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SSCI数据库2003—2013年数据作为统计源,借助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手段,对这11年间的文献数据进行计量研究。通过引文分析,了解高被引文献和学科前沿,进而分析人文社科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人文社科 开放存取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3-0091-04
[Abstract] By using bibliographic metric method and visualiz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selects dataset from 2003—2013 retrieved from SSCI and studies“open access”iF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studies find out the pivotal works and research fronts in this field and then provide some advi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pen access SSCI
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是国际学术界和图书情报界为了解决逐年攀升的学术期刊订阅价格与日益缩减的科研经费之间的矛盾、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自由传播与免费共享、促进全球学术交流而采取的行动,是一种颠覆传统的学术出版和信息交流模式。在开放存取模式下,任何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搜索、链接和引用相关内容[1]。开放存取运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1991年,美国物理学家保罗·金斯帕(Paul Ginsparg)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免费的科学论文预印本在线典藏库arXiv(arxi.org)。2002年,开放社会研究会(Open Society Institute)在匈牙利通过了著名的“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对开放存取这一概念进行了清晰明确的定义。2003年,“比塞斯达开放存取出版声明”(Bethesda Statement on Open Access Publishing)和“关于自然与人文科学知识的开放存取柏林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 and Humanities)先后问世,标志着开放存取获得了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及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经过多年发展,开放存取运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一系列成果。截至2008年,全球科研论文开放存取的比例已经达到20%[2]。各种机构知识库、预印本文库、开放存取期刊、科学家个人网站。大学开放课程资源大量涌现。德国、丹麦、荷兰、美国等走在前列的国家已经将全面推动科学领域的开放存取提上国家层面,制定政策鼓励发展。
然而,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开放存取这一模式被接受和认可的程度仍存在很大差异。大量研究表明,人文社会科学(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HSS)领域的开放存取资源较自然科学、技术与生物医学(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简称STM)领域少得多(Davis 2011; Adema,2010)。所有学科中,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数学、地球科学和化学开放存取期刊占总期刊数的比例超过15%。哲学、艺术、历史、文学、音乐等人文领域的学术资源开放存取比例不到3%。在社会科学领域,开放存取期刊的比例大约为5.6%[3]。自2003年起,一些国外学者开始关注HSS领域和STM领域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差别,并就在HSS领域推进开放存取运动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选取2003—2013年SSCI来源期刊发表的人文社科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相关研究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其中的核心文献和研究热点,以期全面了解国外人文社科学术资源存取的研究现状,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选取及整体情况分析
在对该领域的研究中,笔者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SSCI收录社会科学50多个核心学科领域的3000多种学术期刊,数据可回溯到1900年。一般说来,相对于其他数据库,SSCI收录的研究论文质量更高,更能反映国际上人文社科领域开放存取的研究前沿。笔者以Open Access AND(humanit* OR social science*)为检索式,以“主题”为检索词,在科学网(Web of Science,简称WOS)数据库的SSCI平台上检索时间跨度为2003—2013年的数据,得到论文134篇,经过去重和人工判别,一共获得77篇有效论文。总体而言,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随年度变化而呈现增长势头(见图1)[4]。11年间刊载相关主题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美国信息科学与技术协会学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共16篇;其次是《学术出版》(Learned Publishing),共15篇。第一篇研究人文社科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论文是2003年发表在《从信息到知识》(From Information to Knowledge)上的《建立人文社科期刊资源联合在线数据库》(Building a federated, onlin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database of journals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A Canadian initiative),该论文不仅介绍了加拿大人文社科学术信息期刊开放存取平台Synergies(synergiescanada.org)的创立背景、技术架构与运营模式,还分析了人文社科学者对开放存取态度的调查结果,得出人文社科领域迫切需要建立统一协同的开放存取期刊平台的结论。最近发表的两篇相关主题论文均刊载于2013年12月出版的人文期刊《维多利亚文化》(Journal of Victorian Culture),两篇论文都对以非期刊论文形式出现的人文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阐述。 2 高被引论文分析
