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童话“三部曲”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健全。统编本教材一二年级选入了多篇童话,让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向往美好的生活,关心自然和生命。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和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中呈现了七篇中外优秀童话故事,并在语文要素上进行了梯度式设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如何落实要求,真正让学生喜欢童话,会写童话,笔者觉得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
  一、关注童话中的节奏变化,初步学习情节的创编
  童话大多是讲给学生听的,在叙述故事时常采用一些特殊手法,最常见的是有趣的重复叙事。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先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小女孩一共划了几次火柴。画出相关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看似重复的句子在推动情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童话故事就是在一次次的重复中进行的,但又不是完全的重复,重复中有推进,每次推进一点点。这样的重复就是一种节奏,一种有规律的节奏,让人感到熟悉、不紧张、有自信,在层层推进中得到阅读的满足和情感的浸润。
  有了对情节变化的关注和赏析,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的教学中,根据文本给出的词语“国王、啄木鸟、玫瑰花”“黄昏、冬天、星期天”“厨房、森林超市、小河边”,学生就能在编写童话故事中运用反复这一方法承接或推进情节,使故事曲折起伏,引人入胜,建构起童话创编的言语模块。
  二、解开童话中的想象密码,用心进行人或物的创编
  荒诞奇妙的世界如何虚构?怪异离奇的故事如何讲述?生动鲜明的形象如何塑造?在让学生充分童话阅读之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解开童话中想象的密码。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是什么的出现赋予了这些现实存在的事物有了神奇的法力”,学生很快找到寶葫芦。因为宝葫芦的出现,使一切存在的事物变得神奇美妙,而类似于宝葫芦的神奇之物就是童话创编的密码。接下来,学生在习作“故事新编”时“借助滑板,利用宝葫芦”新编了“乌龟又赢了”的结局,会感到得心应手。将来在创编其他童话故事时,也能灵机一动,创造出“神人”或“神物”。
  三、品味童话中的环境描写,尝试凭借景物烘托情感
  童话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而环境描写常常能烘托出人物的某种心情,具有象征暗示作用。教师在童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细去体悟。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的女儿》教学中,教师先请学生找一找环境描写的语句“每一个祭台上,芬芳的灯油在贵重的银灯里燃烧着……”“礼炮响起来了,旗帜在风中飘扬”“暮色渐渐降临,彩灯亮起来了,水手们在甲板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再引导学生去体会“喜气洋洋”的另一面是小人鱼的心碎以及甘于为爱付出一切的执着,通过环境描写的反衬,愈发使主人公的情感变得真挚感人。学生有了利用景物抒情的意识,在编写童话时不仅会整体直观地构建主体结构,还会通过文字对万事万物注入所要传递的情感。
  童话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为儿童建造了一个诗意栖居的场所。关注节奏变化是编写上布局谋篇的统筹,解读想象密码是编写中选材立意的习得,品味环境描写是编写上遣词造句的渗透。三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学生的创作埋下充满活力的种子。
  童话故事是有关人生旅途的寓言故事。终有一天,学生会在童话故事中读到成长,读到自我,读到生命;也会有一天,学生们会在童话故事中写到成长,写到自我,写到生命。他们会带着对幸福的梦想,以这样一句迷人的话作为结束语,“从此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诗歌语言优美凝练,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是人类文学艺术中最精妙的一种。充满童真的童诗,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诗歌是儿童精神世界的依托,也是儿童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因此,儿童诗很适合低龄儿童学习,它能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能让儿童在诗歌中感悟精神世界的美。  
“反复”是童话故事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词语的重叠、句式的反复和段式的重复。在童话教学中,教师从“反复”这一语言特质出发进行教学,可以让童话教学更加精彩。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紧扣“反复”,读出趣味性  童话故事中有许多反复的语言,趣味性较强,是让学生亲近童话、走进童话的有效途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对文本中反复语言的朗读指导入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选文】  《小学生群文读本》(蒋军晶著)三年级  【主题的选择】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其诗歌的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跡;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来增强艺术效果。本案例以“体会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习作教学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和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小学三年级刚刚开始学习作文,既是低年级说话写话基础上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习作篇章训练的储备,因而中年级习作成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对学好习作尤为重要。如何让中年级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纳习作,写好作文呢?下面我就以统编本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
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统编本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比重,从古风、民歌到律诗、绝句,从先秦散文到明清小说,内容涉及较为广泛。如何优化古诗文教学,实现统编本教材的编撰目的,已经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古诗文教学应该原汁原味、返璞歸真。  一、在形式上要丰富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进行探索和实践,在补充和延伸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课标在“教学建议”一栏中提出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要求,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下册开始也相应地编写了综合性学习,明确提出活动要求,引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
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将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从而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在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中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我深深感受到不期而遇的深度学习带来的魅力。  上课伊始,我出示古诗题目和作者,问:“你们从古诗的题
【设计理念】  《守株待兔》(统编本三年级下册)是一篇文言文,统编本教材对文言文学习的目标定位是“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这篇课文的故事内容学生是熟悉的,用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就会感到好奇,阅读小古文的兴趣会被自然地激发。本设计凸显一个“趣”字,通过“猜字激趣”“趣读古文”“趣解悟理”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小古文学习之趣,进而爱上小古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
语文课程具有强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门既要常“挂”嘴上,又要常“落”笔上的语言艺术课程。叶圣陶说:“文学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的最佳方法首推阅读。”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生该具有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也就是细读,根据文本和教学要求的不同,选择读的方式也不同,但是两种读法都是教学中常用且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观摩中,时
如何让入学之初的学生既有学习古诗的热情,又能达到课标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创设故事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并在恰当的时机触发学生的想象,丰富他们学习古诗的体验。同时,还要注重利用古诗语境,采取多种方式教学生字新词。笔者将结合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小池》的教学,具体阐述自己的探索和实践。  一、巧创故事情境——“带入”激活思维  《小池》编排在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