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学科特征;创设情境新课改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对整个化学教学工作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如今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化学教学中在实现的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了自己日常教学的一些体会,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化学教学工作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一、分析了解学科特征,合理安排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有别与初中化学,教材与初中的化学教材有了巨大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同时还有内容多、知识碎、大量实验结论需要记忆的特点,很多学生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化学中的分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都是由字母构成,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也会比较有利。由此可以看出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但还是应该抓住教学的主旨,不能把高中化学和其他学科混淆,不能够企图通过死记硬背在高中化学中取良好的成绩。有些概念结论并不是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的,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验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散,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把化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到根据教材,从教材的整体性着眼,有体系有逻辑的安排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引导教学过程,以使师生达到更加完美的配合。
一、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创设探索知识情境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了古代已有的单纯的“解疑释惑”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空间,给他们以体验和展示的机会,让化学课堂气氛更加宽松与和谐,建立师生平等和谐互助的关系。兴趣是学生的第一教师。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决定了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持久性、稳定性和自制力比较差。所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抱着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设置悬念,是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较好的一种方式。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例如,在进行氯水的漂白性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试液变红,在向上述溶液通入氯气,红色退为无色。引导学生讨论原因,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还是一种漂白性物质使红色漂白,进一步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求证真实原因。
三、进行交流、合作学习
交流合作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互相参与的过程。交流合作的学习模式是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比如教师提出问题或者由学生自身提出问题,通过激烈的讨论,相互交流看法。在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相互交流、讨论知识与问题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互动。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还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交流时间与自由,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现行的教材比较注重学生的交流,包括学生小组间的交流,也包括师生间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内讨论、小组间讨论,也可以实行竞争抢答等方式。比如学习氯水的漂白性质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演示实验,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红色会慢慢褪去。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为什么红色会褪去昵?再设计实验证实褪色是由哪种微粒引起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之间进行着激烈的讨论,着眼点在于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氯水中存在的微粒分别和酚酞及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最后学生得出结论是次氯酸的漂白性引发褪色,也可以是发生了中和反应,使溶液的PH值小于8,出现褪色现象。在相互讨论中,理解的快的同学能帮助理解的慢的同学,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漂白褪色和中和褪色两种情况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并进一步验证。
四、注意把理论知识同现实生活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到各种工业生产,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无不关系到化学知识。因此,我们要想在化学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一定要注意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我在讲到“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时,就拿出了两支牙膏,一支是含氟的牙膏,一支是不含氟的牙膏,然后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在家里看电视经常会看到有关牙膏的广告,那么大家记不记得电视中广告上所说的含氟牙膏具有哪些功效呢?这时候有学生回答:含氟牙膏可以防蛀牙,预防龋齿。接着我又问:那么大家觉得广告上说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这种含氟牙膏可以预防蛀牙和龋齿,它有哪些化学原理呢?通过这个方式,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把课本上的知识同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实践能力。
总之,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现代学习观和学生观,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以学定教”。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学科特征;创设情境新课改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对整个化学教学工作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如今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化学教学中在实现的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了自己日常教学的一些体会,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化学教学工作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一、分析了解学科特征,合理安排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有别与初中化学,教材与初中的化学教材有了巨大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同时还有内容多、知识碎、大量实验结论需要记忆的特点,很多学生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化学中的分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都是由字母构成,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也会比较有利。由此可以看出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但还是应该抓住教学的主旨,不能把高中化学和其他学科混淆,不能够企图通过死记硬背在高中化学中取良好的成绩。有些概念结论并不是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的,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验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散,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把化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到根据教材,从教材的整体性着眼,有体系有逻辑的安排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引导教学过程,以使师生达到更加完美的配合。
一、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创设探索知识情境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了古代已有的单纯的“解疑释惑”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空间,给他们以体验和展示的机会,让化学课堂气氛更加宽松与和谐,建立师生平等和谐互助的关系。兴趣是学生的第一教师。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决定了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持久性、稳定性和自制力比较差。所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抱着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设置悬念,是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较好的一种方式。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例如,在进行氯水的漂白性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试液变红,在向上述溶液通入氯气,红色退为无色。引导学生讨论原因,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还是一种漂白性物质使红色漂白,进一步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求证真实原因。
三、进行交流、合作学习
交流合作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互相参与的过程。交流合作的学习模式是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比如教师提出问题或者由学生自身提出问题,通过激烈的讨论,相互交流看法。在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相互交流、讨论知识与问题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互动。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还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交流时间与自由,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现行的教材比较注重学生的交流,包括学生小组间的交流,也包括师生间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内讨论、小组间讨论,也可以实行竞争抢答等方式。比如学习氯水的漂白性质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演示实验,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红色会慢慢褪去。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为什么红色会褪去昵?再设计实验证实褪色是由哪种微粒引起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之间进行着激烈的讨论,着眼点在于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氯水中存在的微粒分别和酚酞及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最后学生得出结论是次氯酸的漂白性引发褪色,也可以是发生了中和反应,使溶液的PH值小于8,出现褪色现象。在相互讨论中,理解的快的同学能帮助理解的慢的同学,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漂白褪色和中和褪色两种情况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并进一步验证。
四、注意把理论知识同现实生活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到各种工业生产,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无不关系到化学知识。因此,我们要想在化学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一定要注意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我在讲到“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时,就拿出了两支牙膏,一支是含氟的牙膏,一支是不含氟的牙膏,然后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在家里看电视经常会看到有关牙膏的广告,那么大家记不记得电视中广告上所说的含氟牙膏具有哪些功效呢?这时候有学生回答:含氟牙膏可以防蛀牙,预防龋齿。接着我又问:那么大家觉得广告上说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这种含氟牙膏可以预防蛀牙和龋齿,它有哪些化学原理呢?通过这个方式,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把课本上的知识同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实践能力。
总之,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现代学习观和学生观,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以学定教”。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