从研究方法来看,不难发现被引次数较高的论文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特点,除了从图书情报学角度出发研究这一议题,不少作者还分别用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刊载相关论文的,不仅限于图书情报学和出版学类期刊,还有神经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刊物。例如,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在过去11年中共发表13篇与开放存取和学术信息交流有关的论文,其中有4篇谈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术信息交流方面的差异,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2003—2013年间,该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6篇论文(见表1),有4篇从交叉学科视角进行研究,给后来的研究者以方法和思路上的诸多启示。
从研究内容来看,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人文社科开放存取的动力机制上。研究者普遍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术信息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开放存取这种新型出版模式在人文社科领域不被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假设扩大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是最终目标,论文作者可以选择在传统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上传到机构仓储平台、在个人网站上公开等多种不同方式实现这一目标。汉纳斯科(Hanauske,2007)等用零和博弈、猎鹿博弈和量子博弈三种情景来分析作者的选择过程,得出了令人沮丧的结论:从经济学理性人的角度出发,人文社科论文的作者倾向于选择“非开放存取”(non-open access),原因是在博弈过程中,开放存取对作者的激励程度不足,即无法帮助其实现论文影响力最大化。与汉纳斯科等用博弈论和数学公式推导殊途同归,安特曼(Antelman,2006)用问卷调查方式也得出了相似结论。在调查了数学、物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6个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对开放存取所持的态度后,安特曼指出:作者自存档这种开放存取“绿色道路”在学术科研人员群体中的被接受程度取决于开放存取在各自不同学科领域内的被认可程度,而与国家是否鼓励、出版商是否支持没有关系。从盈利模式出发,沃尔瑟姆(Waltham,2010)研究了8种美国人文社科领域一流期刊的出版运作成本和发行收益,指出即使所谓的“金色道路”,即作者自付费模式,也无法完全弥补人文社科期刊实施开放存取的成本支出。上述研究均解释了开放存取运动在人文社科领域推进缓慢的原因:内在动力不足。
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学术出版方式,开放存取期刊和机构仓储都存在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基于传统期刊出版的学术论文,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通过SCI、EI、SSCI等引文索引建立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指标,可以明确显示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进而评价发表在该期刊上学术论文的影响力。但在互联网上以独立成篇形式发表的学术论文,缺乏权威的影响力评价机制。而且,在人文社科领域,许多研究成果并不以论文形式刊载在期刊上,而是以学术专著、书评、报告、会议发言等形式发表。遑论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质量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因为语言差异、学术偏见和程序障碍等原因没有被权威引文索引收录。科莎(Kousha,2007)等在分析了44种人文社科开放存取期刊出版的492篇论文的1530次谷歌引用后,提出了“非正式影响因子”(informal impact)的概念,指出基于互联网引用的“非正式影响因子”弥补了原有基于期刊的“正式影响因子”(formal impact)评价能力的不足,为在人文社科领域发展开放存取减小了障碍。从本质上看,建立基于互联网引用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也是解决开放存取 “动力不足”问题的途径之一。
3 研究领域学术前沿分析
特定领域的研究前沿可以用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演进轨迹来定义。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将出现频次增长率快速提高的专业术语确定为研究前沿,绘制前沿关键词贡献网络图谱,以可视化工具展现研究领域前沿及其演进轨迹。笔者利用CiteSpaceII软件,分析77篇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参数设置关键词(keyword)为节点,结果如表2、图1所示。
表2统计出现频次最高的热点关键词及其首次出现的年份,图1显示研究热点的演进过程。对表2和图1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学术论文(articles)、学术信息(scholarly information)、学术影响力(impact)、学术交流(scholarly communication)、互联网(Internet)、电子期刊(E-journal)等是2005年到2008年的研究前沿。这一阶段对人文社科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文社科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理论的探索及基于互联网的科技信息共享及开放存取运动对图书馆、出版商和学术界的影响,包括图书馆、出版商在新的学术传播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能的转变等。
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一些人文社科开放存取期刊和机构仓储的兴起和传播,学者对人文社科领域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关注不仅局限于理论探索,而且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研究。2008年以后,介绍开放存取期刊和数据库的论文逐渐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关注度很高,介绍中国、南非、阿根廷等国家人文社科开放存取情况的论文纷纷出现。
2011年到2013年,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科研数据(research data)、科研产量(scientific production)等成为研究热点。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欧美学界涌现出许多古籍数字化、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等新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到人文研究的各个领域,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结合成为学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信息技术在科研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科学研究也可能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如何做好科研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访问和使用工作,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纵观近三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数字人文的讨论方兴未艾,以科研数据管理为主题的论文层出不穷。 从2003—2011年间以人文社科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为主题的研究热点演进过程可以看出,学术出版(scholarly publishing)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不论是探索人文社科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新方法还是研究开放存取的内在动力,抑或讨论基于互联网的学术信息共享模式,都离不开对学术出版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
