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人办理手机贷款后删除贷款信息并转移资金的行为认定

来源 :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本案情


  2017年以来,郭某某、倪某某租用南通市通州区某酒店房间作为办公室,从事贷款业务。2018年2月,被害人黄某某经人介绍来到郭某某、倪某某办公室,要求该二人为其办理手机贷款业务。郭某某、倪某某利用黄某某急于用钱的心理,取得黄某某信任,待黄某某告知其银行卡密码、支付宝密码等相关信息后,从黄某某农业银行手机APP软件中贷款,贷款成功后将黄某某手机中银行发送的贷款成功等信息删除,对黄某某谎称该贷款已被其他网贷扣除,并将资金转移至郭某某银行卡以及通过POS机虚拟购物方式套现。郭某某、倪某某采用上述方法共实施作案两起,取得黄某某人民币6999元,后予均分。

二、分歧意见


  本案中,郭某某、倪某某在为他人办理手机贷款后,删除贷款信息,谎称贷款已被其他网贷扣除并转移资金,该二人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以下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種意见认为,郭某某、倪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因为诈骗罪是被害人基于行为人的诈骗行为,而在“自由意志”支配下自愿处分财产的行为,其本质在于被害人自愿处分财产,财产占有关系的变化需要被害人的积极协助。诈骗罪强调通过骗取被害人的处分即交付,进而取得财产。[1]本案中,郭某某、倪某某取得黄某某信任,在黄某某自愿交出银行卡密码及支付宝密码后,为其办理手机贷款业务,后删除贷款信息并转移贷出资金。郭某某、倪某某的财产转移行为需要黄某某加以协助,本质上属于骗取黄某某的处分而取得财产,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诈骗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郭某某、倪某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因为盗窃罪是违背财产占有人的意思,以平和手段转移财产占有的行为,财产占有关系的变化无须被害人的协助,完全由盗窃行为的实施者自行完成,即强调直接从他人占有下取得财物,不用对方处分即交付。本案中,被害人黄某某并没有将郭某某、倪某某通过手机网贷为其贷出的资金交付给该二人占有的意愿,而郭某某、倪某某删除贷款信息并转移贷出资金的行为,违背了黄某某合法占有的意志,直接从黄某某占有下取得了资金,其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特征,构成盗窃罪。

