩大到对待万物,用仁爱之心将人与万物连成了一个整体。人在为自己确定了“天地之心”的价值定位的同时,不是拥有了主宰万物的权力,而是承担起了自然万物的“主持者”的责任和义务。“天人合一”理念从根源性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的“仁爱”本性推及至宇宙万物,给后人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
汉代,儒家提倡“天人合一”,道家提倡“道法自然”,两者都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其核心思想。本文中这些西汉铭文镜的理念,不仅为汉武帝即位后的“大汉雄风”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两千多年来的华夏大地上,始终释放着其固有的正能量。
从远古直至清代的数千年华夏文明史可知,国家的重大活动之一就是祭天、祭地。在人文国学的角度看,这是古人爱戴天地、崇拜天地、敬畏天地、祈求天地的表现方式;在自然国学的角度看,还是爱护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展示手段;归根结底,这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祭天、祭地都是华夏祖先所举办的重大祭祀活动。《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壇,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诗·大雅·云汉》:“上下奠瘗,靡神不宗。”毛传:“上祭天,下祭地。”《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鲁郊何以非礼?天子祭天,诸侯祭土。”(何休注:“郊者,所以祭天也。天子所祭,莫重于郊。”)《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赞》:“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赐姓金氏云。”《仪礼·丧服》:“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汉郑玄注:“及始祖之所由出,谓祭天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
今天,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正进行着热烈的讨论。殊不知,早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早中期,这“天人合一”理念就已经被我们的祖先采纳并重视。本文试从汉代铜镜铭文的文物角度,来发现并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记载。
铜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从齐家文化算起,已有四千年的历史。然而,正式作镜铭,却是西汉早期的事。西汉铭文镜形制多为外圆内方,作为一种观点,铜镜法象天地,喻意天圆地方。有人说“一镜在手,就表示了人与天地的和谐相处”,不无道理。若干存世实物表明,镜铭刚一问世,就映射了汉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充分重视。详见表一。
在表一中,图4至图13为“与天、与地”铭内容,图14是“与人”铭内容。其中图4有20字,图5至图12皆16字,图13是4字。这里,对图5至图12之16字铭文的内容差异作一比较。详见表二。
通过表一的14个镜铭实例,可以清晰地看到汉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程度。《汉铭斋藏镜》图90有铭:“与天为常,善哉毋伤。”同书图91有铭:“与天长久而日月之光。”在西汉瓦当的陶文中,亦可见到“与天无极”(图15、图16)、“千秋万岁、与地毋极”(图17)等实例。此外,泰山刻石亦见,《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泰山。”孟康曰:“刻石,纪绩也,立石三丈一尺,其辞曰:‘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
“与天”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韦昭注:“与天,法天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尹知章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持满者与天”,司马贞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与地”谓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韦昭注:“与地,法地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事者以地。”司马贞索隐:“《国语》‘以’作‘与’,此作‘以’,亦‘与’义也。言地能财成万物,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
“与人”谓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韦昭注:“与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发危者与人。”尹知章注:“能安危者,则与人合。”
在表一的前13个铭例中,首句或“与天地相翼”、或“与天无极”、或“与天相寿”,应是喻意类同,都是说“天”(图1、2、3为“天地”);次句或“与地相长”或“与美相长”喻意相近,都是说“地”。再对后续语句加以综合,可知其主旨即是:人在合乎、顺应天地以后,就可以实现富贵、平安、欢欣、快乐、相思、重情等人生目标。镜铭文字虽极为简洁,然其内涵却十分深刻,可谓言简意赅。如若用这些语句来剖析、探讨、研究今天人类的生存环境,应该都有很大的启示。
“与天同道,故天与之”,“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司马贞精准地解读并阐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这13个镜铭实例的问世时间应在公元前一个半世纪左右的景帝期间,正值西汉经济恢复、社会安定之时,老庄学说的道家思想在朝野都占有统治地位。道家思想追求出世并注重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然观,与儒家理念有较大差异。对于自然,道家自然观有着比儒家更多形而上的思考。老子曰“物我同一”,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主张“道法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天、地、人都是自然的客观存在;它生化万物,且又使万物成长,人不去主宰万物,一切听其自然,并主张“知常日明”,要尊重自然规律。老子认为,具有了解和把握事物生长变化之内在规律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智慧。在道家看来,自然作为循环往复的开放系统,和谐乃是维系这个开发系统所应当遵循的法则。
图14镜铭“与人无极”甚是罕见。西汉大儒董仲舒的“人”与“民”,及其“顺命”的统治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实施统治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内容,认为人是由君、民、臣所构成,都受上天控制。此铭前两句可谓董仲舒“天人感应”说之经典句例,意即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这则铭文表达的是:努力使君与民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构建一种让君与民密切联系、命运相关的政治局面。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除重视天道之外,还重视人情,更富有人情味,具有近人近俗的特点。因而当时的儒家教义很容易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挥一民心、齐民俗的教化作用。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孔子曾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儒家认为,天不是超自然的上帝,而是现实的自然界。四时运行、万物生长,是天之“生”,人类亦属万物的一分子。因此,人类与万物都是同源同根于自然界的花朵,而不是自然界之上的主宰。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仁”。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则进一步提出“仁民而爱物”,将仁爱精神和情感由对人扩大到对待万物,用仁爱之心将人与万物连成了一个整体。人在为自己确定了“天地之心”的价值定位的同时,不是拥有了主宰万物的权力,而是承担起了自然万物的“主持者”的责任和义务。“天人合一”理念从根源性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的“仁爱”本性推及至宇宙万物,给后人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
汉代,儒家提倡“天人合一”,道家提倡“道法自然”,两者都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其核心思想。本文中这些西汉铭文镜的理念,不仅为汉武帝即位后的“大汉雄风”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两千多年来的华夏大地上,始终释放着其固有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