4 研究现状及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二十余年来,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大规模兴起,学术界对开放存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人们对人文社科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尽管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总量仍然不足,这表明该课题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关于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在学术信息交流方面的差异,现有研究已经相对完善,或者说基本解决了为什么要在人文社科领域实施开放存取,以及实施起来有什么障碍的问题。在开放存取资源的质量评价、长期保存、资金投入、运作模式和内在发展动力方面,已有研究还十分薄弱,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出了该如何发展人文社科领域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问题。
人文社科学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是必然趋势,其开放存取的内在动力和模式创新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作为一个新兴课题,围绕该问题展开研究工作的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和作者群体还没有形成,被广泛引用的重要论文还没有产生。从研究热点演进路线来看,理论和实践联系尚不够紧密;很大程度上,理论落后于实践。尤其地,在宏观政策、学界认可、质量控制、案例推广应用等方面,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注 释
[1]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OL]. [2013-12-07].http://www.budapestopenaccessinitiative.org/.
[2][3]Bjrk, B. C.; Welling, P.; Laakso, M.; Majlender, P.; Hedlund, T.; Gunason, G. N. (2010). "Open Access to the Scientific Journal Literature: Situation 2009". In Scalas, Enrico. PLoS ONE 5 (6): e11273. doi:10.1371/journal.pone.0011273. PMC 2890572. PMID 20585653
[4]由于存在索引时滞,截至笔者统计时,2013年的数据尚不完整。
[5]表中关键词中文为作者所加。
参考文献
[1]Lessig, Lawrence. Free Culture[M]. New York. Penguin Press.2004
[2]Suber, Peter. Open Access[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2010
[3]Valsiner, Jaan. Opening and closing of knowledge fields: New technologies and reconstructing of the social capital within science[J]. Culture & Psychology. 10(4):497-520.2010
[4]Hajjem, C., Harnad, S. and Gingras, Y. Ten-Year Cross-Disciplinary Comparison of the Growth of Open Access and How It Increases Research Citation Impact[J] IEEE Data Engineering Bulletin 28(4):39-47
[5]Swan, A. The Culture of Open Access: Researchers' Views and Responses[A]. in Jacobs, N., Eds. Open Access: Key Strategic,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Chandos.2006
[6]Waltham, Mary.The Future of Scholarly Journal Publishing among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ssociations[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42(3):257-324.2010
[7]Kousha, Kayvan. Thelwall, Mike.The Web impact of open acces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J].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9(1):495-507.2007
[8]Frandsen, F. Tove, Nicolaisen, Jeppe. Interdisciplinary difference in database coverage 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bibliometric research[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59(10):1570-1581.2008
[9]Hanauske, Matthias, Bernius, Steffen, Dugall, Berndt. Quantum game theory and open access publishing[J].Physica A 382: 650-664. 2007
[10]Printer, Frances. Open Access for Scholarly Books[J].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28:183-191.2012
[11]Antelman, K. Self-archiving practi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ublisher polici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J].Learned Publishing. 19(2):85-95.2006
[12]Hardisty, David J. and Haaga, David A.F. (2008)."Diffusion of Treatment Research: Does Open Access Matt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4(7):821-839
[13]Adema, Janneke.(2010)Overview of Open Access Models for eBook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OL]. [2014-04-05].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 doi=10.1.1.177.4886&rep=rep1&type=pdf