三、评析意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利用手机APP软件进行网络贷款等行为日益常见,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司法实践中,类似本案为他人办理手机贷款后删除贷款信息,谎称贷款已被其他网贷扣除并转移资金的行为时有发生,该类行为涉及到互联网支付这一新型支付方式,如何准确定罪处理,应予充分重视。就本案而言,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即郭某某、倪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具体分析如下:
  (一)郭某某、倪某某删除手机贷款信息的行为导致黄某某产生认识错误,进而骗取黄某某的处分而取得财产
  一般认为,诈骗罪(既遂)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受骗者)产生(或继续维持)认错误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获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2]实践中,取得财产的犯罪分为:违反被害人意志取得财产的犯罪与基于被害人有瑕疵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犯罪。盗窃罪属于前者,诈骗罪属于后者,该二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受害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处分或交付财产。被害人虽然产生了认识错误,但并未因此而处分财产的,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被害人虽然产生了认识错误,但是不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地位时,其帮助转移财产的行为不属于诈骗罪中的处分行为,行为人的行为也不构成诈骗罪。针对一个财产损失而言,诈骗罪与盗窃罪处于这样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不存在同一行为同时成立诈骗罪与盗窃罪。[3]有无处分行为,划定了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被害人处分财物时是诈骗罪,被害人没有处分财物时是盗窃罪。正确理解和认定“处分行为”,是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所在。行为人的行为导致被害人产生认识错误,进而骗取被害人的处分而取得财产,致使被害人产生财产损失,即可构成诈骗罪。
  本案中,郭某某、倪某某以帮助被害人黄某某办理手机贷款业务为由,取得黄某某信任,待黄某某主动告知其银行卡密码、支付宝密码等信息后,从黄某某农业银行手机APP软件中贷款,贷款成功后又将黄某某手机中银行发送的成功贷款等信息删除,并对黄某某谎称该贷款已被其他网贷扣除。该删除贷款信息、慌称贷款已经扣除的欺骗行为,导致黄某某产生已获银行贷款的错误认识,进而错误处分其财产,导致资金转移给郭某某、倪某某,同时黄某某自身也受到损失。因而,郭某某、倪某某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基本特征,构成诈骗罪既遂。值得注意的是,财产处分行为不限于积极的举动,或者说“处分行为这一构成要件要素,不应在民法意义上理解,而是包括了被害人的一切作为、忍受和不作为”。[4]不作为的处分行为典型表现形式为,由于受欺骗而不行使“请求权”。[5]此外,欺骗他人放弃财物,而后自己拾得该财物的场合,属于他人即被害人在错误状态下自愿处分财物的行为,因而构成诈骗罪。[6]本案中,表面上被害人黄某某并未主动将财产所有权交付给郭某某、倪某某,但是黄某某的处分行为并不要求其必须主动将财产交付给他人,也包括了黄某某的不作为,即其因受欺骗而放弃行使对已通过手机贷款贷出资金的“请求权”;[7]而且郭某某、倪某某欺骗黄某某放弃财产,而后自己取得该财产,属于黄某某在在错误认识下自愿处分其财产,因而郭某某、倪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二)郭某某、倪某某在作案过程中与黄某某沟通交往,而且介入了黄某某的中间行为
  司法实践中,在移动互联网支付等新型支付场合,一般可以通过考察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实施手段或实行行为,进而厘清两罪之间的界限。
  一方面,盗窃罪和诈骗罪在手段上的不同,体现在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沟通交往形态上的不同。行为人采取“排除沟通”的方式直接获得对方财产的,构成盗窃罪;存在“沟通交往”的情况下间接获得对方财产的,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成立需以行为人和被害人发生沟通交往为前提,如未发生沟通交往,被害人就不可能产生认识错误,也就不满足诈骗的条件。只有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就“财产决策事项”发生了意思互动,才能认定被害人“合意”将财物移转出去。行为人利用虚假信息使被害人似乎“自愿”地转移了财产,该种行为威胁到了财产的流转秩序,因而刑法将其导致的“被害人同意”一律认定为无效,行为人必须对其行为承担相应刑事责任。[8]本案中,被害人黄某某系具有意识理解能力的成年人,郭某某、倪某某非法获得黄某某财产的关键手段,是删除贷款信息并谎称贷出资金已被其他网贷扣除,进而导致黄某某产生认识错误而处分其财产。在此过程中,郭某某、倪某某与黄某某之间显然就“财产决策事项”进行了较为密切的沟通交往,倪某某、郭某某利用虚假信息获得黄某某的“同意”应当认定为无效,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另一方面,盗窃罪和诈骗罪在手段上的不同,还体现在是否介入了被害人的中间行为。实践中,该中间行为体现为被害人进行的财产处分行为,这也是认定诈骗罪的关键要素。处分行为指被害人一方能够直接地造成财产减少的任何举止形态,必须是导致被害人财产损害的“直接”原因,即被害人的财产损害必须“直接”产生于处分行为。[9]而在盗窃罪中,行为人不经对方同意直接拿走对方财产,在行为人的行为和财产取得之间,不存在被害人的中间行为。本案中,郭某某、倪某某删除贷款信息并对被害人黄某某谎称已贷出资金被其他网贷扣除,导致黄某某的错误处分行为,进而取得黄某某的资金,并非不经被害人黄某某同意而直接取得其资金,其中插入了黄某某的财产处分这一关键性“中间行为”。因而,倪某某、郭某某的行为应认定为诈骗罪,而非盗窃罪。
  综上,本案中倪某某、郭某某在为黄某某成功办理手机贷款后,删除贷款信息,谎称贷款已被其他网贷扣除,导致黄某某产生认识错误,进而骗取黄某某的处分而取得财产,而且在作案过程中与黄某某沟通交往,期间又介入了黄某某的“中间行为”,因而该二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注释:
  [1] 参见黎宏:《刑法学各论》,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331页。
  [2]参见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1000页。
  [3] 参见张明楷:《三角诈骗的类型》,《法学评论》2017年第1期。
  [4] 参见张明楷:《论诈骗罪中的处分行为》,《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8期。
  [5] 同前注[4]。
  [6] 同前注[1] ,第329页。
  [7] 此处的“请求权”表现为黄某某对已通过手机贷款贷出资金的债权,即请求银行依法支付相应贷款资金的权利。
  [8] 参见蔡桂生:《新型支付方式下诈骗与盗窃的界限》,《法学》2018年第1期。
  [9] 同前注[2] ,第1003页。
其他文献
