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域下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n272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新课改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从多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高实效;探讨
  一、激活身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不是取决于教师反复讲解,而是取决于学生思维的展开程度和学生自主求知活动的质量,就物理课堂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涉及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方法,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是对物理现象的一种抽象;物理规律反映了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而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可观察的基本事实,是形成物理概念的基础;通过物理实验可发现有关物理量之间定量或定性的关系,作为一种可操作的基本事实,是形成物理规律的基础,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若创设和构建有意义的学习情景,置学生于生产、生活的实际现象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抽象出现象的本质特征,学生就可以用自己的观点解读教材的内容,从而在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新的概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规律教学中,教师如果创造条件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或根据测量的数据,总结出物理量之间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对物理规律的认识,还可充分体会物理规律形成过程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促进他们形成能力、提升品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也不是教学活动完全由学生自行完成,而是强调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在思维的交互过程中、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和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显现,
  二、改变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生动、活跃
  《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这要求物理教师不能以课本内容为研究对象,考虑课堂的教学方法,而应该立足于学生,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过程,去创设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情境,引导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不是教师预先规划好教学,也不是在三尺讲台兜售自己的方法,而是由学生探究得到不同的看法、结论,通过教师有组织的引导和交流,得到共识,
  三、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的思维度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获得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观,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不仅对知识进行识记,更要求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事物的领悟,因此,高效的课堂应当是思维的激发、培育和生长的场所,提高课堂效率应在提高学生的思维度上下功夫。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和发展的,通过实验、模型、图表、文字材料、课堂讨论及利用多媒体等途径将那些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的迁移性强的知识点及在知识发现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静态的资源,创设成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具有较高价值的动态的问题情景,有利于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感和氛围,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活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才智,引发学生探求问题的欲望和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创造积极思维的课堂氛围
  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和教师的思维同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取适当的办法,创造积极思维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然后教师进行补充、总结;还可以多举些学生熟悉的事例,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新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课堂思维过程中时时都有一种新鲜感,当分析结果和教师的想法一致时,学生往往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于是心情舒畅,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求知欲望更强烈,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了,由于物理学科实验性强,当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难以通过讨论来解决时,还可以由教师提供器材,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实验,把实验数据再交给学生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参与型的教学模式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使学生逐步学会了研究物理的方法,
  五、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课堂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程标准》框架下确定的教学内容,做到了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教科书在这方面的内容较为广泛、突出,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让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展开讨论并进行假设与猜想,根据假设与猜想,学生讨论制定实验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再在教师的建议下分组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各组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后,进行评估,写成实验报告并进行交流与合作,整个过程,教师仅是提出问题和建议,一切都由学生讨论、交流来完成,这就确保了学生动手机会,使能力得到培养,
其他文献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很多学生不知如何预习,或每个角落都仔细看,眉毛胡子一起抓,或看看黑体字了事,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预习,如何预习才有效,有时可出预习提纲或预习思考题,经过多次预习指导以后,学生就会慢慢地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把预习的热情和兴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注意发扬教学民主,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教学民主;学习潜能;学习兴趣;个体差异  一、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
产品设计优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用户获得满意的产品。产品日趋同质化、用户对企业创造价值要求的提升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因素,促使企业不断改进与优化产品设计。基于产品设计优化中相关利益主体的价值分析,针对产品设计优化过程中设计方案优选和零部件供应商选择问题,开展了模糊多属性决策研究。全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分析相关利益主体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重点考虑用户、决策者和供应商等核心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普遍实施,高中物理的教学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正确的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有目的、有措施、有特点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改理念,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有健全人格、有知识储备、有发展能力的全面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学习兴趣;创新;反思  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1
摘要:物理讲评课必须从实施创造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入手,寻求一种适应现代教育规律的实效性强的讲评课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我探索和归结出较有成效的讲评课模式:“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以突出式为主线”,“教学过程采用阶段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讲评课;教学模式;探讨  一、以学生为中心  讲评课同样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上要尽可能
推行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使班级授课节次大幅减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组织课堂教学?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搭建平等的师生交流平台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教师必须真正拉近学生与所学学科的心灵距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总是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活动之外,对学生指手划脚,就会无形中给学生以
一堂灵动的数学课,是因为教师能够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及时处理多种反馈方式推进教学过程,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够促进学生去全面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致力于打造灵动课堂,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具备良好德行的职业人是社会和企业更为需要的.但是中职学校德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坚持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它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个要求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转变师生关系、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评价方式等,确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些新课程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突出以学生为本,充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素质提高为宗旨的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一条崭新的途径,也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法,这是一种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适时指导为辅的探究性学习形式,它能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为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因此它已成为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学生探索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去做呢?  一、加强学习指导,增强学生自学意识  在教学中,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