(收稿日期:2014-02-14)
[关键词] 人文社科 开放存取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3-0091-04
[Abstract] By using bibliographic metric method and visualiz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selects dataset from 2003—2013 retrieved from SSCI and studies“open access”iF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studies find out the pivotal works and research fronts in this field and then provide some advi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pen access SSCI
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是国际学术界和图书情报界为了解决逐年攀升的学术期刊订阅价格与日益缩减的科研经费之间的矛盾、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自由传播与免费共享、促进全球学术交流而采取的行动,是一种颠覆传统的学术出版和信息交流模式。在开放存取模式下,任何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搜索、链接和引用相关内容[1]。开放存取运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1991年,美国物理学家保罗·金斯帕(Paul Ginsparg)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免费的科学论文预印本在线典藏库arXiv(arxi.org)。2002年,开放社会研究会(Open Society Institute)在匈牙利通过了著名的“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对开放存取这一概念进行了清晰明确的定义。2003年,“比塞斯达开放存取出版声明”(Bethesda Statement on Open Access Publishing)和“关于自然与人文科学知识的开放存取柏林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 and Humanities)先后问世,标志着开放存取获得了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及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经过多年发展,开放存取运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一系列成果。截至2008年,全球科研论文开放存取的比例已经达到20%[2]。各种机构知识库、预印本文库、开放存取期刊、科学家个人网站。大学开放课程资源大量涌现。德国、丹麦、荷兰、美国等走在前列的国家已经将全面推动科学领域的开放存取提上国家层面,制定政策鼓励发展。
然而,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开放存取这一模式被接受和认可的程度仍存在很大差异。大量研究表明,人文社会科学(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HSS)领域的开放存取资源较自然科学、技术与生物医学(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简称STM)领域少得多(Davis 2011; Adema,2010)。所有学科中,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数学、地球科学和化学开放存取期刊占总期刊数的比例超过15%。哲学、艺术、历史、文学、音乐等人文领域的学术资源开放存取比例不到3%。在社会科学领域,开放存取期刊的比例大约为5.6%[3]。自2003年起,一些国外学者开始关注HSS领域和STM领域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差别,并就在HSS领域推进开放存取运动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选取2003—2013年SSCI来源期刊发表的人文社科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相关研究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其中的核心文献和研究热点,以期全面了解国外人文社科学术资源存取的研究现状,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选取及整体情况分析
在对该领域的研究中,笔者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SSCI收录社会科学50多个核心学科领域的3000多种学术期刊,数据可回溯到1900年。一般说来,相对于其他数据库,SSCI收录的研究论文质量更高,更能反映国际上人文社科领域开放存取的研究前沿。笔者以Open Access AND(humanit* OR social science*)为检索式,以“主题”为检索词,在科学网(Web of Science,简称WOS)数据库的SSCI平台上检索时间跨度为2003—2013年的数据,得到论文134篇,经过去重和人工判别,一共获得77篇有效论文。总体而言,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随年度变化而呈现增长势头(见图1)[4]。11年间刊载相关主题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美国信息科学与技术协会学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共16篇;其次是《学术出版》(Learned Publishing),共15篇。第一篇研究人文社科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论文是2003年发表在《从信息到知识》(From Information to Knowledge)上的《建立人文社科期刊资源联合在线数据库》(Building a federated, onlin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database of journals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A Canadian initiative),该论文不仅介绍了加拿大人文社科学术信息期刊开放存取平台Synergies(synergiescanada.org)的创立背景、技术架构与运营模式,还分析了人文社科学者对开放存取态度的调查结果,得出人文社科领域迫切需要建立统一协同的开放存取期刊平台的结论。最近发表的两篇相关主题论文均刊载于2013年12月出版的人文期刊《维多利亚文化》(Journal of Victorian Culture),两篇论文都对以非期刊论文形式出现的人文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阐述。 2 高被引论文分析
从研究方法来看,不难发现被引次数较高的论文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特点,除了从图书情报学角度出发研究这一议题,不少作者还分别用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刊载相关论文的,不仅限于图书情报学和出版学类期刊,还有神经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刊物。例如,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在过去11年中共发表13篇与开放存取和学术信息交流有关的论文,其中有4篇谈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术信息交流方面的差异,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2003—2013年间,该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6篇论文(见表1),有4篇从交叉学科视角进行研究,给后来的研究者以方法和思路上的诸多启示。