摘 要: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的发展正面临着理论基础、职能范围、显示操作的“三层困惑”。尽管如此,从实践层面来看,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依然发挥出了督促落实尽责保护、巩固深化全面保护、广泛激活综合保护的“三大功效”。这既是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更是坚定走未成年人特色建构道路的依据所在。坚持和完善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应从加强制度顶层设计、重构制度运行模式、明确制度职能范围“三
期刊
摘 要:及时有效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是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第一道关口。2018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民事行政检察厅印发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案件办案指南(试行)》,规定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仅限于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的情形。但这一规定比较原则,以往的研究成果也只是泛泛而论,没有深入到实务层面。为完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发现机制,笔者以长江流域安徽段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为样本,对长江流域安徽
期刊
陈磊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检察院刑检一部检察官  近年来,网络“水军”群体违法从事网络有偿删发贴,无原则地跟风造势、无底线地兴风作浪,破坏网络环境,危害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2017年2月,盐城市公安局一举摧毁了以周以江为首的网络“水军”非法经营犯罪网络,揭露了网络“水军”庞大地下产业链非法敛财的深层内幕,初步解决了相关法律适用疑难问题,为全国今后侦办类似案件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期刊
摘 要:司法实务中对“套路贷”案件特别是 “网络套路贷”案件的定性争议很大。“套路贷”案件的定罪思路主要是看犯罪嫌疑人是通过何种行为实现其非法占有目的,常见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虚假债务+胁迫型催讨,另一种是虚假债务+诉讼诈骗型催讨。前者以敲诈勒索为实行行为,故构成敲诈勒索罪;后者以虚假诉讼、仲裁等为实行行为,构成诈骗罪。本文以温岭 “4.26特大网络套路贷”案为视角,对各类分歧意见进行评析,整理办
期刊
摘 要:“案-件比”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提出的全新办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案-件比”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满意度,影响到检察人员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影响到执法办案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山东省高唐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对2018年以来办理刑事案件的“案-件比”情况开展分析研判,创新“一个及时、七个提前”工作机制,挖掘内部潜力,整合内部资源,降低“案-件比”,促进了“
期刊
摘 要: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监督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新时代,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正确处理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关系,确保监督取得实效,检察机关需要进一步更新监督理念。一是树立双赢共赢的监督理念,形成监督工作合力;二是树立主责主业的监督理念,依法主动精准监督;三是树立全程引导的监督理念,确保立案监督实效。  关键词:立案监督 双赢共赢 主责主业 全程引导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孫某某于
期刊
摘 要:民营企业发达的地方,会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当地经济建设。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文化冲突等原因,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犯罪数量呈上升局势。以晋江企业外来工涉罪未成年子女为研究对象,以办案数据为基础,从社会根源的角度出发,分析犯罪成因有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联系减弱、无法较好地融入当地生活等主要因素,提出司法機关应宽严相济、政府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齐抓共管,提升社会保障等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预防
期刊
卢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我们国家刑法发展的趋势。以我浅见,至少最近这些年的刑法立法呈现出了一个外部扩展与内在变化的趋势。所谓外部扩张,用比较形象的词语来概括,就是刑法的外形变胖了,表现为刑法条文数量的增长、罪名的上升,刑法规范体系膨胀,不仅刑法典自身在“长胖”,还有修正案、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等,由此刑法的调整范围也在扩大,不断蚕食行政法的调整领
期刊
摘 要: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维护英烈名誉是传承弘扬英雄烈士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该类民事公益诉讼应重点把握管辖权的处理、互联网法院的证据标准、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实际侵权人的锁定以及合理探索适用诉前公告等问题。  关键词:英烈保护 管辖权 证据标准 区块链  一、基本案情  2019年9月15日杭州市西湖区市民王先生向西湖区人民检察院举报称,有不良商家在淘
期刊
摘 要:就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而言,尽管各级检察机关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尝试,但囿于司法解释相关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实操性,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下一步需要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继续探索完善“两检并行,双管齐下”的科学办案模式,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在不盲目扩大惩罚性赔偿金适用范围的情况下,刑事罚金与民事惩罚性赔偿金可以同时适用,以及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时无需提供诉讼担保等,为刑
期刊