从研究内容来看,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人文社科开放存取的动力机制上。研究者普遍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术信息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开放存取这种新型出版模式在人文社科领域不被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假设扩大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是最终目标,论文作者可以选择在传统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上传到机构仓储平台、在个人网站上公开等多种不同方式实现这一目标。汉纳斯科(Hanauske,2007)等用零和博弈、猎鹿博弈和量子博弈三种情景来分析作者的选择过程,得出了令人沮丧的结论:从经济学理性人的角度出发,人文社科论文的作者倾向于选择“非开放存取”(non-open access),原因是在博弈过程中,开放存取对作者的激励程度不足,即无法帮助其实现论文影响力最大化。与汉纳斯科等用博弈论和数学公式推导殊途同归,安特曼(Antelman,2006)用问卷调查方式也得出了相似结论。在调查了数学、物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6个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对开放存取所持的态度后,安特曼指出:作者自存档这种开放存取“绿色道路”在学术科研人员群体中的被接受程度取决于开放存取在各自不同学科领域内的被认可程度,而与国家是否鼓励、出版商是否支持没有关系。从盈利模式出发,沃尔瑟姆(Waltham,2010)研究了8种美国人文社科领域一流期刊的出版运作成本和发行收益,指出即使所谓的“金色道路”,即作者自付费模式,也无法完全弥补人文社科期刊实施开放存取的成本支出。上述研究均解释了开放存取运动在人文社科领域推进缓慢的原因:内在动力不足。
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学术出版方式,开放存取期刊和机构仓储都存在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基于传统期刊出版的学术论文,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通过SCI、EI、SSCI等引文索引建立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指标,可以明确显示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进而评价发表在该期刊上学术论文的影响力。但在互联网上以独立成篇形式发表的学术论文,缺乏权威的影响力评价机制。而且,在人文社科领域,许多研究成果并不以论文形式刊载在期刊上,而是以学术专著、书评、报告、会议发言等形式发表。遑论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质量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因为语言差异、学术偏见和程序障碍等原因没有被权威引文索引收录。科莎(Kousha,2007)等在分析了44种人文社科开放存取期刊出版的492篇论文的1530次谷歌引用后,提出了“非正式影响因子”(informal impact)的概念,指出基于互联网引用的“非正式影响因子”弥补了原有基于期刊的“正式影响因子”(formal impact)评价能力的不足,为在人文社科领域发展开放存取减小了障碍。从本质上看,建立基于互联网引用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也是解决开放存取 “动力不足”问题的途径之一。
3 研究领域学术前沿分析
特定领域的研究前沿可以用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演进轨迹来定义。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将出现频次增长率快速提高的专业术语确定为研究前沿,绘制前沿关键词贡献网络图谱,以可视化工具展现研究领域前沿及其演进轨迹。笔者利用CiteSpaceII软件,分析77篇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参数设置关键词(keyword)为节点,结果如表2、图1所示。
表2统计出现频次最高的热点关键词及其首次出现的年份,图1显示研究热点的演进过程。对表2和图1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学术论文(articles)、学术信息(scholarly information)、学术影响力(impact)、学术交流(scholarly communication)、互联网(Internet)、电子期刊(E-journal)等是2005年到2008年的研究前沿。这一阶段对人文社科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文社科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理论的探索及基于互联网的科技信息共享及开放存取运动对图书馆、出版商和学术界的影响,包括图书馆、出版商在新的学术传播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能的转变等。
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一些人文社科开放存取期刊和机构仓储的兴起和传播,学者对人文社科领域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关注不仅局限于理论探索,而且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研究。2008年以后,介绍开放存取期刊和数据库的论文逐渐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关注度很高,介绍中国、南非、阿根廷等国家人文社科开放存取情况的论文纷纷出现。
2011年到2013年,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科研数据(research data)、科研产量(scientific production)等成为研究热点。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欧美学界涌现出许多古籍数字化、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等新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到人文研究的各个领域,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结合成为学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信息技术在科研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科学研究也可能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如何做好科研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访问和使用工作,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纵观近三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数字人文的讨论方兴未艾,以科研数据管理为主题的论文层出不穷。 从2003—2011年间以人文社科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为主题的研究热点演进过程可以看出,学术出版(scholarly publishing)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不论是探索人文社科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新方法还是研究开放存取的内在动力,抑或讨论基于互联网的学术信息共享模式,都离不开对学术出版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
4 研究现状及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二十余年来,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大规模兴起,学术界对开放存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人们对人文社科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尽管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总量仍然不足,这表明该课题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关于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在学术信息交流方面的差异,现有研究已经相对完善,或者说基本解决了为什么要在人文社科领域实施开放存取,以及实施起来有什么障碍的问题。在开放存取资源的质量评价、长期保存、资金投入、运作模式和内在发展动力方面,已有研究还十分薄弱,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出了该如何发展人文社科领域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问题。
人文社科学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是必然趋势,其开放存取的内在动力和模式创新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作为一个新兴课题,围绕该问题展开研究工作的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和作者群体还没有形成,被广泛引用的重要论文还没有产生。从研究热点演进路线来看,理论和实践联系尚不够紧密;很大程度上,理论落后于实践。尤其地,在宏观政策、学界认可、质量控制、案例推广应用等方面,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注 释
[1]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OL]. [2013-12-07].http://www.budapestopenaccessinitiative.org/.
[2][3]Bjrk, B. C.; Welling, P.; Laakso, M.; Majlender, P.; Hedlund, T.; Gunason, G. N. (2010). "Open Access to the Scientific Journal Literature: Situation 2009". In Scalas, Enrico. PLoS ONE 5 (6): e11273. doi:10.1371/journal.pone.0011273. PMC 2890572. PMID 20585653
[4]由于存在索引时滞,截至笔者统计时,2013年的数据尚不完整。
[5]表中关键词中文为作者所加。
参考文献
[1]Lessig, Lawrence. Free Culture[M]. New York. Penguin Press.2004
[2]Suber, Peter. Open Access[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2010
[3]Valsiner, Jaan. Opening and closing of knowledge fields: New technologies and reconstructing of the social capital within science[J]. Culture & Psychology. 10(4):497-520.2010
[4]Hajjem, C., Harnad, S. and Gingras, Y. Ten-Year Cross-Disciplinary Comparison of the Growth of Open Access and How It Increases Research Citation Impact[J] IEEE Data Engineering Bulletin 28(4):39-47
[5]Swan, A. The Culture of Open Access: Researchers' Views and Responses[A]. in Jacobs, N., Eds. Open Access: Key Strategic,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Chandos.2006
[6]Waltham, Mary.The Future of Scholarly Journal Publishing among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ssociations[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42(3):257-324.2010
[7]Kousha, Kayvan. Thelwall, Mike.The Web impact of open acces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J].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9(1):495-507.2007
[8]Frandsen, F. Tove, Nicolaisen, Jeppe. Interdisciplinary difference in database coverage 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bibliometric research[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59(10):1570-1581.2008
[9]Hanauske, Matthias, Bernius, Steffen, Dugall, Berndt. Quantum game theory and open access publishing[J].Physica A 382: 650-664. 2007
[10]Printer, Frances. Open Access for Scholarly Books[J].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28:183-191.2012
[11]Antelman, K. Self-archiving practi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ublisher polici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J].Learned Publishing. 19(2):85-95.2006
[12]Hardisty, David J. and Haaga, David A.F. (2008)."Diffusion of Treatment Research: Does Open Access Matt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4(7):821-839
[13]Adema, Janneke.(2010)Overview of Open Access Models for eBook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OL]. [2014-04-05].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 doi=10.1.1.177.4886&rep=rep1&type=pdf
(收稿日期: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